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賺快錢卻交貴學費!小白創業殺手:奶茶店火鍋店

2020-12-05 閩南網

  房租是繞不開的話題

  據中國飯店協會調研數據,我國傳統餐飲行業普遍面臨「三高一低」的困境:食材成本高、房租高、人力成本高、毛利率低。持續高企的房租成本,也讓房東和店主之間關係瀰漫著緊張氣息。

  已經入行12年的王薇薇看來,餐飲店毛利率至少要達到65%,其中30%支付房租成本,另外30%支付人工成本,剩下的5%才是利潤。

  說起開在上海外灘一家商場的「西安印象」直營店,她覺得很「幸運」,2017年開業時,獲得了免除一年半房租的優惠,爭取到足夠的立足時間。這個店終於在2019年下半年迎來「高光時刻」,單日營業額從原來的幾千元達到了近3萬元。王薇薇說,「這一把證明了最初的堅持是正確的!」她眼中,商鋪和商場需要互相成就,「我們互相扶持,才能一起扛過最難的日子。」

  不是所有租戶都能如此順心。三個月前,劉宏兵在上海市長寧區,拆了一家開了16年的中等規模酒店。房東要漲租金,店主帶著不舍憤然離場,要求把所有東西全部砸完賣光,「一個水龍頭都不留給房東」。

  劉宏兵雖然替店主惋惜,也配合了「砸完賣光」的需求,但他說,「最多就是讓自己心裡痛快點,下一家進場時同樣會大張旗鼓地裝修,對房東也不會造成任何損失。」

  交不起房租跑路的店主也大有人在。4月,一家物業公司約劉修虎和曹志偉去看店:由於店主欠租跑路,這裡已經停電很久,店裡黑燈瞎火,一開門就有異味撲面而來。他們查看廚房設備時發現,冰箱內壁斑斑點點都是黑色的蛆蟲,裡面的凍貨已經全部腐爛。

  曹志偉胃裡一陣翻湧,趕忙跑到門口嘔吐,現在說起來都心有餘悸。

  商業廣場是餐飲店的聚集區,疫情期間也成了「關店重災區」。白天商場冷清,服務人員比顧客都多;晚上的商場,有人拆店,有人卸貨,還有不少新商戶入場裝修,比白天都熱鬧。經常去拆店的一些商業廣場,物業和他們都混熟了,會主動介紹生意。

  租賃合同是被店主「吐槽」最多的點。很多商場與租戶一般籤較長期的合同,提前關店屬於違約,押金概不退還,關店時還需要恢復毛坯狀。所以,餐飲店倒閉後淨身出戶不算,還得花一筆不小的費用「清場」。

  曹志偉說,因為涉及汙水排放、管線鋪設等,餐飲店還會在毛坯上加不少東西。比如拆一個300平方米的店,人工、設備、垃圾費等,七七八八算下來起碼得8萬塊。

  有的商家打小算盤:自己已經賠了很多,設備也賣不上價,又得花錢復原,還拿不到押金,何苦耗在這裡,乾脆把物業「拉黑」一走了之。鐵打的商場流水的店,對於商場來說,商戶交的押金足夠覆蓋恢復毛坯的費用了。

  有的商家按規定離場,也遇到很多煩心事。上海陳女士開在外灘商場的甜品店,年前就倒閉了,直到4月份才約人清理店面。她回店取設備時,保安攔在貨梯口堅持要出門單,但物業下午五點半就下班了,要辦出門單得改天再來。

  她抱怨「入駐時笑臉相迎,走人時百般刁難」。一個個的申請單、一次次的「等通知」,把她整得暈頭轉向,凡是涉及退費,沒有小半年根本搞不定。在這些商家看來,和商場籤的幾十頁合同全是套路,只有倒閉時才能看明白。

  劉修虎崇尚契約精神,他認為不能用「病毒無情、房東有愛」進行道德綁架,即便有些商家覺得協議內容不公平,但雙方自願籤了白紙黑字的條款,就應該執行。

  他們經常遇到同一家門面拆幾次,每次拆的時侯,下一家都躍躍欲試準備進場。他們感慨之餘,只能心裡默默祝福「新人」好運。

  看似沒門檻,進門之後全是檻

  曹志偉15歲就南下深圳打工,從月工資500元的服務員幹起,送外賣、當領班,做過供應商代理,在餐飲業兜兜轉轉15年,一直夢想著有一家自己的餐館。雖然也積累了一些資本,豐富的從業經驗,反而讓他始終怯場。

