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長期吃抗生素,食道竟然長出白色黴菌!

2021-01-15 健康胃來訂閱號




在慢性胃炎治療過程中,最讓醫生和患者頭疼的事情就是長期反覆服用對抗性藥物給患者身體帶來的各種傷害。比如在對抗幽門螺桿菌的過程中,通常會通過服用抗生素來治療。不同的抗生素的作用機理也不盡相同,有些會破壞胃壁細胞,有些會抑制遺傳因子複製,有些會抑制蛋白合成,目前尚不明確這些藥物對身體的影響。儘管世界各國的醫學者都在努力開發副作用小的藥劑,對食道、胃、十二指腸的治療也得到了顯著的效果,但這些看似管用的藥物一旦停藥,復發率也是非常得高。這與胃黏膜的狀態是否得到改善有著密切的關係。



前不久,我在對一位來自四川的48歲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李先生進行內窺鏡檢查時,竟然發現他的食道內壁滋生有白色的黴菌,更令人吃驚的是,那位患者之前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已經斷斷續續的服用了半年的抗生素了。

黴菌廣泛存在於我們周圍的環境中並不足為怪,但身體內特別是環境複雜的消化系統內滋生黴菌,並很快對周圍組織進行進攻,說明免疫力、抵抗力已經明顯下降。出現這樣的問題正是長期以來西藥的結果。



目前,很多消化科醫生依然熱衷於採用藥物除菌療法來治療食道、胃及十二指腸炎症,特別是西醫學科中很少從營養學和生物學角度考慮胃黏膜的修復問題。但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這些微生物是同人類一樣存在與自然界中的生物,當然不會輕易徹底的被人類所降服,這些微生物一旦在複製的過程中具有了抗藥性和耐藥性,便會把目標鎖定在體質差的人群身上,這樣的人群反而更容易被它們降服,消化道裡長出真菌也就不足為奇了。


近年來,隨著H2受體拮抗劑和質子泵抑制劑等效果較強的抑酸劑的廣泛應用,對於食道、胃、十二指腸的內科治療效果有了顯著的提升,需要進行胃大切的手術病例人數也有了下降趨勢。但即使是這樣有效的藥物治療手段也只能解決短期問題,為了避免副作用對人體的傷害也不建議長期使用,但如果患者的消化系統黏膜損傷沒有得到徹底修復,一旦停藥復發率也是很高的。

所以,如果你患上了慢性胃腸炎或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確診後不必急於用應激性藥物進行對抗性治療,最好根據具體的胃黏膜炎症和損傷進行系統的修復治療,同時改善飲食方式和生活習慣,避免有害因素的幹擾。您對胃腸疾病的治療還有什麼問題可關注「健康胃來」訂閱號:JKWLDY直接跟我交流,免費幫你制定針對性的胃腸養護方案。





