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所在鏈黴菌啟動子元件和內參基因研究中獲進展

2021-01-10 中國科學院

  鏈黴菌是重要的抗生素產生菌,對鏈黴菌進行代謝工程和合成生物學改造需要大量不同強度的啟動子元件。然而,前期鏈黴菌只有一個組成型啟動子ermEp* 被廣泛應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楊克遷課題組在2013年開發了活性明顯高於ermEp* 的強啟動子kasOp*(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3;79(14):4484-92)。目前,kasOp* 已經被提供給多個國內、外的鏈黴菌研究組使用,同時也在該所張立新課題組和婁春波課題組的相關工作中得到應用(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5;112(39):12181-6)。

  為了得到具有不同序列、不同強度特徵系列組成型啟動子,楊克遷課題組從天藍色鏈黴菌不同培養條件下的時序轉錄組數據出發,經過一系列理性的分析遴選和實驗驗證,獲得了166個不同強度的組成型啟動子(圖1)。這些啟動子將為鏈黴菌合成生物學研究提供元件支撐。相關工作發表在Microb. Cell Fact.,李珊珊和王俊陽為並列第一作者,研究員楊克遷和助理研究員王為善為並列通訊作者。

  另外,轉錄水平的相對定量分析是鏈黴菌基礎和應用研究的必要環節。最近有若干文獻報導看家sigma因子hrdB 基因的轉錄水平是生長依賴的,不是理想的內參基因。楊克遷課題組結合不同培養條件下的時序轉錄組數據和後續的同源分析、內源外源擾動分析、功能分析和轉錄豐度分析,得到若干內參基因;進一步通過對候選內參基因轉錄水平的實驗和普適性驗證,鑑定得到了5個有普適性和不同表達豐度特徵的內參基因(圖2)。這些內參基因能夠滿足鏈黴菌中不同轉錄強度目的基因的轉錄本相對定量分析;它們協同使用將會顯著提高轉錄分析的數據質量。相關文章發表在Sci. Rep.,李珊珊和王為善為並列第一作者,楊克遷為通訊作者。

  以上研究獲得國家「973」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文章連結:1 2

 

圖1 鏈黴菌組成型啟動子篩選流程及相對強度 

 

圖2 內參基因的相對轉錄豐度及穩定性分析 

  鏈黴菌是重要的抗生素產生菌,對鏈黴菌進行代謝工程和合成生物學改造需要大量不同強度的啟動子元件。然而,前期鏈黴菌只有一個組成型啟動子ermEp* 被廣泛應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楊克遷課題組在2013年開發了活性明顯高於ermEp* 的強啟動子kasOp*(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3;79(14):4484-92)。目前,kasOp* 已經被提供給多個國內、外的鏈黴菌研究組使用,同時也在該所張立新課題組和婁春波課題組的相關工作中得到應用(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5;112(39):12181-6)。
  為了得到具有不同序列、不同強度特徵系列組成型啟動子,楊克遷課題組從天藍色鏈黴菌不同培養條件下的時序轉錄組數據出發,經過一系列理性的分析遴選和實驗驗證,獲得了166個不同強度的組成型啟動子(圖1)。這些啟動子將為鏈黴菌合成生物學研究提供元件支撐。相關工作發表在Microb. Cell Fact.,李珊珊和王俊陽為並列第一作者,研究員楊克遷和助理研究員王為善為並列通訊作者。
  另外,轉錄水平的相對定量分析是鏈黴菌基礎和應用研究的必要環節。最近有若干文獻報導看家sigma因子hrdB 基因的轉錄水平是生長依賴的,不是理想的內參基因。楊克遷課題組結合不同培養條件下的時序轉錄組數據和後續的同源分析、內源外源擾動分析、功能分析和轉錄豐度分析,得到若干內參基因;進一步通過對候選內參基因轉錄水平的實驗和普適性驗證,鑑定得到了5個有普適性和不同表達豐度特徵的內參基因(圖2)。這些內參基因能夠滿足鏈黴菌中不同轉錄強度目的基因的轉錄本相對定量分析;它們協同使用將會顯著提高轉錄分析的數據質量。相關文章發表在Sci. Rep.,李珊珊和王為善為並列第一作者,楊克遷為通訊作者。
  以上研究獲得國家「973」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文章連結:1 2
 
