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廠建設項目鄰避效應問題行政聽證案」獲評廣東省律協典型案例

2021-01-20 踐行環境法與政策合規

2020年10月22日,廣東省律師協會下發「關於公布2019年度廣東律師典型案例的通知」(粵律協【2020】99號),公布了2019年度廣東律師典型案例徵集和評選結果。經申報、審核、集中評議等程序,共評出典型案例166個。

陳勇儒律師所代理的序號為137的《汙水廠建設項目鄰避效應問題行政聽證案》,被評為「十五環境與資源類」案例的年度典型案例。

本案是典型的市政工程項目與周邊小區業主發生的環境汙染鄰避效應糾紛案件。某小區對該治理項目的環評許可提出了行政聽證申請,九江市生態環境局受理了申請,並召開了聽證會。本代理律師在聽證會上發表了《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關於<九江市龍開河黑臭水體治理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依法不能審批通過的函》的法律意見,最終,九江市生態環境局採納了律師意見,不予審批建設單位的環評文件。

該案為鄰避效應糾紛案件處理提供了基本的解決路徑,環境的不利影響是周邊群眾反對的根源,因此環評是否真實,環評許可是否合法,應當如本案一樣,作為雙方爭議解決的核心問題,處理好該問題,即可依法做到,定紛止爭。

