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比圖哈切夫斯基還厲害,被處決後史達林的話令人詫異

2020-12-01 眾說

縱觀整個二戰,朱可夫可謂是蘇軍最偉大將領了。作為人類歷史上戰功最多的將領,他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在朱可夫之前,蘇軍中最為我們熟知的將領莫過於圖哈切夫斯基元帥了。蘇維埃政權建立初期,圖帥可謂是「勝利的象徵」。然而同時期還有一人,曾被評價為「圖哈切夫斯基連他的一半都不如」,此人便是伊耶羅尼姆·彼得羅維奇·烏博列維奇。

同大多數蘇軍高級將領一樣,烏博列維奇出身貧苦。可貴的是,他的啟蒙老師十分欣賞他的聰慧與努力,在烏博列維奇小學畢業後,建議他繼續學習。而烏博列維奇的父母也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的真理,在親戚朋友的資助下,烏博列維奇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位於首都聖彼得堡的綜合技術學院。然而,由於一戰時俄國戰事吃緊,不得擴徵兵員,大二那年,烏博列維奇應徵加入俄軍。

由於是知識分子,烏博列維奇在被送到戰場前先在康斯坦丁炮兵學校接受了軍官培訓。不過,很早就接觸了馬克思主義的他很快就成為了一名布爾什維克主義者,並於「二月革命」時加入了布爾什維克黨。在內戰中,無論是擊敗鄧尼金的白衛軍還是社會革命黨人安東諾夫的富農叛亂,烏博列維奇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展現出了卓越的指揮才華。無奈當時與他同時期的圖哈切夫斯基名聲實在是太顯赫,許多名將的光芒都被掩蓋。

1922年夏,他接替著名的布柳赫爾出任遠東共和國人民革命軍總司令,擊潰了白軍和日軍並解放了遠東瀕海地區,因此獲得了第三枚紅旗勳章,此時的他只有25歲。內戰結束後,他先後擔任烏克蘭軍區副司令、北高加索軍區司令、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要職,隨後又同伏龍芝、葉戈羅夫等赫赫有名的將領共同被任命為總參謀部成員,正式確立了其在蘇軍中的核心地位。

1928年,烏博列維奇被任命為軍械部部長,上任後,他便提倡大搞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新型武器和兵種。然而,時任國防人民委員的伏羅希洛夫和騎兵統帥布瓊尼都是軍事理念落後且非常固執的人,1934年2月,烏博列維奇同圖哈切夫斯基聯名寫信,要求重視新式裝備、兵種和戰術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

雖然這些提議被伏羅希洛夫拒絕,但「改革派」與「保守派」的爭論愈發激烈,最終引起了最高統帥史達林的注意。開明的領袖批准了烏博列維奇等人的建議,第一個「五年計劃」後,蘇軍擁有超過1萬輛各式坦克和裝甲車,超過其他各國總和;蘇軍飛機數量也飛速增長,同樣成為世界第一。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蘇軍裝甲兵力量和空軍均被認為是世界最強。

基於強大機械化部隊,烏博列維奇同圖哈切夫斯基、亞基爾、葉戈羅夫和「蘇軍作戰藝術之父」特裡安達菲洛夫等接觸將領一同建立了日後對蘇軍影響巨大的大縱深作戰理論,規定「在突破敵方的戰線後,立即以坦克部隊、機械化部隊、空降部隊和騎兵部隊,在航空兵的有力支援下,向敵軍縱深迅猛進攻,合圍並殲滅敵軍重兵集團」。「大縱深」幫助蘇軍在諾門罕戰役中擊潰日軍,二戰初期,德軍的閃電戰與這種戰法別無二致。遺憾的是,後來「大縱深」的發展陷入僵化,漸漸有了「人海戰術」的影子。

烏博列維奇在蘇軍中的聲望極高,因為自幼接受過良好教育,其氣質並非常人能比。加上他儀表堂堂卻又不苟言笑,不怒自威,更是令人望而生畏。烏博列維奇對部下要求非常嚴格,在擔任白俄羅斯軍區司令時,因不滿第4騎兵師的懶散作風,他立刻要求撤換該師師長。在鐵木辛哥的推薦下,朱可夫被任命為該師新任師長。

