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古黃河出海口:淮河重新走向海洋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國家電投濱海港煤炭碼頭一瞥。 陳其龍 攝

中新網南京9月30日電 題:探訪古黃河出海口:淮河重新走向海洋

記者陳光明

淮河入海水道,一條筆直的百米寬的河道,從西到東橫貫濱海悄然入海。

走進濱海,到處可見標語「淮河門戶 黃河故道」。

濱海港所在地自古是淮河的出海口。1228年至1845年,黃河奪淮。這兒曾成了黃河出海口。但黃河北上後,這裡卻成了一片大灘涂。淮河歷經歷史滄桑,已經在蘇北大地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洪澤湖。主要入海水道已經改由運河入長江,借道出海。淮河失去了自己的出海口。

國家電投集團協鑫。 濱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攝

淮河是中國第三大河。1949年後,淮河水患得到了根治。處於淮河最下遊的江蘇,修建了多條人工大河,將洪澤湖水導向大海。

站在濱海入海水道的大橋上,筆直的河道上沒有一艘航行的船。波光鱗鱗,波瀾不驚。

淮河的航運,一直沒有發展起來。沿淮兩岸,與長江兩岸形成巨大反差。

濱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港務管理局局長趙鳳剛告訴記者:「淮河生態經濟帶即將上升為國家戰略,濱海港將成為淮河流域重要的出海門戶。所以,濱海港建設得到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已經成為國家一類口岸。」

在公園入口,一座石碑上刻著鮮紅的大字:古黃河入海口。 馬燾燾 攝

這意味著淮河不但有了自己的入海水道,還將在出海口擁有一座深水港口。

2017年9月7日,濱海港獲國務院正式批准為國家一類獨立開放口岸,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定位日益明晰。

濱海港內連千裡淮河,外牽日韓東北亞經濟區。中韓(鹽城)產業園在轄區內規劃10平方公裡配套園區,濱海港進入大開放、大建設的黃金機遇期,朝著加快建設成為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淮河流域入海樞紐港的道路闊步前行。

淮河生態經濟帶涉及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五省,面積達28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8億人。《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提出了對淮河幹流建若干船閘,形成一個千公裡河川式水庫,將淮河打造成為繼長江、珠江之後中國第三個出海黃金通道。將來有可能成為貨運量超過珠江、僅次於長江的黃金水道;淮河生態經濟帶將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之後的第四個增長極。

國家電投煤炭專用碼頭的巨大儲煤罐內部。 馬燾燾 攝

趙鳳剛說,目前濱海港已建成10萬噸級碼頭6個,4個專用煤炭碼頭已正式運營,北區1號通用碼頭已通過竣工驗收,北區2號通用碼頭主體工程完成輔建區、水電等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南區液體散貨碼頭一期工程完成碼頭主體工程,完成5萬噸級港池疏浚,3#、4#港區物流園疏浚吹填基本完成,濱海港主海堤移線工程進入掃尾階段,5萬噸級「挖入式」主港池一期疏浚工程正式開工。港口綜合能級加快提升,為實現臨港產業加速集聚,承接重大產業項目提供有力支撐。

擁有完善的水上運輸體系,將千裡淮河作為自己的經濟腹地和物流通道,將是濱海港特別醒目的優勢。

可以想見,當千裡淮河重現百舸爭流,淮河流域將成為中國的又一經濟增長帶後,處在龍頭位置的濱海港,將成為淮河入海口的一顆耀眼的明珠。(完)

