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家印象記︱柯嘉豪:設計記憶宮殿,注重佛教對物質的影響

2020-11-25 澎湃新聞

如果說一個人鑽研什麼專業就會表現在氣質舉止上的話,那麼柯嘉豪(John Kieschnick)教授的溫和、從容、謙遜確實符合他的身份,因為他的研究方向是古代中國佛教。但如果你在學術會議上提起柯嘉豪教授,對方一定會立刻眼前眼睛一亮、大聲地說:「啊!他很有名!他簡直太棒了!」那個樣子像是在談論一位搖滾巨星。毫無疑問,謙和低調的柯嘉豪教授有著如雷貫耳的名聲,他的書則是研究古代中國繞不開的經典。在今年即將出版的《劍橋中國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第二卷中,「六朝」裡的「佛教」部分就是由柯嘉豪教授撰寫的,許多人都說他是全美最優秀的佛教研究學者之一。因緣際會,我是先了解柯嘉豪教授為人,再了解他的治學的。

柯嘉豪教授在斯坦福Cantor藝術中心為學生們講解與宗教有關的展品

說來慚愧,在最開始認識柯嘉豪教授的時候,我對他的「江湖地位」完全沒有概念,只知道他是一位很有名的史丹福大學宗教研究系教授。那還是我在斯坦福的第一個暑假,一位學姐問我有沒有興趣在她回國期間代為輔導一位教授的子女學習中文,於是我隨她到了這位教授的家裡。當時只記得一面牆壁上滿滿都是書,廚房花瓶裡有漂亮的鮮花,很溫馨。家裡的爸爸儒雅、媽媽熱情,兩個孩子中的哥哥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笑起來天真中帶一點羞澀,妹妹戴著牙套,活潑可愛。因為兩個孩子都出生在臺灣,所以讀的是繁體的中文課本,哥哥高中二年級,妹妹初中二年級,程度都很不錯,當時印象深刻的是這家的爸爸——他讓我叫他John——很溫和地說:「上課可以聊天,只要不說英文就可以。」

當時柯嘉豪教授住在斯坦福附近,我每次在一層的客廳裡先教哥哥一小時,再教妹妹一小時,哥哥的中文非常好,略有一點靦腆,我便常常向他問東問西,有一天他用中文跟我說了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我在臺灣念的小學很小,班裡就我一個外國人,同學覺得我的名字Antonio太難念,因為『tonio』讀音像『鬥牛』,就管我叫鬥牛。我爸爸放學來接我,他們就大喊:『鬥牛!你的禿頭爸爸來啦!』」我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他一看我笑,也極開心地笑了起來。

那時我心想,這個男孩在名教授家庭長大卻一點「偶像包袱」都沒有,實在難得。十幾歲的男孩子,正是叛逆期的時候,但Antonio完全沒有很多美國少年吊兒郎當的樣子,文質彬彬。妹妹Clara心靈手巧,還會端自己烤的餅乾給我吃,有時候我在教妹妹,哥哥在樓上彈吉他,院子裡的植物隨著夏日的薰風緩緩搖動著。兩個孩子的聰明友善和天真快樂,讓我感到這對父母涵養極高。我常常想,這真是可愛的一家人,他們的平和與幸福是如此具有感染力。

在與柯嘉豪教授和他的家人相識幾年後,我在博士期間閱讀了他著名的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Chinese Material Culture(《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一書,書中討論了佛教的傳入如何影響中國的物質文化,從而深刻地改變了固有的生活方式,角度非常新穎且具有啟發性。柯嘉豪教授在書中說,雖然「佛教懷疑感官享受和棄絕物質世界的態度總是無處不在」,然而如果我們「拋下這眾多繁奧的教義和義理,轉而看一看佛教被實踐的方式」,就不難發現物質性物品在佛教中的重要性。他在本書中譯本的序言中提到,寫作此書的目的是「希望將來西方學者寫中國通史時,除了提到佛教思想、信仰以及儀式等方面的激蕩外,也會多加一段筆墨,強調佛教曾影響了中國的物質文化。同時,我也希望本書能提醒佛教史學者多留意佛教的流傳與物質文化間的關係。此外,我自然也希望此書能對西方研究其他宗教的學者有所啟發,因為之前探索宗教的研究者往往忽略了宗教與物品之間的關係」。

