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佛教典籍,佛教有「五樹六花」的說法。所謂五樹六花,指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和六種花。五樹:菩提樹、高榕樹、貝葉棕樹、檳榔樹和糖棕樹;六花:指荷(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
不難看出,五樹六花大多數是熱帶植物,對於我國北方和部分南方地區而言,很難一一種植。寺院原本就是清淨之地,出家修行的僧眾廣種植物,將環境打理得十分幽雅。植物大多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本地生長的種類,因此五樹六花更多的是一種象徵意義。
佛陀在駐世期間的傳法活動中,經常會用一些比喻來闡釋佛理。這些比喻中經常借用一些花朵,因此這些花就極具象徵意義;後世也借用一些花來比喻佛和佛法,象徵吉祥、吉瑞。
通常而言有以下幾種:
荷花
最為大家熟悉的就是荷花了。我國傳統文化中,喻義荷花「出汙泥而不染」正是由佛教中荷花的象徵意義演變而來。佛教中以荷喻佛,象徵諸佛、菩薩於生死煩惱中生,但不為生死煩惱所擾。藏傳佛教中的吉祥八寶之一,就是荷花。
蓮花
蓮花和荷花在象徵意義上基本相同,有時候彼此不分,相互通用。佛教畫像中,諸佛、菩薩都坐於蓮花之上。在蓮花中,以「金蓮」最為殊勝。佛經描述的十方佛國,滿地都是金蓮——此處的金蓮,是實指,金子花瓣的蓮花。而在現實生活中,金蓮指金色花朵的蓮花。
除此之外,由於蓮花在佛教上的神聖意義,佛經中經常用「蓮」來指代把聖物。如把佛國稱為蓮界,稱佛陀為「蓮花王子」,同修之間也以「蓮友」相稱。
曼陀羅花
曼陀羅花原產於印度,在印度文化中,一直被視為天界之花。所以被佛家視為吉祥象徵。佛經記載,曼陀羅花色近赤色,應特指曼陀羅花中的紅色品種。紅色曼陀羅花俗稱彼岸花,顧名思義,是盛放於彼岸的吉祥花朵。
曼陀羅花有紫、黑、藍、粉、紅、白、金、綠八種,通常白色較為常見。
地湧金蓮
地湧金蓮有時也被納入蓮花的範疇,作為非水生植物中的蓮花。地湧金蓮的花型於名稱而言,十分貼切,正如一朵金蓮從地下湧動而出一般。
此外,還有山玉蘭(上圖)和優曇波羅花。
山玉蘭為常綠喬木,高達12米,花芳香,杯狀,直徑15-20釐米;花被片9-10片。在我國西南地區有種植。由於花蕊和花瓣的形狀組合恰似佛陀坐於蓮花之上,因此成為聖潔的象徵。
優曇波羅為梵文,產於喜瑪拉雅山麓。世稱其花三千年一開,喻極為難得的不世出之物。佛經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難得,筆者未見過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