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四位校友創新合作:統一數論與幾何—新聞—科學網

2021-01-11 科學網

 

北大數學校友創新合作:統一數論與幾何

 

 

張偉、袁新意、朱歆文和惲之瑋是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00級的校友。四位優秀的校友畢業後分別選擇了美國不同的學校深造。如今,張偉是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教授,袁新意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助理教授,惲之瑋是史丹福大學數學系副教授,而朱歆文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副教授。他們剛剛完成了「數學四重奏」的華美樂章,將數論與幾何統一在一起,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突破,引起了數學界的極大興奮與關注。

 

惲之瑋和朱歆文研究代數幾何,袁新意和張偉則專注於數論。他們將這兩種大方向組合出一個獨特的視角,用以攻克也許是數學領域中最大的項目——Langlands工程。這一工程由Robert Langlands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提出,他試圖建立數論與幾何之間的內在關聯,用一個領域的工具和方法研習另一個領域的問題。「這是數學家的大一統理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家Edward Frenkel說。

 

四位年輕數學家利用背景一致、各有所長的優勢,互相學習、通力合作,完成了個人很難完成的工作。張偉和袁新意最新的研究成果即將以論文形式發表,他們的研究帶來了諸多的可能性,其中之一就是破解著名的Birch和Swinnerton-Dyer猜想——即千禧年數學難題之一,首先解決的人可以得到100萬美元的獎金。北大校友之間深厚的友誼和默契的合作也被外界認為甚至超越了數學本身,他們共同學習成長,逐漸成為成熟的數學家,成名後依然保持緊密合作並取得成功。

 

 

袁新意

 

 

 

 

惲之瑋

 

 

張偉

 

 

 

 

