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我們的一大敵人

2021-01-14 聯康衛仕

抗生素,就是用於治療各種非病毒感染的藥物,它不僅能殺滅細菌而且對黴菌、支原體、螺旋體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殺滅作用。用於治療細菌性感染導致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兒腹瀉病、女性婦科炎症等。我國抗生素年使用量高達16.2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一半,堪稱抗生素大國。

但是在臨床使用中抗生素已經顯現了許多副作用。

01、毒副作用

長期濫用抗生素,不僅不會殺死身體裡的病毒,反而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促使疾病周期延長!

02、過敏反應

濫用抗生素,會使其毒性加大,治療作用降低,對於過敏性體質的人,過敏反應發生率就會提高。因抗生素中有較多雜質,敏感人群往往會因此導致過敏。

03、耐藥性

濫用抗生素的結果,就是會讓人體產生抗藥性。你以後生病,再用抗生素,就可能效果不好了,甚至沒有效果了。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抗生素在醫院的使用率不超過30%,而據媒體報導,我國的使用率卻達70%左右,轉變固化的濫用抗生素意識迫在眉睫!

相關焦點

  • 新型抗生素的開發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這一研究激動人心的一點在於我們的抗菌素耐藥性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我們在對抗細菌的時候,它們也在進化以便抵抗我們的反抗,自20世紀80年代起我們就再也沒有發現新的抗生素。研究者Peschel表示:「Lugdunin只是第一個例子。也許它只是冰山一角罷了。」換句話說,雖然目前有可能有更多細菌在對抗傳統抗生素,但我們的鼻子裡面還能發現更多與Lugdunin並肩作戰的東西。
  • 抗生素指的到底是什麼?你或許真不知道,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
    除了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有一些抗生素還有幹擾細胞的生長以及發育的作用,比如:抗腫瘤抗生素:絲裂黴素等,免疫抑制劑:環孢黴素等。我們現在再來看一看抗生素和抗菌藥到底有什麼區別?抗生素和抗菌藥,在我們的口中經常會提到,這也是生病去醫院提到頻次最高的一大類的藥品,這兩個概念真的是一樣的嗎?這兩個詞語是口語和專業術語的兩種稱謂嗎?
  • Nature:針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抗生素新藥研發突破
    全世界範圍內,新型抗生素的缺乏已經帶來了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而針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抗生素新藥研發則一直困難重重。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來自基因泰克(Genentech)的科學家們面對這一難題做出了突破。
  • 看不見的敵人—漫談細菌和病毒
    這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新型冠狀病毒。病毒很小,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出它嬌小的身軀。舉個例子,假如人是一棵參天大樹的話,病毒充其量只是他的半片樹葉。為什麼不是一片呢?因為它不具備一片葉子的完整結構,沒有DNA雙螺旋鏈結構。
  • 原來,我們已經20年沒有研發出新抗生素了
    我們唯一的辦法是製造新的抗生素,不過,除了幾家製藥公司,其他的都停止了嘗試。光明的未來走向黑暗當青黴素成為治病救人的萬靈藥之後,製藥公司們開始研發一系列新藥。從 Alexander Fleming1928年發現青黴素開始,到1970年,270種新藥被製造出來,到1990年,18家主要的製藥公司都在致力於研發新抗生素。
  • 一大噩耗擊穿邊境印軍,最可怕敵人已到來,這次莫迪純屬自作自受
    相對於莫迪政府將印度疫情與國際社會綁架在疫情,印軍在邊境的衝突更令莫迪關注,他甚至公開向全國民眾喊話,稱印軍將會堅守整個冬季,新德裡將始終與前線士兵站在一次,這次我們決不後退一步
  • 抗生素土壤汙染及其修復探討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 要:抗生素土壤汙染和危害日益被人們所發現 和重視。 由於其進入土壤方式的隱蔽性及危害的潛伏性, 土壤中抗生素汙染及治理研究一直滯後於常規土壤汙染 物。 文章簡要介紹了抗生素在環境中存在的嚴峻形勢,以 及進入土壤環境途徑、遷移轉化及生態風險,進一步分析 了土壤抗生素汙染植物修復的原理和研究應用前景。
  • Structure:科學家或有望開發抵禦超級耐藥細菌傳播的新一代抗生素
    圖片摘自:ac24.cz2017年5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抗生素耐藥性越來越成為威脅全球人口健康的一大威脅,2014年英國首相牽頭的一項研究就預測道,如果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沒有被有效遏制的話,在不到35年的時間裡將會有更多人死於抗生素耐藥性的菌株感染,而這要比癌症死亡更可怕,因此對於研究人員而言,開發新型抗生素來阻斷耐藥菌株的感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濃度1000倍的抗生素都無效!