在書中柯嘉豪教授不僅提及了舍利、造像等與佛教緊密相關的物品,還討論了許多看似與佛教無關,並且在佛典中也沒有被特別提倡的物品,並對其與佛教和中國文化的關係進行了深度開掘。以我們最為熟悉的椅子為例,柯教授在書中引用了朱熹的《跪坐拜說》,此文討論了古代坐禮從上古到南宋的變遷,但朱熹雖然指出了坐禮的差異,但卻「不知其自何時而變」,更不知其因何而變。而同樣的問題蘇軾也已經討論過,即從前的人是席地而坐的,而如今都坐在座位上——這種轉變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椅子的出現。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席地而坐,並沒有使用坐具的習慣。在上古時代,坐姿是一個人身份、地位和修養的重要衡量標準,而坐時提高膝蓋或者腳向前伸都是粗俗無禮的表現,正因如此,古人不可能接受垂著腳坐在椅子上的姿勢。而坐姿在佛教中卻是非常常見的,古代印度人使用椅子的習慣,從印度的寺院傳到了中國的寺院,最終傳到了中國的民間。因為坐在椅子上的姿勢並不符合儒家禮教的規範,所以「坐」的普及在中國經歷了幾個世紀之久。而在椅子普及之後,室內的陳設也從低矮變得高大,窗戶的位置、屋頂的高低,乃至於人的衣著、生活習慣和心裡狀態都會隨之改變。柯嘉豪教授在書中說:「椅子的歷程可視為佛教影響中國社會的範例,說明傳到中國的佛教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信仰系統,而且同時包含了許多我們平時想不到的因素……椅子的歷史顯示,在佛教傳入中國的漫長過程中,除了教理及儀式以外,佛教也帶來了各式各樣的器物及生活習俗。」通過探索宗教物品在信仰與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嚴謹地考證外來宗教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和衝擊,體現了他見微知著的治學風格。正是因為柯嘉豪教授對椅子問題的「迷戀」,他的太太Regina送給他的結婚禮物,就是一把精美的椅子,柯嘉豪教授倍感自豪地把它放在了自己的辦公室裡。

作者與Kieschnick教授在他的辦公室

柯嘉豪教授另外一本學術著作是1997年出版的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以《高僧傳》、《續高僧傳》和《宋高僧傳》作為主要的材料,研究中國中古時期僧人的內心世界以及僧人在當時社會中的形象,有眾多令人耳目一新之處。書中從僧人的苦行(Asceticism),幻術(Thaumaturgy)、學術(Scholarship)三個方面,闡釋了高僧典範的塑造過程及其意義。在「苦行」一章中,柯嘉豪教授指出,僧人的清規戒律和他們的犧牲行為對於他們建立自我認同感至關重要,正是這些「苦行」行為,將他們與社會上的其他人群區別開來。在「幻術」一章討論了僧人使用咒語、預知未來等能力,指出這些幻術增加了《高僧傳》的趣味性,也證明了佛教的靈驗,並且和苦行一樣,將僧人與俗人區分開來。而在「學術」一章中則指出學術活動對僧侶生涯的重要性和其與「修行」的衝突。柯嘉豪教授在書中討論了離經叛道的「酒肉和尚」、法術高明的「異僧」和滿腹經綸的「學問僧」等涵蘊深厚的形象。臺灣《新史學》上的文章《評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指出,本書至少有三個貢獻:第一是還原僧傳作為宗教傳記的特質;第二是釐清經典傳統與社會實踐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第三則視為僧傳對的高僧典範建立可行的分析範疇(即苦行者、通感者和學問僧)。

