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蝙蝠的優點,哪怕人類再進化數百年,也比之不及

2021-01-17 奇點使者

1903年12月17日,美國萊特兄弟嘔心瀝血發明的飛機面世,人們可以搭乘它,飛上天空,實現在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夢想。但是,近幾年裡,飛機事故頻繁出現,馬航370莫名消失之謎尚未解決,著名球星科比因意外墜機死亡,引得諸多球迷痛哭失聲。飛機出行雖然方便快捷,但是也是致死率最高大交通事故。此時,網友們腦洞大開:假如人類能擁有翅膀,可自由飛行,那很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了。

人們到底有多麼渴望擁有飛行能力?從我國的神話故事都可窺探一二。《嫦娥奔月》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民間神話故事,主要講述后羿的妻子因無意吃下仙丹,在月圓之夜,超塵脫凡,化為神仙,向月亮飛奔而去。熟知民間文化的朋友都知道,神話故事的人物和故事都是虛構的,但是都寄託著勞動百姓心中美好的願望。在古代封建社會中,老百姓飽受苛政的折磨,多麼希望能如同嫦娥仙子那般,擁有飛行能力,飛離這個環境,獲得新生。

人類是哺乳動物,自然界中一共有5500餘種哺乳動物,但是擁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只有一種,那就是蝙蝠。前段時間,我國湖北省武漢市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簡稱COVID—2019)。該病毒傳染性極強,擴散範圍廣,截止2月20萬,國內已有7萬多人被確診感染病毒,國外多國亦出現了感染病例,一時間,人人自危,凡事出門辦事,都得佩戴口罩。經過初步調查,新型冠狀病毒的原始宿主極有可能是蝙蝠。因而,蝙蝠再次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人們的印象中,蝙蝠似乎並不是什麼值得喜愛的動物。首先,它的外貌醜陋,是由老鼠進化而來,所以它經常被外貌協會的人所唾棄。第二,蝙蝠經常居住在陰暗、潮溼的洞穴中,假如你冒冒然闖入一個山洞,極有可能會惹出一大群蝙蝠,一不小心就會被咬傷。第三,蝙蝠是自然界的「病毒庫」,身上所攜帶的病毒數量超過千種,骯髒至極,讓人避之不及。雖然很多人都喜歡DC宇宙中維護哥譚市安全、對抗小丑的正義感十足的蝙蝠俠,但是絲毫不會改觀它們對於蝙蝠的看法。

蝙蝠真的有人們想像中那麼糟糕嗎?除了會飛行之外,就沒有別的有點?對此,生物專家給出的看法是:哪怕人類再發展數百年,也不一定能超過蝙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蝙蝠還有我們所不知道的優點?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番。

首先是DNA損傷自我修復機制,上面已經提及,蝙蝠是自然界的「病毒庫」,卻百毒不侵,主要就是因為擁有這個屬性;第二,雷達定位功能。對於這個技巧,很多人一定不會感到陌生。現實中,無論是軍事工業還是工業生產,都借鑑了蝙蝠這個功能。假如你是一名路痴的話,擁有雷達定位能力,必定可以事半功倍。

