Nature Biotechnology | 第9期文章導讀

2020-11-02 BioArtReports


撰文 | 十一月


2020年9月刊,Nature Biotechnology共發表8篇文章,2篇Letters、4篇Articles和2篇Resources,主要內容包括可變形的柔性電子元件、鹼基編輯器的優化、用於滅蚊的性彆扭轉系統、體外產生胰腺細胞的實驗方法、小分子生物活性化學檢驗系統等等內容。


01



美國史丹福大學Zhenan Bao(鮑哲南)研究組與史丹福大學醫學院Paul M. George研究組合作發文題為Morphing electronics enable neuromodulation in growing tissue,開發出了變形電子技術使生長組織的神經調節成為可能。調節神經系統的生物電子學在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方面已顯示出前景。然而,它們固定的尺寸不能適應組織的快速生長並可能損害發育。對於嬰兒、兒童和青少年,一旦植入的設備長大後,往往需要額外的手術來更換設備,導致反覆幹預和併發症。在該工作中作者們解決了這個限制,使用變形電子技術適應體內神經組織生長與最小的機械約束。作者們設計和製造多層變形電子元件,包括粘塑性電極和消除電子元件與生長組織之間界面應力的應變傳感器。在植入手術過程中,變形電子器件能夠自我修復,從而實現可重構和無縫的神經界面。在大鼠生長最快的時期,變形電子對大鼠神經造成了最小的損傷,神經的直徑增長了2.4倍並允許慢性電刺激和監測2個月而不中斷功能行為。



作者們設計並製造了適應神經生長的多層電子器件,使老鼠在神經生長最快的時期受到慢性電刺激,這種方法為適應兒童和青少年生長的電子醫學打開了大門,由於其在醫學領域方面的重大應用前景被評為當期封面文章。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495-2


02



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Hyongbum Henry Kim研究組發文題為Sequence-specific prediction of the efficiencies of adenine and cytosine base editors,實現對序列特異性腺嘌呤和胞嘧啶鹼基編輯器編輯效率的預測。鹼基編輯器包括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和胞嘧啶鹼基編輯器在內廣泛用於誘導點突變。然而,確定一個特定的核苷酸在其基因組背景下是否可以被編輯,需要耗時的實驗。此外,當可編輯窗口包含多個目標核苷酸時,可以生成各種基因型產物。為了開發計算工具來預測基礎編輯效率和結果產物頻率,作者們首先評估了人類細胞中分別為13,504和14,157個目標序列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和胞嘧啶鹼基編輯器的效率和結果產物頻率。作者們發現在相同的靶點上鹼基編輯器和Cas9的活性之間只有適度的不對稱相關性。使用基於深度學習的計算模型,作者們建立了工具來預測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和胞嘧啶鹼基編輯器在任何目標序列上的效率和結果頻率,這些工具和結果將促進基因疾病的建模和治療校正的基礎編輯。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573-5


03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基因組研究所Benedict Paten研究組、Miten Jain研究組與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的Paolo Carnevali研究組合作發文題為Nanopore sequencing and the Shasta toolkit enable efficient de novo assembly of eleven human genomes,利用納米孔測序和Shasta工具包高效從頭組裝十一個人類基因組。使用納米孔長時間讀取序列重新組裝人類基因組已被報導,但它需要超過150,000 CPU小時和數周的時鐘時間。為了使快速的人類基因組組裝成為可能,作者們提出了長讀彙編程序Shasta工具包並完善了名為MarginPolish和HELEN的算法。使用單個PromethION納米孔測序器和Shasta工具包,作者們在9天內重新組裝了11個高度連續的人類基因組。作者們將裝配性能與現有的二倍體、單倍體和三倍體人類樣本的裝配方法進行了比較並報告了納米孔測序和Shasta工具包優越的準確性和速度。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503-6


