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帶電質點在複合場中的運動
今天我們解析帶電質點在複合場中的運動問題。我們先解析一道題:
例題:如圖所示,兩塊互相平行且水平放置的金屬板長L=1.40m,間距d=30cm。兩板間加有垂直紙面向裡、磁感應強度B=1. 25T的勻強磁場,及如圖所示的電壓。當t=0時,一帶正電粒子以速度V=4. 0×103m/s從兩板中央水平射入。已知帶電粒子質量m=2.0×10-15kg,電量q=1.0×10-10C,則帶電粒子在兩板間將如何運動?會不會碰到平行板上?畫出它在兩板間的運動軌跡。(不考慮粒子的重力)
解析:第一個過程:0—1×10-4s粒子所受電場力為:FE=qE=qU/d=5.0×10-7N,豎直向下粒子所受洛倫茲力為:FB=BqV=5.0×10-7N,豎直向上粒子做勻速直線運動,位移S1=VTU/2=0.40m
第二個過程:1×10-4—2×10-4s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半徑R和周期T為:R=mV/Bq=6.4×10-2m,T=2πm/Bq=1.0×10-4s,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
2R=12.8cm<d/2=15cm,粒子沒有碰到極板;
T=TU/2,在沒有電場的時間內,粒子恰好做一個完整的勻速圓周運動,此後重複之前的運動。
由:L/S1=3.5,經三又四分之一TU時間,粒子水平飛出極板,如圖所示。
通過數據判斷粒子的運動情況也是高考題常考題型之一,這就要求考生具有精準的計算能力。可想而知,如果計算出錯,判斷肯定也是錯誤的。
再看一題:
例題:在如圖所示的空間裡,存在垂直紙面向裡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2πm/q,在豎直方向存在交替變化的勻強電場如圖(豎直向上為正),電場大小為E0=mg/q,一傾角為θ足夠長的光滑絕緣斜面放置在此空間。斜面上有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從t=0時刻由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設第5秒內小球不會離開斜面,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第6秒內小球離開斜面的最大距離;
(2)第19秒內小球未離開斜面,θ角的正切值應滿足什麼條件?
解析:(1)如圖所示,則:
本題仍然是通過數據判斷小球的運動情況,釐清時間、空間關係就能正確求解。
再看一道難題:
例題:如圖甲所示,與紙面垂直的豎直面MN的左側空間中存在豎直向上場強大小為E=2.5×102N/C的勻強電場(上、下及左側無界)。一個質量為m=0.5kg、電量為q=2.0×10-2 C的可視為質點的帶正電小球,在t=0時刻以大小為V0的水平初速度向右通過電場中的一點P,當t=t1時刻,在電場所在空間中加上一如圖乙所示隨時間周期性變化的磁場,使得小球能豎直向下通過D點,D為電場中小球初速度方向上的一點,PD間距為L,D到豎直面MN的距離DQ為L/π。設磁感應強度垂直紙面向裡為正。(g=10m/s2)
(1)如果磁感應強度B0為已知量,使得小球能豎直向下通過D點,求磁場每一次作用時間t0的最小值(用題中所給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2)如果磁感應強度B0為已知量,試推出滿足條件的時刻t1的表達式(用題中所給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3)若小球能始終在電磁場所在空間做周期性運動,則當小球運動的周期最大時,求出磁感應強度B0及運動的最大周期T的大小(用題中所給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解析:(1)小球的重力為:mg=0.5×10=5N,豎直向下
小球所受電場力為:qE==2.0×10-2 ×2.5×102=5N,豎直向上
所以,沒有磁場時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
有磁場時,使得小球能豎直向下通過D點,磁場每一次作用時間t0的最小值對應小球在磁場中運動四分之三周期,如圖所示。有:
(2)t1對應的空間是直線PF,圖中可以看出:PF-PD=R,由:PF=V0t1
可解得:
(3)由小球圓運動的周期T0:
T0=2πR/V0
可知圓運動半徑越大運動周期越大,若小球不出磁場,由圖中可知DO=2Rm
即:2Rm=L/π → Rm=L/2π
由:
T0=L/V0
由題意可知磁場區域足夠大,當小球運動四分之三周期(t0)速度豎直向下時,磁場消失,小球豎直向下勻速直線運動t0時間後,區域內又加上了磁場,小球運動t0時間後速度水平向左,此時磁場消失,小球又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運動軌跡如圖所示,
小球回到F點的時間即為小球運動的周期T:T=4t0+4t0=8t0=6L/V0
本題中的時間、空間對應關係非常繁瑣,考生若是沒有形成解決問題的分析意識,沒有時間、空間的對應認識,正確求解是非常困難的。
祝同學們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