朱歆文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北大八位教師校友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作邀請報告—新聞—科學網
    2018年8月1日至9日,四年一屆的國際數學家大會(簡稱ICM2018大會)在巴西裡約熱內盧舉行,來自全球五大洲的數學家們齊聚一堂、共襄盛舉
  • 北大500位全球校友齊聚漢,武漢「校友經濟」走向新高度
    長江日報-長江網11月30日訊(記者楊佳峰 馬振華)11月30日,前晚10時多才趕到武漢的著名金融家屠光紹,神採奕奕地走上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的舞臺,給500多位來自全球的北大校友獻上精彩演講。北大湖北校友會演唱會歌---荊楚北大情 記者高勇攝「學校在召喚、家鄉在等待、校友在呼喊。」
  • 北大500位全球校友聚漢 武漢「校友經濟」 邁向新高度
    12月1日,還將舉行2019北京大學全球校友論壇以及圓桌對話等活動,多個北大校友企業還將與東湖高新區籤訂合作協議。(記者楊佳峰 馬振華)  11月30日,前晚10時多才趕到武漢的著名金融家屠光紹,神採奕奕地走上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的舞臺,給500多位來自全球的北大校友獻上精彩演講。  「學校在召喚、家鄉在等待、校友在呼喊。」
  •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惲之瑋獲2020西蒙斯學者獎,曾被稱為「惲神」
    編 者據西蒙斯基金會官網最新公布消息,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00級校友惲之瑋獲得2020年西蒙斯學者獎(Simons Investigators),以表彰他在表示論、代數幾何和數論的交叉研究等方面的突出貢獻。本年度共評選出15位西蒙斯學者,惲之瑋成為數學領域四位獲獎者之一。
  • 北大校友張益唐教授回校訪問並作學術報告
    8月26日下午,應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的邀請,我校傑出校友張益唐教授在北京國際數學中心報告廳作了題為「Problems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Primes」的學術報告。報告會之前,王恩哥校長親切會見了張益唐,對張益唐校友回校訪問表示熱烈歡迎,對他關心和支持學校的發展表示衷心的感謝。王恩哥邀請張益唐今後多回母校看看。
  • 35歲成MIT終身教授,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再獲大獎
    惲之瑋,1982年11月出生於江蘇常州,2000年進入北大數院學習,本科畢業後赴普林斯頓大學留學,2009年獲博士學位,2018年起擔任MIT數學系教授。主要從事表示論、數論和代數幾何尤其是朗蘭茲綱領的研究。他利用幾何的思想和技術來解決群表示和數論中的問題,構造了E7和E8類型動機的第一個例子,並解決了相關逆伽羅瓦問題。
  • 回到北大,他續寫「黃金一代」的傳奇
    就在不久前召開的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朱歆文榮獲ICCM數學獎金獎,1999級校友劉若川、2001級校友肖梁正是他的重要合作者。肖梁老師和朱歆文老師的合作文章燕園歲月,年輕的學子們在這裡短暫交集,此後雖辭別母校,開展各自的學術探險,但本科階段在北大的深度學習和同窗情誼,為他們今後在數學之路上的砥礪前行與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四位獲「科學界奧斯卡」,三位任教MI
    ,被譽為「科學界的奧斯卡」的科學突破獎揭曉,華人數學家朱歆文榮獲其中的「數學新視野獎」,成為繼惲之瑋、張偉、許晨陽之後第四位獲此大獎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 在今年的獲獎者中,華人數學家朱歆文因在算術代數幾何工作中對志村簇的應用和黎曼希爾伯特問題在p-adic簇的情形中取得了重要突破,獲得了數學新視野獎。 朱歆文是繼惲之瑋、張偉、許晨陽之後,第四位獲此獎項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
  • 忻一中的四位校友,牛!
    忻州一中四位校友——楊鳴(125班)、李軼(187班)、李齊(185班)、王之(252班)直接參與了嫦娥五號系統研製和飛控任務的執行並發揮了重要作用,表現出色,為此,中央電視臺專訪了我校校友李軼,並於11月26日和12月26日分別在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和《新聞聯播》作了報導。 攬月而歸,踏夢而行。
  • 北大「黃金一代」傳奇續寫:從奧數冠軍到數學家,他再回燕園
    就在不久前召開的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朱歆文榮獲ICCM數學獎金獎,1999級校友劉若川、2001級校友肖梁正是他的重要合作者。  從北大出發一路向南,跑到長安街,跑過天安門。這是為了歡迎出國回來的袁新意和送別即將出國的惲之瑋。  當時肖梁和袁新意更熟絡些,曾一起去聽高峽老師的代數數論討論班。這算是和現代數論的初遇。到了高年級,肖梁和劉若川、許晨陽一樣參加了田剛老師的微分幾何討論班。在田剛老師的推薦下,肖梁憑藉自己在數學領域的優異表現順利拿到了麻省理工學院的offer。
  • 四位院士加盟,2020北航全球科創大賽啟動—新聞—科學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李椿萱、王華明,北京市海澱區副區長林劍華,北航黨委副書記程波以及來自海澱區有關部門,各兄弟院校,大賽合作政府、知名企業家、校友投資、孵化合作機構、優秀創業項目代表等近200人參加儀式。
  • 史上第四位獲此殊榮的華人數學家
    一共15位來自MIT、斯坦福、哈佛、普林斯頓、CMU等知名高校的學者獲獎,其中有4位數學家、6位物理學家、2位天體物理學家和3位理論計算機學家。獲獎學者會有5年的任期,每年可以獲得1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如果5年內科研成績斐然,獲獎者還可以再籤5年。自2012年以來,西蒙斯基金會每年都會挑選三到四位傑出的數學家成為西蒙斯學者。
  • 回到北大,這三人續寫「黃金一代」的傳奇
    1,劉若川劉若川,第四十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獲得者,直接保送北大。憑藉過人的數學天賦,僅用五年時間就完成了本碩學業。博士是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讀,在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和法國巴黎第七大學都學術訪問過。2012年成為「青年人才」計劃入選者,回到母校北大從事算術幾何與代數數論的研究。
  • 2019年中國數學會三大數學獎揭曉,我校兩位校友榮膺兩獎項
    中國科大數學科學學院59級校友馮克勤教授獲得中國數學家的終身成就獎---第十四屆華羅庚數學獎,邱國寰校友(SA1001)獲得第十四屆鍾家慶數學獎。馮克勤,中國科大5911校友,我國代數數論和算術代數幾何研究的開拓者,也是近30年來我國代數數論和數論應用研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 山東大學何以頻出一流數學家—新聞—科學網
    她曾在一次訪談中談到,在學期間山東大學數學院的潘承洞、郭大鈞、莫葉、袁益讓、孫納正等在當時為數不多的教授堅持為本科生上課,為學生打下了深厚的專業基礎。直到今天,山東大學教授一直堅持為本科生上課,這為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根本保證。 在選人和留人方面,我們搭建了人才發展的平臺,用人盡其才,引得鳳凰來。我們打破「一刀切」,因學制宜選用人才。
  • 學科交叉「撞」出基礎數學的「春天」—新聞—科學網
    然而,就像「盲人摸象」一樣,只研究其中一個方面,並不能反映整體性質,數學的各個分支也是一樣。 過去幾十年,李理論、代數幾何、數論、泛函分析和數理邏輯等領域的交叉對其自身以及其他領域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 今日關注|北京大學校友在多個數學前沿問題取得突破進展
    今日關注|北京大學校友在多個數學前沿問題取得突破進展 2020-11-26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大校友助力科創,燕緣雄芯聚焦硬科技
    發揮燕緣雄芯平臺價值,連接北大校友助力科創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義遒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義遒校長在大會致辭中稱,中國正迎來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經濟上必須要搞上去,就需要經濟轉型。科技創新是現代經濟轉型的動力。
  • 被稱為「數學女王」的「數論」有多美?它正在促進現代數學大統一
    數學是極美的,特別是被人們稱之為「數學女王」的「數論」,更是散發出無與倫比的美,引得無數的數學家為之痴迷。然而,「數論」到底有多美呢?它正在促進現代數學的「大統一」,指導著未來數學的發展方向。那麼「數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數論」是純粹數學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整數」的性質。
  • 四位清華校友入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
    四位清華校友入榜麻省理工「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清華新聞網8月23日電 美國時間8月23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主辦的《技術評論》雜誌(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16年度TR35榜單,即全球35名35歲以下「世界傑出青年創新家」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