柯嘉豪教授不但是古代中國佛教方面的專家,對中國宗教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廣泛的了解和敏銳的嗅覺,這也許與他本人豐富多彩的背景有關。柯教授出生於香港,父親曾在香港路德教教會學校做校長,他說學校的名字似乎叫「協同中學」,我查了一下,這所學校依然存在,還有很多著名校友。雖然一歲時就離開了香港,但柯嘉豪教授對中國問題有著天然的興趣。他本科時讀的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校期間修讀了一門印度宗教課,從此以後把對宗教和中國的興趣融合在了一起,開始研究中國佛教,而在這之前,他在高中就開始學習漢語了。一般來說漢學家的名字是本名的音譯,我曾經暗自納悶「豪」字是什麼來的,問過他才知道,他的名字就是漢語老師取的,柯來自他的姓氏Kieschnick,嘉來自他的名字John,而豪則來自他的中名Henry,把中名也包括的漢學家似乎不多。柯嘉豪教授即使是在漢學家中,也算是對中國的風土人情非常了解的了,他在本科時就曾經到西安交大交流過,也曾在北京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更在臺灣執教十年之久,能說一口流利而略帶臺灣腔的國語。

2018年,我旁聽了柯嘉豪教授在斯坦福的中國宗教課,深感他的課就如同他的作品一樣內容豐富而邏輯嚴謹。這門課的時間跨度從商周時期一直到今日,學生大多是對中國文化了解不深的本科生,這樣的通識課對教學方法是很大考驗。在第一節課的一開始,柯嘉豪教授就祭出了他精心設計的「記憶宮殿」(memory palace),即用一幅圖代表一個主題,如一張甲骨文的圖代表早期的佔卜、一張天壇的照片則代表祭祀,等於把每一個話題濃縮成了一個有代表性的標誌,而每一堂課前,我們都要「看圖說話」,說出之前討論過的每幅圖代表什麼話題、有什麼關鍵詞。這樣一門課的內容就被巧妙和精煉地串在了一起,學生絕對不會有「狗熊掰棒子」、邊學邊忘的情況。我曾經看過一個介紹「記憶宮殿」的TED Talk,知道這是一種在歐美很流行的高效記憶方法,而這一概念被柯嘉豪教授巧妙地運用在了他的課堂中,他開設的另一門課程「物品中的宗教生活」也使用了「記憶宮殿」,而這門課程是斯坦福宗教系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即使是在為本科生開設的通識課上,柯嘉豪教授也會提出非常發人深思的學術問題。例如在介紹「媽祖文化」時,除了介紹媽祖信仰的源起、歷史、至今仍然存在的巨大影響力外,柯嘉豪教授還給我們放了一段「媽祖坐頭等艙」的新聞(2017年三座媽祖神像從中國廈門飛赴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當時照片風靡一時),同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樣的神像有很多,為什麼人們會傾向於認為一些神像比另一些神像更加靈驗?神靈的神力到底是怎麼分配的?」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讓人聯想到某些廟或者某個教堂被認為更加靈驗。這樣的開放性問題並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但很能促使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柯嘉豪教授有時他會把學生分為兩組,讓他們進行辯論,有時候會讓學生們想像自己是新聞記者,讓他們尋找有趣的話題作為選題,並說出自己打算從什麼角度展開文章。在我這個很注意借鑑教授授課方式的博士生看來,柯嘉豪教授的課程是我見過的設計最合理且內容最生動的。

柯嘉豪教授不僅關心古代佛教這一個領域,他對中國宗教的深刻理解也包括許多通過生活經歷所得的第一手資料。他曾經告訴我,小時候他看到父親有一個隨手買的塑料彌勒佛,曾經心裡好奇這是什麼,也許在那時,就已經與佛教結緣了。在中國宗教課上講到民間宗教的時候,他曾對我們說過這樣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當初他在臺灣教書時,兒子年紀還小,而太太正懷著女兒,因為租住公寓的廁所馬桶出了問題,就請房東安排修理。房東來查看過之後,神秘地打電話叫他過去,嚴肅地請他坐下,鄭重其事地說:「你太太正在懷孕,此時動工修理東西很不吉利,會驚動胎神,我看過了黃曆,過幾天讓我的表弟來修。」好在他們很快就要出門旅行,因此也並沒有介意,至今提起,他仍然感謝那位房東的善良好意,而這個經歷,能夠充分說明「胎神」和「黃曆」在臺灣民間宗教中的重要地位。

