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頡偉組發表綜述總結哺乳動物早期發育中的表觀遺傳重編程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生物學問題是表觀遺傳記憶是如何進行遺傳和重編程以完成親本到合子的發育轉變。近年來,微量細胞表觀遺傳和表觀基因組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在分子層面揭示這一過程的動態調控和功能成為可能。
-
...組在《科學》期刊合作發文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組蛋白修飾重編程過程
研究成果以「人類親本-合子轉變中組蛋白修飾的重編程」(Resetting histone modifications during human parental-to-zygotic transition)為題,以研究論文的形式於7月4日在《科學》(Science)上在線發表。表觀遺傳學修飾參與基因表達調控並影響個體發育。
-
Nature:表觀遺傳學進展將遺傳學、環境與疾病聯繫了起來!
在這裡,研究人員分析了調節可塑性和穩定的表觀遺傳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發育期間響應生理學刺激和疾病所發生的細胞命運和重編程事件,他們討論了非編碼RNAs、DNA甲基化、異染色質、多梳蛋白(Polycomb)和三空腔結構蛋白(Trithorax)和其3D結構如何調節表觀遺傳和基因表達的可塑性,同時研究者還分析了新技術如何使這些現象能夠從核苷酸到染色體的多個尺度上、以一種時空方式在少量甚至單個細胞中進行分析
-
Nature創刊150周年—表觀遺傳學進展將遺傳學、環境與疾病聯繫了...
在這裡,研究人員分析了調節可塑性和穩定的表觀遺傳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發育期間響應生理學刺激和疾病所發生的細胞命運和重編程事件,他們討論了非編碼RNAs、DNA甲基化、異染色質、多梳蛋白(Polycomb)和三空腔結構蛋白(Trithorax)和其3D結構如何調節表觀遺傳和基因表達的可塑性,同時研究者還分析了新技術如何使這些現象能夠從核苷酸到染色體的多個尺度上、以一種時空方式在少量甚至單個細胞中進行分析
-
科學家成功追蹤癌症的表觀遺傳學進化機制
(epigenetic marks),表觀遺傳標記是DNA或組蛋白上的化學標記,其能幫助控制細胞中基因的表達,從本質上來將,其能夠編程細胞做什麼及不做什麼,此前研究表明,癌症部分是由細胞的表觀遺傳學改變所驅動,但研究人員卻很少在這一領域進行研究,致癌基因突變卻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
表觀遺傳學臨床試驗和標誌物研究一覽
2014年8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近年來表觀遺傳學的重要性已越來越得到生命科學界的廣泛認同,其相關研究已成為生命科學的前沿領域。表觀遺傳學的理念和技術正呈迅速發展的態勢,預計未來十幾年內,隨著研究力度的不斷加強,在理論創新上將取得一些關鍵性的突破,帶動生命科學的下一輪重大發展。
-
抵禦環境汙染的表觀遺傳學飲食
最近在Clinical Epigenetics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中,作者報導了特定飲食在預防環境汙染誘發的遺傳疾病或表觀遺傳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這些作用主要通過調節基因的表達來實現。 表觀遺傳學和汙染 表觀遺傳學是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的一個重要補充,能反映基因組與其所處環境的相互作用。表觀遺傳變化會影響基因的表達,但不對DNA序列進行任何改變。表觀基因組是指基因組的所有表觀遺傳修飾,其中屬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最為重要。
-
Science:遺傳因素推動下的表觀遺傳學調控
DNA序列變異與那些改變基因表達水平、導致性狀出現數量差異的因素和表觀遺傳狀態密切相關。人與人之間由於多種性狀(例如身高、頭髮顏色、行為和疾病易感性)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而遺傳因素(先天性)和環境因素(後天性)是導致這種差異的「罪魁禍首」。近年來,大規模的遺傳研究已經在人群中確定了成千上萬個與不同性狀密切相關的特殊DNA變異。
-
Nat Rev:表觀遺傳學,生命歷程及代謝疾病
表觀遺傳學變化可能在生命的早期就已開始。一項廣泛的人體實驗,臨床和流行病學的證據表明,生命早期發育的因素(包括產婦的飲食,但其在發展進而暴露的規範的範圍之內)影響以後生活中的代謝性疾病的發病風險。這種現象有時被稱為發育編程。
-
科學網—表觀遺傳學:承續的魅力
在這篇發表在《神經科學》的文章中,拉裡·費格博士談到,發生在小鼠身上、把對環境的感應遺傳下去的現象,在理論上被稱為「表觀遺傳學」。 「表觀遺傳學是指在基因組序列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決定基因表達與否、並可穩定遺傳下去的調控密碼。」 清華大學醫學院表觀遺傳學與癌症研究所教授孫方霖曾向《中國科學報》如此介紹。
-
【學術前沿】頡偉組發表綜述總結哺乳動物早期發育中的表觀遺傳重...