04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大學Andrea Crisanti研究組發文題為A male-biased sex-distorter gene drive for the human malaria vector Anopheles gambiae,建立了一種具有雄性偏向性的性彆扭轉基因系統,用以達到消滅了人類瘧疾病媒甘比亞按蚊的作用。只有雌性昆蟲傳播瘧疾、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等疾病,因此對昆蟲後代性別比例偏置的控制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基因因素如性別染色體驅動,可以扭曲性別比例,產生男女皆有的種群,最終達到瓦解昆蟲群體的效果,但潛在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在該工作中,作者們報導了人類瘧疾病媒甘比亞按蚊的性彆扭轉基因驅動系統(Sex-distorter gene drive,SDGD)。作者們通過將X染色體的I-PpoI核酸酶與插入到保守序列的doublesex基因中的CRISPR-based基因驅動器耦合,誘導了X染色體的I-PpoI核酸酶的超孟德爾遺傳(super-Mendelian inheritance)。在入侵動力學建模中,預計SDGD系統對雌性蚊子種群的影響要比之前開發的針對雌性生育能力的基因驅動更快。doublesex基因位點上的SDGD在10-14代中從2.5%的起始等位基因頻率形成雄性群體,導致群體崩潰失去抗性選擇。作者們的檢測結果支持使用SDGD控制瘧疾病媒。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508-1


05



德國亥姆霍茲糖尿病中心Heiko Lickert研究組發文題為Generation of pancreatic β cells from CD177+ anterior definitive endoderm,建立了從CD177+特定的前內胚層產生胰腺細胞的實驗方法。在體外將人類多能幹細胞分化為胰腺和肝臟細胞系的方法,由於無法識別和分離特定於這兩個器官的獨特內胚層亞群而受到限制。在該工作中作者們報導可以使用表面標記CD177/NB1糖蛋白和可誘導的T細胞共刺激配體CD275/ICOSL分別從人類多能幹細胞獲得均勻的確定內胚層中分離胰腺和肝臟祖細胞。CD177和CD275鑑定的特定的前內胚層亞群顯示典型和非典型WNT信號的反向激活。CD177+ 特定的前內胚層表達和合成分泌的WNT、NODAL和BMP拮抗劑CERBERUS1並與胰腺命運相關。CD275+ 特定的前內胚層接收到典型的Wnt信號並被指定為肝臟的命運。與未分選分化培養的細胞相比,分離的CD177+ 特定的前內胚層分化成胰腺祖細胞和功能更成熟、對葡萄糖反應更靈敏的類糖酵素細胞更均勻。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492-5


06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Lin-Fa Wang研究組與Danielle E. Anderson研究組合作發文題為A SARS-CoV-2 surrogate virus neutralization test based on antibody-mediated blockage of ACE2-spik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進行了基於抗體介導阻斷ACE2與刺突S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SARS-CoV-2代理病毒中和試驗。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大家迫切需要一種檢測SARS-CoV-2中和抗體的強有力的血清學試驗,不僅可以確定感染率、群體免疫和預測的體液保護,而且還可以確定臨床試驗期間和大規模疫苗接種後的疫苗有效性。目前的金標準是常規的病毒中和試驗,需要活病原體和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在該工作中作者們報告了一種SARS-CoV-2替代病毒中和試驗,該試驗檢測到以同型和以種獨立方式靶向病毒尖刺蛋白受體結合區域的免疫優勢中和抗體。這種簡單快速的測試是基於抗體介導的阻斷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2受體蛋白和受體結合區域之間的相互作用。該測試已在兩個不同國家的兩組COVID-19患者身上得到驗證,其特異性達到99.93%,敏感性達到95%-100%,並能區分抗體對幾種人冠狀病毒的反應。代理病毒中和試驗不需要生物安全3級控制,使其可廣泛用於更廣泛的社區研究和臨床應用。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631-z


