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老農手持欠條,價值1100萬,專家鑑定後:敢問令尊是?

2020-12-06 阿楚說歷史

引言

引爆二戰的是一次經濟大危機,在這場大危機之下,美國的失業率暴漲,賣不出去的物資就被傾倒在了大洋中。可見經濟的重要性,金錢的重要性。在現代社會,花錢如流水,甚至在「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之下,湧現一大堆的拜金女,或者是虛榮心爆棚的一些人。但是要說的不是這些人,而是關於軍隊「借錢的問題」。

苦難的歲月,錢成了問題

從古至今,糧草都是一個問題,一旦打仗都是糧草先行,在我們的抗日戰爭中也是同樣如此。革命時期的前輩們,因為我們國家的連年的戰爭早就沒有了錢。所以他們都崇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對於一些實用的物資都是改了再改的。然而對於一些需要花錢買的,就成了一大問題。

大多數因為軍費不足,就連軍隊裡的基本物資保障都維持不了,有的時候還向別的軍隊借錢,就是這樣錢是一個大問題。大家知不知道淮海戰役,這場著名的解放戰爭,就是老百姓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苦於前線的物資不夠,大後方的老百姓人手一輛小推車,就這樣把物資運到了前線,出動了上百萬的勞動人民。這樣的行動,也為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同樣也能看出物資的重要性。它不僅僅體現在這方面,在買軍備武器的時候,錢也是一個大問題,不得不東拼西湊。

向老百姓借錢,留下欠條

在古代遇上徵戰就會向老百姓借一些錢,等結束了再歸還給人家,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即使是一個皇帝也要做到講誠信,不能虧待了老百姓,人家的錢也是血汗錢,當然也有一些是從當地的富商那裡借來的錢,為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富商們給的錢也會多一些。

在中國的近代,抗日戰爭或者是解放戰爭也有過這樣的行為。打仗的時候政府會向當地的豪紳借錢,留下欠條,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這些錢都會一一歸還。儘管這樣,還是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還不上了,逐漸成熟為一筆死帳。

在上世紀的八十年的山西有這樣的一個人,在家裡收拾房子的時候發現了一張欠條,金額高達1100萬。後來他就拿著這張欠條找到了當地政府,這張借條非常的陳舊了,但是上面金額讓整個國家都震驚了。後來經過專家鑑定,原來是他的祖父所留下的。他的祖父當年是一個義商,看到軍隊路過,便慷慨解囊幫助了我們的士兵。只不後來家道中落了,之前曾說過,那這張欠條可以取回錢,但是當時借錢的軍長已經在戰爭中犧牲了。

國家誠信,給予老人一定安慰

經過各級商討和專家的鑑定,因為當時的國家還處在經濟轉換的階段,拿不出那麼多錢,也在和老人的商討下,決定給老人八萬元人民幣,在那個年代,這已經是一筆巨款了。老人感謝不已,也為國家的誠信所感動。

不僅僅在乎是老人欠條的金額,更應該看到我們軍隊,我們政府的誠信。即便是在過去苦難的歲月,我們的軍人依舊堅持不拿老百姓家的一針一線,打下欠條,為我們的國家和軍隊驕傲。

結語

國家做出這樣的舉動是為了人民,也是為了國家,作為一個國家怎麼能言而無信呢?這樣還怎樣領導一個國家,所幸,我們的國家不是這樣的。面對當年的欠條,國家經過鑑定之後,便承認下來,但是又因為自身的經濟發展,沒有那麼多錢,在和老人協商後給了八萬元,這也是一個數額龐大的一筆錢了。國家強大了,我們才不怕外敵的入侵,也不用擔心打仗的錢是不是不夠用,現在的國家穩步發展,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努力,為自己的國家自豪。

