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12月17日,美國萊特兄弟嘔心瀝血發明的飛機面世,人們可以搭乘它,飛上天空,實現在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夢想。但是,近幾年裡,飛機事故頻繁出現,馬航370莫名消失之謎尚未解決,著名球星科比因意外墜機死亡,引得諸多球迷痛哭失聲。飛機出行雖然方便快捷,但是也是致死率最高大交通事故。此時,網友們腦洞大開:假如人類能擁有翅膀,可自由飛行,那很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了。
人們到底有多麼渴望擁有飛行能力?從我國的神話故事都可窺探一二。《嫦娥奔月》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民間神話故事,主要講述后羿的妻子因無意吃下仙丹,在月圓之夜,超塵脫凡,化為神仙,向月亮飛奔而去。熟知民間文化的朋友都知道,神話故事的人物和故事都是虛構的,但是都寄託著勞動百姓心中美好的願望。在古代封建社會中,老百姓飽受苛政的折磨,多麼希望能如同嫦娥仙子那般,擁有飛行能力,飛離這個環境,獲得新生。
人類是哺乳動物,自然界中一共有5500餘種哺乳動物,但是擁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只有一種,那就是蝙蝠。前段時間,我國湖北省武漢市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簡稱COVID—2019)。該病毒傳染性極強,擴散範圍廣,截止2月20萬,國內已有7萬多人被確診感染病毒,國外多國亦出現了感染病例,一時間,人人自危,凡事出門辦事,都得佩戴口罩。經過初步調查,新型冠狀病毒的原始宿主極有可能是蝙蝠。因而,蝙蝠再次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人們的印象中,蝙蝠似乎並不是什麼值得喜愛的動物。首先,它的外貌醜陋,是由老鼠進化而來,所以它經常被外貌協會的人所唾棄。第二,蝙蝠經常居住在陰暗、潮溼的洞穴中,假如你冒冒然闖入一個山洞,極有可能會惹出一大群蝙蝠,一不小心就會被咬傷。第三,蝙蝠是自然界的「病毒庫」,身上所攜帶的病毒數量超過千種,骯髒至極,讓人避之不及。雖然很多人都喜歡DC宇宙中維護哥譚市安全、對抗小丑的正義感十足的蝙蝠俠,但是絲毫不會改觀它們對於蝙蝠的看法。
蝙蝠真的有人們想像中那麼糟糕嗎?除了會飛行之外,就沒有別的有點?對此,生物專家給出的看法是:哪怕人類再發展數百年,也不一定能超過蝙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蝙蝠還有我們所不知道的優點?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番。
首先是DNA損傷自我修復機制,上面已經提及,蝙蝠是自然界的「病毒庫」,卻百毒不侵,主要就是因為擁有這個屬性;第二,雷達定位功能。對於這個技巧,很多人一定不會感到陌生。現實中,無論是軍事工業還是工業生產,都借鑑了蝙蝠這個功能。假如你是一名路痴的話,擁有雷達定位能力,必定可以事半功倍。
對於蝙蝠這種生物,我們要以辯證的觀點看待,不要被常規思想所束縛了,要全面認識它,不要一葉蔽目,否則你難以看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