圖1 鏈黴菌組成型啟動子篩選流程及相對強度 
 
圖2 內參基因的相對轉錄豐度及穩定性分析 

相關焦點

  • 微生物所在合成生物學調控元件定量及其先進生物製造應用方面獲進展
    在高通量地刻畫了覆蓋範圍足夠大的啟動子和RBS等調控元件後,又成功地利用RiboJ絕緣子在鏈黴菌中消除了啟動子和RBS的幹涉效應,提高了這些元件模塊化性能。這些調控元件模塊也被成功地應用於激活阿維鏈黴菌中沉默基因簇番茄紅素的表達,並通過可預測地替換調控元件大大提高了番茄紅素的產量和效率,達到工業生產的要求。該研究工作為應用合成生物學理念改造絲狀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及激活沉默基因簇奠定了重要基礎。
  • 朱健康團隊在水稻基因打靶技術研究中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朱健康領銜的研究團隊,在植物基因組編輯領域再次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採用修飾後的DNA片段作為供體,在水稻上建立了一種高效的片段靶向敲入和替換技術,高至50%的靶向敲入效率將極大地方便植物的研究和育種。
  • 利用定點突變分析白念珠菌依賴鐵基因FRP1啟動子元件 - 中科院微...
    FRP1啟動子進行突變分析, 確認啟動子中特殊調控元件。我們通過分析FRP1起始密碼子上遊1000 bp序列發現在 160 和 650處有2個推測的Rim101p結合位點, 對其分別進行定點突變, 然後構建啟動子與報告基因LacZ融合質粒, 轉化整合到白念珠菌rim101-/-株和野生株中, 檢測不同缺鐵條件下 -半乳糖苷酶活性。
  • 微生物所在病原菌耐藥基因組學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在2014年初揭牌成立了「病原微生物耐藥和耐藥基因組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專門從事耐藥微生物的基因組學、耐藥機制及傳播機制的研究。繼2013年8月和2014年初重點實驗室朱寶利研究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tific Reports 和Gut Microbes上發表了人體腸道細菌耐藥基因與動物抗生素使用之間的相關性及耐藥基因隨個體年齡變化的規律的研究工作後,近來在臨床病原菌的耐藥基因組學研究中又取得了系列新進展。
  • 啟動子克隆方法研究進展(1)
    隨著基因工程的發展,常常需要構建一種能高水平表達異源蛋白質的表達載體。啟動子對外源基因的表達水平影響很大,是基因工程表達載體的重要元件。因此研究啟動子的克隆方法,對研究基因表達調控和構建表達載體至關重要。   迄今為止,國外尚未見到有關啟動子克隆方法的綜述性報導,國內僅孫曉紅等曾就啟動子的結構、分類、克隆方法和食用菌中已經分離到的啟動子作過綜述。
  • 遺傳工程微生物研究獲進展
    通過重組DNA技術構建的具有特定功能(如:降解農藥)的基因工程微生物,即遺傳工程微生物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icroorganism
  • 天津工生所在微生物代謝調控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
    代謝途徑的優化一般是在轉錄水平和翻譯水平上進行代謝途徑基因的優化,包括啟動子工程、RBSs工程、DNA拷貝數、細胞器的劃分和動態啟動子調控等。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學禮帶領的微生物代謝工程研究團隊和研究員畢昌昊帶領的代謝工程與合成生物學技術研究團隊合作,在微生物代謝調控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
  • 整合子及其攜帶的基因盒在汙水處理過程中的研究獲進展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對人類的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作為一種新型的汙染物,抗性基因已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點。抗性基因的水平轉移在推動抗性基因的擴散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整合子(integron)作為基因捕獲系統,可以整合外源基因到基因盒中,是抗性基因水平轉移的重要分子元件。
  • 西安交大在基於人工智慧的微生物傳感器研究領域獲進展—新聞...
  • 中國計量大學馬正等:龜裂鏈黴菌 M527 接合轉移體系的建立和優化以及啟動子的活性分析