參考資料:《中國近現代史》、《解放戰爭》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推薦語:擁有高品質,高道德的人,就像清白的水一樣,為別人付出,為別人奉獻,既不爭名也不奪利。這樣的人無憂無慮,充滿了正能量,謙虛還很守信用。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錢
    曾有湖北老農拿出一張85年前「欠條」,欠條內容為紅軍借款400大洋,人們紛紛好奇以如今的經濟狀況那要歸還多少錢才是合理的。其實湖北老農表述的這種情況在中國動亂時期可能時有發生,在那樣一個經濟生存環境惡劣的年代進行戰爭,軍人們為了保持長期的戰爭,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們的幫助,有時也會手寫欠條借錢借糧,但是那時的中國人對於軍人是非常尊敬的,願意為他們分憂解難,盡力地幫助他們解決難題,這些客觀條件的幫助,人們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 湖北老農拿出80多年前欠條,紅軍曾借款400大洋,如今需還多少錢
    仙2015年,有一位平凡的湖北老農拿出了一張80多年前的欠條,驚動了當地的民政部門,這是一張紅軍曾借款400大洋的欠條,經過多方的研究和審查,證明了這張借條的真實性,那麼,這麼一張80多年前的400大洋借條,如今需要還多少錢呢?
  • 山西一老漢拿一張紙向政府討債,看到落款,專家:您的父親是誰?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山西的政府辦公地就來了一名老漢,他手中拿著一張紙,上面寫的就是在抗戰時期的一張欠條,想著向政府討債,當時政府經過了查證,最終證實了這就是當時我軍的一位團長所打下的欠條
  • 湖北老農曾借給紅軍四百大洋,85年後拿出「欠條」,應還多少錢
    在艱苦的戰爭歲月裡,紅軍從小小的一支隊伍發展成浩浩蕩蕩的幾十萬人,不僅僅是他們所堅持的信仰帶走極強的感染力,更是背後老百姓的支持,紅軍和老百姓之間感人的故事那是說上好幾天好幾夜都說不完的,那今天小編我便選一例十分有趣的來講,這還得從一張小小的「欠條」說起~1930年的時候,彼時正逢中國工農紅軍的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在湖南會師
  • 山西一婦女拿家傳菩薩鑑寶,關燈後手電燈一照,專家:不想鑑定了
    網際網路上的權威性高的論壇、用戶活躍的貼吧,都有專門討論和鑑別古董價值、真假的平臺。電視上有《鑑寶》此類的鑑別節目出現,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人,拿著我們聞所未聞的古董上節目去讓業界專家進行真假辨別,《鑑寶》也一度被推向大眾議論熱潮。在一期節目中,一位美女想讓專家鑑別家中供奉的菩薩,關了燈,在黑暗中專家用手電筒照完後說不用鑑定了,是什麼原因讓專家有此言論?
  • 湖北農民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給多少錢
    "欠條",老農的名字叫做楊明榮,而他拿出的這張價值400大洋的欠條,帶著上世紀的特殊記憶。 因為這張欠條的特殊性,相關部門很快就注意到了。因為這是一張紅軍留下的欠條,並且距今已經85年之久了。根據楊明榮老人的描述,這張借條是他的祖父楊長銀傳下來的,而借條的出具方則是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 相關單位拿到欠條以後,就派遣了專家們著手開始查閱史料進行求證,最終他們發現,這張欠條背後的真實故事。
  • 農民拿出85年前的「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能追回來嗎?
    欠條,是一種憑據,暫時不能歸還他人財物時,就需要寫下一張欠條。在湖北孝感縣的一個小村子,有一名老農名為楊明榮,他拿出了一張非常特別的欠條,這個欠條可以追溯到80多年前。楊明榮當時還未出生,他的爺爺楊長銀在家鄉與紅軍相遇了,紅軍也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我國的人民軍隊。
  • 湖北農民拿出紅軍欠條,85年前借出400大洋,今能換多少人民幣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一張時隔85年的欠條。這件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湖北省孝感縣金盆村的一位農民,在聽說當地的紅軍資金出現問題之後,主動把自己的全部家底都拿了出來,足足有300大洋,又四處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借錢,湊夠了400塊大洋借了出去。這位老農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呢?
  • 婦女拿「家傳菩薩」鑑寶,關燈後手電燈一照,專家:不想鑑定了
    這樣一來,人們手中的珍寶都會被專家給出一個大致的價值,與此同時,人們也可以了解自己手裡文物的價值。然而,那些被評定的文物有真有假,其價值也是大大小小,不盡相同。不得不說,這也使得許多人熱愛觀看鑑寶節目,讓人們清晰的了解到鑑寶節目中驚心動魄的一幕。
