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閱讀理解題,不會準確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問老師怎麼辦,還得老師是怎麼回答的嗎?
孩子寫作文,主題不明確或主題不鮮明,作文讀起來索然無味,問老師怎麼辦,老師給出的建議是什麼?
這個困擾孩子們很久的語文問題,一直沒有被認真研究。孩子和家長只能在各種套路式的諮詢回覆中,繼續苦苦摸索。
01問題需要繼續深究
如果有孩子寫閱讀理解題時,總是不能準確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家長給孩子們的教導就是:你能不能認真理解一下文章?老師給孩子們的建議大多是,要加強課外閱讀。
問題的關鍵是,孩子在答題時,他沒有認真理解?孩子在課外閱讀時,要做什麼事情才能提高答題的準確性?漫無目的的多讀,就能解決問題?
當孩子的作文缺乏好的中心思想時,家長和老師的想法仍然是要加強課外閱讀。課外閱讀似乎成了包治百病的良方。就如同多吃飯就長肉一樣,你只管吃,保證長胖。當然,有的孩子無論怎麼吃,還是長不胖。
同樣的道理,不少的孩子課外閱讀很勤奮,讀的不算少。從古詩到名著作,從優秀作文到科普知識,從動漫繪本到武俠小說。讀是讀了,問題還在那,沒得到解決。
02理解能力與理解層次
不會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時不能升華中心主題,孩子並不是沒有認真理解文章或材料。
準確地說,孩子們不是理解能力的問題,而是理解層次的問題。
閱讀與理解分三個層面。達到不同層次的孩子,在閱讀和寫作上表現出來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閱讀理解的第一個層次叫字面理解。孩子能認識文章所的的字,明白作者寫是的什麼事情,能從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題目都會準確無誤。
閱讀理解的第二個層面是技法理解,孩子能明白作者用了什麼寫作方法,哪種修辭手法,什麼樣的文章結構和線索,可以回答一部分閱讀賞析類的題目。
閱讀理解的第三個層面是思想感情理解,孩子要體會到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情感,甚至是對問題的看法和理解,或者是各種道理的認識或感悟。
第三個層面是閱讀理解的最高級層面,需要孩子能讀懂作者的「言外之意」和「話外之音」 ,同時在寫作文時,也能寫出自己的思想內涵。
03思想和情感是兩碼事
孩子們經常會遇到語文題:這篇文章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你寫這篇作文究竟要表達什麼思想感情?
這道語文題,其實需要拆分。什麼思想和什麼感情是兩個緊密相關卻又有區別的問題。
文章表達的感情分為情緒和情感。所謂情緒,就是作者的喜怒哀樂或愛憎之心, 是作者對某人,某物或某事的心理感受或主觀情緒。所謂情感,是在某件事情上的情緒和態度,比如離別之情,思念之情,憐憫之情,愛國之情等等。
思想是作者對某種道理有認識和理解,是需要從事物的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質,然後總結出屬於自己的獨特認知。它才是文章的靈魂,才是創作的核心。
孩子們閱讀和寫作的困難,大多數是卡在這個問題上。雖然我們有時,在總結文章時說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情感或愛國思想,好像都沒問題。但在更多的場合,這二者不可混淆的。例如,我們學習毛澤東思想,不會說成學習毛澤東情感。
思想是情感的前提,是思想在某個具體事情上的具體表現,沒有一定的思想,不可能有相應的情感。
例如,如果一個人沒有對大自然與人類發展的相互關係有深刻的認識,缺乏環保思想,就不會對小動物的生命產生珍惜和憐憫之情。
情感能夠豐富和深化思想,例如,無數革命前輩對舊中國農民的深深同情,加深了他們對革命的理解和認識,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理論和革命思想。
04孩子的思想從哪來
當我們分析了問題的本質後,就可以對最初的問題找到答案。孩子不能準確概括中心,不能升華主題,是缺乏思想力。
提高孩子的思想力,可以從閱讀哲理故事開始。閱讀的內容不同,效果也不同,閱讀哲理故事,有助於培養和提升孩子的思想力。
哲理故事,就是在一個故事的表面下,包含著人們對某種事物的深層理解,是人們為了表達思想,採取的通俗表達方法。
例如,鄒忌向齊王講黃雀捕蟬的故事,表面上講的是一條食物鏈上的幾種動物,實際上反應的是對戰國時期各個國家關係的深刻認識,,表達的是反對戰爭的思想。
哲理故事的思想內涵,往往都深藏在文字的背後,多讀哲理故事,讀懂故事背後的哲理,可以培養孩子學會怎樣從事物表面怎麼到達事物本質,也可以幫助孩子怎樣從自己的作文材料中去挖掘本質的思想。
多閱讀哲理故事,既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文字背後的思想內涵,也可以幫助孩子從自己的作文材料中挖掘和提煉思想主題,是很具有綜合閱讀效果和效率的不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