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外看嫦娥5號成功著陸,評論:「該死的,中國速度這麼快?」

2020-12-03 科學史評話吳京平

2020 年 12 月 1 日晚上 11 點多,嫦娥 5 號已經在預定地點著陸,整個過程很順利。我看到有個外國網友在視頻下面留言,很憤怒地說:「該死的,比大多數亞馬遜都快」。有人還在旁邊幫腔,「你怎麼把實話說出來了!」 下邊還有一堆中國網友告訴他:你不妨試試淘寶啦。還有人推薦順豐……什麼叫軟實力?就是要別人羨慕嫉妒恨嘛。



嫦娥 5 號工作非常辛苦。在月球表面順利著陸之後幾個小時,它就開始了取樣工作。首先就是在月球上打洞。我們上次已經講過在月球上打洞的問題。據我知道的消息,嫦娥 5 號只打到 1.5 米的深度,並沒有達到 2 米。據說打洞的過程和把樣品送進罐子裡的這個過程堪稱一波三折。航天方面,就沒有哪件事是沒難度的。


嫦娥五號著陸器上的機械臂展開示意圖(來源:神舟傳媒)


這次取樣抓取的是一個完整的圓柱。從地面開始,一直到地下 1.5 米深度,要取出完整的一整條,地層的順序是不能搞錯的,這樣才有科研的意義。這麼一長條要送進罐子裡保存,肯定需要摺疊起來。


機械臂採樣示意圖(來源:裝備科技)


蘇聯的月球 24 號是在鑽杆內部裝了一個軟管。用軟管包裹著一長條完整的樣品,就像根細香腸一樣。從鑽杆裡抽出來,像蚊香那樣盤起來,放進了儲存罐。嫦娥 5 號的辦法也差不多。具體的情況,有關部門還沒透露。不過沒關係,以後我們肯定會了解到詳細情況的。


按照計劃,12 月 3 日的晚上,上升段將要點火起飛,離開月球表面。從起飛到找到停在軌道上的環繞器,需要花上 3 天的時間。接下來就是重頭戲,兩個太空飛行器在無人的情況下自動交會對接。如果真的一切順利,這將是人類的太空飛行器在地球引力範圍之外的第一次無人對接。


嫦娥五號上升器帶著樣品離開著陸器示意圖(來源:神舟傳媒)


嫦娥 5 號的工作流程和阿波羅登月的流程非常相似。目前看來這是一個最優化的流程。但是當年這個方案在美國 NASA 內部並不受重視,一直是被邊緣化的一個方案。


美國人在討論登月計劃的時候,最開始大家普遍看好直接登月計劃,要研製一個重達 5000 噸的超級火箭 C-8。第一級要用 8 臺巨大的 F1 發動機,第二級用 5 臺。靠這個巨大的火箭直接把登月飛船送到月球表面。反正一來一回,全靠蠻力。不需要玩兒什麼對接,畢竟當時還沒有對接技術。


C-8火箭比土星5號大多了


但是,這個方案並不靠譜,貴得要死,火箭還未必造得出來。再說了,這麼大的一坨壓到月球表面,月球萬一陷進土裡怎麼辦?月球上可沒有設施完善的發射場。所以馬歇爾太空中心的馮·布勞恩更喜歡地球軌道對接的方式。這個辦法甚至不需要土星 5 號這個級別的火箭,可以像螞蟻搬家一樣,用小火箭發射很多次,在地球軌道上對接成一艘大飛船,然後去月球。


當然,也有一種月面匯合方案。那就是事先發射火箭,帶著燃料降落在月球表面打前站,再等著登月火箭下來加油。可是萬一載人登月的火箭落得比較遠,位置不對,什麼加油計劃都泡湯。太空人就回不來了。所以這個方案是最先被放棄的。


最後,有技術人員提出了月球軌道對接方案,也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這個方案。全過程我前邊的視頻已經講得比較清楚了。這個方案的難點是要在月球軌道完成對接,難度和風險比較大。在地球軌道對接,如果出了問題,大不了回家,畢竟距離近。如果在月球軌道對接失敗,太空人就回不來了。


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示意圖(來源:航天八院)


但是這個方案的好處也很多,比如不需要把那麼大一坨東西降落到月球表面,減少了能量的損失,土星 5 號足以勝任。登月艙上升段拿下降段當底座,離開月球表面的時候不會吹起大量的月壤,不會弄得灰頭土臉。而且登月艙大小適中,剛好可以當做救生艇使用。綜合各方面的考慮,最後這個方案勝出。布勞恩放棄了自己早期的想法,轉而支持了月球軌道匯合方案,這個方案最終成了阿波羅計劃載人登月的標準流程。


美國人足足討論了 3 年,看上去花了很多時間,顯得磨磨唧唧,但是他們對所有的利弊進行了權衡,已經把事情想得非常透徹。他們的確是尋找到了最優的方案,為日後的順利登月鋪平了道路。


嫦娥 5 號顯然也是按照這個流程走的,可以說是在為日後的載人登月積累技術。那時,我們也將摸到航天技術的最前沿。在那種情況下,我們再也沒有什麼前人可以借鑑,我們邁出的任何一步,都是前人沒走過的路,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嫦娥五號軌返組合體飛近地球示意圖(來源:航天八院)