  沒想到做設備回收後,他親手拆的第二家店,就是曾經的「東家」。認識了七八年的老闆,叫自己去拆曾經上班的地方,曹志偉心裡很不是滋味。

  餐飲業看似沒門檻,其實進門之後全是檻,競爭還異常激烈。無數細小環節,例如宣傳營銷、人員配比、品類特色、價格優勢、標準化、出餐率、翻臺率等等,沒有一處不需要操心。

  徐俊星作為一個從金融跨行餐飲的創業者,對這點感受頗深。

  他是一個「細節控」,以匠人精神虔誠地對待每一碗飯:曾為尋找理想的肉雞跑遍沿海幾個省份,沒錢請配送就自己一趟趟跑養殖場;為了感受不同地方的飲食特色,愣將「蜜月之旅」改成「美食之旅」,甚至一天嘗十幾家海南雞飯,吃出了「工傷」——體重單月飆漲20多斤;為了找到最對味兒的醬油,專門去生產廠家「追根溯源」……

  借債盤下這家半死不活的小店,兩年半的時間裡,執著於顧客體驗的徐俊星,讓小店不知不覺中登上了寧波「粵菜評價榜第1名」,不少食客慕名來「打卡」。

  徐俊星很喜歡電影《喜劇之王》,他覺得自己對細節的追求,如同周星馳苦讀《演員的自我修養》,在耐心的積澱之後一定會迎來曙光。

  他的小店只有不到十張桌子,每天卻能接待130桌食客,排隊等位是常態,但他目前沒有開分店的打算,「把我這邊的一整套照搬過去,不見得能把店開好。」

  相比之下,蕭禮晨生意做得更大,也有過曾經的輝煌。回憶近十幾年的餐飲從業經驗,40歲的蕭禮晨五味雜陳。

  20年前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蕭禮晨一邊做設計一邊入行餐飲。2004年他在望京主打海鮮,賺到了「第一桶金」。之後繼續滾動發展,最近幾年陸陸續續開了七八家社區店。

  他對記者說,「生意人追逐利潤的衝動是本性。」這些社區店的盈利能力未達預期,而 2019年重回望京開店的這次嘗試,把之前的收益大部分「梭哈」了。

  反思整個運營過程,他並沒把倒閉的責任全推給疫情,它只是讓問題提前暴露了而已。

  蕭禮晨認為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是原因之一,以他的海鮮小館為例,2004年,一份鮑汁撈飯賣88元,廚師長月工資才2000元,整個店毛利率不會低於85%;對比現在,一份鮑汁撈飯只賣18元,而沒有1萬元的月工資是請不到廚師長的。

  定位失誤也給了小店致命一擊。去年開業前,他花了5個月的時間選址,總覺得望京SOHO「每天好多人,每家餐廳都滿滿的」,這樣的人流量怎麼可能不掙錢?開業後,每天確實有很多人在排隊,他也幹得精疲力盡,但最初設想的「高端寫字樓=高消費場所」的等式並不成立,日營業額連預期的一半都達不到。

  苦苦掙扎了8個月,蕭禮晨見證了許多餐廳的來來去去,自己也難以走出「先逼死同行,再搞死自己」的價格戰怪圈。

  尤其疫情之後,一些餐飲店的短板暴露明顯,有的企業已經在用短視頻、直播帶外賣了,有的店才開始涉足外賣;有的店員工餐訂單忙不完,有的店還在門口發傳單招攬散客,蕭禮晨苦笑著說:「錯過了發展趨勢,好比別人已經在用飛彈了,你還在苦練射箭。」政策、客戶、技術、資本,都在重塑競爭規則和實力格局,沒有做好準備就冒失進場,只會摔得頭破血流。

  這個行業再生能力很強大

  飛速發展的餐飲業仍在吸引眾多創業者入場,但創業成功本就是小概率事件。據行業數據,國內餐飲店平均壽命不到1年半,2017年新增的311萬家餐飲店中,2018年倒閉了285萬家,佔比超9成。

  這種行業的新陳代謝,做設備回收的人感受很深。

  疫情這段時間,劉宏兵確實收了不少設備,但根本不夠賣。在他看來,每年都有大量的餐館關門,他們的倒閉是零散、無聲的,「關店潮」只是提前且集中地將問題暴露了,必然對應的「開店潮」也只是時間問題。