對於蝙蝠這種生物,我們要以辯證的觀點看待,不要被常規思想所束縛了,要全面認識它,不要一葉蔽目,否則你難以看清世界。

相關焦點

  • 人類用了數百年,取得了現在輝煌的科技成就,那麼再過數百年呢?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除了數百萬種生物之外,還有智慧生命人類。人類的誕生讓地球從普通的生命星球升級為智慧生命星球,而人類經過了數百萬年的進化演化,走進了文明時代。地球也跟著人類升級為文明星球,人類又經過長達5000年左右的文明發展,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時代。只有當人類走進了科技時代之後,我們才明白科技的力量有多麼強大。
  • 古老巨鷹,以恐鳥象鳥為食,「統治」紐西蘭數百年,曾是人類天敵
    在長久的生存和進化中,物種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人類組建起社會,在大社會中合作生活,就不再需要時時準備面對其它物種的危險了。但是在此之前,人類也是經歷了長久的進化,需要在野外面對其它大型食肉動物的捕獵。
  • 未知的自然界:病毒數百萬種,人類已知的才3000多種……
    伊波拉病毒感染的死亡率接近100%,病人死狀悽慘如血溶,致病烈度號稱古今最強,其感染性也極強,所到之處是名副其實的「生靈塗炭」,它肆虐非洲四十年,兇殘捲走了數萬人的生命。科學研究能夠確定的是,非洲蝙蝠(可能包含多個品種)至少是伊波拉病毒的宿主之一,不管是原宿主還是中間宿主,這都是原本「封印」在自然界內的未知力量,人類打開了這層「封印」,便猶如放出了屠戮人間的惡魔。
  • 蝙蝠進化上億年為什麼沒超越人類?
    難以量化的較量在生物之間比拼誰更高等,其實並沒有任何意義,在生物學之中,無論是原核生物還是人類都具有相同的地位。因此說蝙蝠進化上億年沒有超越人類,純屬是無稽之談。再者,即使我們真的把這兩個生物放在一起比較,蝙蝠並不一定會輸給人類。
  • 蝙蝠,人類的另一面!
    一、僅次於人類的哺乳動物 蝙蝠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8800萬年,與恐龍同時代,但恐龍滅絕了,那個時候,還沒有人類,但蝙蝠倖存了下來。如今,在地球上有961種蝙蝠,他們是除了人類以外,地球上數量最多、分布範圍最廣的哺乳動物,僅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蘭肯洞穴中,他們最多有2000餘萬隻之多。
  • 獨特的冠狀病毒毒株隨不同種類蝙蝠一起進化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海英)一國際研究團隊23日在《科學報告》線上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西印度洋地區36種蝙蝠所攜帶的冠狀病毒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同種類蝙蝠都有自己獨特的冠狀病毒株,這表明蝙蝠和冠狀病毒共同進化了數百萬年。
  • 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是如何進化的?
    即使你看不到蝙蝠瘋狂地撲騰,你也可能在它尋找晚餐的時候捕捉到它的高亢的啁啾聲。除了與吸血鬼有關外,它們還經常被稱為「會飛的老鼠」,並被認為是人畜共患疾病傳播到人類的罪魁禍首蝙蝠是唯一一種進化出動力飛行的哺乳動物,而且它們已經飛翔了數千萬年。那麼,這些奇怪的飛行是怎麼進化來的呢?大約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蝙蝠突然出現在化石記錄中。
  • 為什麼蝙蝠會飛行?6500萬年前,災難逼迫它們進化
    通過考古化石分析,大約8000萬年之前,蝙蝠的祖先就已經出現了。2006年,在內蒙古,考古學家曾經發現了一處哺乳動物化石,距今大約有6500萬年,時間上與恐龍滅絕的時期相吻合,這個化石經過檢測,最終判定為遠古翔獸的化石,體重大約為70g,體長不超過14釐米,基本上與老鼠相差無幾。
  • 蝙蝠病毒
    翅膀根據需要的調整可變寬窄,這一顯著優點,完美地助長了蝙蝠空中轉體的靈活性,這是包括鳥類以及其它飛行動物所做不到的。        歷史上有兩種偽科學的解釋,大多認為蝙蝠是老鼠或翼龍變成的;而研究表明,,現在的蝙蝠是由5000萬年前一種名為小型蝙蝠的物種進化來的。「中外科學家先後完成的蝙蝠基因組學研究在《科學》上在線發表。
  • 人類還會再進化嗎?人類將進化得奇醜無比?專家模擬給出答案
    有人說是烏鴉進化了,也有人說是烏鴉變異了,但無論是哪一種說法,好像人們都能接受。那麼,如果是我們人類自己進化呢?人類還會再進化嗎?人類以後將進化得奇醜無比?專家模擬給出答案。人類究竟還會不會進化?為什麼專家會說進化得奇醜無比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蝙蝠 蟑螂這些存在好久的動物沒有進化出人類一樣的智慧?
