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將精神病 與神經病混為一談

2021-01-08 溫州日報甌網
大部分人將精神病 與神經病混為一談

2011/10/14 04:42 來源:溫州商報 瀏覽:2340

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前夕,本報聯合市民康醫院舉行的心理健康知識問卷調查結果揭曉。共有375人參加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7%受訪者把精神病和神經病混為一談;其中90%受訪者認為精神病患者很可怕;認為人人都有可能產生心理障礙的人佔73%。調查列舉了4種精神疾病,其中知道精神分裂症的最多,佔受調查人群的60%,知道老年性痴呆的佔25%,知道抑鬱症的72%,知道兒童精神疾病的只佔33%,四種疾病名稱全部聽說過的只有25%。

90%受訪者認為精神病患者很可怕

本次調查結果說明,很多人對精神衛生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精神病人」的層面。 67%受訪者把精神病和神經病混為一談,其中,90%的受訪者認為精神病患者很可怕。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將精神病與神經病混為一談,其實精神病與神經病是有著根本區別的兩種疾病。據市民康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林崇光介紹,人們對精神疾病有很大的誤解,提到精神疾病就以為是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重性精神病,事實上它還包括人們所說的心理疾病,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後者發病率更高,均需要前往精神科就診。只是因為很多人對精神科、精神疾病不太接受,故有些醫院包括綜合醫院開設了專門診治心理疾病的科室「心理科」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對藥物過分懼怕,為此,一些醫生常說,不要害怕吃藥,有病吃藥是正常的,要用對待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態度來對待精神疾病。

心理障礙表現模糊不清

在你認為哪些情況屬於精神異常、心理障礙的表現的調查中,只有15%接受調查的市民能完全答對選項,如抑鬱、焦慮、恐懼、自責、人際關係緊張、自卑、失眠、工作能力下降、幻覺、強迫行為、敵對情緒、猜疑、情感反應冷淡等。85%受訪者不是選錯就是漏選。調查列舉了4種精神疾病中,聽說過精神分裂症的最多,佔被調查人群的60%,知道老年性痴呆的佔25%,知道抑鬱症的72%,知道兒童精神疾病的只佔33%,四種疾病名稱全部聽說過的只有25%。

心理障礙指一個人由於生理、心理或社會原因而導致的各種異常,在臨床上,常採用「心理病理學」的概念,將範圍廣泛的心理異常或行為異常統稱為「心理障礙」,或稱為異常行為。心理障礙屬於正常心理活動中暫時性的局部異常狀態。心理障礙幾乎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戀、落榜、人際關係衝突造成的情緒波動、失調,一段時間內不良心境造成的興趣減退、生活規律紊亂甚至行為異常、性格偏離等,都需要找心理諮詢醫生尋求幫助。此外,心理諮詢也適用神經症,包括強迫症、焦慮症、恐怖症、疑病症等,還適用於生理心理障礙(即身心疾病)、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礙、各種智力發育異常等。

患抑鬱症應及時就醫

當你周圍有人出現精神疾病時,有81%受訪者認為應該請鄰居、朋友、家人、醫生或其他人幫忙,只有19%接受調查的市民選擇不參與、少管閒事。

在調查中,有87%受訪者認為在親友懷疑有心理問題的時候,會去找醫生。但是在我國,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對痛苦的情緒是有羞恥感的,導致人們輕易不會向外人表露自己的痛苦和傷心,因為一旦表露,就會冒被人看不起的風險。

專家說道,很多心理有問題的病人羞於讓別人知道而耽誤治療,這是很不應該的。如抑鬱症是個好治的病,治好了就好了,復發的機率也並不高,即便是復發,一樣也可以治。很多人擔心治療抑鬱症的藥會對智力有損傷,或者是產生依賴,其實大可不必,調整情緒的藥跟調整內分泌的藥一樣,一般不會成癮。

專家認為,社會歧視導致精神疾病患者、家屬不願公開病情、不願就醫,這是影響治療和康復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精神疾病患者還在病癒後回歸社會時屢受排斥。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生存狀況一個大的前提,就是要提醒人們,精神疾病和諸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其他軀體疾病一樣,只是一種病而已。曹伊

