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科學家在印尼挖掘出3萬年前手工珠寶 用鹿豚牙齒製造

2021-01-08 觀察者網

參考消息網4月6日報導 美媒稱,一篇新發表的科研論文說,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挖掘出3萬年前即最後一個冰川期前後手工製作的精美珠寶、藝術品和人造物品。

《今日美國報》網站4月4日報導稱,這些珠寶出自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一些「洞穴藝術家」之手。人們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上的一個山洞中發現了這些物品,有鹿豚牙齒做的珠子,還有袋貓指骨做的垂飾。這兩種動物都是該地區特有物種。

論文說,這些早期的藝術品與珠寶進一步揭示了冰川期人類的文化與符號體系。研究者說,這些人造物品還意味著,現代人類在從亞洲向澳大利亞遷徙的過程中遇到新的動物物種,精神信念恐怕發生了變化。

論文的第一作者、澳大利亞布裡斯班的格裡菲斯大學考古學家亞當·布魯姆說:「蘇拉威西島尤以……『特有』物種比例極高而著稱,實際上,在這個島嶼上,除蝙蝠以外,所有陸地哺乳動物都是地球上獨有的。」

布魯姆說:「這也許意味著,當時人類的概念範疇納入了光怪陸離的動物物種。」

考古學家們還在這裡發現了巖壁藝術創作的跡象,包括廢棄的赭色物件、有赭色痕跡的工具以及一根可能用來充當吹氣管制作手形圖案的筒骨。

2014年,人們曾在蘇拉威西島上發現4萬年前的洞穴藝術品,其中一些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藝術品。

布魯姆說:「對於大約5萬年前第一批現代智人來到這些位於澳大利亞北面面的島嶼定居後的文化生活,科學家們一直不得其解。」

這篇論文3日發表在《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編譯/於曉華)