  •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
    隨著人類的發展,對環境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許多動物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有的時候為了覓食,只能不得已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尋找食物來填飽自己的肚子,結果卻如羊入虎口,遭到人類的大肆捕殺,動物如果被大肆捕殺的話,將會對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造成很嚴重的影響,有一次鑑寶節目中,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
  • 老農釣到一隻龜,背上插4支箭,網友炸鍋:龜心四箭?專家:國寶
    如此貴重的文物,倘若要是撿到一件,運氣和中500萬彩票是一樣的。而在上個世紀的河南,就有這樣一個老農,在釣魚時釣上來一件十分罕見的青銅器。 本來這個老農準備釣魚來吃的,而沒多久,魚竿便感受到一股沉重的拉力。他深知是大魚上鉤了,便猛地往回收線。結果線收回來後,老農整個人都傻了。
  • 她帶家中的菩薩去鑑寶,專家拿手電照後稱不用鑑定了,這是為何?
    據這位美女介紹,有次她去東海遊玩,在市場上看到一大塊六角水晶柱,當時她就感覺這塊水晶很有眼緣,於是就買了下來。她思來想去,一時間拿不定主意。有天她獨自在家欣賞這塊水晶,水晶冰清玉潔,一塵不染的氣質突然給了她靈感,她覺得水晶這種純淨的氣場很適合雕成菩薩塑像。於是她又花了一筆錢,請能工巧匠用兩年時間把這塊水晶做成了一尊地藏菩薩雕像。她帶家中的菩薩去鑑定,一來是想和廣大觀眾分享自己的珍藏,二來也想請專家鑑定一下這個現代工藝品的價值。
  • 重慶老農挖出寶貝,距今1.5億年歷史,上交後獲得獎狀
    家住重慶市綦qí江古南街的一位老農,名叫蔡長銘。他與自己的兒子扛著鋤頭下地幹活,田地坐落於一個荒山的山腳下,蔡長銘決定挖一條池塘準備養點鱔魚。蔡長銘一鋤頭下去挖出了一個奇異物體,他將物體表面的泥土清理乾淨後,發現這個物體是一節牛脛骨。蔡長銘使用鋤頭猛力錘了幾下,但這節脛骨堅硬無比,毫髮不損。
  • 一女子拿家中供奉菩薩鑑寶,關燈後,專家說:無需鑑定了
    現在我們國家對於古董和文物也都是非常重視的,我們國家為了去宣傳一些古董和文物的知識,同時也為了去鑑定一些真正的古董,就出現了許多的鑑寶類節目。在鑑寶類的節目推出之後,便吸引了許多前來鑑寶的人,這些前來鑑寶的人,有許多都是家中所收藏的古董,也有許多是通過各種渠道所購買來的。他們都會拿著手中的古董來到節目現場,讓專家去鑑定古董的真假。
  • 湖北老農翻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還多少錢
    湖北就有這樣有一位農民,曾經借給紅軍400大洋,在85年前紅軍給他寫下這樣一張欠條,但他從來沒有向國家提出來過。最近自己在整理衣物時又翻出來了,這樣一張欠條放到如今值多少錢呢?欠條由來持這張欠條的是湖北孝昌縣金盆村賀家的一位老農,他叫楊明榮,這張欠條是自己的爺爺楊長銀傳下來的。
  • 農民釣魚撿到一「烏龜」,身上插了四支箭,專家稱值18億
    老農拿著這個物件回家了,回家後立馬向妻子展示這個物件。妻子看了後覺得,儘管這物件看似平平無奇,但卻總像是有什麼歷史故事的物件。女人的第六感往往很準,夫妻二人在家端詳了許久這個物件,思來想去,坐立難安,她們最終決定將這個物件拿去鑑定一下,好知道撿來的究竟是什麼物件。
  • 賣老鼠藥的為啥要收購沒有半點藥用價值的老鼠尾巴?看老農怎麼說
    不過,當我向有關醫學專家諮詢後才得知:老鼠尾巴沒有半點藥用價值,大家的猜測都是錯誤的。那麼,既然老鼠尾巴沒有半點藥用價值,賣老鼠藥者還幹嘛要收購老鼠尾巴呢?關於這個疑問,醫學專家也沒有給出答案。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街頭上雖然也有售賣老鼠藥的攤販,但他們一般都不收購老鼠尾巴。如果問他們不收購的原因,他們會說:收購老鼠尾巴沒有半點用處。
  • 湖北老農拿出幾十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值多少錢?
    向當地百姓借錢紅軍時期,在陽平口的戰鬥當中,紅一軍團一師的第七大隊為了戰爭的勝利進行擴軍。他們本來的糧草是夠這次戰爭使用的,但是因為擴軍的原因,糧草不夠。但是戰士們參軍,就不能餓著他們,於是隊長在經過上級同意後,向當地的百姓借錢買糧草。百姓們都知道,紅軍戰士是真正為百姓打仗的軍隊,幫助他們就是幫助自己。
  • 鑑定價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元
    有不少人把自己家寶貝拿來,請專家鑑賞一下。這個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有趣故事,有時會把真鑑定為假,造成巨大損失。若把假的鑑定成真,又會怎樣呢?日本發現曜變天目碗?鑑定價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元。不僅咱們國內有鑑寶類節目,我們鄰國日本對於它青睞程度也不遜色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