  曹志偉笑稱自己,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客戶。他的微信好友申請裡,連續翻好幾頁都是還沒來得及添加的「新朋友」。他說這些都是來買貨的,有的老闆性子急,直接開著貨車來倉庫挑設備,還有人來時給他帶幾隻老母雞。

  「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行業」,雖然當年做羊肉供應商虧過四十多萬,曹志偉對餐飲業依然熱情不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餐飲收入規模達4.67萬億元。以1978年為基點,突破第一個萬億歷時28年;從3萬億到4萬億,只用了3年,且仍在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

  王薇薇堅信,在非標準化特徵如此明顯的餐飲業,標準化反而是大勢所趨。她將通信工程的標準化理念注入對菜品的管理,比如說滷肉,就是三十多種調料的複合呈現,「我們每個門店的滷肉味道一致,用通信術語講,就是把模擬的過程數位化。」疫情期間不能營業,她反而更潛下心去優化各種香料的配比。

  「現階段的餐飲註定是厚積薄發的過程。」王薇薇從2012年開始,為門店做基礎建設,建立了初級的供應鏈,「發展到現在,不僅可以給很多餐飲門店做供應,也控制了自己門店的品質和成本,這也是我們能經受住疫情風波的法寶之一。」

  劉修虎說,「越做越大的餐飲企業都有共同特徵:潛心提高客戶體驗。炒作、營銷、靠各種『玩法』開的店,只是借了餐飲的名頭,消費者也就看個熱鬧。」大公司都是靠長期戰略致勝的,一些大型餐飲集團早就在布局私域流量,開發自己的小程序,主動培養消費者線上點餐,提前做了用戶線上化。

  早在三月份的時候,劉修虎注意到有一些「後知後覺」的餐飲公司,也開始招聘「私域流量運營主管」,而一些仍舊「不知不覺」的企業,總在依據固有經驗,試圖「用戰術性的努力,來彌補戰略上的不足」。

  蕭禮晨有著很執著的態度,他將人生看做一場拳擊賽,「要有強烈的求生欲,更要有強大的抗擊打能力。」餐飲業天然有著強大的再生能力,他也一直有著重新做餐飲的打算,目前只是暫時休息。

  他建議那些想從事餐飲業的「小白」,不要僅做浮於表面的認知,先去找一家餐館應聘打工,把很多普通消費者平時無法看到的問題都看透了,再決定要不要做。

  劉宏兵很堅定地要在設備回收行業繼續深耕下去。畢竟這是一個冷門行業,做好了利潤很可觀。2019年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研報中,預計2020年餐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五萬億元,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註定這一天的到來不會太慢,「就好比在餐飲這場淘金熱中,大家都奔著金礦去了,我就做那個在渡口擺渡的人吧!」(記者 劉婧宇)

