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6日報導 美媒稱,一篇新發表的科研論文說,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挖掘出3萬年前即最後一個冰川期前後手工製作的精美珠寶、藝術品和人造物品。
《今日美國報》網站4月4日報導稱,這些珠寶出自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一些「洞穴藝術家」之手。人們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上的一個山洞中發現了這些物品,有鹿豚牙齒做的珠子,還有袋貓指骨做的垂飾。這兩種動物都是該地區特有物種。
論文說,這些早期的藝術品與珠寶進一步揭示了冰川期人類的文化與符號體系。研究者說,這些人造物品還意味著,現代人類在從亞洲向澳大利亞遷徙的過程中遇到新的動物物種,精神信念恐怕發生了變化。
論文的第一作者、澳大利亞布裡斯班的格裡菲斯大學考古學家亞當·布魯姆說:「蘇拉威西島尤以……『特有』物種比例極高而著稱,實際上,在這個島嶼上,除蝙蝠以外,所有陸地哺乳動物都是地球上獨有的。」
布魯姆說:「這也許意味著,當時人類的概念範疇納入了光怪陸離的動物物種。」
考古學家們還在這裡發現了巖壁藝術創作的跡象,包括廢棄的赭色物件、有赭色痕跡的工具以及一根可能用來充當吹氣管制作手形圖案的筒骨。
2014年,人們曾在蘇拉威西島上發現4萬年前的洞穴藝術品,其中一些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藝術品。
布魯姆說:「對於大約5萬年前第一批現代智人來到這些位於澳大利亞北面面的島嶼定居後的文化生活,科學家們一直不得其解。」
這篇論文3日發表在《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編譯/於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