相關焦點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然大港浮出海面
    泱波 攝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然大港浮出海面  中新網南京9月26日電 題: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然大港浮出海面  中新網記者 陳光明  和長江、珠江不一樣,黃河出海口沒有大港口。原因是黃河經過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入海,往往在出海口形成大片的泥灘。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從古黃河口到長江口還有多遠
    濱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攝(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從古黃河口到長江口還有多遠中新網南京9月28日電 題: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從古黃河口到長江口還有多遠記者 陳光明濱海曾經是古黃河口。黃河北去,這裡空餘大片黃海灘涂。由於一望無際的大灘涂阻隔了蘇北沿海的海上通路,1992年以來,濱海縣一直是省級重點幫扶縣,人們期待的是北京的新四軍老幹部和上海、南京的知青何時能回鄉看看。但自從有了濱海港,這裡的人們開始關心:我們離長江口還有多遠。夜幕下的濱海港璀璨奪目。 陳其龍 攝上海是長三角的經濟龍頭。
  • 黃河泥沙堵住淮河出海口,淮河怎麼入海?
    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並稱「四瀆」,這是我國古代四條擁有獨自入海口的河流,「兩條龍」長江、黃河自不必說,氣勢雄渾,一路浩蕩入海所向披靡。而淮河和濟水則比較悲催,被任性的黃河隨時擺布,濟水距離黃河太近,被侵了河道,已經消失。淮河的境況相對好點兒,只是一度被黃河奪了入海口。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能源明珠照亮黃海大灘涂
    中新網南京9月27日電 題:探訪古黃河出海口:能源明珠照亮黃海大灘涂  記者 陳光明  長三角作為世界工廠的集中地和中國人口最集中的區域,對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  因此,在靠近長三角龍頭上海的附近地區,形成了多個能源集中地。江蘇省濱海港一建成,捷足先登的就是大型能源產業基地。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
    泱波 攝「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最後一道彎也在古老的黃海邊留下了永恆的身影。沿著黃海邊茅草叢生的防護堤穿行,車在一片嶄新的花崗巖海濱護欄前停了下來。我們從海灣廣場的階梯上拾級而下,一座新建的大橋上的燙金字映入眼帘:古黃河橋。過橋後,在漂亮的公園入口,一座石碑上刻著鮮紅的大字:古黃河入海口。一一二八年至一八五五年。
  • 通過黃河打通內陸城市出海口 鄭州人也可以沿黃河乘船入海?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11月26日,在鄭州舉行的黃河通航及生態航道建設調研工作座談會,再次引起人們對黃河通航的熱議。通過航道疏浚、河勢控制、碼頭建設等系列舉措,可以把黃河河南、山東段打造成整體Ⅳ級、局部Ⅲ級航道標準的生態航道,從而打通內陸城市出海口。會上,專家的設想讓人振奮,但沿著黃河乘船入海真的能實現嗎?
  • 世界第五國內第二的黃河,其出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意思是說,中國的大江大河流入大海的有上百數之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江河淮濟(長江、黃河、淮河、濟水),而黃河排在這四條大河的首位。這裡,古人稱河的特指黃河。足以見得古時候,黃河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黃河文明它的主要特徵就是農耕文明。在黃河流域比較著名的朝代有,秦朝、漢朝、唐朝等等,這些朝代無不以黃河流域為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 偉大又帶點小脾氣的黃河,其出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中國史書《漢書·溝洫志》:「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為宗」,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中國的大江大河流入大海的有上百數之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江河淮濟(長江、黃河、淮河、濟水),而黃河排在這四條大河的首位。這裡,古人稱河的特指黃河。足以見得古時候,黃河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 黃河是什麼?
    ,古黃河經天津湖流入大海。形成為海洋水系,海平面成為了全河統一的侵蝕基準面。,河道重新回到天津附近入海,史書上稱為「北流」。為防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道。黃河搶奪並破壞了黃河以南的淮河水系, 給淮河水系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 中國唯一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
