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地所在乾旱區湖泊微生物多樣性和重金屬抗性基因研究中獲進展

2020-11-24 光明網

  湖泊是我國西北乾旱區重要的水資源,對於維護生態安全和保障當地居民生產生活具有重要意義。水體微生物在湖泊元素地球化學循環和汙染物的消除轉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宋文娟分別以博斯騰湖和艾比湖為研究對象,系統地研究了乾旱區湖泊水、沉積物、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結構、生物膜中重要的功能基因(重金屬抗性基因)的豐度和分布、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結構與金屬含量的相關性。

  研究發現:變形菌門是湖泊環境不同載體中主要的微生物群落。水體、沉積物和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組成顯著不同,表明棲息地生態位在塑造湖泊的細菌群落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所有的環境載體中,汞抗性基因亞型merP的平均豐度最高,其次是merA和merC。浮遊細菌中merA基因豐度顯著高於底棲沉積物,表明浮遊微生物群落對汞的還原發揮著重要作用。典型相關分析等方法證實,微生物群落是湖泊金屬抗性基因分布的主要驅動力;可參與有機物分解和陸地氮循環的部分細菌屬的豐度與重金屬呈負相關,表明重金屬可能影響湖泊中的其它元素循環。

  上述研究有利於了解乾旱區湖泊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的多樣性與金屬汙染的相互作用,有利於理解微生物在湖泊元素地球化學循環中的作用。研究成果以Bacterialcommunity rather than metals shaping metal resistance genes inwater, sediment and biofilm in lakes from arid northwestern China為題發表於環境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責編:戰釗 ]