原標題:餐飲設備回收生意旺,折射餐飲行業冷暖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焦點

  • 創業課堂:分享幾個小本投資,適合新手小白創業賺錢的項目
    創業課堂:分享幾個小本投資,適合新手小白創業賺錢的項目現在對於開店創業,項目的選擇十分關鍵,看看大街上處處都是轉讓的店鋪,就知道而今買賣是多麼難做,所以要慎之又慎。那麼,眼下小本出資,能夠開哪些實體店保險賺錢呢?我這兒引薦幾個,僅供商場調研。
  • 一份完整的奶茶店創業計劃書,這些因素必不可少!
    我們在做一件事情以前會做好整體規劃,若是自己創業的話,那麼就少不了要做策劃書了。現如今在餐飲市場上,比較常見的有奶茶店、火鍋店,現在就用奶茶店來舉舉例,說一下奶茶店創業計劃書需要做好哪些準備?那下邊就要給大伙兒說一下一份詳細的奶茶店商業計劃書需要哪些東西:1、了解並熟悉行業要想開奶茶店自然少不了的一步便是去掌握奶茶店這一行業,例如了解奶茶店的:行業前景、市場佔有率、競爭能力、存活情況、將來三至五年的發展趨向這些。
  • 辭職創業開奶茶店,我花75萬買了個教訓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辭職創業開奶茶店,聽著美好,做著未必。本次開店故事,來自一位辭職創業開奶茶店的 90 後老闆,目前他的門店已經關閉,這 1 年多,他們交了 75 萬學費。餐飲老闆內參 長風/來稿 內參君/整理高峰人流每分鐘100人就是不進我的店我叫長風, 90 後。
  • 關曉彤的奶茶店和陳赫的火鍋店一樣,明星餐飲加盟都違規了
    速賺數億元加盟費   在全國任何一家賢合莊門店,牆上無一例外掛滿了陳赫與各路明星、網紅博主的合影。通常情況下,只有賢合莊的地區代表新店開業時陳赫才會空降店內,營造一波開業宣傳造勢,一般的加盟門店並沒有這樣的待遇。而在新店進入日常經營軌道後,明星網紅們也不再現身,只是在店門口的電視上循環播放陳赫與明星網紅們的探店營銷視頻。
  • 大學生創業開奶茶店 59家店一天賣出3000多杯
    大學生創業開奶茶店 59家店一天賣出3000多杯   4年前,在吉林師範大學校門前的凱虹市場裡,一個男孩搖晃著手中的奶茶杯,調出的一杯杯清爽香濃的奶茶挑逗著莘莘學子的味蕾。
  • 辭職開奶茶店的人,99%都後悔哭了
    聽說最近有很多人動了辭職開奶茶店的念頭,關於這個話題,他們有話要說,一起來看看吧!上班996的社畜們,心裡可能都有一個當老闆的夢。有朝一日炒掉老闆,自己創業,再不用聽人指揮,再不用午夜被釘釘的聲音驚醒。所有事情交給員工打理,自己只要每天躺著數錢就行。
  • 辭職創業開奶茶店的竟……
    其實從選擇奶茶品牌到最後奶茶店成功開業,首先要經過對各種品牌奶茶的考察;前期投入一大筆加盟費、原料費、租金以及裝修費,找到並順利租下人流量密集的店鋪,按照店鋪需求招聘員工並培訓他們,最後還要與周圍幾十家同類別的奶茶店鬥智鬥勇,每天靠即將盈利的曙光來支撐著自己繼續開店的勇氣…… 開奶茶店就像是在遊戲中升級打怪,只有通過每一個關卡,積累到一定實力,才能打敗終極大boss贏得最終勝利,但是在半路就被淘汰的更是數不勝數。
  • 大學生加盟開奶茶店如何玩轉」網際網路+奶茶」
    那我們一個小小的奶茶店如何玩轉」網際網路+奶茶」呢?----那我們來看一個真實案例.  黎同學來自河北保定,是在重慶上的大學,一次去雲南旅遊與奶熊結緣。畢業後的她一直想創業開店,在網上了解到奶熊奶茶針對大學生創業有優惠,並且她也看中奶熊在雲南的發展前景很好,於是她選擇了加盟奶熊,並且店面地址選在了雲南保山市。
  • 九江市資訊|九江路的這家火鍋店,涮魚片是特色,28元的奶茶冰粉卻是...
    九江路的這家火鍋店,涮魚片是特色,28元的奶茶冰粉卻是每桌必點最近種草了一家火鍋店,並不是因為它的鍋底有多特別,也不是因為他的菜品有多好吃,而是因為他家的奶茶冰粉。要知道這種奶茶冰粉之前也只在杭州排隊七個小時才吃到的,沒想到我大青島竟然也有。這家店在水清溝一帶,算不上什麼網紅店,所以即使是周末到店就餐,也不會有特別多的人。雖然是火鍋店,但店鋪的裝修還是很有格調的,第一次進店真不會認為他是家火鍋店,更像是私房菜館吧。他家主要特色是以涮魚為主的,其他火鍋店有的涮品,他這裡幾乎也都有的,而且還有很多的小涼菜。
  • 開奶茶店,你真的下定決心了嗎?
