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用碳填充物改善鋰離子電池性能 顯著提升電導率

2020-11-23 網易新聞

2020-11-22 21:21:20 來源: 石墨烯聯盟

舉報

  對許多可攜式設備和電動汽車來說,鋰離子電池是主要充電電源。但這種電池的用途有限,因為它不能既提供高功率輸出,又支持可逆儲能。據外媒報導,最近的研究提供了一項解決方案,通過加入導電填充物來改善電池性能。

  

  (圖片來源:aip)

  最佳電池設計涉及到通過厚電極結構來提高能量密度,但是這種設計的鋰離子傳輸能力差,影響電極發揮關鍵作用。為了促進鋰離子傳輸,研究人員嘗試過各種改進技術,包括建立垂直排列的通道或製造適當大小的孔。另一種方法是採用由具有導電性的碳製成的填充物。此項研究考慮三類填充物:單壁碳納米管(SWCNT)、石墨烯納米片和Super P材料。Super P是在石油前體氧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碳黑顆粒,也是鋰離子電池中最常用的導電填料。

  研究人員將這些填充物分別添加到NCM(鎳、鈷和錳)電極材料中,並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複合材料。他們發現,SuperP和NCM粒子是以點對點接觸的方式排列。而SWCNT被包裹在NCM顆粒周圍,形成導電塗層。此外,在NCM粒子之間的空隙中,可以觀察到相互連接的SWCNT網絡。石墨烯納米片也包裹在NCM電極顆粒上,但不如SWCNT那樣均勻。

  結果表明,對NCM電極來說,SWCNT稱得上是最佳導電填充物。研究人員Guihua Yu稱:「所測得的電導率符合滲透理論。在絕緣基質中加入導電填充物,當穿過複合材料的第一個導電通道形成時,電導率就會顯著增加。」由於滲流需要穿過填充物的完整路徑,因此需要有足夠的導電填充物。研究人員考慮到不同的填充量,發現當SWCNT質量比達到0.16%時,NCM電極表現出良好的導電性。而要實現同樣的效果,需要更多的Super P和石墨烯。

  研究人員通過若干光譜技術,如拉曼光譜和X射線吸收光譜,來研究所得到的複合材料。Yu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將SWCNT加入NCM電極中,能夠促進離子和電荷轉移,提高電化學利用率,特別是在放電率高的情況下。」

