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來了!湖北重度聽障兒童可申請救助,126個人工耳蝸費用全免還...

2020-12-04 荊楚網

楚天都市報10月22日訊 (記者劉迅 通訊員薛源)今日記者從武漢兒童醫院獲悉,即日起,省內重度聽障患兒可以在該院申請湖北省人工耳蝸救助項目,患兒報名後即有機會享受免費植入人工耳蝸,不僅耳蝸費用全免,還補貼手術費,受惠名額126人。

今年,湖北省啟動人工耳蝸救助項目,免費提供價值8.8萬元的人工耳蝸,另外還補貼1.8萬元手術費。武漢兒童醫院是湖北省人工耳蝸免費項目定點篩查、手術醫院,1-18歲的患兒只要是湖北省戶籍、符合人工耳蝸手術適應症的聽障人群均可報名,計劃名額126人,按申請順序審批,做完為止。有符合條件的兒童可以到武漢兒童醫院香港路門診五樓登記,由專家對其情況進行評估、審核,諮詢電話027-82433252。

武漢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夏忠芳提醒家長,2-3歲是兒童言語發育的關鍵「窗口期」。對於患有先天性耳聾的患兒來說,搶在這一窗口關閉之前實施植入人工耳蝸等積極幹預手段,達到恢復聽力、保障言語能力正常發展,防止「十聾九啞」的發生,尤為重要。

夏忠芳主任提醒,家長應按規定給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如果發現有聽力問題,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一旦孩子被診斷為重度聽力障礙,應儘早植入人工耳蝸,以免錯過孩子聽力言語的最佳幹預康復時期。