相關焦點

  • 印尼漁民捕獲「中國間諜」裝置?美媒:可能不是給潛艇探路用的
    [印尼漁民捕獲的無人水下航行器]在2020年12月2日,印度尼西亞漁民捕撈到一條不尋常的「魚」:一條像魚雷一樣的潛水無人機,或稱無人水下航行器(UUV),它的指示燈仍在閃爍。他們把它交給了印尼當局。軍事分析家們很快就確定這艘無人水下航行器是「海翼」,是中國製造的UUV。但事情可能不那麼簡單。美媒表示,大多數UUV的為亮黃色或橙色,以便於回收。
  • 美媒再爆料:印尼獅航空難前一天,737 Max迎角傳感器剛在美維修
    美媒再爆料:印尼獅航空難前一天,737 Max迎角傳感器剛在美維修  Emma Chou • 2019-04-03 17:
  • 美媒:原始人類或以巨鳥為食 體型與北極熊相當
    參考消息網7月1日報導 美媒稱,當古人類首次抵達歐洲時,他們可能與一些巨大的鳥類一起生活在地球上,這些鴕鳥狀生物有11英尺(1英寸約合0.3米——本網注)高、1000磅重。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6月26日報導,直到不久前,人們一直認為大型鳥類僅存在於馬達加斯加、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偏遠的地方。
  • 美媒又來挑事:幫助中國潛艇穿越南海印度洋
    專家經過鑑定認為,該裝置可能由中國製造。據美媒消息,印度尼西亞漁民在捕獲了這艘無人航行器後,便將其移交給了當地警方,警方後續轉交給了印度尼西亞軍隊。印尼媒體隨即對此進行了跟進報導,並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這架無人航行器的「鼻子」似乎有某種傳感器陣列,它的長度不到7.4英尺,這還不算從後端伸出的長天線或傳感器。
  • 美媒:霸王龍新親屬身份被確認 身高不足1米
    參考消息網5月10日報導 美媒稱,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臭名昭著」的捕食者霸王龍的新親屬。與遠親霸王龍不同的是,這一名為黑茲爾郊狼暴龍的新物種只有3英尺(約合0.91米)高,頭至尾的長度為9英尺。據合眾國際社5月7日報導,黑茲爾郊狼暴龍化石最初是由時年16歲的斯特林·內斯比特1998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挖掘時發現的。
  • 英媒:生物專家在印尼發現全球最大蜜蜂
    參考消息網2月26日報導 英媒稱,過去數十年被認為已經消失的巨型蜜蜂,再次被人發現。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22日報導,野外生物專家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印尼小島上發現該巨型蜜蜂,它的身體長度與成年人拇指相若。經過數天的搜索,野外生物專家發現一隻雌性巨型蜜蜂,並進行了拍照及錄像。
  • 堅持手工雕塑,可顏珠寶一刀一刻堅做「守藝人」
    本期就跟大家分享可顏珠寶披毛犀的相關作品。圖:可顏珠寶披毛犀吊墜關於純手工雕刻工藝品這一詮釋,從可顏珠寶繁雜的雕刻工藝中即可窺得一二,中國雕塑,歷史以來,以兩種存在形式尤為顯著:室內為佛教造像;室外為陵墓道前的石人、石獸。
  • 2020印尼人民銀行中小企業出口展為400家中小微企業提供全球舞臺
    來源:美通社印尼雅加達2020年12月1日 /美通社/ 印尼人民銀行(BRI)中小企業出口展(UMKM EXPO(RT) Brilianpreneur 2020)將於2020年12月10日至13日在雅加達會議中心舉行,由印尼最大的銀行印尼人民銀行
  • 珠寶首飾手工製作入門 貴金屬回收與利用教程步驟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珠寶首飾中的貴金屬是可回收利用的。例如金、銀等,因此一些珠寶商會想要或者需要再利用一些仔細保存在廢料盒裡的金屬,而且顧客有時也會想要再利用一枚老戒指或者有情感價值卻從不佩戴的首飾。但是對於有些金屬不值得熔化後再利用,因為在其上所花費的時間成本會大於其本身的價值。
  • 美科學家模擬烏賊皮膚製造隱身膠帶 躲紅外探測
    參考消息網3月25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加州大學利用烏賊皮膚提取的一種蛋白質做成膠帶,幫助士兵躲過紅外線探測。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3月23日報導,軍事科學家說,在過去一個世紀左右的時間裡,美國一直埋頭於不斷尋找蒙蔽敵人眼睛的新方法。
  • 匯聚行業力量 助力行業發展 2020中國國際珠寶展明日開幕!
    3、凱福珠寶(1A413-1A418) 凱福珠寶攜「福古老金」深入挖掘珠寶文化及非遺工藝,以大國工匠精神,帶著沉澱千年的悠遠氣韻,融合時尚的現代氣息,全新演繹中國風時尚,展現匠心國潮。
  • 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
    原標題:美媒:為什麼軟體機器人令科學家著迷?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美國《財富》雜誌網站1月1日刊發一篇報導,題為《為什麼「軟體機器人」讓NASA、醫生和技術專家如此興奮?》。全文摘編如下:多才多藝「軟體機器人」的吸引力在於其靈活性和通用性。
  • 美媒:外星人在聯絡地球?科學家發現史上最強快速射電暴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導 美媒稱,科學家在不到兩周的時間裡發現了3次新的快速射電暴(Fast Radio Burst簡稱:FRB),其中一次是人類觀測到快速射電暴以來信號最強的一次。美媒:人類技術或還難以發現地外文明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 美國《新聞周刊》3月9日刊登題為《外星人存在嗎?人類技術或許使我們難以發現外星人》一文。作者為梅根·巴特爾斯。文章摘編如下:  在夏威夷毛伊島,架在火山上的望遠鏡每天晚上都用世界上最大的數位相機捕捉宇宙中的光粒子。
  • 法國陶瓷珠寶Nach Bijoux顛覆高級珠寶傳統印象
    編編整理珠寶單品為報友們挑選法國高級珠寶Nach Bijoux。品牌設計師姐妹Nancy Koch和Nadia Koch,出自頂尖陶瓷工藝世家。運用陶瓷精湛工藝還原動物造型,洋溢充滿樂趣的風格創意,喚醒想像力同時也傳遞一份溫馨暖意。
  • 印尼漁民在咽喉水道,撈到中國潛航器?俄羅斯和美國人態度不一樣
    最近就有媒體曝出印尼漁民撈上疑似中國水下潛航器的消息,俄羅斯和美國人態度有何不一樣?據美國「戰區」專欄報導稱,印度尼西亞一個漁民在塞拉達群島附近捕捉了一個水下潛航器,看起來和中國水下潛航器相似。這款水下無人機長度大約2米,「鼻子」似乎有某種傳感器陣列,具有魚雷形的主題,還有機翼以及尾部還有一根天線,和中國的「海翼」無人水下航行器極為相似。
  • 科學家發現5萬年前的人造心臟,這難道是外星文明的產物?
    地球已經有46億光年的壽命了,人類卻僅僅只有五百萬年的歷史,很多科學家都感到好奇,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有沒有出現過其他的智慧生命呢?史前文明一直是科學家們重點研究的課題,有很多科學家對亞特蘭蒂斯很有興趣,很想要知道這座突然沉沒大海的陸地上面是不是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呢?有科學家認為,大西洋底部的西蘭大陸其實就是亞特蘭蒂斯,它是在12000年前沉沒的,這也恰好就是亞特蘭蒂斯帝國覆滅的時間。
  • 墨西哥工地挖掘出200多具猛獁象骨架,是人類集體坑殺的嗎?
    前幾日,墨西哥的一個建築工地上挖掘出了200多具猛獁象的骨架,而且據說還有很多的骨骼尚待挖掘。人類和工具的使用工具的製造和使用是遠古人類開始分化的重要標誌之一,人類開始有意識地製造和使用石器工具可以追溯到250萬年前。考古學家假定了一個時間區域,叫做石器時代。
  • 美媒:未來或上演「巨鼠星球」 老鼠將成主宰
    一名藝術家畫筆下的巨型長尾豚鼠,上新世時代的巨型齧齒動物,發現於烏拉圭。不過科學家指出,在遙遠的未來,佔領地球可能將會是巨型老鼠。屆時,有些老鼠可能會長到和人類一樣重。   英國萊斯特大學舊石器時代生物學家簡丠拉斯維奇博士稱,隨著氣候的變化、棲息地的喪失以及盜獵所導致的大型哺乳動物滅絕,現今老鼠似乎正在重新上演偉大的進化過程。「生態空間正在被騰出,在地質學意義上的未來中長期內,老鼠處於一個有利的地位來重新大規模地填滿生態空間。」扎拉斯維奇博士稱。
  • 印尼發現已知人類最早壁畫,距今約4.4萬年
    英媒稱,已知最早現代人類洞穴壁畫在印度尼西亞被發現。 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11日報導,描述捕獵疣豬和倭水牛的人類-動物混合洞穴壁畫被定年在距今約4.4萬年,因此成為已知由我們這個物種創作的最早洞穴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