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數據網英文版上線

2020-12-04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志強報導 12月5日,中國氣象數據網英文版上線(網址www.data.cma.cn/en)。英文版網站秉承中文版網址的功能特點,同時兼顧國外用戶的需求,向用戶提供便捷的數據發現服務、多維度目錄導航服務、靈活的數據檢索服務、可視化數據顯示服務。英文版網站的上線,為後續中國氣象數據產品在國外推廣使用打下基礎,並將立足於全球化氣象數據共享需求,打造「全球首屈一指的氣象數據中心」。

  為滿足社會及科研用戶對氣象數據的需求,中國氣象數據網作為中國氣象局對社會開放基本氣象數據和產品的共享門戶,於2015年9月29日起同步正式上線對外服務。上線運行以來,網站累計總用戶數達131205,其中今年新註冊用戶數22596,比去年增長48%。2016年網站用戶訪問量近5000萬次,比去年增長16%,數據下載量6.5TB。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中國政府網英文版今日新版上線,被贊時髦
    中國政府網英文版今日新版上線,被贊時髦 澎湃新聞記者 龍毅 2014-10-12 23:04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氣象數據網7月1日正式上線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報導 氣象衛星雲圖與公眾的距離不再遙遠,日前,人們只要動動手指,訪問中國氣象數據網(http://data.cma.cn),即可查看包括氣溫、降水、衛星雲圖、雷達圖等在內的多種氣象資料。
  • 民航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上線運行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敬濤 通訊員張豐蘩報導 近日,面向航空安全和效率的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上線運行。該平臺能為航空公司、空管、機場等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主體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氣象大數據支持,進一步滿足航空安全和飛行效率對氣象數據的需求,提升氣象服務的及時性、便捷性和有效性。
  • 中國氣象數據網下載訂單接近百萬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格苗 劉釗報導 記者日前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中國氣象數據網正式上線對外服務不到兩年,下載訂單量接近百萬,註冊用戶、年訪問量等逐年上升,氣象資料和產品的社會共享力度不斷加大。
  • 藍π螞蟻氣象數據可視化解決方案正式上線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敬濤 通訊員武蓓蓓報導 「可以隨時調用包括雷達回波圖、衛星雲圖、氣象觀測資料等在內的實時數據,只要一兩秒鐘就可以顯示出相關的氣象圖形;可以以細膩的動畫、炫麗的色彩、鮮明生動的方式呈現專業氣象服務產品,使公眾獲得直觀感受。」日前,由華風氣象傳媒集團創新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藍π螞蟻」氣象數據可視化解決方案正式上線。
  • 疫情防控通航氣象服務平臺上線
    中國氣象網訊 據中國民航網信息,全國唯一的疫情防控通用航空氣象服務平臺2月19日正式上線,中國氣象局參與平臺開發。該平臺同步推出網頁版和手機App,在疫情期間向參與救援的通航企業、通航機場、民航單位以及相關機構免費開放使用。
  • 中國氣象數據網上線五周年 用戶數超34萬 訪問量超5.5億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 通訊員姜筱瑋報導9月29日,中國氣象局向社會提供氣象數據共享服務的官方平臺——中國氣象數據網正式上線五周年。五年來,中國氣象數據網累計用戶數突破34萬,累計訪問量超過5.5億,累計服務量達834TB,累計訂單量達246萬,在國家科技資源共享平臺中排名第一。
  • 「中國氣象數據」
    中國氣象數據網正式更名為「中國氣象數據」雖然小據換了名字,但初心不改,精彩更多快來認識新的我吧~為持續打造開放的氣象大數據服務門戶,推動互利共贏的氣象大數據產業發展,由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中心)主管的微信公眾號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上線
    中國氣象報報導 6月6日,已通過審定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這標誌著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實現業務運行。該網站是本批認定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英國、加拿大、日本及中國北京5家世界氣象中心中,目前開設的唯一一家門戶網站,將為世界各國用戶實時提供多項氣象預報預測業務產品及支持。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是目前設在發展中國家唯一的世界氣象中心,在2017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獲得正式認定。
  • 9.29,相約中國氣象數據網5周年
    2015年9月29日,中國氣象數據網正式上線對外服務,經過5年發展,「權威、開放、共贏」的理念始終如一。在中國氣象數據網5周年之際,三張海報告訴你,5年來的非凡歷程!權 威擁有我國歷史最長、存量最大、種類最多、質量最好的氣象科學數據,同時利用社會力量有效促進氣象大數據資源共匯「一張網」,推動「網際網路+」氣象服務眾創發展。■ 歷史最長:最早的氣象數據資源始於1841年,目前已實現了全部數據資源的數位化存儲。
  • 中國氣象局強化數據監管和產權保護 將推進氣象數字資源唯一標識符...