07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Donovan H. Parks研究組發文題為A complete domain-to-species taxonomy for Bacteria and Archaea,對細菌和古菌進行了一個完整的領域-物種分類。基因組分類學資料庫是一種系統發育上一致的、基於基因組的分類學,為150,000個細菌和古細菌基因組提供了從領域到屬的歸一化分類。然而,在基因組分類學資料庫中,幾乎有40%的基因組沒有物種名稱。作者們通過使用普遍接受的平均核苷酸識別標準來設定物種的界限並提出包含所有公開的細菌和古細菌基因組的物種集群來解決這一局限性。與以往的核苷酸鑑定研究不同,作者們選擇了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單一基因組作為定義每個物種的有效命名類型。在24,706個擬議的物種群中,8,792個是基於已公布的名字。作者們為剩下的15,914個物種群指定了佔位名稱,以提供未培育物種基因組數量不斷增長的名稱。該資源為細菌和古細菌基因組提供了一個完整的領域到物種的分類框架,這將促進對未培養物種的研究並改善科學結果的交流。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501-8


08



西班牙巴塞隆納科技學院Patrick Aloy研究組與Miquel Duran-Frigola研究組合作發文題為 Extending the small-molecule similarity principle to all levels of biology with the Chemical Checker,建立了用化學檢驗器將小分子相似原理推廣到生物學的各個層面的系統。小分子通常通過其化學結構進行比較,但沒有統一的分析框架來表示和比較它們的生物活性。作者們提出的化學檢查實驗系統提供約80萬小分子處理、協調和綜合的生物活性數據。從化合物的化學性質到臨床結果,化學檢查實驗系統將數據分成五個日益複雜的層次。在這兩者之間,它包括靶點、非靶點、網絡和細胞水平信息,如組學數據、生長抑制和形態。生物活性數據以矢量格式表示,將化學相似性的概念擴展為生物活性特徵之間的相似性。作者們展示了化學檢查實驗系統籤名如何幫助藥物發現任務,包括進行目標識別和庫特徵。另外作者們還證明了在不能單獨使用化學信息處理的情況下,逆轉和模擬疾病模型和遺傳擾動的生物學特徵的化合物的發現。總的來說,化學檢查實驗系統籤名有助於將生物活性數據轉換為一種易於接受機器學習方法的格式。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0-0502-7