    在2016年末,霍金在英國《衛報》提出的一個新「警告」,確實值得引起我們關注。也許不用外星人或隕石撞擊出手,人類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超級細菌」,就足以顛覆世界秩序。細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體之一,生命力無比頑強。地球46億歲,細菌35億歲,而人類存在也就僅僅六百萬年。然而絕大多數的細菌對我們來說是無害,甚至是有益的。
  • 《柳葉刀—傳染病》:「超級病菌」能抵禦幾乎所有抗生素
    《柳葉刀—傳染病》:「超級病菌」能抵禦幾乎所有抗生素 2009年,卡迪夫大學的研究者蒂莫西·沃爾什首次在一名瑞典病人感染的大腸桿菌和肺炎桿菌中確認了這種酶的存在,並將之命名為NDM-1。 已有致死病例 研究者發現,2009年英國就已經出現了NDM-1感染病例的增加,其中包括一些致死病例。
  • 抗生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有時,兩種抗生素會比預期的更有效地增強它們的作用並抑制細菌的生長。在其他情況下,綜合效應較弱。由於藥物組合有許多不同的方式,比如抗生素,所以能夠預測這些藥物組合的效果是很重要的。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通過定量地描述單個抗生素的作用,通常可以預測聯合使用某些抗生素的結果。
  • 抗生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有時,兩種抗生素會比預期的更有效地增強它們的作用並抑制細菌的生長。在其他情況下,綜合效應較弱。由於藥物組合有許多不同的方式,比如抗生素,所以能夠預測這些藥物組合的效果是很重要的。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通過定量地描述單個抗生素的作用,通常可以預測聯合使用某些抗生素的結果。
  • 陳根:細菌發光新技術,助力更新抗生素開發管道
    文/陳根抗菌素耐藥性被認為是全球健康的一大威脅,青黴素剛出現時,幾十單位就可以救命,而現在可能幾百萬單位也很難產生效果;曾被稱做「抗生素最後一道防線」的萬古黴素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鈍化,在超級細菌 MRSA 面前已有明日黃花的勢頭。
  • 科學需要開腦洞 德國人在鼻腔裡發現了新型抗生素
    抗生素的發現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20世紀初已有大量研究證明:微生物之間存在拮抗作用,並證實這種現象及其作用是由會擴散的抗生素物質所引起的。
  • 抗生素枯竭?
    抗生素枯竭?  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人們從自然界中尋找新的抗生素的速度明顯放慢,取而代之的是半合成抗生素的出現。1958年,希恩合成了6-氨基青黴烷酸,開闢了生產半合成青黴素的道路。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是抗生素開發的黃金時期。
  • 使用抗生素後吃益生菌,就能夠排出抗生素?並不會
    謠言:使用抗生素後吃益生菌,就能夠排出抗生素,降低其對身體的副作用。闢謠:益生菌是指攝入足夠數量後,對人體有益的活的微生物。比如乳桿菌、雙歧桿菌等。益生菌一般被用於治療與腸道菌群紊亂相關的疾病如腹瀉、消化不良等。
  • 超級細菌爆發:發現可對抗多種抗生素新型致命細菌
    美國埃默裡大學在本周發表的一篇關於美國病人的報告中表示,研究人員近日首次發現了一支可對抗多種抗生素的致命細菌菌株,就連被視為「最後防線」的粘菌素也對其奈何不得。這種狡詐多端、危險莫測的細菌屬於一種對碳青黴素烯類抗生素具抗藥性的克雷伯氏肺炎菌,簡稱CRKP,對目前已知的所有抗生素均有抗藥性,包括被稱為最後防線的碳青黴素烯類抗生素。
  • 抗生素耐藥死結有望解開!科學家用「樂高模塊法」合成新抗生素
    圖|李奇等人在《Nature》雜誌發表論文 (來源:Nature 官網)論文第一作者是中國科學家李奇博士,他告訴 DeepTech:「我們通過將原有的抗生素分子打碎並未一勞永逸所謂抗生素耐藥性,通俗地說,就是那些原本能殺死細菌的抗生素,細菌通過進化適應後就不怕它們了。對於那些具有多重抗藥性的病原體,我們還有一個更通俗的稱呼——超級細菌。
  • 抗生素物質波:複合多肽抗生素的量子波性質
    抗生素是一種對細菌有活性的抗菌物質,是對抗細菌感染的最重要的抗菌劑。抗生素藥物被廣泛用於治療和預防此類感染。它們可能殺死或抑制細菌的生長。多肽抗生素是化學上種類繁多的包含非蛋白質多肽鏈的抗感染和抗腫瘤抗生素。
  • 口服抗生素和靜脈注射抗生素哪個傷身體?結果讓人震驚
    浙江在線9月3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唐夢霞)為了防止抗生素濫用,國內不少醫院門診停止輸液,可每條街幾乎都能找到的藥店卻不限制購買廣譜類抗生素藥物。  近日,在杭州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出生缺陷防控論壇上,記者聽到了國內少有的聲音:在不得不使用抗生素時,口服抗生素帶來的危害比靜脈注射抗生素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