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鄰避效應」 重在公開透明

2021-01-20 騰訊網

朱華

近日,山東濰坊一小區部分業主因擔心輻射,阻撓通信基站建設,導致三大運營商停止該小區的5G建設。基站裝了又拆,運營商受到經濟損失,小區業主手機信號也受影響,最後還都覺得自己委屈,如此結局可以說是「雙輸」。

事實上,近年來因為小區通信基站導致的糾紛,在各地時有發生。其中反映出來的問題,說到底都是「鄰避效應」。「鄰避效應」指的是人們擔心某些項目對身體健康、環境質量和資產價值帶來負面影響,產生該項目「不要建在我家後院」的心理。

通信基站是關係到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設施,建設需求龐大。然而,部分人因為認知局限以及保護個人利益等因素,往往對通信基站較為敏感,擔心電磁輻射會影響身體,這使得基站選址越來越難,運營商和鐵塔公司容易陷入「建站-被投訴-拆站-被投訴」的困境。

筆者認為,要破解通信基站建設中的「鄰避效應」,關鍵在於要想辦法提升公眾的認知度和信任度。首先,要下力氣做好科普工作,充分利用新媒體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電磁輻射的科普宣傳講清楚透徹,讓公眾「看得見、聽得懂、信得過」。在基站投入運行階段,應儘快開展相關科學監測,用數據說話,化解不必要的疑慮。相關企業還可以組織「公眾開放日」,邀請政府官員、社區居民、媒體記者、行業專家等走進通信企業,近距離接觸高科技設備,破除信息迷霧,這樣才能真正使公眾理解並支持通信事業的發展。

其次,相關單位在開展基站建設時,應儘可能做到公開透明,敢於直面居民質疑,不能因為擔心矛盾而選擇刻意迴避。如果把基站建設變成「偷偷摸摸進村」,不主動公開相關信息,不聽取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反而容易引起誤解和不信任,甚至激化矛盾。公開透明,依法辦事,多方參與,民主協商,如此多管齊下,才是破解「鄰避效應」的良藥。