相關焦點

  • Science 等一周論文導讀(下) 2017年第1期
    Weiner, Katrin Amunts, Karl Zilles, Kalanit Grill-Spector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20/68圖片來源:sciencemag.org(導讀 李駿)  從兒童期到成年期,隨著腦功能和行為能力的提高,相關的皮層組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PRL導讀-2018年120卷13期編輯推薦文章
    他們獲得了關於Qββ前所未有的能量解析度(半高寬2.5keV)和極低的本底水平,並且在9.95 kg yr 富集Ge 暴露下,沒有得到了候選事件,這導致半衰期下限為1.9×1025 yr (90% 的置信度)。依賴於所採用的矩陣元,該結果將有效Majorana 中微子質量限制在 240-520meV 以下。在他們最低本底的實驗設置中,本底為4.0+3.1-2.5 計數/(FWHM t yr)。
  • Science 等一周論文導讀(上) 2017年2月第2期
    Lukin & Vladan Vuletić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0823.html(導讀 Takeko)  在強相互作用系統中實現穩健的量子現象是現代物理的主要挑戰之一。
  • Science 等一周論文導讀(下) 2017年2月第2期
    /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1066.html(導讀 董堃)  大腦伽瑪共振與多種高等認知行為相關。/nature/journal/v542/n7640/full/nature20817.html(導讀 Takeko)  集體振蕩行為在許多生物過程中至關重要。
  • Nature biotechnology:應用慢病毒載體檢測CRISPR-CAS9和TALEN脫靶
    2015年2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生物學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線刊登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應用整合酶缺陷的慢病毒載體(IDLV)檢測CRISPR-CAS9和TALEN對基因組造成的脫靶效應,最低可檢測1%的脫靶頻率。
  • Nature一周論文導讀 | 2017年3月16日
    Wilman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685.html(導讀 陸妍婷)  研究報導了六個大質量恆星形成星系的旋轉曲線,發現星系盤外部區域的旋轉速度並非恆定,而是隨著半徑增大而減小。
  • Nature子刊:靈長類腦中抽象規則認知的產生|腦科學頂刊導讀78期
    頂刊導讀目錄 1,靈長類腦中抽象規則認知的產生2,交互中心認知:他人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過程3,前額葉皮質投射神經元靶向背側紋狀體控制行為抑制4,所有人都是直覺科學家:重新思考決策的統計解釋5,從失敗的行為改變中學習1,靈長類腦中抽象規則認知的產生期刊:nature reviews
  • Nature biotechnology:利用多能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
    近日,來自加拿大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線發表了一項關於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產生關節軟骨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 通過軟骨生成細胞或軟骨組織移植替換損傷的關節軟骨是治療退行性關節疾病的一條潛在途徑。
  • Nature Reviews Neurosci:反向傳播和大腦|腦科學頂刊導讀036期
    ✎ 頂刊導讀目錄 1,終紋床核通過糖皮質激素依賴和非依賴環路調節記憶鞏固 2,人類將試次間工作記憶的不確定性融入到獎勵決策中3,Theta和Alpha振蕩在工作記憶控制中作用的因果證據4,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過去和最近的發展為基礎,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反饋連接可能會引發存在差異的神經活動,這些差異可用於局部地近似那些誤差信號,從而推動大腦深層網絡的有效學習。
  • Nature Biotechnology:利用CRISPR系統篩選癌症藥物靶向目標
    2015年5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應用CRISPR-CAS9技術靶向編碼蛋白功能性結構域的外顯子對癌症藥物作用靶點進行大規模篩選
  • Nature雜誌9月8日精選文章一覽
    Simon James回顧了威爾斯的科幻小說,有關教育、歷史和政治的大量其它作品,以及他(據我們所知)在《自然》上發表的五十篇文章。Sidney Perkowitz指出,《星際迷航》至今已勇往直前50年之久,他報導了星際迷航系列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的影響。
  • Nature雜誌9月15日精選文章一覽
    【2】藍斑核中的記憶鞏固doi | 10.1038/nature19325在記憶編碼前後的短時間內,如果發生了新奇或明確相關的事件,便能增強記憶保持,就像「閃光燈記憶」一樣。人們認為,這一現象涉及源於腹側被蓋區的多巴胺相關機制。
  • 9月7-8日|植物科學頂尖雜誌最新文章導讀
    植物學頂尖雜誌 Plant Cell, New Phytol , Mol Plant, Plant Physiol, Plant Biotechnol  J, Plant J, nature Plants及綜合期刊Nucleic Acids Res.
  • JAC 2020 年第 9 卷第 5 期導讀
    為便於讀者查找和閱讀近年來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上發表的論文,本公眾號將陸續推出近年來 JAC 各期論文導讀專題
  • JAC 2020 年第 9 卷第 6 期導讀
    為便於讀者查找和閱讀近年來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上發表的論文,本公眾號將陸續推出近年來 JAC 各期論文導讀專題
  • 中文導讀 | AAS2018第9期
    對兩個站點全年FCCs發生時間的統計結果顯示, 由於環流調整, 季風期與非季風期存在顯著區別: QOMS, 季風期比非季風期FCCs發生時間晚, 發生頻率低;SETS, 季風期FCCs發生時間不再主要集中在上午.關鍵詞: 自由對流條件, 渦度相關, 複雜地形, 青藏高原
  • 【盤點】6月9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一覽
    【5】大環車道上的納米機器doi | 10.1038/nature18013一個分子馬達首先必須產生不會被 「布朗運動」 (在那個尺度上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力)所淹沒的運動,而且無法將角動量作為一種方向控制方式加以利用。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
    超敏位點的索引和生物學譜 圖片來源:SVISIO (導讀>] Rescue of oxytocin response and social behaviour in a mouse model of autism 在自閉症小鼠模型中催產素反應和社交行為的拯救 (導讀
  • Nature 一周論文導讀:第一隻恐龍蛋是軟殼蛋
    製版 阿金 生物學 Biology The first dinosaur egg was soft 第一隻恐龍蛋是軟殼蛋
  • 《Geology》2020年第9期論文導讀(下)
    >註:WS-尾山火山;MLB-莫拉布山;ELM-東龍門山;Depth:深度;Latitude:緯度;Longitude:經度 (譯者:王天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14 日本海記錄指示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