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黑莓等
已有數百年種植史
但這些「莓」
並非植物學意義上的「莓果」
西瓜、香蕉等才是
這是為什麼呢?
西紅柿等一些通俗意義上的蔬菜,在植物學意義上屬於「果實」(fruit)。但由於fruit一詞在英語中又可理解為「水果」,西紅柿是果還是菜的爭議就產生了,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國還一度鬧上了法庭(進口「蔬菜」需要繳納關稅)。△西紅柿的「雙重身份」(來源:維基百科)
同樣地,不少水果的通俗名稱裡都帶有「莓」(berry)字樣,但這些「莓」未必屬於植物學上的「莓果」(berry,也稱漿果)。植物的果實如果按照形態結構,可分為三大類:單果、聚合果、聚花果。其中,單果由一朵花中的單個子房發育而成。單果根據果實肉質,又可細分為莓果、核果、堅果、瘦果等類型。△果實的類型(圖片來源:頭條百科)
莓果的外果皮較薄,可食用的中果皮和內果皮較為發達,常見的例子包括香蕉、葡萄、西紅柿、西瓜等。
△碼什麼「莓」啊?(圖片來源於網絡)
杜鵑花科的藍莓、蔓越莓等既是通俗意義上的莓果,也是植物學意義上的莓果。
△藍莓(Blueberry),杜鵑花科越橘屬 越橘亞屬
△蔓越莓(Cranberry),杜鵑花科越橘屬 紅莓苔子亞屬
△鵝莓(Gooseberry),醋慄科醋慄屬
有別於單果,「聚合果」是由一朵花中多個離生雌蕊發育而成的果實,每個雌蕊都形成一個獨立的小果,集生在膨大的花託上。懸鉤子屬植物的果實如樹莓、黑莓等均屬於聚合核果,可食部分是每個小核果的中果皮。
▲樹莓(Raspberry),薔薇科懸鉤子屬 空心莓亞屬
▲黑莓(Blackberry),薔薇科懸鉤子屬 黑莓亞屬
大多數水果的食用部分由子房發育而成。但草莓的食用部分主要是由肉質的花託發育而成的附果,鑲嵌在草莓表面的「小麻點」才是其真正的果實(聚合瘦果)。
▲草莓(Strawberry),薔薇科草莓屬
雖然外觀與黑莓等聚合果相似,但桑葚是由整個花序發育成的聚花果,雌花的子房發育成一個個小核果,而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包裹核果、肉質多汁的雌花花萼。
▲桑葚(Mulberry),桑科桑屬
雖然外觀與樹莓等聚合果類似,但楊梅其實屬於核果。一般核果的可食用部分是中果皮(如桃、杏、李),楊梅的可食部分卻是肉質多汁的柱狀外果皮衍生組織。
▲楊梅(Bayberry),楊梅科楊梅屬
來源:北京科技報、科協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