相關焦點

  • 「鄰避效應」怎麼破?這家單位有妙招
    「鄰避」問題一直是困擾基層社會治理、影響社會發展與穩定的突出問題之一。近年來,武漢市洪山區行政審批局以提前化解、信息透明和傾聽民意的主動作為巧妙地化解了多個因垃圾、汙水、危險廢物等城市設施建設所引起的「鄰避事件」,形成了提前主動介入,遵守程序正義和注重三治結合的寶貴經驗。
  • 通信基站「鄰避效應」困局怎樣破解?
    這使得基站選址越來越難,「鄰避效應」問題愈顯突出。  在對電磁輻射缺少科學認知的情況下,部分公眾對通信基站深懷恐懼,一邊投訴基站有電磁輻射,一邊投訴手機信號不好,運營商和鐵塔公司容易陷入「建站-投訴-拆站-再投訴」的困境。  從目前各運營商和鐵塔公司履責情況來看,其更多關注的是行業發展,在開展電磁輻射監測及信息公開、科普宣傳等工作方面並不理想。
  • 只有管理得好 居民才會叫好垃圾分類「鄰避效應」怎麼破?文二西路...
    現在「定時定點」投放,臨時清運點來到了部分居民家門口,「鄰避效應」產生了。居民們希望,投放方式恢復到2019年10月之前的模式,隨到隨投。原因很簡單,「天天要掐著點丟垃圾,去晚了還得帶回家,太麻煩了」。周主任何嘗沒想過定時定點投放麻煩,但他發現,小區垃圾分類這麼多年下來,光靠居民自覺分類,分類準確率很難保證,而且垃圾桶附近,會一直有清理不完的垃圾,更容易滋生蚊蟲、老鼠。
  • 基站建設「鄰避效應」如何破解?
    基站建設「鄰避效應」如何破解?同時需要建設的基站密度也要大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建成5G基站超13萬個到今年年底還將建設60餘萬個雖說建基站難但選址更難這個確實說出了眾多人的心聲專業的說法叫「鄰避效應」就是說居民不願意自家附近建一些對身體健康或是環境有負面影響的工程比如垃圾場、核電廠、殯儀館······這個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出現鄰避效應現象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基站選址難
  • 如何理性評估「鄰避設施」對樓盤的影響?
    以上這些都是公開信息,也沒有什麼要藏著掖著不能說的。恰恰是,在我們買房中,樓盤周邊存在這樣的設施是極為常見的,惟其如此,需要我們進行理性的分析判斷。首先,這些設施,在概念上都可以統歸為「鄰避設施」的類別(當然程度上有差別,有的很輕微有的很嚴重)。
  • 生態環境部發布管理新規 緩解「鄰避效應」
    管理新規明確,自動監測數據可作為執法依據——  自動監測「盯緊」垃圾焚燒超標排放  為促使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穩定達標排放,緩解「鄰避效應」,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管理新規。
  • 垃圾焚燒發電廠難逃「鄰避效應」?四個運營管理案例給你答案!
    因此,在焚燒廠建設運營過程中僅僅規避「鄰避效應」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2016 年住建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了 《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意見》 首次明確要求變「鄰避」 為「鄰利」,構建焚燒廠與居民、社區的利益共同體,「鄰利型」焚燒廠是未來發展的主流。
  • 宜昌市夷陵區化解垃圾焚燒發電「鄰避效應」
    宜昌市夷陵區化解垃圾焚燒發電「鄰避效應」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6日 11:42 來源:湖北日報   像不少地方一樣,該項目在醞釀階段就引發「鄰避效應」。所謂「鄰避效應」,是指居民或當地單位因擔心建設項目對身體健康、環境質量和資產價值等產生負面影響,從而激發情緒化的反抗、甚至過激行為,「再環保,最好不要建在我家門口。」
  • ...設施開放單位接待公眾逾5萬人 保障公眾知情權化解「鄰避效應」
    湖北環保設施開放單位接待公眾逾5萬人 保障公眾知情權化解「鄰避效應」 2019-12-24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汙水廠建設項目鄰避效應問題行政聽證案」獲評廣東省律協典型案例
    陳勇儒律師所代理的序號為137的《汙水廠建設項目鄰避效應問題行政聽證案》,被評為「十五環境與資源類」案例的年度典型案例。本案是典型的市政工程項目與周邊小區業主發生的環境汙染鄰避效應糾紛案件。某小區對該治理項目的環評許可提出了行政聽證申請,九江市生態環境局受理了申請,並召開了聽證會。
  • ...東莞物業小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
    事實上,小區推進垃圾分類,要讓垃圾分類投放點設施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需要通過精細化、科學化的「繡花工夫」把投放點工作做「細」做「實」。,要破解鄰避效應。」鄰避效應,是橫亙在居民和生活垃圾投放點之間的難題。許多居民不希望垃圾分類投放點建設在自家附近,但建遠了又擔心颳風下雨天撐傘扔垃圾太費心。
  • 發展核電怎樣破解鄰避難題
    可是,公眾對核安全的擔心所引發的「鄰避效應」,卻是國內外發展核電都必須面對的。那麼,國外是如何破解公眾涉核項目鄰避難題的?】雖然英國民間的「鄰避」與反核活動也是合理訴求,但能在大多數民眾中達成對核電發展的積極共識,對推進核電建設至關重要。核電建設 應對「鄰避」的模式轉變核電建設的「鄰避效應」是人們趨利避害的反應,具有普遍性,許多支持核電建設的人也會反對在自家門口建核設施。
  • 通過景觀設計改變周邊「髒亂差」 石井淨水廠有效破解鄰避效應
    環保項目的鄰避效應,已經成為項目方、周邊居民、政府相關部門的多方之痛。在石井淨水廠建設運營過程中,卻不存在這樣的煩惱。據了解,石井淨水處理廠是廣州第二座地埋式淨水廠,第一座是京溪淨水廠。「當時,為了爭取村民的理解支持,項目方特意組織村民代表到新加坡參觀,消除了大家的疑慮,第一座建成了,第二座就順利了。」
  • 智能太赫茲器件:可光控的超材料透明效應
    在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當光足夠強且同時滿足其他條件時,介質的折射率有可能為零,即實現介質的完全透明,該現象被稱為電磁感應透明(EIT)。太赫茲超材料中的類電磁感應透明(EIT)效應也是一種對太赫茲電磁場調製實現的特殊電磁現象。
  • 智能太赫茲器件:可光控的超材料透明效應
    在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當光足夠強且同時滿足其他條件時,介質的折射率有可能為零,即實現介質的完全透明,該現象被稱為電磁感應透明(EIT)。太赫茲超材料中的類電磁感應透明(EIT)效應也是一種對太赫茲電磁場調製實現的特殊電磁現象。
  • 英國:信息公開透明是關鍵
    委員會每年都會公布年報,將前一年的慈善機構註冊、獲批、投訴案件等情況全部公開。除此以外,委員會還要保證慈善機構達到法律要求的標準,監督它們提供機構每年的活動信息,並為慈善機構提供信息服務、在線指導服務等。由於籌款屬於大多數慈善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甚至是唯一來源,委員會還需要幫助慈善機構和受託人高效、合法地籌資,並監督其籌款方式和用途,籌款多於50萬英鎊的慈善機構必須接受審計。
  • 《流浪地球》破45億 《綠皮書》"奧斯卡效應"破億
    《流浪地球》破45億 《綠皮書》"奧斯卡效應"破億 時間:2019.03.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拼很多 分享到:
  • 西安交大《Nature》:具有超高壓電效應的透明鐵電單晶
    1月16日,英國《自然》期刊在線發表了西安交大壓電單晶研究團隊的最新學術成果:「Transparent ferroelectric crystals with ultrahigh piezoelectricity(具有超高壓電效應的透明鐵電單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