    二是黃河,全長近5500千米,流域面積75萬平方千米,年徑流量佔全國河川的2%。三是珠江,全長近2216千米,流域面積45.6萬平方千米,年徑流量超過7條黃河。 四是松花江,全長1927千米,流域面積55萬平方千米,經濟意義遠超幹流黑龍江。 五是淮河,全長1000千米,流域面積26萬平方千米,河網密集複雜,匯入洪澤湖。
  • 青島的野心:上海是長江出海口,憑什麼我不能叫黃河流域出海口?
    青島的野心:上海是長江出海口,憑什麼我不能叫黃河流域出海口?一種觀點認為,將來的經濟重點是內循環,不是往外賣。青島和其他沿海城市沒有本質區別,都可以叫「出海口」。青島港但出海口完全就是個空頭概念,虛名而已。青島叫「黃河流域出海口」,就更離譜。上海是長江出海口,主要因為水運,而不是鐵路。
  • 做好黃河流域出海口這篇大文章
    大眾日報記者 李子路 趙洪傑 房賢剛     11月22日上午,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情況匯報會在濟南召開。省委書記劉家義主持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山東發展面臨的一次歷史性機遇,主動謀劃、主動擔當、主動作為,以紮實有力的舉措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更大實效。  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幹傑,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出席會議。
  • 黃河與淮河之間最有價值的一條河流——潁河
    如果說中華大地像一個巨人的身體,那麼河流就是這個巨人的血脈,中華大地上有無數條大大小小的河流,今天不談長江黃河,只談談中國七大河之一的淮河最大的支流潁河。潁河發源於河南登封市嵩山,流經河南洛陽、許昌、漯河、周口,在安徽阜陽壽縣正陽關注入淮河
  • 秦嶺淮河被賦予的地理意義?
    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關於「秦嶺-淮河一線」的論述。該線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為主13、區域: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14、農作物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的分界線秦嶺在中國中部橫亙著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秦嶺。它就像一堵「擋風牆」阻止冬季冷空氣南下,攔截夏季東南季風的北上。
  • 國務院批轉水利電力部關於黃河、長江、淮河、永定河防禦特大洪水...
    一五九三年淮河幹流,沙潁河、洪汝河大水,加上黃河在單縣決口,洪澤湖大堤漫決,全流域大水災。建國前,一九二一年淮河大水,淹地四千九百萬畝;一九三一年大水,全流域淹地七千七百萬畝,死亡七萬五千多人,蘇北裡下河地區十多個縣陸沉。
  • 【地理探究】關於黃河的地理介紹,黃河之源被重新確認,真正源頭僅...
    湖盆西端的約古宗列,是黃河發源地。  最早有關黃河源的記載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之說。所指「積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距河源尚有相當的距離。唐太宗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與李道宗奉命徵擊吐谷渾,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達柏海(即扎陵湖)望積石山,觀覽河源。
  • 黃河入海口 (86)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全長5464公裡,孕育著中華文明。「黃河入海流」,它會有想像中的澎湃、蒼茫和沉雄嗎?       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這道入海口形成不足200年,是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的。
  • 美國衛星監控黃河20年,傳回的畫面令世界震撼,網友:了不起
    眾所周知,黃河是全球含沙量最高的一條河流,黃河從青藏高原發源,一路向東流入渤海,在這路途中黃河會經過覆蓋著高達300米細黃土的黃土高原,數百萬噸泥土被黃河卷積而去,讓黃河水渾濁不堪,而近期美國美國宇航局的衛星在20年間監測到的
  • 我國中部大省,七大水系佔了四個,省會靠近黃河卻是淮河流域
    中國是一個河流眾多的國家,擁有多條國際知名的河流,其中長江和黃河最為人熟知,雙雙擠進全球長度最長的五大榜單之中。另外像東北的黑龍江,也是一條長度和流域都很大的河流,西南部的瀾滄江更是著名的國際河流,因為流出國境之後有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湄公河。
  • 關於秦嶺淮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的一些奇葩說法
    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圍繞著秦嶺淮河、中國南北方有一些奇葩說法。其根本得原因在於,秦嶺淮河本身只是一個大致的範圍,但是很多人卻想將秦嶺淮河精確化,變成一個非常明確的線。秦嶺淮河與中國南北方的示意圖,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