說起柯嘉豪教授的授課風格,就不能不說起他的眼神,我們幾位同學常在私下說起,柯教授明亮敏銳的眼神是他的一大特點,他上課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反應,目光中充滿對學生敏銳的觀察和熱情的鼓勵,如果你沒有充分的準備,會幾乎不敢直視柯教授觀察你表情或者鼓勵你發言時的眼神。柯嘉豪教授講課的語調絕無咄咄逼人的感覺,但會把字字句句都送到學生耳朵裡,經常能夠用言語表情逗笑大家,課堂討論中如果涉及到什麼年輕人喜愛的話題——明星、遊戲、社交媒體,他還會認真地把不知道的東西記在小本本上。

柯嘉豪教授非常鼓勵學生與他進行交流,小到一次作業、大到論文,還有考試之後如果對老師的給分有所疑問,他都鼓勵學生直接到他的辦公室裡交談。每一次見到他,他的態度都非常謙虛和藹,常常表揚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但是對於原則性問題,他從未有一絲含糊,比如他絕對不會對日漸嚴重的學生上課玩手機之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對於你交給他的東西,他也會非常細緻地把所有的錯誤和缺陷都羅列出來,在這些方面,你可以感到他非常嚴格。我曾經問過好幾位柯教授的博士生,他們無一例外地都用和藹、幽默、認真、一絲不苟這樣幾個詞形容他,2018年萬聖節時,一位學生甚至用裝扮成他的方式來向他「致敬」。盛名之下,每當你提到他的成就,他卻總是連連擺手,有時還會臉紅,非常可愛。與柯嘉豪教授接觸時間久了,很容易產生出由衷的親切和信任,他對學術的精純專一和他個人虛懷若谷的氣質常讓我想起詩僧皎然的一句詩——「心似澄江月正秋」。

