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07:04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唐夢霞 通訊員 鄒芸 謝晨 徐尤佳 王婷
冬天是適宜進補的季節,很多患者從這個時候就開始吃膏方做保健了。可沒想到,有人進補不成,居然還吃出了毛病。浙江大學國際醫院(樹蘭醫院)近日接診兩位病人,一個急性肝衰竭,一個肝功能異常。經醫生詢問,兩位病人以前肝功能都是好的,但近期都吃了膏方,結果肝壞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紹興的陳小姐,今年44歲。去年11月,她覺得飯後和空腹的時候胃就會痛,還反酸脹氣。症狀持續一個月後,她到當地醫院做了胃鏡檢查,結果是得了胃潰瘍以及慢性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伴出血。吃藥兩個禮拜後,陳小姐想鞏固一下體質,又去中醫門診配了膏方服用。結果膏方吃了幾天,陳小姐感覺右上腹脹氣難受,後續又出現乏力、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尿色越來越黃,膚色也越來越黃。家人見她這麼不對勁,趕緊帶她去醫院,一查,居然「急性肝衰竭」!
家住杭州的楊先生,今年54歲。去年12月,突然出現雙腿乏力,以及輕度水腫等症狀,來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肝功能異常」。經醫生詢問,楊先生一直以來身體還不錯,但入冬時為了補身體服用了一個多月的中藥膏方。
接診這兩位病人的醫生、浙江大學國際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高海女說,從時間上看,兩位患者發生這種情況和吃膏方是有關係的,醫學上叫做藥肝。一般來說,如果使用一種藥超過5天,少於3個月的,並且出現了肝損傷,就可以判定為藥肝。
【插播科普】
藥肝:藥物是肝損害的重要病因之一。藥物引起肝病的機制因藥而異,非常複雜,大多數情況下尚不清楚。有些藥物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由其引起的肝臟損害一般可以預見,而且損害與藥物劑量有關,且為某些藥物所特有;另一些藥物僅偶爾在敏感的個體引起肝損傷,而且與劑量無關,發生與否也難以預測。
高海女介紹,吃藥一定要謹慎,不要以為中草藥沒有副作用。另外,為了避免藥肝的發生,建議患者在服用中藥膏方前以及服用過程中,做下肝功能檢查。
由於沒有保留處方,陳小姐吃的膏方有哪些中草藥不得而知。而查看楊先生提供的膏方後,高海女認為,黃芪、生白朮、茯苓以及肉蓯蓉都對肝臟具有一定損傷。
「其實有些人是不適合吃中藥的。」高海女說,曾經有病人在她這裡治好了中藥引起的藥肝,結果回去又吃中藥,又得藥肝,而且病情加重。
楊先生的膏方單子
膏方不安全嗎?但很多人吃膏方並沒有出事。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採訪了浙江醫院中醫科主任姚惠。她告訴記者:「在浙江醫院中醫科工作36年,沒有發生一起因為吃膏方而引起肝損傷的病例。」
「關鍵還是要規範用藥,配伍、劑量得當。不然,再好的藥用得不好,都會變成毒藥。」姚惠說,病人來醫院開膏方,先要看看對方適不適合吃,然後根據人的體質來開膏方。
【插播科普】: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藥性特點,有選擇地將兩味以上藥物配合同用。有些藥物同用,能產生或增強毒性反應或副作用)
姚惠介紹,膏方是針對亞健康的、疾病康復期或者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在冬季服用並起到滋補身體功效的膏劑。但兩類病人是不適建議吃膏方的:血脈瘀滯的人和溼熱體質的人。不適合吃膏方的人,可以吃中藥調理。
姚惠說,膏方和中藥不是一回事兒。膏方是長期服用的膏劑,一般吃1-2個月,中間不更改方子;而中藥是煎熬出來的湯劑,每周開一次處方,一周後複查,再根據病情不斷改變處方。
為什麼有人吃了膏方會引起藥肝呢?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採訪了杭州市中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葉蔚。他告訴記者,中藥引起的藥肝也是常見的。有臨床數據指出,引起的肝功能損傷的藥物中,中草藥約佔30%。另外,在公開報導中能找到的、對肝功能有損傷的中藥有三四十種,其中特別厲害的有生何首烏,黃藥子,雷公藤和土三七。
葉蔚分析了膏方吃出毛病的五點原因:1、吃的劑量過大,要求一天一勺的卻吃了兩勺;2、療程太長,吃1個月就該停的卻繼續吃;3、藥物的配伍不當;4、每個人對藥物的敏感性不同,比如有些人用某種藥特別管用;5、藥材是劣質品,比如被硫磺燻過的板藍根有可能二氧化硫超標,人工培植的草藥有農藥殘存等。
幸運的是,兩位患者已經病癒出院。可見,不管是吃膏方還是吃其他藥,規範、謹慎、聽醫囑是很必要的。
【浙江新聞+】
哪些人不適合吃膏方?
膏方雖好,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吃的。
第一種:大腹便便痰溼體質的人
「痰溼體質」的人不適合吃膏方,這些人大多體型偏胖,肚子肥嘟嘟軟綿綿,面部油脂偏多,多汗,面色發黃,他們喜歡吃肥膩和甜的東西。
這種體質的人蠻多的,主要吃得多、動得少,積食太多,影響脾胃功能,時間長了就會脾虛、四肢無力。這種體質的人如果沒有調理好腸胃就吃膏方,沉積的厚膩之物會越來越多。建議先吃開路方,把脾胃調理好了,再吃膏方,這樣才能長力氣。
第二種:兒童
兒童如果體質正常,不偏食不挑食,每種食物都吃一點,就能獲得充足的營養。膏方如果吃得不好對孩子反而有副作用。
「有的孩子吃了某些熱性的藥材,比如紅參、鹿茸等,可能會造成性早熟。」
「此外,吃得太補,也會造成腸胃負擔,吸收不了必需的營養,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當然,如果孩子本身體質就不好,如,脾胃功能差,容易感冒發燒等,還是可以吃膏方的,但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第三種:30歲以下的年輕人
一般來說,年輕人陽氣很足,如果身體正常,沒有病痛,沒有體弱,就沒有必要吃膏方。硬要吃,可能會導致陽氣過剩,反而有上火、積食等情況。
當然,現在的不少年輕人壓力大,處於亞健康狀態,也可能有陰虛乏力、容易上火,嘴巴幹、便秘等症狀。也可以適當用平補的方子調理下,大寒大熱的方子就不要用了,以免矯枉過正。
第四種:血糖不穩的糖尿病患者
膏方裡面有糖類物質幫助收膏,比如阿膠、核桃、芝麻等。所以,對於血糖波動比較明顯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出現急性併發症的時候,不要吃膏方。
在血糖處於平穩期,如果要吃膏方,一定要向醫生說明自己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膏方不用蔗糖,改用木糖醇等甜味劑,對血糖也沒有影響。
第五種:感冒等疾病期患者
如果病人有腫瘤、乳腺增生、甲狀腺功能異常、心內血管疾病的時候,也要告訴醫生,根據你的情況來配伍藥材。當疾病發作期的時候,千萬不要吃膏方。
「當有急病時,膏方就像是病痛的援兵,吃進去的營養都到病痛這裡去了,病痛實力更強,只會蔓延不愈。」金明蘭副主任中醫師說。
14871998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