相關焦點

  • 藍色鏈黴菌或可用於製造抗生素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基因挖掘法從藍色鏈黴菌中發現了一組活性基因簇,通過該基因簇可製造出無耐藥性的新型抗生素,該研究有望為鏈黴菌的藥用開發提供一條新思路
  • 為什麼你的盆土上面長了白色黴菌,要怎麼處理呢?
    花友在家裡養盆栽植物,盆土經常莫名其妙就會長出白色的絨毛,或者是土壤變白,這些情況可小可大,這個時候適當處理還是沒有問題的,首先就是真菌黴菌的處理,及時殺菌消毒。1、環境不通風為什麼盆土上容易長白色黴菌,一般就是環境通風狀況不佳,這種情況在室內是很容易發生,特別是梅雨天氣。
  • 油燜筍上的白色斑點是不是黴菌?
    3個油燜筍樣品對於吃貨來說,春天吃筍是一件大事,煮蒸煨燉都適合。其中的油燜筍更是寧波的一道名菜,也是絕不可錯過的春季美食。但是近期,有細心的消費者發現個別真空包裝的油燜筍在打開後,筍上面附著白色的斑點,看上去像是長出了變質的黴菌,消費者出於安全考慮,往往會放棄食用。那麼,這些白色的斑點到底是什麼?寧波市食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將通過實驗來告訴大家真相!
  • 慢性胃炎怎麼辦?忌口3物,常喝3茶,做好3事,胃病或慢慢變好
    忌3物,喝3茶,做3事,養胃抑菌,胃也許誇你聰明【忌口3物】辛辣食物:有些人對於辛辣刺激的食物愛不釋手,但是長期攝入辛辣刺激的食物,對健康傷害基本是無法挽回的。所以對於醃製類的食物很容易誘發,慢性胃炎也會加重,患上胃癌的機率,嚴重的就會損害到人體健康,希望你能夠趕緊管住嘴。太熱、太冷的食物:患上慢性胃炎,在日常生活中飲食更應該重視,對於太熱或者是太冷的食物是需要趕緊忌口的,胃黏膜本身非常脆弱,稍不留意就會受到損傷。
  • 我們奉化人愛吃的油燜筍上有白色斑點,是黴菌?!實驗結果出來了…
    但是近期,有細心的消費者發現,個別真空包裝的油燜筍在打開後,筍上面附著白色的斑點,看上去像是長出了黴菌。昨天,我們在寧波市食品檢驗檢測研究院,通過一個科學實驗來告訴大家真相。黴菌是真菌的一種,其特點是菌絲體較發達,無較大的子實體,寄生或腐生。
  • ISME重磅 | 氨的生產—抗生素之外鏈黴菌的另一種抗菌策略
    土壤中的鏈黴菌是自然界的藥物製造者,目前一半以上的已知抗生素和許多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都由其生產。但是,這些細菌還會產生許多揮發性物質,這些分子會散布在土壤基質中,並可能遠距離影響其他(微)生物。
  • 蘭花盆裡的松樹皮出現白色黴菌,怎麼辦?
    種植蘭花的松樹皮出現白色黴菌是什麼情況?
  • 盆土上長滿白色的黴菌是咋回事?要怎麼處理才能讓植物健康生長
    有些朋友養護盆栽植物的時候,盆土上就容易出現一些白色的黴菌,土面上或者葉片上長了很多白色毛茸茸的東西,其實這些都是真菌,要及時處理,否則它們會不斷蔓延,到時候整個盆土上全都是黴菌。其實在我們生活的室內空間裡,黴菌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量多量少的問題,如果土壤過度潮溼,環境通風不良,或者過度遮陰,都是很容易導致黴菌過度蔓延,嚴重的時候就會導致盆土全都是白色的黴菌了。
  • 寶寶吃抗生素,會不會傷身?
    提到小寶寶細菌感染,要吃抗生素,家長多少會有疑慮,擔心傷身、增加過敏機會,影響腸胃道,破壞其菌叢平衡,導致免疫功能改變,過敏等。至於常使用抗生素是否會影響寶寶生長?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定的療程,不會長期使用,因此對生長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如果自行長期或不當使用,而出現厲害的腹瀉副作用,可能影響腸胃對營養的吸收,進而間接阻礙到生長。
  • 抗生素長期吃副作用有多大?3個弊端危害性大,一文為您揭秘
    病人家屬不能接受,在醫院內拉橫幅抗議,後經調解,對死者屍體進行解剖,發現死者體內有大量的耐藥菌,而目前臨床抗生素對耐藥菌無效,後不斷溝通,病人家屬告知死者生前因擔心外出就餐不衛生,每次飯後都會口服抗生素以達到殺菌的目的,長此以往,耐藥菌出現在體內。抗生素哪能隨便吃呢!濫用抗生素危害大常見三大弊病濫用抗生素產生耐藥性。