柯嘉豪教授的學生Jem Jebbia在萬聖節時模仿他的裝扮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記憶宮殿是如何記憶的
    一天跟一個朋友聊天,他問我怎樣使用宮殿記憶法。簡單說了說,正好把以前的筆記找出來,實際是宮殿記憶法也就是地點法或定位法。最先開始看到這個名字是在香港一本名叫《記憶宮殿》的書,內地書名叫《記憶有一座宮殿》。
  • 如何快速記憶-建立記憶宮殿
    最有用的,也是最廣泛使用的記憶術之一就是記憶宮殿,這是你腦海中儲存需要記住的信息的一個地方或者一些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練習,每個人都可以建立記憶宮殿,它們對於很多事情都有幫助,而不光是用於記憶比賽或冷知識。為你的宮殿設計一個藍圖。
  • 記憶宮殿
    記憶宮殿 學習辦公
  • 巧記憶——記憶宮殿①
    巧記憶三個核心:想像力、影像、有序整理。前面我們分別講解了:故事串聯法、代替法、編碼法、省略語法;今天我們講解關於有序整理的重要方法:記憶宮殿。記憶宮殿也叫羅馬房間法、地點法、定樁法。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記憶宮殿的目的:將知識有序整理。核心:以熟記生;建立記憶宮殿,要求對宮殿足夠熟悉,或者將它變得很熟悉。
  • 記憶宮殿訓練好玩嗎?記憶宮殿訓練遊戲介紹
    記憶宮殿訓練好玩嗎?記憶宮殿訓練遊戲介紹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5-11-04 04:00:52手機訂閱 導讀:期待已久的熱門手遊記憶宮殿訓練火爆來襲啦!
  • 「記憶宮殿」是真的 瞬間提升提高記憶力
    但他大腦中有「記憶宮殿」(memory palace),他把海量的信息放在「宮殿」裡了。想回憶,就一個人靜一靜,走進「宮殿」,找到相應的「文件夾」即可。福爾摩斯曾說過,他也有「記憶宮殿」。在現實中,《最強大腦》裡的王峰,最近很火。他過目不忘,20秒以內溜過一遍撲克牌,能記住52張牌的順序,打破了由德國人西蒙保持的世界紀錄。
  • 《神探夏洛克》裡無所不能的記憶宮殿是真的嗎?
    3.把宮殿牢記於心——你可以先建立起你的視覺思維,你也可以在家裡實實在在地走一遍加深印象,從而幫助你熟記記憶宮殿的路線。4.聯想——當你成為宮殿主人的時候,你可以用一幅熟悉的圖像,稱作「記憶掛鈎」,然後聯繫你想要記憶的東西。
  • 神探夏洛克炫酷的記憶宮殿 我們能有麼?
    大家對神探夏洛克特有的「記憶宮殿」想必印象深刻。在影片中,記憶宮殿展現出了福爾摩 斯神秘莫測的內心世界,有網友曾經用長文分析過他的記憶宮殿並得出結論 :卷福的記憶宮殿一共有兩個 :一個是法庭,代表著頭腦、邏輯和推理,由哥哥邁克羅夫 特統治 ;另一個是貝克街,代表著心靈、 愛和欲望,由助手華生統治。作為一種記憶方法,「記憶宮殿」到底是什麼樣?我們也能像福爾摩 斯那樣用它思考嗎?
  • 怎樣通過記憶宮殿記憶法,長期提高記憶力?
    無論是對於學生,還是職場人士,免不了經常要長期記憶一些重要的東西,其實,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記憶力的天賦基本上都差不多,關鍵在於有沒有一套好的方法和長期的訓練。下面唐歌就為你分享:怎樣通過記憶宮殿記憶法,長期提高記憶力。什麼是記憶宮殿記憶法?記憶宮殿記憶法,又叫羅馬房間法,地點定樁法。
  • 「記憶宮殿」,只是噱頭嗎,為什麼記憶大師都愛用它?
    常看《最強大腦》的人,應該對「記憶宮殿」這個詞語不陌生吧?在《最強大腦》第三季中德之戰,敗於王峰的西蒙賽後說:我輸在自己的記憶宮殿裡。世界記憶大師李威也曾提到,地點定樁法是世界記憶力錦標賽和《最強大腦》節目中,絕大部分記憶項目都會使用到的記憶方法。
  • 如何像福爾摩斯一樣,用「記憶宮殿」牢記知識點?過目不忘並不難
    剛出門就忘記是否鎖門,昨天用過的東西今天就找不到了,剛記錄的筆記卻沒有任何印象。這些情形是否覺得似曾相識?記性變差似乎成為現代人的通病,無論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亦或歲數更大的是中年人,愛忘事兒總在困擾著人們的工作生活。