>>>提醒

經過主辦單位公平、公正的抽獎方式,李春琴獲得一等獎,獎品為價值2000元的尼康數位相機一臺;李小瑋、曹佐軍獲得二等獎,獎品為價值1000元的聯想樂P平板電腦(2G)一臺;杜鳴思、劉友紅、張秀蘭、張吉能、許少梨五人獲得三等獎,獎品為價值500元的希捷移動硬碟(1TB)一個,領獎時需攜帶有效證件。另100名讀者分別獲得價值200元的報刊一份(近日將以簡訊予以通知)。

領獎地址:溫州市西山東路552號溫州市民康醫院3樓防治科

聯繫電話:88414131

相關搜索:精神病 神經病

相關焦點

  • 傻子、精神病、神經病:有啥不一樣?
    當面對一些不可理喻的人,我們常常會用一些精神攻擊法,比如說他們是「傻子」、「神經病」或者「精神病」。在對這三個詞的使用過程中,其含義常常是混用的。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一、傻子VS.精神病送菜的孫師傅每天都要開車去市立精神病院送菜。
  • 自言自語是精神病嗎 患有神經病吃這類食物好
    神經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精神疾病,神經病可以說是精神疾病中最有名的,有許多人得了神經病,那麼請問自言自語是精神病嗎?神經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神經病吃什麼好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自言自語是精神病嗎自言自語不是精神病。
  • 精神病(心理障礙)描述的是過程,而不是人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一個可能讓很多人困擾了很久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神經病和精神病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可能在大家看到我打出來的這六個字的時候會很容易就能夠區分出來,原來「神經病」和「精神病」中的字是不一樣的。但是如果只是口頭上說,或者是從日常生活來講,可能很多人就無法進行區分了。那我們就從比較古老的「神經病」開始。
  • 神經病症狀有哪些 神經病這樣治療比較好
    神經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精神疾病,神經病可以說是精神疾病中最有名的,有許多人得了神經病,那麼請問神經病症狀有哪些?神經病的治療方法是什麼?治療神經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二、性格突變性格突變也是神經病的主要症狀之一,原本活潑開朗、熱情好客的人,得了神經病後突然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生活懶散,不守紀律。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了往日的激情。
  • 港股唯一上市精神病醫院:康寧醫院
    月10日上午9時——11月13日中午正式上市日期:11月20日每手股數:100股每手費用:約3908.99港元全球公開發售數目17,600,000股:(佔擴大後總股本25%,100%新股)保薦人:花旗銀行,中信證券國際怎麼解釋招股書中中國有1.8億人患有精神疾病的問題
  • 我得了一種病是神經症,但不是精神病
    對於神經症問題,每個人的想法會不一樣,有些人會覺得這是一種精神疾病,有些人會覺得平時都好好地,怎麼有了神經症呢。其實神經症是一種精神障礙,主要表現出的是持久的心理衝突,並且這種衝突會讓來訪者感受到痛苦並且社會功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在醫院檢查是沒有器質性疾病。
  • 《重口味心理學》:怎樣證明你不是神經病?
    這件事我記得特別清楚,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和接觸精神病,以前都是聽人說,或者在電視劇裡看,從來沒想到生活中離自己如此之近。  這本書的封面很有意思,一串紅色的大字寫著:「怎樣證明你不是神經病?」  正因為這句話,不由得讓我想起了王家老二,證明他是神經病很容易,一個份鑑定報告,一些不尋常的舉動,周圍人的證詞就足以了,可假設說要證明他不是,那麼過程或許就不會這麼順利。
  • 生命與健康┋精神疾病與精神病是一回事嗎?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將精神病與以上兩種病症混為一談,其實精神病與以上二者是有所不同的。人們常說的精神病多指重性精神病,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且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地學習、工作和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行為傾向。
  • 四本網絡小說,《無限作死》可以說是作死或者神經病流的代表作!
    (點擊下方免費閱讀更多章節)第二本:《無限作死》作者:虎皮貓大人簡介:不作死,就會死;人作死,方不死。祝覺,男,21歲,未婚,括號誠招女友中括號完,現住秦山市第二人民醫院住院部甲棟1201病房,職業為資深精神病患者,入行兩年,同連續兩年被評選為秦山市十大傑出優秀青年精神病患者,敬崗愛業,一直致力於將自己鍛鍊成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精神病青年。
