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章澤天以網絡侵權為由起訴知乎 頻頻被人針對的知乎這個鍋背得冤嗎? 據悉,奶茶妹妹章澤天近期向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提起訴訟,以網絡侵權責任糾紛為案由起訴網絡問答社區知乎。該案涉及到的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主要是侵犯人格權和侵犯著作權,其中人格權包括名譽權、
原標題:章澤天以網絡侵權為由起訴知乎 頻頻被人針對的知乎這個鍋背得冤嗎?
據悉,「奶茶妹妹」章澤天近期向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提起訴訟,以網絡侵權責任糾紛為案由起訴網絡問答社區知乎。該案涉及到的「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主要是侵犯人格權和侵犯著作權,其中人格權包括名譽權、肖像權、隱私權。這已經不是知乎第一次被起訴了, 1 月至今,知乎作為被告已參加 13 場開庭審理, 11 起案由為網絡侵權責任糾紛和名譽權糾紛。
知乎為何頻頻被人針對?俗話說:「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但這個鍋知乎又背得不冤。
為何說知乎也很冤呢?因為大部分起訴其實都緣於網友在社區裡發布的帖子,網友千千萬,有的人喜歡奶茶妹妹,有的人不喜歡奶茶妹妹,甚至會有惡意中傷、造謠,甚至有人身攻擊的不良言論,從這點來說與知乎無關。為何又說知乎不冤呢?因為它為這種不良言論提供了溫床,作為一個問答社區,沒做好內容的把控,出事情了,找誰呢?茫茫人海總不能順著網線找網友算帳吧?那肯定只能找知乎了。
截止2018年7月9日,知乎共完成5輪融資,融資總額接近1.8億美元,已經成長為國內內容社區的獨角獸,它之所以走到今天處處被人針對早已有跡可循。
早期的註冊制和還未普及的網際網路,讓知乎收穫了一批忠實並且牛x的頭部用戶。其資本融資歷史,其實就是它的初心消亡史,商業化氛圍越發濃厚。
作為網際網路平臺,他需要生存,他需要對資本負責,要生存就需要流量,要流量就需要不斷擴寬自己的用戶群體。知乎一開始的用戶定位其實很窄,一群頭部用戶就是知乎的價值所在,這群頭部用戶用自己專業、獨特的知識體系構建了頭部用戶與普通用戶的互動體系。
但頭部用戶數量畢竟是少數,知乎在不斷發展新用戶的時候,很難保證用戶素質和內容質量,如果用二八比例來臆測,頭部用戶20%,其餘用戶80%,這個互動的天平很容易就傾向一邊,用戶體系被打破也只在朝夕,用戶體系打破了,自然,社區內容的質和量都會開始失去平衡。
通過網絡上的一些說法,天平的失衡轉折點是在2017年,一大批頭部用戶退出了知乎,退出理由我也不知道,但相信他們應該也有跟我一樣操蛋的心情吧。如果你去知乎搜:「你為何退出知乎」,會有一堆人給你相同的答案,以下應該屬於比較平易近人的觀點了:
量變到質變的魔咒
知乎創始人周源,曾回答了網友關於知乎平臺的「知乎三問」:1、如何保障良性討論氛圍。2、如何兼顧內容的質和量。3、 創作者能否獲得收益?小編看了一遍,只能說作為CEO他也盡力了吧,內容總結就一句話:我們會努力的哈哈。
奶茶妹妹遇到的問題就是:你們的社區討論氛圍不良性,還亂侵犯我的名譽權。所以這三問,是任何一個內容社區都必須去思考的問題。
但現實卻沒那麼簡單,內容社區終究還是「劣幣」和「良幣」的矛盾。
當過多的低質、低俗內容充斥社區,那麼知乎會崩潰;當過多的真相充斥社區,那麼知乎會危險。也就是說,內容太差,肯定沒人看,但內容太真實,會觸犯一些不該觸犯的領域,讓知乎遊走在被約談的邊緣試探,這就是所謂的「人言可畏」。
受眾用戶教育知識水平、個人的思維水平都是參差不齊的,國民平均素質是個跨不去的門檻,所以知乎無法完全保證大量的用戶湧到知乎後,還都是國民素質中 的那一批。
而現實的矛盾是:知乎不能大量驅逐「劣幣」,因為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它要生存,但是不驅逐「劣幣」又會導致「良幣」心裡不平衡而退出知乎,而「良幣」是知乎賴以生存的根本。
筆者偶爾會在知乎上回答關於理財問題,在知乎的大算法下,天天給我推送好多個繳智商稅的問題,比如:「本人90年,如何快速達到100萬」、「存款1萬,我要賺多少錢才夠」......這些問題意義在哪?如今大數據時代雖然是趨勢,但大數據也要基於好問題和好回答的前提下給人推送,提出問題的人都如此不堪,回答問題的人又能如何呢?
這就是量變和質變的魔咒:人多了,社區內容質量下滑,要被起訴;人少了,社區內容質量上升,但活不下去。
不斷試錯的知乎
周源也兢兢業業,採取了很多玩法來保證內容創作,比如用人民幣獎勵,鼓勵用戶創作優質內容。這些措施還能繼續拉攏一批付費用戶的心。但當我天天收到那麼多垃圾推送問題,我想,知乎正在逐漸失控,所以它需要採取很多策略來不斷把這個坑填上。
筆者個人認為,用戶在知乎尋求的是構建知識體系,而這個知識體系的優劣取決於平臺本身的價值體系,即你要建立什麼樣的社區氛圍,你要做一個什麼樣的內容傳播平臺。
知乎大v【楠爺】提煉得很精闢:認真和真相,是知乎的底線,如果有一天網際網路世界不再拿知乎的答案和專欄當作答案,那麼知乎將徹底崩塌。
我們都希望知乎成為一個高質量的知識社區,但不斷試錯的知乎正在量上失控,在質上消亡。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