眾所周知,朱可夫也以治軍嚴厲著稱,經常親臨前線視察,一旦發現情況定會當面指出,並將負責人批評一頓。然而,在接手第4騎兵師的最初一段時間內,朱可夫忙於了解情況並未著手整治,烏博列維奇就給了一個處分。脾氣暴躁的朱可夫立刻發了份電報:「您是一位極其不公正的軍區司令員,我不想在您手下幹了,請把我調到其他任何軍區去。」不過,烏博列維奇的出眾之處也就此體現出來:被下屬頂撞非但沒有暴怒,反而親自去了解情況,發現自己果然是不太公正,於是便撤回處分。

烏博列維奇影響了一大批人,著名的科涅夫、梅列茨科夫、馬利諾夫斯基、扎哈羅夫等人都認為自己曾得益於烏博列維奇的教誨,後來的蘇軍元帥基裡爾·謝苗諾維奇·莫斯卡連科更是對烏博列維奇崇敬不已。朱可夫認為烏博列維奇的能力是任何一個蘇軍將領都無法比擬的,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卓越的將領,卻因「間諜罪」被槍決。

即便如此,他的影響力一直延續到很久以後。烏博列維奇逝世後,在一次高層會議時,梅列茨科夫從最高領袖史達林的口中聽到了一句令人震驚的話:「你們要像烏博列維奇在世時那樣培訓自己的部隊。」