律師簡介

相關焦點

  • 「鄰避效應」怎麼破?這家單位有妙招
    「鄰避」問題一直是困擾基層社會治理、影響社會發展與穩定的突出問題之一。近年來,武漢市洪山區行政審批局以提前化解、信息透明和傾聽民意的主動作為巧妙地化解了多個因垃圾、汙水、危險廢物等城市設施建設所引起的「鄰避事件」,形成了提前主動介入,遵守程序正義和注重三治結合的寶貴經驗。
  • 2019年度廣東律師典型案例名單公布
    為進一步總結我省律師辦案經驗,加強業務交流,省律協於今年面向全省律師開展2019年度廣東律師典型案例徵集和評選活動。經申報、審核、集中評議等程序,共評出典型案例166個,現予以公布。
  • 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一)
    2019年3月, 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十個人民法院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涉及大氣、水、土壤汙染等突出環境問題。我們將分兩期發布這十期典型案例,進一步強化環境保護意識,助力守護祖國綠水青山。
  • 第六屆中國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法律實務研討會暨全國律協信息委...
    本次研討會和研修班由全國律協信息委和廣東省律師協會共同主辦,由廣東律協信息委、廣州律協網委會、廣州律協版權委共同承辦。一、研討會(一)開幕式9月16日上午的開幕式由全國律協信息委副主任、廣東省律師協會副監事長蔡海寧主持。全國律協信息委主任壽步、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歐永良先後致辭。廣東省律師協會副會長葉乃鋒和副監事長汪騰鋒出席會議。
  • 破「鄰避效應」 重在公開透明
    朱華 近日,山東濰坊一小區部分業主因擔心輻射,阻撓通信基站建設,導致三大運營商停止該小區的5G建設。基站裝了又拆,運營商受到經濟損失,小區業主手機信號也受影響,最後還都覺得自己委屈,如此結局可以說是「雙輸」。
  • 江蘇法院2018年度十大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
    2014年,光大公司向原江蘇省環境保護廳(以下簡稱江蘇省環保廳)報送《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評估意見》、《預審意見》等材料,申請環境評價行政許可。江蘇省環保廳受理後,先後發布受理情況及擬審批公告,並經審查作出同意項目建設的《批覆》。
  • 中衛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給予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案例二、中衛市農樂豆芽菜加工廠(馬生保)加工銷售有毒、有害的豆芽菜案2019年3月21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舉報,對當事人生產的豆芽菜進行抽樣送檢後,發現添加了國家明令禁止的4-氯苯氧乙酸鈉(稱俗「無根素」),使用「無根素」主要起到去根、增粗、白嫩、除葉的作用。
  • 基站建設「鄰避效應」如何破解?
    基站建設「鄰避效應」如何破解?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建成5G基站超13萬個到今年年底還將建設60餘萬個雖說建基站難但選址更難這個確實說出了眾多人的心聲專業的說法叫「鄰避效應」就是說居民不願意自家附近建一些對身體健康或是環境有負面影響的工程比如垃圾場、核電廠、殯儀館······這個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出現鄰避效應現象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基站選址難主要還是因為公眾擔心
  • 與憲法有關的7個典型案例
    近日,最高檢發布了「弘揚憲法精神 落實憲法規定」典型案例,一起來看看!下面案例中,檢察機關做實行政檢察工作,認真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幫助當事人證明證據關聯性,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下面案例中,檢察機關通過公開聽證的形式,幫助被害人家屬解開心結、法節,並成功申請國家司法救助,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情懷。
  • 2019年度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附全文)
    會上,王旭光就典型案例的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為全面展示2019年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在接續發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基礎上,首次發布年度典型案例。本次發布的40個案例,具有鮮明的環境資源司法保護特色。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集中體現了環境資源審判的案件特點。
  • 平安產險獲評保險業助力脫貧攻堅典型案例
    (推廣)  10月14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銀行業保險業助力脫貧攻堅論壇」上正式發布保險行業助力脫貧攻堅典型案例,其中「平安扶貧保」模式深度融合平安產險「保險+科技」雙重優勢,獲評保險業助力脫貧攻堅典型案例。據悉,該論壇是2020年國家扶貧日系列活動。
  • 權威發布丨上海專門法院服務保障「五個中心」建設典型案例
    該案獲評2019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及國家賠償案件、第十五屆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2019年上海市法治建設十大優秀案例、2019年度上海法院十大典型案例、上海高院參考性案例。示範判決機制被寫入2020年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生態環境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全文)
    蔣剛容(石材來料加工廠)訴自貢市榮縣生態環境局環保行政處罰案典型案例一被告人鄭濤非法採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基本案情2017年下半年,被告人鄭濤與蘭某在未取得林木採伐許可證的情況下,僱請他人將滎經縣安靖鄉長勝村1組一株地徑約44釐米的紅豆杉予以砍伐,並製成兩米長的紅豆杉木材裝車運走
  • 通信基站「鄰避效應」困局怎樣破解?
    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建成5G基站超13萬個,2020年底全國還將建設60餘萬個5G基站。  通信基站作為國家公共基礎設施,是關係國家安全、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設施,建設需求龐大。然而,公眾對「輻射」問題較為敏感,公眾擔心基站電磁輻射會影響身體健康。這使得基站選址越來越難,「鄰避效應」問題愈顯突出。
  • 最高法評「2017十大案件」:推出典型案例,推動良法之治
    此次入選的十大案件,涉及民商事領域的共計3例,它們是王老吉加多寶紅罐裝潢糾紛案、首例「毒跑道」公益訴訟案和首例電商平臺打假案;涉及行政領域的共計1例,即簡陽市政府被訴公告違法案;涉及執行領域的共計1例,即奢侈「包包女」拒不執行判決被搜查案;涉及刑事領域的共計5例,包括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於歡故意傷害案、王力軍無證收購玉米被宣告無罪案、「百名紅通」1號楊秀珠回國受審案以及盧榮新無罪釋放案。
  • 哄抬口罩價格罰20萬 寧夏中衛發布行政處罰十大典型案例
    人民網銀川3月15日電 (梁宏鑫)近日,寧夏中衛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外通報了2019年行政處罰十大典型案例。這十個案例涉及不同領域且具有代表性,相關部門嚴厲懲罰個別單位和商家的違法違規行為,有力淨化市場環境,希望消費者提高維權意識。
  • 宜昌市夷陵區化解垃圾焚燒發電「鄰避效應」
    宜昌市夷陵區化解垃圾焚燒發電「鄰避效應」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6日 11:42 來源:湖北日報   該項目是為解決「垃圾圍城」問題興建的民生工程,歷時兩年科學論證和綜合比較,項目選址夷陵區鴉鵲嶺鎮鳳凰觀村四組,計劃總投資10.6億元,佔地面積200畝,設計總處理規模為2250噸/日,建成後年最大上網電量17055萬千瓦時。  像不少地方一樣,該項目在醞釀階段就引發「鄰避效應」。
  • 深圳海洋行政執法邀請公眾聽證裁量
    本次聽證會主要針對《自由裁量權標準》中公眾較為關心的問題進行聽證。聽證的主要議題包括:違法情節的劃分是否符合現行法律規定,違法情節中的行為是否具有相當的社會危害性,是否應當對此進行處罰;細化處罰幅度的確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過罰相當原則。
  • 【熱點檢訊】人民日報:以公開促公正 用聽證贏公信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萬春表示,以聽證方式聽取意見,是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辦理案件的一種具體方式,更是檢察機關落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求的積極探索,特別是2020年以來,在最高檢統一部署下,各地檢察機關聽證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利於達成共識,推動問題解決
  • 垃圾焚燒發電廠難逃「鄰避效應」?四個運營管理案例給你答案!
    北極星固廢網訊:為有效解決大中型城市「垃圾圍城」問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下稱「焚燒廠」) 成為了大中城市和特大城市建設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的首選。十九大明確提出了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作為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