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歸納論證的例子
有一個人,名叫亨利,他很喜歡狗,一共養了5隻,並且把它們都訓練得很聽話,與狗的感情很好。
一天,亨利的妹妹帶著她的兩個女兒來看他。兩個可愛的小女孩來到一個新鮮環境,非常興奮,她們也很喜歡狗,想幾隻狗迅速地熟悉起來。
亨利把狗帶到院子裡,一排開,逐一介紹給小女孩。點到第一隻狗的時候,一個小女孩抬手想要去摸狗的頭,結果那隻狗一驚就跑掉了。亨利把狗喚回來,另一個小女孩把手伸到狗鼻子下,讓狗嗅一嗅,然後這隻狗就任由女孩摸它的頭。
亨利心想,「嗯,這很有意思,僅僅是一個巧合麼」,於是他就問他的兩個外甥女,是否願意做一個實驗,兩個小女孩很樂意。
實驗是這樣的,亨利逐一點剩下4隻狗的名字,當狗被點名字的時候,一個女孩直接抬手去摸狗的頭,另一個女孩把手放在狗鼻子下方,然後再去摸狗的頭。
結果每次都一樣的,第一種情況下,狗都被嚇跑了;第二種情況下,狗都表現得馴服,願意被撫摸。
亨利作出了一個經典的歸納推理的思考、驗證的過程,得出了狗在哪些環境下會作出什麼行為的實驗性結論。
科學發展就是建立以上對零散信息的歸納推理,得出一般性結論的基礎上。歸納推理是對大量的事物做出可信的一般性結論,如果可能逐一檢驗一定範圍內的每一個個體,以此來確定每個個體是否都具備這個特徵。
到這個做法幾乎不可能,亨利不可能對每一隻狗進行做實驗。所以只能以整體中的某一部分來進行研究,以此來代表整體。樣本範圍的大小決定了結論的代表性,因此樣本要儘可能地多,多到你認為它足以涵蓋整體中所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