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黴菌對植物病害的生防作用機理主要包括結抗作用、競爭作用和誘導植物抗性等。
1.持抗作用 結抗作用是微生物界的普遍現象。鏈黴菌能利用括抗作用抑制其他植物病原微生物,即通過鏈黴菌次生代謝產物達到防治植物病害的目的。
鏈黴菌可通過產生抗生素來發揮括抗作用。據統計,鏈黴菌產生的抗生素約為微生物產生的抗生素總量的90%,並且作為農用抗生素因具有高效、無殘留、易分解、與環境相容等優點,因而日益受到重視。細黃鏈黴菌(S.microflaus)產生的大環二酯類抗病毒抗生素Fattiviracins,對多種有包膜的DNA病毒和RNA病毒有活性。鏈黴菌通過產生各種酶類抑制、降解、水解其他病原體。例如,鏈黴菌可產生β-1,3-葡聚糖酶,對小麥紋枯病菌抑制作用很強;產生細胞壁肽聚糖的溶菌酶,可破壞細胞壁使微生物裂解死亡,而且對人和動植物沒有明顯毒性,安全可靠。鏈黴菌WYEC108分泌的幾丁質酶,可通過催化幾丁質的水解破壞植物病原真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從而抑制植物病害。
2.競爭作用鏈黴菌可通過快速生長和繁殖而奪取養分和水分、佔有空間、消耗氧氣等,以削弱和排除同一生存環境中的某些病原菌。
3.誘導植物抗性吸水鏈黴菌具有激發水稻抗性防衛反應表達的特性,可使水稻葉片中的過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增強,誘導植株產生抗性防衛反應。鏈黴菌組成型表達載體pIB139攜帶的紅黴素強啟動子與目的基因的生物合成,可以直接與植物相互作用,誘導植物抗性,與抗生素協同抗病。
參考文獻
【1】李博文.微生物肥料研發與應用[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