追蹤嫦娥五號系列

相關焦點

  • 當老外看嫦娥5號成功著陸視頻 外國網友:真是一個非凡的國家
    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飛行將近一周後,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她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等步驟後。同時,在油管上這部嫦娥5號的著陸視頻也瞬間吸引了無數網友。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央廣網北京12月2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目前,正在預選區域開展月面採樣工作。
  • 嫦娥5號著陸月球
    今天看到嫦娥5號順利著陸月球又挖土成功的消息,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國人竟莫名激動萬分,剛剛喝了二兩小酒,乘興把毛主席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朗誦一遍: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千裡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 嫦娥四號進入著陸準備軌道!最快3天著陸?
    而在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只不過這次嫦娥四號的探測器還要經過多次變軌,最終在2019年的1月份才能著陸月球,說實話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 剛剛,嫦娥5號,成功著陸月球表面!
    剛剛,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快來一起看看】 喜訊,剛剛,嫦娥5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表面,到達預定工作區域! 嫦娥5號探測器,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 嫦娥5號為何在這一天著陸月球?取樣要求48小時內完成,為什麼?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我國嫦娥5號「著上組合體」成功著陸月球正面西北部的呂姆克山脈,呂姆克山脈位於風暴洋北部,嫦娥3號落月點虹灣西部,是一座孤立的火山,位置在月面緯度坐標40.8°N,月面經度坐標58.1°W,距離嫦娥3號距離約1000公裡。
  • 視頻:嫦娥四號著陸 史上第一張月背超清近照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人類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月球背面著陸,並通過鵲橋中繼衛星,傳回了史上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照片。這是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著陸月球正面之後,中國探測器再度造訪月球。
  • 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成功著陸,中國登月曾受到外星人警告
    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成功著陸,中國登月曾受到外星人警告 文/蠟燭 宇宙之大有著許多我們所沒有探索到的神秘,而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許多的國家都向宇宙發射過探測器,其數量也是不小的。
  •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目標鎖定2個「國際首次」
    來源:中國新聞網剛剛,嫦娥四號迎來新消息!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中國嫦娥5號登月器著陸圖片,對比美國哪個更真實
    中國嫦娥5號登月器著陸圖片,看的出月球表面不是那麼的鬆軟,那麼當年的美國太空人體重得多大,才能用腳踩出來一個印記。近期我國嫦娥5號登月引起世界關注,隨著越來越多的月球上影像資料傳來,當年美國載人登月的疑點越來越多,難怪有好幾千萬的美國本土人都懷疑,美國是否登陸過月球?答案毋庸置疑登陸過,是否載人登陸這個值得推敲,因為當年的一些影像資料離奇的失蹤了,一個這麼重要的資料,說失蹤就失蹤,這個真的很美國,真的很好萊塢啊!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2公斤的「挖土」任務開始了!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2公斤的「挖土」任務開始了!由於涉及採樣後上升器的月面起飛,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方面的高要求更高,需要一個著陸區域內無太高的凸起、無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可以說,落月的過程就是邊飛行邊找尋落點,在15分鐘內完成約600公裡外的全程自主跳傘。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挖土機」開工大吉!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 北京時間今天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挖土機」開工大吉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北京時間今天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月球「挖土機」,開工大吉!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距嫦娥三號成功發射已整整七年
    #央視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月面軟著陸,是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等在降落過程中,逐漸減低降落速度,使得太空飛行器在接觸地球或其他星球表面瞬時的垂直速度降低到很小,最後不受損壞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體表面上,從而實現安全著陸的技術。我國的嫦娥工程利用這項技術,已先後使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完成了許多重要的月面任務。
  • 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
    第一是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在本月執行完月球採樣任務後返回地球,而另一件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也將會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上個月24號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帶著國人的美好祝願成功飛天,8.2噸的嫦娥五號在飛行了大約2200秒後成功到達了預定軌道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在航天領域中,儘管我國起步相對於美俄要晚,但經過幾十年披星戴月的追趕,我國再也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了,一躍成為航天大國,我國自主製造的高科技太空飛行器讓美國專家看後都感到有壓力,尤其是正飛往火星的中國天問一號,某一方面技術已超過美國。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29.93千米/秒,接近30千米/秒,比地球公轉速度略快。我國天問一號預計在2021年5月實施著陸,而美國毅力號預計在2021年2月18日實施著陸,要知道我國天問一號還比美國毅力號要早好幾天發射,飛行速度達到29.93千米/秒,難道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飛行速度要快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在航天領域中,儘管我國起步相對於美俄要晚,但經過幾十年披星戴月的追趕,我國再也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了,一躍成為航天大國,我國自主製造的高科技太空飛行器讓美國專家看後都感到有壓力,尤其是正飛往火星的中國天問一號,某一方面技術已超過美國。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現在最讓我們關心的天問一號,自發射以來它做了些什麼,現在與火星距離有多少遠,為什麼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3個月?
  • 雙語閱讀: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中國肩負月球巖土取樣任務的太空飛行器在月球表面成功降落翻譯:塗博士(微信號:jefftu95
  • 同濟力量助力嫦娥五號成功著陸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日23時11分左右,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實現在月面預定區域軟著陸。在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懸停避障、緩速下降等階段後,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最後穩穩地落於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