相關焦點

  • 博鰲樂城為1歲半合併腦白質異常聽障兒童植入特許人工耳蝸
    一歲半的湖北男孩小航(化名)於6個月時被確診為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合併腦白質發育不良。得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可以申請國際最先進的人工耳蝸後,小航的家長積極為小航申請特許手術,待孩子重獲「新聲」。
  • 陝西省18歲以內聽障患者可免費申領人工耳蝸
    新華網西安4月24日電(汪豔)24日,記者從陝西省殘聯了解到,陝西省將為聽障兒童免費植入人工耳蝸,今年安排100名指標,優先資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保戶中的聽力殘疾人。  據了解,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是目前針對重度、極重度聽障患者重建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政府補貼額度最大的惠殘項目。
  • 聽障兒童概述 中國有聽力殘疾兒童13.7萬人
    大多數聽障兒童的言語能力明顯低於正常兒童。因為缺少與周圍語言環境的互動,一個會說「對不起」、「沒關係」的聽障孩子,遇到別人對他說「對不起」的時候,可能不會回答「沒關係」,而是同樣回答「對不起」。國外研究表明,聽障兒童在語言發育滯後的同時,還常伴有運動、認知等方面的異常或障礙。在重度和極重度聽障兒童中,高達25%的兒童有多重殘疾。
  • 人工耳蝸和助聽器的詳細區別
    人工耳蝸和助聽器本質區別人工耳蝸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提高及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很多危險的聲音基本集中在高頻音,助聽器往往會移頻,聽障患者此時聽到的聲音都不是原本的樣子,人工耳蝸是聲音信號處理器,可以很好地反應聲音的樣子,但患者真實聽到的聲音和正常人聽到的聲音會有一定差別。配人工耳蝸好還是助聽器好?
  • 樂清成全國首個人工耳蝸植入全免費城市!首批聽障者完成手術
    11月29日15時許,做完耳蝸手術的小胡被推出了手術室,她是樂清市首批享受人工耳蝸植入全免費的受助者之一。據她的主治醫生黃賽瑜介紹,小胡語言基礎好,恢復會很理想,術後3至6個月後,外面的聲音可以聽見,正常交流沒有問題。
  •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為2歲10月先天性聽力喪失男童成功植入人工耳蝸
    後來,一家人帶著小宇到醫院檢查得知左耳極重度耳聾,右耳需要佩戴助聽器,那時候小宇1歲4個月,醫生說是因為家長的基因導致的先天性聽力喪失。為了能讓小宇和普通孩子一樣,劉女士把小宇送到了重慶一家聽障康復中心就讀,由於託管學習的費用較高,迫於無奈,小宇每天只有半小時的學習機會,其餘時間均由媽媽照顧,一家人的開銷則由爸爸打工支撐。原本還算過得去的家庭,就這樣陷入了窘境。
  • 如果你是其中任何一種,不建議做人工耳蝸
    自費人工耳蝸植入費用昂貴,不考慮後期維護費用及手術費,光進口耳蝸材料就普遍高達20多萬,便宜國產也是7-8萬,且耳蝸商家在面對一些重度聽力障礙患者時過度神話人工耳蝸,很多家庭經不起誘惑寧願背負沉重經濟負擔也要選擇人工耳蝸植入。
  • 關於人工耳蝸,你了解多少?
    近期一則「尋找人工耳蝸」的消息被熱心網友紛紛轉發,沒多久,又演變成一則「孰真孰假」的社會新聞。且不論這個事件中的是非曲直,我們來說說事件主角——造價昂貴的人工耳蝸,究竟能為聽力的世界帶來什麼。1植入後靠電極刺激聽神經人工耳蝸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美國House研究所研發的單通道人工耳蝸商品機問世。
  • 樂清成全國首個人工耳蝸植入全覆蓋、全齡段、全免費城市
    重度聽障者因為聽力困難,平時與人交流、生活都很不容易,而人工耳蝸可以解決許多聽力障礙殘疾人的聽力問題,但因為手術植入、後期維護等費用較高,不少人因家庭經濟原因,錯失聽到世界的機會。為了讓聽不見的人能聽見聲音,樂清市在全市範圍內推出了一項惠及樂清市所有重度聽障者免費植入人工耳蝸的助聽工程,作為樂清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民生工程之一。
  • 關愛聽障兒童,臺灣振興醫院力博宏博士來我院分享人工耳蝸經驗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特邀請臺灣振興醫院力博宏主任來我院分享人工耳蝸經驗,課程定於2017年6月25日上午9點開始。本次課程的主題是「振興醫院人工耳蝸經驗」,旨在為兩岸人工耳蝸手術提供一個國際化的學習平臺,促進兩岸同行交流與學習,提升治療規範化與水平,幫助更多患有重度、極重度耳聾的兒童恢復或提供聽的感覺。
  • 此處「無聲」卻「有聲」——小海豚聽障兒童合唱團唱響第十屆殘運...
    小海豚聽障兒童合唱團有點「特別」,合唱隊隊員全部由有重度聽障問題的兒童組成,目前最小的成員僅五歲半,最大的成員是15歲,有些孩子佩戴人工耳蝸外形和普通孩子並無差異,有些孩子仍然帶著一個彎彎的助聽器,這些助聽設備幫助孩子們聽到周圍環境傳遞的聲音。這掛在耳朵後邊彎彎的助聽設備的形狀正與海豚的形狀相似,於是合唱團的名字就由此命名下來了。
  • 北京全城尋找價值20萬的人工耳蝸,到底是什麼?
    直到上世紀70年達,人工耳蝸問世,全世界約60萬重度耳聾患者聽到了聲音,並可以說話了,可以說是「鐵樹開花」,人工耳蝸給了聽障人士最基本的尊嚴!   而人工耳蝸的原理就是,通過電子裝置將外界的聲音,直接處理並器轉換成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來刺激殘存的聽神經並傳輸給大腦聽覺中樞而產生聽覺
  • 裝上人工耳蝸,1歲9個月女童聽到了聲音
    6月29日下午,當1歲9個月女童詩詩順著拍手聲轉頭的那一刻,在場的醫護人員和家屬都興奮起來。這意味著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又順利完成一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幫助孩子第一次聽到來自世界的聲音。
  • 聽障行業老幼兩端需求突出,7200萬聽障人群亟待滿足
    每四個殘疾人就有一個是聽障人士,每兩個多重殘疾人就有一個是聽障人士。老幼兩端需求突出根據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中聽力殘疾人的統計數據顯示,老年聽力殘疾人口數量佔比重、輕中度聽力殘疾多,兒童數量佔比小,但一二級重度極重度聽力殘疾居多【20】。
  • 全國愛耳日,人工耳蝸常見問題可直接諮詢專家
    為方便全省聽障兒童家庭及聽障人士對聽力康復知識的了解,江蘇省聽力語言康復中心語訓部主任張穎和中國聾人協會信息無障礙委員會副主任姚文奇,利用網絡平臺提供在線諮詢服務。   今天起至3月6日,全省殘疾人康復機構老師,聽障兒童家長以及聽障人士可以通過識別二維碼,加入微信群諮詢相關問題。
  • 人工耳蝸丟失需要重新開顱?專家說:並不需要
    人工耳蝸主要是用來重建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的聽力,這類患者助聽器效果往往不佳,只能通過植入人工耳蝸來康復聽力,恢復聽力語言交流能力。彭宏介紹,一般意義上丟失的人工耳蝸實際上是人工耳蝸整體的一部分,屬於體外的聲音處理器部分。如果體外聲音處理器丟失,並不需要開顱手術。
  • 這家以人工耳蝸聞名的浙企要進軍人工視覺了丨向上2021· 新說
    公司還擁有啟明創投、高盛資本、華睿投資等多家知名風投股東。 國內頭部科技公司也在尋求與浙諾神經的合作機會。9月27日是國際聾人日,騰訊多媒體實驗室聯合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天籟行動」,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前者與浙諾神經一起展開了改善聽力體驗的研究,確定了「手機伴侶+人工耳蝸」的解決方案,使語音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40%,極大改善了聽障人士的聽覺體驗。
  • 這100臺助聽器將幫助100名聽障人士聽見世界
    「許多中老年人雖然認識到自己的聽力有問題,但卻不知道可以通過佩戴助聽器來恢復。」歐平源說,尤其是偏遠地區的中老年人更認為失去聽力是老化的必然,沒想過如何解決,「我們希望助聽行動在解決部分聽力障礙人士的實際困難的同時,也產生一定的社會宣傳作用,令大眾知道助聽器能解決一部分聽力問題,而植入人工耳蝸可以重獲聽力。」
  • 山東省耳鼻喉醫院專家:這些情況需植入人工耳蝸
    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成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那麼?什麼程度的聽力損失患兒需要植入人工耳蝸?人工耳蝸植入標準需要先進行最佳助聽下言語識別率的測試後才能確定。目前在發達國家人工耳蝸植入指標放得越來越寬,比如說abr的反應閾值大於70以上,就可以進行人工耳蝸植入。國內標準是雙耳的聽力損失大於90分貝以上,才建議患者來進行人工耳蝸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