  • 鄭爽發文「袒露心聲」:放不下,談戀愛沒安全感,還罵自己是「神經病」
    在娛樂圈鄭爽一直是「行走的熱搜」,不管走到哪裡做什麼都會被很多人關注。連前任跟前前任都能帶上熱搜,這就是爽妹子的本事了。前一段時間,鄭爽在《這就是鐵甲》節目中發飆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原來鄭爽覺得節目沒有尊重她的站隊,讀秒讀慢了,還不聽從她反映的意見。因此一度發飆。
  • 多發性神經病
    多發性神經病也稱為末梢神經炎,周圍神經炎,不同的病因引起的四肢遠端對稱或非對稱性的運動、感覺、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 5.感染後或變態反應,血清注射或疫苗接種後,注射神經節苷酯,6.結締組織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硬皮病,巨細胞動脈炎,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燥症候群等7.遺傳,遺傳性共濟失調性周圍神經病,遺傳性感覺性神經根神經病。
  • 「都教授」金秀賢新劇大結局,神經病的另類愛情一路甜到底
    他就是「都教授」金秀賢主演的《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聽聽這個長到拗口的名字是不是還挺吸引人的。《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是由樸信宇執導,趙容編劇,金秀賢、徐睿知主演的愛情劇,2020年6月20日起在韓國TVN電視臺播出。
  • 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 間歇性精神病有哪些表現
    精神壓力過大或者是受到刺激的時候,就會出現精神錯亂的情況,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精神病的發生。精神病患者在現代生活中並不少見,間歇性精神病是其中的一種,到底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呢?小編給大家一一講解。如何治療間歇性精神病1、手術治療精神病近幾年這個手術治療精神病的治療技術,在廣大的醫院都在進行運用,很多患者通過這個治療技術使病情康復。但是費用很高,患者治療精神病要謹慎。
  • 天才都是神經病嗎?來問他 關於大腦 你會知道更多
    來自英國的心理學家非利克斯·波斯特通過十幾年的研究發現:「天才中多有精神瘋狂病症,而精神瘋狂症又時常能激發靈感和創造性。」——在政治家中佔17%的人有明顯精神病特徵;科學家中佔18%;思想家中佔26%;作曲家中佔31%;畫家中佔37%;小說家和詩人中佔的比例最大竟達46%……最近另一件與大腦「槓」上的事,是正在熱映的皮克斯的動畫片《頭腦特工隊》,藍色小人「優優」情緒低落負能量滿滿,但他同時細膩敏感,聰明過人。所以,是否天才與神經病真的是互通的?
  • 鬼附與精神病
    主啊,這罪惡滔天的世代,越來越多的人被鬼附身,主啊,在這邪惡的世界,越來越多精神病人,越來越多自殺鬼,主啊,我們深知這樣的人都是不認識我的主我的神,他們服事假神,求拜偶像,甚至有些自稱是「基督徒」的人,他們願意聽從或贊同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他們的邪靈源自鬼魔世界的道理。
  •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不少的優秀人物和優秀的作品,而詩歌詞彙應該是當時最有名的娛樂文化項目,這些詩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
  • 測你骨子裡的神經病指數是多少
    測你骨子裡的神經病指數是多少ABCDA.你骨子裡的神經病指數要爆表了,你就是那種病入膏肓的重度神經病患者。讓人害怕的是,你從來就不必認為自己是一個患者,嘴裡見人就會說:我不是神經病,絕對不是。可是,又會有哪一個人會承認自己是一個神經病呢?不過在沒人的時候,你又會認為自己是神經病中的王,親,你該接受治療了。
  • 張扣扣案二審開庭:我又不是精神病,怎麼會隨便殺人
    「我又不是神經病,怎麼會隨便殺人」。法庭上,張扣扣否認因對社會不滿殺人,還詳細回答了逃避追捕的全過程,稱案發後曾頭上頂草返回家中,碰到警察後佯裝村民翻牆而逃。截至4月11日下午4點20分,庭審仍在進行中。
  • "精神病世界"展10月10日開展 策劃團隊"潛伏"入院扮演患者
    據《青年報》報導,「精神病世界」是怎樣的?一個展就能告訴你嗎?一個名為《精神病展——我們,只差了一個世界》的另類大展,將於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在南京西路芮歐百貨內開展,並將持續至2016年1月3日。  這個「由精神病人、天才、藝術家、催眠師、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師共同構建」的展覽,號稱是「一場顛覆你精神的大腦SPA之旅」。
  • 英國女孩得腦炎被誤診成精神病,關精神病院治療四個月還被電擊
    據英國《鏡報》2020年2月9日報導,英國一年輕女子因為被誤診被送進了精神病院,經過四個月包括電擊在內的針對精神病的治療後,才發現是得了一種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