    但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關於開奶茶店這件事,你是真的下定決心要去做了嗎?為什麼聊這個話題?主要還是看到很多新手開店特別盲目,看到很多品牌連鎖店表面生意很好,就以為奶茶這個行業賺錢容易,再加上網上各種鼓吹幫人成功的內容,讓很多人不經思考的就一頭扎進這個行業。在我看來,如果真打算進入這行,不管是把它當主業還是兼職,有沒有下定決心做這件事,都是首先要考慮的。
  • 誰能「勝任」奶茶店咖啡機?多方面對比全自動、半自動
    想要開一家茶飲店,三大奶茶店設備是必不可少的:水吧檯(帶水槽,冰槽和層架,用於操作和常溫材料的儲存)、冷藏臺(用於食材的保鮮)、製冰機(用於製作冰飲所需的冰塊)。但這些設備正因為是必需品,所以選購攻略也相對成熟,反正市場上新晉的奶茶店咖啡機,大家都比較陌生,那在選購咖啡機時,我們要怎樣挑選,才能避免花冤枉錢呢?下面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選購經驗。
  • 辭職開奶茶店?100萬卻換不來工作自由
    這些年來,奶茶品牌不斷升級,長得越來越好看。奶茶店,怎麼看都是個暴利而又時髦的生意。開家奶茶店,是不是就離「一夜暴富」不遠了?既有財富自由又有人身自由,從此歲月靜好,春暖花開。但是,開奶茶店這件事情,遠沒有喝奶茶那麼簡單。喝奶茶的快樂,在開奶茶店上並沒有延續下去。/pexels辭職,開奶茶店去!
  • 想打寒假工的學生注意了!這4種工作門檻低入職快,還可以賺學費
    想打寒假工的學生注意了!這4種工作門檻低入職快,還可以賺學費對於在校學生來說,學費和生活費是很重要的兩種東西。很多學生在上了大學之後,就會有種在經濟上想要獨立的想法,一直管家裡要錢也會覺得不少意思。所以,在暑假和寒假期間,一些學生會選擇去打零工,賺取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為家裡減輕負擔,也能夠提前適應工作的節奏。
  • 如何賺取奶茶店的「第一桶金」?把握茶飲行業方向及趨勢才有出路
    咱們很多開奶茶店的兄弟們,大多都是以80後90後年齡段的人群居多,也有很多兄弟們是第一次創業,雲裡霧裡,對於行業裡面的很多細節可以說是完全陌生,對於整個店鋪的經營,也是按照自己腦海中原有的固有思維,照搬舊有的經營模式。得到的結果呢,也是不太理想,所以就有了奶茶店「十店九虧」的說法。
  • 大學生借十二萬開奶茶店 利用網絡打入學生群體
    這個略顯稚嫩的90後男孩,在今年本科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之後,「孤注一擲」放棄自己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老本行,開起了家裡人覺得「沒出息」的奶茶店,走出了自己創業的第一步。  玩笑中誕生的奶茶店  「其實冒出開奶茶店的想法特別偶然,一開始就是朋友之間的一個玩笑。」任政把自己最初的創業想法,追根溯源至大四時同學聚會上的一句玩笑。
  • 垚燚1點點奶茶店落成深圳寶安,再續飲品店火爆傳奇
    垚燚1點點奶茶品牌駕著與氣溫一樣的火熱浪潮馳騁飲品市場,合作籤約比炎熱夏天上的烈日還熱烈。最新一家合作店將進駐深圳寶安,形象店設計新鮮出爐,投資商陳老闆樂上眉梢,歡迎圍觀。它清新時尚的綠色形象已被銘記於心,這種深到骨子裡的熱愛與歡喜,以圖為證,給大家展示大家都那麼喜歡著的垚燚1點點形象店。簡單配色極簡搭配,呈現出很高級的優雅和時尚,看似漫不經心,卻是「欲說還休」,讓每個人的視線回歸到垚燚1點點奶茶本身,給人一種不可抗拒的美感,360°全方位引領奶茶界潮流。
  • 別再說創業沒項目了 告訴你兩個不起眼卻很賺錢的
    很多朋友留言,說想了解些創業方面的知識,但沒有任何的方向,很迷茫。問我有什麼好的項目可以推薦,那我就先說幾個我覺得很不錯的賺錢的行業,看看有沒有適合你做的。大家可以耐心的看完。首先我們要明白的一個道理,並不是非要很多高大上的行業才能賺錢,很多你看不見的領域和行業所賺的錢絕對不比玩金融、玩IT的賺的少。咬人的狗不叫,賺錢的行業,也一定是悶聲發財。
  • 月收入達數萬元 大學生創業連開兩家眼鏡店
    月收入達數萬元 大學生創業連開兩家眼鏡店 2008年08月19日 13:28 來源:瀋陽晚報 發表評論   創業人物:史亞萍,1983年生,2007年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影視藝術文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