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寫這篇文章之前,首先題主覺得這是一個有局限性的境況。限的是根本沒有什麼社會資源而咋一出到社會發現自己一直生活在底層的青年人們。也許接下來的文字你可能會覺得言過其實或者太過絕對但是請相信它是真的大範圍存在的。在學校的時候渾渾噩噩,沒有目標得過且過的每一天,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臨近畢業時看著同學們考研,投簡歷面試工作,只有你,還站在理想國裡面彷徨,道著「劍未佩妥,便已出江湖」。
畢業以後,不難發現常常從對方口中聽見「沒錢」。這是很真實的情況,賺不到錢,卻到了要擔起責任的年紀,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開始羞恥於向父母要錢,強烈的渴望經濟獨立,可是他們確實常常難以做到,所以同學朋友之間相互借錢便出現成為一種介於罕見和正常之間的交際方式。甚至它一經出現之後下次出現的概念就會大大減低,向朋友借錢接濟自己作為眾人工作、生活中的選擇之一,有一定的可經試驗次數,挺過去了,進入下一階段,有能力避開窘境,則盡力避免這一行為再次出現;挺不過去了錢還不上那麼算是斷了這條路。
所以你會發現這群剛畢業的年輕人們有一半突然一夜消失在曬吃曬喝曬機靈的朋友圈裡。因為做不到展示成功,可以展示深沉。那麼題目中的問題來了,他們,我們,會不會相互袒露「窘境」呢?工作其實不怎麼樣,工資其實不高,我其實沒錢……等等。我的回答是,儘量避免。你和更年長的人打照面,閒聊,他們會安慰道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誰不窮,以後會好的。其實說回來,終究還是受理想國的照拂,大家都等著揚眉吐氣那天再出現。都等著互相道一聲好呢!所以之前的流行文案之一「各自努力,頂端相見」才會被那麼多人引用,肝膽相照的情意固然樸素珍貴,可是朋友啊,我希望成為你的驕傲,各人都有考驗和要完成的徵途,所以小心翼翼藏好窘境,不願做相互消沉的朋友,心裡念著「各自努力,頂端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