  • 鏈黴菌屬菌落及顯微圖譜欣賞
    鏈黴菌屬(streptomyces),是最高等的放線菌。
  • 小心吃出癌細胞!吃飯5個習慣還不改,真的會招惹癌症「進家門」
    1、吃超過65℃以上的食物 家庭老人一直叮囑我們趁熱吃,確實剛出鍋的食物很美味,然而65℃以上的食物已經被列為致癌物質,可直接灼傷和腐蝕食道黏膜,食道黏膜反覆受到損傷、修復、再損傷、再修復,久而久之導致黏膜細胞增生性疾病,進而發生癌變。
  • 慢性胃炎病因多,了解病因更好的保護胃
    目前慢性胃炎病因尚不十分明確,認為與幽門螺桿菌的長期感染、環境、飲食、免疫等因素有關。01幽門螺桿菌感染(Hp)Hp有鞭毛,在胃內穿過胃壁表面的黏液層,移向胃黏膜,因其有黏附素能貼緊胃黏膜上皮細胞而長期定居於胃黏膜小凹處或其鄰近上皮表面繁衍,不易去除。
  • 土面上老是長白毛,盆栽植物防治土壤長黴菌的幾種秘訣
    養在家裡面的盆栽,植物環境的通風透光不太好,或是澆水過度頻繁,土壤長期潮溼或積水就容易導致各種真菌病害,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土面上長一些白毛,其實這些就是黴菌,它屬於常見的真菌病害。不僅對植物有害,還會影響人們的健康。
  • 長期熬夜,她竟然長出了「鬍子」?
    德州市中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劉昊雯介紹,內分泌失調對女性來說是大問題,僅靠打針吃藥無法解決,想要痊癒需要很長時間。尤其在夏季,很多女性由於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內分泌系統變得非常脆弱,極易引發內分泌紊亂。夏季晝長夜短,很多人漸漸形成了熬夜的習慣。不知不覺中,臉上出現了色斑、痘痘。
  • 鏈黴菌的作用機理
    鏈黴菌對植物病害的生防作用機理主要包括結抗作用、競爭作用和誘導植物抗性等。1.持抗作用 結抗作用是微生物界的普遍現象。
  • 拯救無數人的抗生素,正在培養強大的「超級細菌」……
    當其助理對此不以為然,並要把被汙染的培養皿扔掉的時候,弗萊明發現在培養皿中出現的青色的黴菌周圍,原本存在的葡萄球菌消失了。弗萊明激動萬分,開始在顯微鏡下觀察葡萄球菌是否真的消失了,答案是肯定的。從此,弗萊明開始致力於對這種青色黴菌的研究。他發現這些黴菌對一些細菌有抑制作用,如肺炎球菌、白喉桿菌等。並且這種抑制作用是由於該黴菌分泌的一種物質產生的,弗萊明將其命名為青黴素。
  • 慢性胃炎能預防?食療方避免胃炎的發生?
    那麼,要如何預防慢性胃炎呢?一起來看看吧。 2、多參加體育鍛鍊 不要總是吃晚飯就坐在那兒不動,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出現腸胃病,有積極的參加各項體育活動,這樣有利於改善胃腸道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素質和對氣候急劇變化的應用能力,減少慢性胃炎發病機會。
  • 抗生素是我們的一大敵人
    抗生素,就是用於治療各種非病毒感染的藥物,它不僅能殺滅細菌而且對黴菌、支原體、螺旋體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殺滅作用。用於治療細菌性感染導致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兒腹瀉病、女性婦科炎症等。我國抗生素年使用量高達16.2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一半,堪稱抗生素大國。
  • 盆土上長了白色發黴的東西,不及時清理,難怪植物很快掛了
    在室內養護盆栽植物的過程中,如果澆水不當,通風不良,又或者是土壤沒有經過殺菌消毒就用來養植物,那土面上就很容易滋生一層白色發黴的真菌,那要怎麼擺脫這些白色的黴菌呢?土面上這些白色黴菌如果沒有及時清除,那植物肯定是長不好的,一旦時間久了,植物的根莖底部也會感染黴菌,植物的枝葉剛開始不會有啥問題,但根莖底部就容易爛根爛莖,嚴重的就會導致植物掛掉。比如室內常見的綠蘿盆栽,如果澆水特頻繁,環境通風不良,加上土壤經常潮溼或積水,就很容易誘發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