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春佳節,海錯拾遺提前祝您過年吉祥,闔家歡樂!
春節假期各大衛視都在轉播聯歡晚會,想來大家倍感無聊。這一次,我們解決您的難題,特意帶來新的欄目「紀·敘」,邀您共同欣賞與海洋生物有關的紀錄片。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深海:深淵之光》,這部紀錄片由NHK(日本放送協會)出品,記錄了布魯斯·羅賓森博士(Dr. Bruce Robison)等一行人前往蒙特雷灣(Monterey bay)探索中層帶發光生物的奧秘。
蒙特雷灣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中部太平洋海岸,此處有一深海峽谷。加利福尼亞寒流將豐富的營養物質攜帶於此,因此這一海域生物種類繁多。
布魯斯·羅賓森博士
中層帶是否似曾相識呢?沒錯!我們之前介紹過相關的內容。【南極特輯】中層魚類(以燈籠魚、巨口魚為例)中層生物具有特別明顯的特點:①一些生物的眼睛退化,只能依據其他器官來獲取食物;一些生物的眼睛巨大,這能讓它們察覺到最細微的光線。②許多生物具有發光器官,生物光可用來威嚇敵人,躲避捕食者或者向同伴求助,目前還在探索其他的功能。
這部紀錄片在展示神奇生物的同時,主要解決了2個問題:
大鰭後肛魚詳細信息請點擊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rreleye
經過調查研究,科學家發現多數中層生物利用一種叫作「肛腸素(coelenterazine)」的分子來發出生物光,當這種物質與它們體內的某些酶發生反應時,生物就會發光。另外還有一種猜測,多數深海動物本身並不能產生這種能發光的物質。日本生物學家認為,有一種特定的浮遊生物——太平長腹水蚤(Metridia Pacifica),其能夠在自身體內產生肛腸素。海洋浮遊生物是許多蝦和小魚的主要食物來源,所以肛腸素會被轉移到它們的捕食者體內,再經由食物鏈傳播開。太平長腹水蚤詳細信息請點擊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tridia_pacificaBeroe cucumis 7′1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roe_cucumis
黑角鮟鱇 10′47
深海的黑角鮟鱇,背鰭特化為釣竿,釣竿末端的誘餌上有發光器,以引誘食物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ack_seadevil
巨口魚 11′38
巨口魚眼下有發光器官,胸鰭有發光器官【南極特輯】中層魚類(以燈籠魚、巨口魚為例)
Siphonophores 20′0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phonophorae
Colobonema 21′46
Periphylla jellyfish 25′05
【南極特輯】紫藍蓋緣水母
螢火魷 36′1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refly_squid
怎麼樣,看到這裡是不是充滿興趣呢?正如布魯斯·羅賓森博士所說:「我們才剛開始發現下面的一切,去了解這些巨幅拼圖的碎片是如何拼湊在一起」。海洋充滿奧秘,值得我們不斷去探索、去發現、去熱愛。視頻可在嗶哩嗶哩搜索「深海:深淵之光」觀看,文中圖片均為截圖,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歡迎大家和我們交流觀看這部紀錄片的感受,也希望能給我們更多建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