    日前,中國氣象局發文要求試點單位推進氣象數字資源唯一標識符(以下簡稱「標識符」)業務試運行工作,自2021年1月1日起,為期三個月。此舉將強化氣象數據監管,保障數據產權,激勵數據匯交,推動氣象數據有序流動和依法依規使用。
  • 中國氣象局印發氣象數據管理辦法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報導 10月10日,中國氣象局印發《氣象數據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規範氣象數據管理,加強資源整合、促進開發利用,保障氣象數據安全。
  • 疫情防控通航氣象服務平臺上線免費開放
    從民航中南管理局獲悉,經過密鑼緊鼓地研發,全國唯一的疫情防控通用航空氣象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由中南管理局副局長陳維在電話會議上宣布,於2月19日正式上線。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正式上線
    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施麟)據中國氣象局消息,6月6日,已通過審定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這標誌著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正式實現業務運行。該網站是本批認定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英國、加拿大、日本及中國北京5家世界氣象中心中,目前開設的唯一一家門戶網站,將為世界各國用戶實時提供多項氣象預報預測業務產品及支持。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是目前設在發展中國家唯一的世界氣象中心,在2017年5月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上獲得正式認定。
  • 新版航空氣象綜合服務平臺上線
    ,民航局空管局在廈門組織召開了飛行氣象服務需求研討會,並推出新版航空氣象綜合服務平臺。民航局空管局氣象服務部、氣象中心,各地區空管局氣象服務部和氣象中心,廈門空管站氣象臺,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中國飛行員協會、航空公司、機場、通用航空等用戶代表共約90人參加了研討會。
  • 為氣象數據共享打call!氣象+水文,這才叫1+1>2
    對於每個人來說,氣象預報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關係到我們的出行。尤其是在惡劣天氣期間,及時準確的預警能夠幫助我們減少很多損失,比如準確的氣象水文預測能為提前轉移人員、部署堤防搶險準備爭取更多的寶貴時間。
  • 中國氣象局聯手阿里雲:海量氣象數據變「活數據」
    目前,我國每年新增的氣象數據達到PB量級(1PB=1024TB,1TB=1024GB),較上世紀90年代增長了數千倍,並仍在快速增長中。存儲和處理這些數據,需要海量的計算資源。阿里雲每天可支持上百PB的數據處理,是中國每天新增氣象數據量的數萬倍。採用雲計算服務,中國氣象局可以避免資金巨大、周期漫長的IT系統投入。
  • 機關服務中心:升級版氣象後勤App正式上線
    11月11日,由中國氣象局機關服務中心推出的升級版「氣象後勤」App正式上線。  升級版「氣象後勤」App進一步拓展功能,整合生活繳費、公寓、物業、餐飲、醫療等服務模塊,集合超市、汽車維修、家政、理髮等內容設置「服務集市」,並即時發布重要通知、重點資訊和活動信息,為職工和園區居民提供更便利的後勤服務。  2019年,機關服務中心研發「氣象後勤」App,內容包含7個服務模塊,初步實現了智慧服務。
  • 中國氣象數據網微博榮獲2018年全國十大氣象微博
    1月22日上午,由人民日報、微博、新浪網聯合主辦的「突破.連結.融合——2019政務V影響力峰會」在北京舉行,中國氣象數據網微博榮獲2018年全國十大氣象微博。據悉,人民日報發布的「2018年度政務微博影響力排行榜」由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製作,微博提供數據支持,評價對象包括全國所有通過微博認證的機構官方微博,評價體系包括四個維度,分別是傳播力、服務力、互動力和認同度,榜單共計14個,在全國十大氣象微博榜單中,中國氣象數據網名列第9,成功入選前十。
  • ——我國氣象數據開放激發社會無限創新活力
    自2015年9月中國氣象局公布《基本氣象資料和產品共享目錄》以來,中國氣象數據網新增用戶註冊數47327個,訪問量近5800萬人次,數據訂單數51.3萬個,數據服務量約9.6T。  眾多企業、個人、科研單位和行業用戶通過對氣象數據的實際使用,給出了各自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