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學網劉暢:賦予每個學生對話世界,創造未來的力量

2020-12-02 網易

2020年12月1日,第12屆網易教育金翼獎頒獎典禮在網易北京研發中心盛大舉行,32項大獎被一一揭曉,300餘名教育界人士齊聚一堂,圍繞「守正破局·創贏未來」這一主題進行熱烈探討。在活動現場,天學網市場總監劉暢先生接受了網易專訪。


網易教育:各位網友大家好,關注網易教育,關注網易教育「金翼獎」,現在做客我們直播間的是天學網市場總監劉暢先生,劉總您好,請您跟網易的網友打個招呼。

劉暢:網易的網友,大家好!我是天學網的市場總監劉暢。

網易教育:首先,恭喜天學網獲得2020年度用戶信賴教育品牌獎項,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天學網。

劉暢:我們天學網是做初高中的英語全學科的課內教育的輔助產品的,我們有圖書產品,以及線上產品,並且我們在2020年,也就是在疫情以後,我們還開設了我們to C的產品,就是線上的一對一課程。

網易教育:今年「金翼獎」的主題是「守正破局·創贏未來」,天學網始終堅守的初心是什麼?又是如何在瞬息萬變的教育市場中始終保持競爭力的?

劉暢:我們的初心有兩點:第一,我們品牌的核心理念,叫做「賦予每個學生對話世界,創造未來的力量」。這是我們一直堅守的一個理念,就是我們要讓我們的產品在每個學校的學生用完以後都會有效果,這個效果分成兩方面:1.真的能提高他的英語的分數,提高他的成績。2.要提高他的綜合素質,讓他敢於開口,聽得懂,不是像我們以前學那種啞巴式的英語,徹底告別專門應試的教育,更注重的是提能和提分,這是我們的第一點。

第二,天學網一直是AI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與教育融合的領軍企業,我們在2011年就把我們的AI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和我們的英語教育的方法融入到一起,讓每個學生都能開展智能、個性化的教育,讓每個學生都針對他的易錯點、薄弱項來開展他自己的個性化的教育,任何一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學生都開展的是他自己的一套學習體系。

網易教育:您對天學網未來的發展有哪些期許和祝福?

劉暢:我們天學網未來的發展,我最關心的,或者我們整個核心最關心的就是我們董事長汪福安汪總一直推行的「全場景+大數據」的計劃,我們致力於把天學網的教育、教學產品能夠推到這四個場景,分別是課前、課中、課後和機房,讓學校常態化的進行摸測和練習,真正幫助老師減負,幫助學生提能提分。