    2003年發現的距今5200萬年前的食指伊神蝠,向我們揭示了蝙蝠飛行能力的進化。食指伊神蝠前足五趾都有爪子,不像現代蝙蝠只有1-2個爪子;後肢較長而前肢較短,翅膀較為寬短。這種古代蝙蝠的身體構造是典型的樹棲動物,想必很擅長攀爬,但飛行能力比不上現代蝙蝠。
  • 蝙蝠的祖先是誰?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然後通過進化,它們能夠把四肢變成蹼狀翅膀。然而,從這些化石發現中沒有證據表明蝙蝠曾發生過這樣的變化。與我們今天所知的蝙蝠和這些早期物種不同的是它們能夠成功飛行的方式。早期化石顯示,它們的四肢各有五隻爪子。今天,大多數物種的四肢都有兩個爪子。它們在這些化石殘骸上的後腿表明它們曾經比今天的物種長得多。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前肢比今天短,但比今天長。
  • 科學家發現新的蝙蝠物種,身體為橙色。分析:這不一定是什麼好事
    近日,科學家宣布在非洲西部發現一種新的蝙蝠物種。和其它蝙蝠不同的是,它身上長有橙色的毛髮,猶如萬聖節的南瓜一樣的顏色,因此很多人稱之為萬聖節蝙蝠。據「紐約時報」報導,科學家們在2018年開始考察西非國家幾內亞一種瀕臨滅絕的蝙蝠的棲息地後,發現了一種新的萬聖節色蝙蝠--尼姆巴氏蝙蝠。
  • 中美歐最新研究溯源:新冠病毒最早可能1948年在蝙蝠中出現
    一項由中國、歐洲和美國的科學家共同完成的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能已經在蝙蝠中傳播了數十年,並且還可能存在其它能感染人類的病毒。他們還分析出新冠病毒出現的 3 個可能時間:1948 年、1969 年和 1982 年。
  • 一項國際研究稱:獨特的冠狀病毒毒株隨不同種類蝙蝠一起進化
    一國際研究團隊23日在《科學報告》線上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西印度洋地區36種蝙蝠所攜帶的冠狀病毒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同種類蝙蝠都有自己獨特的冠狀病毒株,這表明蝙蝠和冠狀病毒共同進化了數百萬年。所有動物體內都生活著病毒,蝙蝠則被認為是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這些病毒對蝙蝠無害,但如果在不同物種之間傳播,就有可能對其它動物構成危險。研究不同類型冠狀病毒與其宿主之間的遺傳關係,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病毒是如何從動物向人類轉移的,進而制訂更科學合理的公共衛生計劃。
  • 專家擔憂警告:蝙蝠或含有其它冠狀病毒
    美專家在蝙蝠身上,注射新冠病毒,發現該物種對病毒免疫效果,並且發現最接近新冠病原體,由此斷定該病毒已經在蝙蝠群體中存在近70年。研究人員在蝙蝠基因中有重要發現《自然科學》雜誌報導稱,在對新冠病毒進化過程的追蹤,是一個難以完成工程,計算量非常之大,病毒在基因中不斷地重組、變異,最終在全世界肆虐開來,說明新冠病毒已經能夠適應在宿主以外環境生存
  • 未來的人類能不能進化出、像蝙蝠一樣與病毒和平共處?
    從早期的演化理論來看,似乎有那麼一些道理,但現代科學已經搞清楚了人體以及病毒感染人的各種機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類演化出像蝙蝠一樣適應多種病毒,是不可能的!這有如下幾個原因。但無論是詹納還是巴斯德都發現,人體獲得這些病毒的免疫力之後,並不是終身擁有的,有一個時效性,比如現代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時間大約只有6個月,超過這個時間再被狗咬必須再次注射以重新獲得免疫力,所以這是各位必須了解的!
  • 蝙蝠為何不受病毒侵擾?
    / 03 /病毒比人類存在更久遠原始病毒變化非常快,以至於在短短幾百年後,沒有多少原始染色體組留下來,但是,病毒的DNA和宿主融為一體,那麼就會隨著宿主進化而進化。將不同生物的DNA進行比對,如果在兩種動物身上發現了病毒DNA序列,那麼他們很可能是從一個共同的祖先哪裡獲得的。
  • 科學家揭示蝙蝠飛行及免疫適應性相關機制
    中外科學家完成的蝙蝠基因組學研究近日在《科學》上在線發表。科學家對兩種不同類群的蝙蝠基因組比較分析,揭示了蝙蝠飛行及免疫系統的適應性相關機制,闡明不同蝙蝠類群的分子多樣性機制,為蝙蝠及其它哺乳動物在生物學及進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蝙蝠海豚用相同方式進化回聲定位
    在控制回聲定位的基因方面,馬蹄蝙蝠的基因進化方式與海豚的相同。圖片來源:Professor Gareth Jones  海豚和蝙蝠並沒有多少相似之處,然而它們卻有同一個超能力:都可以通過發出尖銳聲音和監聽回聲來捕捉獵物。現在,一項研究顯示,該能力是它們各自通過相同的基因突變而形成的。這表明,即使差異很大的動物,也會通過相同的進化步驟,形成新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