    中文摘要:目的:建立並優化適用於龜裂鏈黴菌(Streptomycesrimosus)M527 的屬間接合轉移體系,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四個啟動子的表達活性創新點:有效的遺傳轉化系統和合適的啟動子是鏈黴菌基因表達和基因工程的必要前提。由於鏈黴菌的遺傳背景複雜,接合轉移實驗參數對菌種具有高度特異性。因此,本研究建立並優化了一套適用於 S. rimosus M527 的屬間接合轉移體系,並在此基礎上分析比較了四個啟動子的表達活性。這將為進一步遺傳修飾 S. rimosus M527 奠定基礎。
  • 天津工生所等厭氧微生物氧還感應蛋白作用機制研究獲進展
    天津工生所等厭氧微生物氧還感應蛋白作用機制研究獲進展 2014-12-15 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好氧微生物的氧還感應蛋白Rex通常用於調控好氧呼吸鏈中的蛋白表達,而厭氧微生物中氧還感應蛋白則主要調控厭氧生理過程。目前對好氧微生物的Rex研究較多,尚未見對厭氧微生物氧還感應蛋白的結構和調控機理的相關報導。
  • 基因沉默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丁寶全課題組在基於核酸自組裝的基因沉默系統用於腫瘤治療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Branched Antisense and siRNA Co-assembled Nanoplatform for Combined Gene Silencing
  • 殺滅黃麴黴菌難題,山東九鑫獲突破性進展
    近期,作為集化妝品和洗滌消殺用品研發生產於一體的大型日化企業——山東九鑫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提取純天然植物作為原材料研發成了餐廚除菌液——舒君沙青花椒餐廚除菌液,黃麴黴菌有效滅菌率達99%。  目前,該產品已經取得國家相關部門批准,即將大批量生產,投入市場。
  • 鏈黴菌的作用機理
    鏈黴菌對植物病害的生防作用機理主要包括結抗作用、競爭作用和誘導植物抗性等。1.持抗作用 結抗作用是微生物界的普遍現象。
  • 可變啟動子的工作機制獲揭示
    可變啟動子的工作機制獲揭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6 14:02:23 新加坡基因組研究所Jonathan Göke研究組通過對大量癌症轉錄組分析,發現了可變啟動子的普遍調控機制。
  • 新疆生地所在乾旱區湖泊微生物多樣性和重金屬抗性基因研究中獲進展
    湖泊是我國西北乾旱區重要的水資源,對於維護生態安全和保障當地居民生產生活具有重要意義。水體微生物在湖泊元素地球化學循環和汙染物的消除轉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共軛聚合物設計與生物醫藥研究獲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及科技部的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共軛聚合物設計與生物醫藥應用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癌症相關基因啟動子上甲基化的變化是癌症早期診斷的一種有潛力的生物標記。相比於單甲基化變化,積累分析多個啟動子甲基化水平有望提高癌症檢測的精確度和靈敏度。
  • 長篇綜述:合成生物學的研究進展
    介紹合成生物學的定義、相關概念、學科特點與現階段研究內容,並綜述最新研究進展,如基因調控開關、基因計數器、生物邏輯門元件、生物計算、人造生物圖案、可擦寫數據寄存器、電生物反應器「合成」生物燃料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並展望合成生物學的巨大發展前景。
  • 啟動子的查找與序列分析-Follow me!
    啟動子是緊鄰基因轉錄起始位點的上遊DNA序列,由轉錄基本元件(例如:RNA聚合酶 II和通用轉錄因子)的結合位點和調控基因表達的轉錄因子的結合位點組成
  • 植物免疫研究與抗病蟲綠色防控:進展、機遇與挑戰
    我國學者在NLR編碼基因的表觀調控、RNA剪切、蛋白穩定性調控以及亞細胞定位等多個方面也取得了進展. 香港浸會大學的研究組發現, NUDT6是NLR蛋白SNC1新的負調控因子.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和生態研究所團隊通過對PigmS啟動子研究發現,PigmS基因的表達受到甲基化調控, 在花粉中特異高表達, 而在葉片、莖稈等病原菌侵染的組織部位表達量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