  • 傳說中的記憶宮殿既然是這樣打造的
    記憶宮殿,顧名思義,就是在腦海裡建立起一個「宮殿」,這個宮殿,可以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家,學校,公司,等等,也可以是自己構想的虛幻空間。你想知道如何用記憶宮殿記大量信息嗎?下面小編為你整理記憶宮殿如何記憶,希望能幫到你。
  • 可以試試「記憶宮殿法」,只需3步提高孩子記憶力
    接下來我給大家推薦一套「記憶宮殿法」,對提高孩子記憶力有「實質性」的效果,親測有效。何為「記憶宮殿法」?「記憶宮殿法」是由一位希臘詩人創造出的「記憶法」,有一次這位詩人參加宴會,但由於宴會的建築發生大面積坍塌,除他以外所有人全部喪生,家屬來認領屍體的時候,卻完全分辨不出哪一個是自己的親屬,這位詩人靠著印象中每個賓客生前所在的位置,幫助家屬逐個辨認出。
  • 如何用記憶宮殿記憶一整本書的內容?
    很多人想用記憶宮殿記憶自己的專業書籍具體該如何操作呢?而且很多人也有這樣的誤區認為記憶宮殿是「記憶宮殿圖書館」,認為用記憶宮殿中的一個記憶樁子就能記憶一整本書的內容並且能抽取出來,這是肯定不現實的。記憶一整本書的內容這種巨型材料需要用很龐大的記憶宮殿才能完成,這裡也跟大家分成兩種情況去給大家講下如何記憶一本書的內容,第一種情況是你要通過一門考試,只要掌握這本書的重點就可以,那可以參考下面這個案例:01上個周剛剛結束了教師資格證考試
  • 《記憶宮殿》:考不上清華怪鄰居?不,該怪的是你的記憶力
    是後人在研究如何記憶的過程中,發現記憶宮殿非常的行之有效,才慢慢普及開來,如果你也對記憶宮殿感興趣,可以跟我一起看看記憶大師寧梓亦所寫的這本《記憶宮殿:一本書快速提升記憶力》哦,實用性非常強,也非常適合初學者入門。
  • 記憶宮殿:使你擁有完美記憶力
    從古羅馬時期,便有人使用記憶宮殿,它是一些非凡記憶技巧的起源。如,世界記憶大賽的八連冠多米尼克·奧布瑞恩能夠看一次就記住54副(除去大小鬼)撲克牌的順序(那是2808張牌)。還有無數類似的人們利用記憶宮殿或相似記憶方法做到超強記憶的事跡,而且在不少小說裡也引用過這種技巧。
  • 沒有一個成熟的「記憶宮殿」,背了也白搭
    因為在背誦的過程當中,孩子只是單純地在背,沒有通過一些辦法加深自己對知識點的印象,也沒有想過要鞏固自己的記憶。「記憶宮殿」到底是什麼?所謂的記憶宮殿,就是將那些難以理解的知識變成我們大腦熟悉的東西。如果我們能足夠熟悉那些知識,那麼它們也能在我們腦海中留下足夠深的印象,不管是在考試還是課堂檢測的時候,只要看到相關的問題,我們的大腦就會自動尋找出答案。如何利用「記憶宮殿」讓孩子擁有超強的記憶力?
  • 構建記憶宮殿,擁有完美記憶力!
    從古羅馬時期,便有人使用記憶宮殿,它是一些非凡記憶技巧的起源。如,世界記憶大賽的八連冠多米尼克·奧布瑞恩能夠看一次就記住54副(除去大小鬼)撲克牌的順序(那是2808張牌)。還有無數類似的人們利用記憶宮殿或相似記憶方法做到超強記憶的事跡,而且在不少小說裡也引用過這種技巧。
  • 打造「記憶宮殿」,讓孩子過目不忘
    後來我聽朋友的建議,讓孩子使用「記憶宮殿」,就是按照事情的順序記憶,讓孩子用所熟知的內容去對新的內容進行一個理解,從而在大腦中強化這些新的內容。所以記憶宮殿對孩子的記憶力有非常大的好處,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建立記憶宮殿。一、「記憶宮殿」對孩子的記憶力有哪些好處?
  • 構建和使用記憶宮殿的簡單方法!
    前面文章和大家講了編碼記憶、撲克牌記憶和思維導圖的具體訓練方法,今天繼續和大家說說「記憶宮殿」。記憶宮殿用的是記憶方法中的「位置法」,也就是把要記憶的信息存放到特定空間的特定位置上。記憶宮殿跟我之前講的「編碼記憶」很相似,編碼記憶中的「人體編碼」、「家具定位」其實也算是一種記憶宮殿,其中的「人體、房間」就是記憶宮殿中的「宮殿」,人體上的具體部位、房間中的具體物品就是記憶宮殿中存放記憶的「文件夾」。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看一下。第一步:選擇或創建你的記憶宮殿1、選擇記憶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