  文章來源:蓋世汽車新能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差的原因主要方面,負極材料低溫特性的研究及...
    因此,為提升鋰離子啟動電池的低溫性能,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工作: (1)提升電解液在低溫條件下的離子電導率; (2)提高低溫下鋰離子在活性物質中的擴散能力; (3)在電極 -電解質界面形成薄且緻密的 SEI 膜。
  • 高校合成錫硫族化合物納米片,可顯著提升鋰離子電池容量
    汽車氪獲悉,北京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ilwaukee)的研究人員合成了一種新型鋰離子陽極材料—錫硫族化合物(SnSe0.5S0.5)納米片,可顯著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容量。
  • 鋰電池低溫性能如何改善?超全最新研究匯總!
    本文從正極材料、電解液和負極材料3個方面系統地探討了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主要影響因素,並提出改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有效方法。 一、正極材料 正極材料是製造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響電池的各項指標,而材料的結構對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
  • 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介紹,制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因素
    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介紹,制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因素。鋰離子電池自商業化以來,以壽命長、比容量大、無記憶效應等優點,獲得了廣泛應用,以往對鋰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和安全性關注較多,隨著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低劣帶來的制約愈加明顯。
  • 研究人員開發緩解正極降解的策略 提升鋰離子電池性能
    蓋世汽車訊 作為電動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等可再生應用的高性能電源,鋰離子電池(LIB)需要能提供高能量密度、而不影響電池壽命的電極。據外媒報導,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探討高能量密度LIB電池正極材料發生降解的根源,並開發緩解降解機制的策略,以提升LIB電池性能。
  • 倍率提升大作戰:我們都有哪些方法提升鋰離子電池倍率性能
    對於動力鋰離子電池而言,我們關注最多的指標是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能量密度關乎車輛的續航裡程,功率密度則關乎電動汽車的動力性能。如何提升鋰離子電池倍率性能各位設計師內心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小編鬥膽在這裡談一些我對提升鋰離子電池倍率性能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 寬溫型鋰離子電池有機電解液影響因素和研究進展
    二、寬溫電解液研究進展鋰離子電池寬溫電解液的應用性與針對性很強。低溫方面的研究側重低溫共溶劑和鋰鹽對電池低溫性能的影響,高溫方面的研究側重於高溫添加劑對電解液的穩定性和電池高溫循環性能的影響。以下從電解質鋰鹽、共溶劑和功能性添加劑三個方面對鋰離子電池寬溫電解液的相關研究進行綜述。
  • 鋰離子電池性能退化的應力模型研究
    為分析應力對性能與壽命的影響提供定量依據,也為開展多應力耦合的退化模型研究提供了數據支撐。構建各類物理或化學模型來描述鋰離子電池的退化機理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如Doyle等人基於多孔電極理論建立了一個通用電池模型,採用BV方程描述電解液與電極界面間的電化學過程,採用Fick定律描述顆粒內部鋰離子的嵌入;Golmon等人研究了電化學過程與機械應力的作用,建立了電化學-力學性能模型,並計算了放電倍率,粒徑與孔隙率對徑向應力分布與本徵應變分布的影響;John Wang等人研究了石墨LiFePO4
  • 鋰離子電池還能用水做電解液?水系電解液鋰離子電池全面解讀
    相比於有機電解液(主要是碳酸酯類電解液)水系電解液具有無毒無害、不可燃、成本低和對生產環境要求低等優點,同時最重要的一點是水系電解液的離子電導率要比有機電解液高2個數量級,極大改善了鋰離子電池的倍率和快充性能,也使得超厚電極的應用稱為了可能。
  • 提升電解液低溫性能:環狀和鏈狀溶劑應該怎麼選?
    但是性能如此優異的鋰離子電池卻對溫度十分敏感,低溫會導致鋰離子電池電性能下降,甚至會導致鋰離子電池無法使用,低溫充電更會導致鋰枝晶的產生,為了提高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廣大的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多種措施,例如華沙理工大學的Marta Kasprzyk等人提出的非晶態電解液技術,將電解液的使用溫度拓展到了-60℃,上海大學夏永姚教授提出的乙酸乙酯基電解液,將特殊材料的電池的使用溫度進一步降低到-75℃,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學者都將研究目光聚焦到電解液上
  • 從正負極材料和電解液解析鋰電池低溫性能改善
    另外,低溫充電過程中尤其是低溫大倍率充電時,負極將出現鋰金屬析出與沉積,沉積的金屬鋰易與電解液發生不可逆反應消耗大量的電解液,同時使SEI膜厚度進一步增加,導致電池負極表面膜的阻抗進一步增大,電池極化再次增強,最將會極大破壞電池的低溫性能、循環壽命及安全性能。本文綜述了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研究進展,系統地分析了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
  • 新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製備和性能研究
    引言  20世紀90年代末,由於液態鈷酸鋰鋰離子電池具有較大的安全性問題,人們研究開發聚合物鋰離子電池。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除了具有液態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優點,還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安全性以及更加靈活的外形設計。關於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研究最近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因此,提高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固-固界面的穩定性是提升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電化學性能的關鍵。 然而,對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固-固界面基礎科學問題的認識不清限制了其性能的進一步提升。本文將對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化學穩定性、電化學穩定性、機械穩定性和熱穩定性的機理問題進行探討,對不同影響因素和優化方法進行總結和討論,為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開發和應用提供參考。
  • 手把手帶你認識鋰離子電池
    寫本文的目的,不是為了給做鋰離子電池研發的人看的,而是給那些在產品裡面用到鋰離子電池的工程技術人員或者鋰離子電池的使用者看的。所以本文力求通俗易懂,儘量不使用專業化的術語和公式,希望在輕鬆閱讀之餘,能夠提升大家對鋰離子電池的認識,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 北工大《Adv Mater》:新型全濃度梯度設計改善鋰離子電池性能!
    LLOs的電壓衰減、速率性能、循環穩定性和熱穩定性都得到了改善。提出了抑制鋰離子電池電壓衰減的方法,以及一種體結構設計策略為不同的可充電電池製備更好電極材料。 鋰離子電池(LIBs)在為各種商品提供動力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LIBs的能量輸出目前受到高能陰極材料缺乏的限制。
  • 關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淺析
    其關鍵主要包括製備高室溫電導率和電化學穩定性的固態電解質以及適用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高能量電極材料、改善電極/固態電解質界面相容性。目前研究較多的無機填料包括MgO、Al2O3、SiO2等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以及沸石、蒙脫土等,這些無機粒子的加入擾亂了基體中聚合物鏈段的有序性,降低了其結晶度,聚合物、鋰鹽以及無機粒子之間產生的相互作用增加了鋰離子傳輸通道,提高電導率和離子遷移數。無機填料還可以起到吸附複合電解質中的痕量雜質(如水分)、提高力學性能的作用。
  • 什麼樣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這麼牛?
    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受到溫度的影響非常大,低溫下電解液的粘度上升,電導率下降,同時正負極材料的動力學特性也會出現明顯的降低,因此鋰離子電池低溫下性能會出現顯著的衰降。℃電解液會對電池的低溫性能產生顯著的影響,近日,日本觸媒公司的Kazuhisa Hirata(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等人開發了一款基於環丁碸溶劑和LiFSI的新型電解液,這款電解液不僅實現了-100℃不凝固,表現出優異的低溫性能,同時還表現出了與碳酸酯基電解液相近的循環性能和更好的倍率性能
  • 鋰離子電池隔膜的製備、性能測試、技術要求及研究基本現狀
    該隔膜是一種具有微孔結構的功能膜材料,厚度一般為8~40μm,在電池體系中起著分隔正負極、阻隔充放電時電路中電子通過、允許電解液中鋰離子自由通過的作用,可在電池充放電或溫度升高的情況下有選擇地閉合微孔,以限制過大電流、防止短路,其性能的優劣直接決定了電池的整體性能。
  • 鋰離子電池的掘墓者們:雙離子電池
    對於雙離子電池而言,負極的陽離子嵌入反應經過鋰離子電池多年的發展無論是材料,還是反應機理都已經研究的比較充分。但是對於正極側的陰離子嵌入反應研究還並不充分。實際上在鋰離子電池中如果電壓過高(4.5V以上)則會導致電解液中的陰離子嵌入到石墨導電劑之中,破壞導電劑結構引起電極性能衰降,目前已經有不少學者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研究。根據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碳材料嵌入陰離子的特性主要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影響。
  • 鋰離子電池新型負極材料的改進與研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468.htm  鋰離子電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電壓高、循環壽命長、自放電小及環境友好等顯著優點,已被廣泛用於3C電子產品(Computer,ConsumerElectronic和CommunicaTIon)、儲能設備、電動汽車及船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