相關焦點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聯名將巴甫洛夫,為何被史達林下令處決?
    縱觀整部二戰史,蘇聯紅軍在戰爭中的表現可以說非常優異,如果不是他們他們用滿腔愛國熱血和保衛祖國的決心阻擋了納粹的鐵蹄的話,那麼二戰的最終走向,將很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不得不說,蘇聯在二戰中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但令人意外的是,幾年後五大元帥中竟然有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很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1937年6月11日,蘇聯《真理報》發表了一篇令人震驚的社論,說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人是「外國的走狗,卑鄙無恥的叛徒」。而且在社論發布的當天,「蘇維埃法庭判處這些惡棍、間諜、資產階級豢養的小丑和蘇聯人民的敵人以槍決,內務人民委員部已執行判決」。
  • 盤點蘇聯大清洗中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為了鞏固自己的獨裁和專政統治,對黨政軍各界實行了殘酷的大清洗和大肅反,一大批卓越的蘇聯領導者、元帥、將軍及指戰員被史達林送上了斷頭臺,可以說如果這些人沒有死,以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和國家實力,是不會讓納粹德國得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可能得到極大的遏制,今天行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被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 蘇聯元帥的滄桑鐵血路:史達林清洗處決功勳元帥
    最悲催的蘇聯元帥:1945年授銜的貝利亞,本是秘密警察頭目,史達林的心腹,二戰後被史達林授予元帥軍銜,成為蘇聯的「二當家」。1953年史達林去世後,貝利亞被赫魯雪夫等人逮捕處決。  最無聊的蘇聯元帥:1976年授銜的勃列日涅夫。按理說他曾擔任軍隊幹部多年,二戰末為集團軍少將政治部主任,資歷不差。問題是他在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期間給自己授銜。
  • 史達林用了哪些手段,將社會主義的蘇聯變成了一個霸權主義國家?
    列寧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在俄國取得成功後,世界革命就成為這個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使命。但是,很快列寧就發現,依據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實現世界革,其難度無比巨大,因此,列寧開始推崇在一個國家先實現共產主義的思路。在列寧的心中,夢想中的世界革命還很遙遠。
  • 史達林在處決巴普洛夫的判決書上,劃掉七個字,說出七個字!
    二戰中,蘇軍大將巴甫洛夫的結局令人唏噓,他是蘇德戰爭中死亡的最高級紅軍將領之一,但卻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倒在自己人的槍下。從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後,一路從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坦克旅長升任裝甲坦克部部長,先後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和蘇芬戰爭。1941年,年僅44歲的巴甫洛夫與年長其一歲的朱可夫同時晉升大將並擔任重要軍區司令員,朱可夫在基輔特別軍區,巴甫洛夫在西部特別軍區。
  • 蘇德大戰已經爆發了,為什麼史達林還要處決心腹愛將巴甫洛夫呢?
    史達林處死巴甫洛夫大將,是因為巴浦洛夫太犯二了,他犯二的指揮直接葬送了整個蘇聯西方面軍。巴甫洛夫在戰前可以說是史達林的愛將,他早年參軍,一戰時期就加入俄軍,十月革命後轉投了紅軍。他成名於西班牙內戰,回國後委以了重任,他是蘇聯最早組建的兩個坦克團的團長之一(另一位是朱可夫),後來又當上了裝甲坦克部部長。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清洗,只有一位倖免,活到90歲
    這五位都是蘇聯戰功赫赫的人物,蘇聯的英雄,但是幾年過後,三位被史達林清洗,這位卻沒人敢動,活了90歲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1937年的6月11日,蘇聯的《真理報》發布文章大肆批判這幾位元帥,說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人是「外國的走狗,卑鄙無恥的叛徒」。其實就在這篇報導發出之前,蘇維埃政府內部就已經將這幾位將軍秘密處決了。
  • 關於史達林我們不知道的事,成就了蘇聯也毀滅了蘇聯
    1、史達林並不是俄國人,而是喬治亞人。史達林執政後,在蘇聯進行了多次大清洗。對於很多少數民族,史達林都把他們發配到其他地方。很多人以為史達林是俄國人,所以對其他少數民族才是歧視。然而事實上,史達林是喬治亞人,並不是俄國人。可以說這件事還是很讓人想不通的。
  • 看看這份大清洗名單,都是史達林咎由自取
    從損失的數據對比中可以看出,即便是蘇軍取得史達林戰役的勝利後,戰場形勢日益好轉,蘇聯的損失依然大於納粹德軍。有人把蘇聯被動的局面歸因於納粹的閃擊戰,打得蘇聯猝不及防,實際上,蘇聯之所以打得一塌糊塗,都是史達林咎由自取,一切源於二戰前的那次自毀長城式的大清洗運動。