相關焦點

  • 環境因子影響湖泊沉積物微生物多樣性和汞循環機制研究獲進展
    微生物活動在汞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發揮關鍵作用,例如,merA基因編碼的汞還原酶能夠將Hg2+還原為Hg0。湖泊中的汞汙染影響沉積物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功能。已有研究表明,長期的汞汙染會影響細菌、真菌群落組成及多樣性。乾旱區的湖泊具有其特殊性,鹽鹼化程度高、藻菌生物膜廣布。藻菌生物膜衰亡之後是沉積物中有機質的重要補充。
  • 新疆生地所在溫帶荒漠植被格局及氣候響應特徵研究中獲進展
    新疆生地所在溫帶荒漠植被格局及氣候響應特徵研究中獲進展 2016-03-30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新疆生地所在中亞鹹海湖盆尺度下墊面變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新疆生地所在中亞鹹海湖盆尺度下墊面變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06-22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  鹹海作為亞洲中部乾旱區為數不多的超大型內陸湖泊之一,其生態功能在區域尺度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中科院最新科研進展、科技動態 2020.12.03 星期四
    科研進展1、微生物所撰寫植物蟲媒病原抗性機制綜述文章2、禽流感病毒進化變異與公共衛生風險預警研究獲進展3、深圳先進院開發出太陽光碟機動的海水淡化膜4、多孔單晶表面精細結構調控增強一氧化碳氧化研究獲進展5、植物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複合體調控光形態建成新機制6、新疆生地所證實連續種植鹽地鹼蓬可改良乾旱區重度鹽漬土7、武漢巖土所等在鈣質砂形貌的動態圖像定量分析研究中獲進展8、地質地球所揭示白天低緯電離層等離子體羽狀結構特徵與起源
  • 新疆生地所在阿姆河三角洲地下水時空變化特徵及歸因研究中獲進展
    新疆生地所在阿姆河三角洲地下水時空變化特徵及歸因研究中獲進展 2020-11-20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當阿姆河徑流不直接補給南鹹海後,南鹹海的水量平衡取決於地下水、降雨和水面蒸發,地下水在鹹海萎縮的過程中逐漸成為重要的補給來源。阿姆河三角洲地下水水位變化的定量檢測與歸因是該研究的重點。
  • 新疆生地所在塔裡木盆地斷流河區綠洲地下水演變及歸因研究中獲進展
    新疆生地所在塔裡木盆地斷流河區綠洲地下水演變及歸因研究中獲進展 2020-10-22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地下水的時空演變規律、循環過程及其對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響應等成為關注熱點。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荒漠與綠洲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陳亞寧團隊利用塔裡木盆地典型斷流河區-渭幹-庫車綠洲近20年地下水監測數據,精細刻畫了地下水位和水質的時空演變特徵,採用標準化的偏回歸係數和逐像元的多元線性回歸方法,評估了綠洲和像元兩個尺度下地下水對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響應。
  • 新疆生地所在深根豆科植物生物固氮對鹽分的響應研究中獲進展
    豆科植物具有結瘤固氮潛能,但在乾旱區,多年生豆科植物生物固氮潛力表現出較大的空間變異。此前對塔克拉瑪幹沙漠和策勒綠洲過渡帶的深根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疏葉駱駝刺氮素代謝的研究發現,駱駝刺的生物固氮潛力表現出較大的空間變異,固氮植物的硝酸還原酶活性顯著低於非固氮植物。
  • 新疆生地所在新疆野蘋果譜系地理和保護遺傳研究中獲進展
    這與古特提斯海退卻、全球變冷和第四紀氣候震蕩等古地理事件相關。乾旱氣候對植物的分布、起源和演化有重要影響。新疆野蘋果是殘遺分布於亞洲中部山地闊葉野果林的建群種,是栽培蘋果的直接祖先來源,屬國家瀕危保護植物。然而,野蘋果現今片段化分布格局的成因尚不明確;跨國境的種群間遺傳譜系關係未見報導。
  •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標本館數字標本年度下載量激增至50萬次
    記者12月28日從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標本館了解到,自2006年該館參與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網站建設工作以來,先後上傳了10萬餘份標本數據,並長期負責新疆野生植物標本採集、鑑定、數據維護、上傳與實時更新工作。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標本館是一個具有內陸荒漠乾旱區區域特色、涉及生態學和地理學兩大學科,集合相關基礎研究、標本保藏與科普教育基地的多功能科學博物館。
  • 微生物所在病原菌耐藥基因組學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在2014年初揭牌成立了「病原微生物耐藥和耐藥基因組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專門從事耐藥微生物的基因組學、耐藥機制及傳播機制的研究。繼2013年8月和2014年初重點實驗室朱寶利研究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tific Reports 和Gut Microbes上發表了人體腸道細菌耐藥基因與動物抗生素使用之間的相關性及耐藥基因隨個體年齡變化的規律的研究工作後,近來在臨床病原菌的耐藥基因組學研究中又取得了系列新進展。
  • 新疆生地所在應用微生物去除水體汞、硒汙染方面取得進展
    新疆生地所在應用微生物去除水體汞、硒汙染方面取得進展 2018-06-19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水體中的汞主要以二價汞的形式存在,此種形態的汞很容易被生物體轉化為劇毒的甲基汞,食用被汞汙染的魚類等海產品會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這就是廣為人知的水俁病事件。雖然硒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有益元素,但是硒缺乏和過量之間的差距非常小,水體中的亞硒酸根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汙染物。在某些地區,地殼和水體中的汞和硒含量較高,而且汞礦和硒礦的開採容易使周邊地區同時受到汞和硒汙染。
  •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新疆自然博物館正式命名開館
    分為獨特氣候、巍峨山地、瀲灩水系、浩瀚荒漠、多彩土壤、繽紛綠洲、數字空間、殷阜礦產、綠色生命、自然精靈等十個主題展示部分,共計350餘塊版面,展示標本3500餘號,包括植物、動物(含哺乳、爬行、兩棲、鳥類、昆蟲等)、微生物、土壤、礦產等各類標本,展示標本的種類和數量,在新疆名列前茅。
  • 科學網—功能微生物類群多樣性檢測研究獲進展
    本報訊 在高度複雜的環境微生物群落中,承載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特定功能微生物類群往往具有高度的多樣性,這種功能上的冗餘使得微生物群落面對環境劇烈變化時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穩定性
  • 《西北乾旱區水資源問題研究思考》
    《西北乾旱區水資源問題研究思考》獲2016年首屆最具影響力中國地理期刊優秀論文 2016-04-24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 青藏高原溼地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已被確定為環境中新興的汙染物。 3.結果3.1 不同類型溼地土壤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2014年,從青藏高原的7個河流溼地,19個湖泊溼地和6個巴勒斯坦溼地收集了土壤樣本(圖1)。在32個溼地中檢測到的ARGs的多樣性在成分上相似,且所有主要的ARG抗性機制,其比率沒有顯著差異(圖2)。
  • 青藏高原溼地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研究背景抗生素抗性基因(ARG)已被確定為環境中新興的汙染物。但是,在高海拔的天然溼地中,ARG的信息很少。2.方法2.1 土壤樣品的採集和環境因子分析。結果3.1 不同類型溼地土壤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2014年,從青藏高原的7個河流溼地,19個湖泊溼地和6個巴勒斯坦溼地收集了土壤樣本(圖1)。
  • 遺傳發育所在選擇性剪切對擬南芥蛋白質多樣性貢獻研究中獲進展
    遺傳發育所在選擇性剪切對擬南芥蛋白質多樣性貢獻研究中獲進展 2016-05-12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選擇性剪切是一種重要的調控機制,能夠增加轉錄組和蛋白質組的多樣性。
  • 微生物燃料電池與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
    研究在微生物燃料電池(MFCs)中產甲烷菌活動受限的條件下磺胺嘧啶(SDZ)的生物降解效率,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發展以及微生物群落的遷移。2.2 通過SDZ分析方法,在MFCs中測定了甲烷菌抑制對SDZ產電性能和降解效率的影響,並確定生物降解途徑。2.3 通過qPCR(WcgeneBiotech, Shanghai, China)和16SrRNA基因測序分析了SDZ抗性基因和微生物群落的命運。
  • 微生物燃料電池與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
    研究背景研究在微生物燃料電池(MFCs)中產甲烷菌活動受限的條件下磺胺嘧啶(SDZ)的生物降解效率,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發展以及微生物群落的遷移。2.2.2 通過SDZ分析方法,在MFCs中測定了甲烷菌抑制對SDZ產電性能和降解效率的影響,並確定生物降解途徑。2.3 通過qPCR(WcgeneBiotech, Shanghai, China)和16SrRNA基因測序分析了SDZ抗性基因和微生物群落的命運。
  • 整合子及其攜帶的基因盒在汙水處理過程中的研究獲進展
    長期以來關於抗性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抗性基因總體的豐度和多樣性,而很少考慮其所在的位置。位於整合子上面的抗性基因可以通過基因水平轉移進入其他的物種包括對人類健康有害的致病菌,因此,對此類抗性基因的研究與人類的健康更加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