早期發育過程中表觀遺傳學重編程模式2020年10月8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頡偉實驗室(第一作者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後夏煒焜)受邀在Stem Cell Reports發表綜述「Rebooting the epigenomes during mammalian early embryogenesis」(哺乳動物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的表觀基因組重啟),詳細總結了哺乳動物早期發育過程中表觀遺傳學重編程的研究進展
-
抵禦環境汙染的表觀遺傳學飲食 | Clinical Epigenetics
Tollefsbol 發表時間:2019/03/16 DOI:10.1186/s13148-019-0659-4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MDJue4BMN3_8p3oy-zkDLA 早期營養雖然不能夠改變DNA,但是它可以通過調節基因表達顯著地影響發育。
-
表觀遺傳學:後基因組時代的領舞者
這正是現在遺傳學中讓我們激動的地方。」 不久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利用由「路標計劃」管理的新基金,啟動了表觀基因組學研究計劃,一批表觀遺傳學項目和研究人員將獲得數百萬到上千萬美元的經費支持。幾乎在同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召開了以表觀遺傳學為主題的雙清論壇,組織我國表觀遺傳學領域有代表性的專家進行研討,為自然基金委在表觀遺傳學領域的重大項目投入進行前期準備。
-
我國科學家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組蛋白修飾重編程
表觀遺傳學修飾參與基因表達調控並影響個體發育。在哺乳動物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卵細胞受精形成具有全能性的受精卵,並經過細胞分裂與分化形成囊胚,後者包含具有多能性的內細胞團。
-
廣州生物院闡明lncRNA通過表觀遺傳抑制重編程的發生
研究發現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可以誘導lincRNA-p21的表達,通過lincRNA-p21維持抑制性的表觀遺傳修飾來阻礙相關多能性基因的表達,從而阻礙這一過程的發生。該成果已於12月17日在國際性期刊Cell Research 上在線發表。
-
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組蛋白修飾重編程規律
表觀遺傳學修飾參與基因表達調控並調控個體發育。在哺乳動物早期發育過程中,卵母細胞受精後形成具有全能性的受精卵,並經過細胞分裂與分化形成植入前囊胚,後者包含具有多能性的內細胞團(ICM)。伴隨著發育的進行,表觀遺傳學修飾經歷了劇烈的重編程。
-
2019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幹細胞與表觀遺傳學實驗室招聘...
2019全國事業單位輔導課程本實驗室的基礎研究重點是了解幹細胞分化,體細胞重編程和人類疾病的表觀遺傳機制我們利用分子和遺傳方法研究DNA胞嘧啶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如何在哺乳動物細胞中調節基因表達,細胞分化和重編程。我們實驗室也運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攜帶人類遺傳突變的細胞和動物模型,包括免疫缺陷和免疫系統人源化的動物模型,用於剖析人類疾病的分子和表觀遺傳機制。在細胞臨床轉化應用方面,我們專注眼科細胞的疾病模型和細胞及基因治療的機理與產業化開發。
-
表觀遺傳學如何入門?
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門生物學科答案就在表觀遺傳學意義上的差異——一些迄今仍未完全掌握的環境因素通過DNA甲基化或組蛋白乙醯化的方式,使兩個在基因上完全一樣的雙胞胎出現了區別。這就是表觀遺傳學的精髓,它能解釋一些與達爾文和孟德爾學說為基礎的經典遺傳學無法解釋的遺傳現象。 說起來不複雜,但是我認為,要想入門表觀遺傳學,首先要對生物學,包括經典的遺傳學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能夠進入。
-
表觀遺傳學研究或將成為攻克肺癌難關的未來之星
隨著科學的發展對癌症發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科學家們還發現表觀遺傳學改變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也起到了「助紂為虐」的作用。具體來講:表觀遺傳是一種基因序列不發生變化,但基因表達水平,修飾等卻可以產生可遺傳的改變的現象。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觀遺傳改變對肺癌的發生發展至關重要。
-
《自然》專題:表觀遺傳學
這就是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表觀遺傳學又稱為實驗遺傳學、化學遺傳學、特異性遺傳學、後遺傳學、表遺傳學和基因外調節系統,它是生命科學中一個普遍而又十分重要的新的研究領域。它不僅對基因表達、調控、遺傳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腫瘤、免疫等許多疾病的發生和防治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生命科學中近年來的一個突出進展,具有十分廣泛深刻研究和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