  • 林總赴蘇會議:馬奇諾防線是無用擺設,史達林:1人頂15個將軍
    如果說十大元帥中哪一位最厲害,恐怕爭論個十天半個月也沒有結論,但是要說十大元帥中最有前途、最有潛力的,那莫過於林總了,在解放戰爭中,林總讓四野的名聲響徹雲霄。1955年,林總被授予元帥銜時,也不過四十多歲。林總不僅在國內戰場上運籌帷幄,就連國際戰場,林總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 史達林:二戰名人,納粹剋星
    約瑟夫.史達林出生於1879年12月21日,父親是喬治亞哥裡鎮的一個鞋匠,母親是農奴的女兒。雙親都是目不識丁的喬治亞少數民族的底層勞動者。史達林從小家境貧困,父親製鞋所掙不多的錢大都用來買酒喝了,母親拼命工作以維持家庭開銷。父親對史達林的願望是長大之後做個鞋匠,母親則希望他長大之後作個傳教士。史達林在俄國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有人說他是暴君。
  • 處決大將巴甫洛夫,史達林重重劃掉判決書上7個字,輕輕說出7個字
    二戰中,蘇軍大將巴甫洛夫的結局令人唏噓,他是蘇德戰爭中死亡的最高級紅軍將領之一,但卻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倒在自己人的槍下。從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後,一路從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坦克旅長升任裝甲坦克部部長,先後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和蘇芬戰爭。1941年,年僅44歲的巴甫洛夫與年長其一歲的朱可夫同時晉升大將並擔任重要軍區司令員,朱可夫在基輔特別軍區,巴甫洛夫在西部特別軍區。
  • 韓戰與史達林:韓戰爆發時,史達林都在幹了些什麼?
    原本不願意進行戰鬥的史達林,直接改變心意。他聯繫朝鮮高層,同意朝鮮武裝統一朝鮮半島的請求,並且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在史達林的推動下,蘇聯給朝鮮援助了大量的資金和裝備,讓朝鮮的人民軍擴充到了10個軍。戰爭打響後,朝鮮方面確實佔了很大的優勢,很快就攻到了韓國的政治中心漢城。韓國方面節節敗退,根本無力反擊。值得一提的是,史達林在支持朝鮮的同時,還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自己無意介入朝鮮半島內部的鬥爭。
  • 史達林時期被處極刑人數,是沙皇30年的1600多倍
    [摘要]與前者相比,1930至1953年的史達林治下的國家被處極刑的人數是沙皇30年的1600多倍;與後者相比,史達林每個月處決的人數是帝俄最殘忍的年代的60倍。蘇聯解體後,蘇聯的歷史檔案解密公開,鐵幕後面的場景越來越多地顯露出來,這些檔案吸引了全世界的研究者和關注這些歷史的人,2002年《蘇聯歷史檔案選編》(執行總主編沈志華)共34卷在中國出版,其中《關於蘇聯大清洗》和《關於歷史案件的平反》等專題,都提到史達林時代的政治迫害和非正常死亡,特別是第30卷中《蘇共中央政治局大鎮壓事件複查委員會的簡要報告(1988年12月25日)》中有了正式的被鎮壓者的官方數字
  • 烏克蘭要對已去世67年的史達林進行審判,這是怎麼回事?
    【南方+12月24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月23日,俄媒刊登《烏克蘭懷疑史達林還活著》一文,諷刺烏克蘭檢察院準備因克裡米亞韃靼人歷史上曾遭強制流放,而計劃對已經去世67年的史達林進行審判一事
  • 蘇聯將軍在戰爭開始時被處決,巴甫洛夫的功過,法庭上的最後一刻
    最終這位倒黴的將軍在一個月後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成為衛國戰爭中被處決的最高蘇維埃將領。1、在成為將軍之前後來,"西班牙戰爭"爆發,巴甫洛夫以顧問的身份前往西班牙參戰,他幫助西班牙共和軍成立了坦克學校,甚至親自在前線指揮作戰並屢屢力挽狂瀾,還重錘了義大利坦克兵,巴甫洛夫還發明了短促的坦克突擊戰術,梅列茨科夫將軍稱讚這種戰術,後來推廣到整個蘇聯機械化部隊,因此帕夫洛夫獲得了蘇聯英雄的稱號,回國後成為蘇聯裝甲兵副司令
  • 史蒂芬·考特金:史達林及其同僚確實信仰共產主義
    史達林在雅爾達會議上向美國總統羅斯福介紹貝利亞時說:「這是我們的希姆萊(臭名昭著的納粹黨衛軍頭目)。」貝利亞在史達林去世後的政治鬥爭中失利並被處死。 澎湃新聞: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史達林年輕時大概是什麼狀況呢?
  • 史達林究竟留下多少遺產?人們進行清點後,陷入深思與愧疚之中
    好在史達林以鐵腕手段迅速掌控局勢,肅清內敵後頒布國家經濟發展計劃,大力提振經濟。自20世紀30年代起,蘇聯國力迅猛發展,一路高歌猛進,躋身世界強國行列。二戰期間,蘇聯憑藉先進工業體系和數量龐大的軍隊,硬是抵擋住德國百萬雄師,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一躍成為與美國並肩的超級大國。這一切,顯然都離不開史達林的領導。
  • 赫魯雪夫是史達林追隨者,引起全球震動,到底是蘇聯英雄還是罪人
    赫魯雪夫其實是一個十分優秀的政治家,但是他的優秀卻用錯了地方,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宣揚個人主義,以及清洗國內反對勢力上面,對於國家建設和對美外交,赫魯雪夫並沒有取得什麼大的成就,反而在古巴飛彈危機之時,赫魯雪夫還差點直接和美國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