網易教育:最後,再次恭喜天學網獲得這個獎項,也感謝劉總今天帶給我們的分享,謝謝。

劉暢: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綜合 責任編輯:劉序_NQ7809

相關焦點

  • 天學網榮獲網易新聞「2020年度用戶信賴教育品牌」
    「守正破局·創贏未來」,2020年網易教育金翼獎頒獎典禮於12月1日在北京網易北京研發中心舉行。教育行業頂級專家共聚一堂,思考現在、展望未來。與此同時,盛典設置的以網絡票選和專家團隊綜合意見共同評出的二十七項大獎,六項教育特別大獎全部揭曉,天學網榮獲「2020年度用戶信賴教育品牌」殊榮。
  • 天學網推出英語初高銜接計劃,平穩過渡,衝刺滿分
    為了新高一學生在開學後能夠夯實基礎,做好銜接課程學習,鞏固初中英語難點,感知高一重點內容,針對初高中學習的差異,天學網陸續在廣東、山東、浙江、雲南、貴州、重慶、四川、湖南、江蘇等地推出了英語初高銜接計劃,幫助學生平穩過渡,衝刺英語高分。
  • 對話楊斌:為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中學建設貢獻「錦一」力量
    學校立志培育「涵養創造未來的智慧,沉澱行走全球的品格」的錦一人,培養與「世界一流中學」相匹配的錦一教師,向祖國提供建設世界一流中學的「錦一方案」。 它們帶給錦一的啟示是:「辦『百年名校』、『千年名校』的信仰」以及「百年堅守千年等待的力量」。 辦一所名校是急不來的,但也是等不起的。楊斌堅定地說道:「要積極主動地去做,對標世界一流名校來設計錦一總體框架。對標世界一流,首先要對標中國一流,立足中國國情,從一開始就向世界一流邁進。
  • 對話中國電科沈泉:知識改變命運 科技創造未來
    2020年全國「兩會」,中央網信辦網評局、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工作局指導,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央企業媒體聯盟聯合推出「對話新國企·大道康莊」、「對話新國企·一線心聲」系列融媒體訪談,邀請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國企兩會代表委員,聚焦決勝全面小康,縱論國資央企改革發展新舉措、新作為。
  • PISA之父:教育是幫助學生開發出可靠的指南針
    目前中國的教育體系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處在一個既可以向前看又能向外看的好時機。  我知道你們在尋求新的教育模式來應對此次新型冠狀疫情。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會帶給我們什麼,這次疫情只不過是眾多不確定事件中的一個。  在這個加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對未來的思考不再是從現實出發去猜想未來,更多的是想像未來,給未來創造空間。
  • 對話的古今之變與教育性對話的意蘊
    「當對話在蘇格拉底、柏拉圖和朋友圈子裡成功開展的時候,情形完全不同。隨後蘇格拉底靈魂的積極力量,即它的愛欲,開始起作用。通過照著自己的形象發展其他人真正的人性,從而創造出生存共同體——這是蘇格拉底愛欲的工作。」
  • 未來校園:讓美浸潤校園的每個角落
    來自全國各地的24位嘉賓分享了他們對於時代的發展和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未來校園的場景變化的看法。校園空間,感知美才能創造美木心先生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拯救不了」。對於學生來說,審美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而校園是學生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場景,對於學生審美力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深圳市福田區紅嶺實驗小學執行校長臧秀霞分享了她的「庭院式校園」。
  • 「讓每個學生出彩」,應技大為「折翼天使」插上夢想的翅膀
    圖說:聾人藝術家周佳藝講解作品(左)「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的聾人高等教育,為聾人孩子們找到了與世界對話的新窗口,賦予他們追求夢想的自信與勇氣,充分體現了學校對殘疾人的關愛和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徐鳳建評價道。
  • 艾誠對話哈佛諾獎得主Eric Maskin丨回應中國榜樣力量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尹建堃,中共無錫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柏長嶺,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人才處副處長潘聰明,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寧小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長張承惠,2020中國年度最佳僱主評委會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智聯招聘CEO郭盛,《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副主編鈕鍵軍,DT財經主編唐也欽,聯合國婦女署項目及合作關係夥伴專員Birat
  • 陳威如:用平臺管理思維創造未來世界的組織模式!
    它的商業模式是讓包括藝術家、學生、業餘或職業設計師等有興趣設計T恤衫的人將設計投稿至該公司,然後在網上讓人們對這些設計投票,選出得票率最高的四種T恤加以製造銷售。每周發布的新設計有八百種之多,而網站至今累計的設計圖樣已超過十萬種。
  • 海克斯康「智啟」新未來:以數據感知智能製造以互聯創造高效城市
    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舒適、愜意的生活,而這一切都得益於科技的力量。科技首先賦予傳統的生產工藝和流程以高效、精準的智能變革,讓製造業配備「智能大腦」和核心,在硬體設備和基礎設施愈加提升「智商」後,科技的力量則讓城市的普通大眾受益,享受數據聯通開啟的未來生活,從而踐行「智慧啟迪生活和城市發展」的初衷。在建造智慧工廠和打造智慧城市過程中,海克斯康歷來秉承「塑造智慧變革」的理念,積極賦予各個行業的發展以智慧啟迪。
  • 國際博物館人「雲上對話」:疫情下博物館的力量
    「博物館的力量——國際博物館人云上對話」現場過去幾個月所發生的一切,可能會在未來數年內改變著世界。博物館之間如何相互連結,彰顯博物館聯盟的力量?為探討這些問題,上海博物館發起並主辦「博物館的力量——國際博物館人云上對話」,該對話由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承辦。
  • 蔣鵬奕:以毀滅性的力量賦予作品新生
    在此,我們特別與大家分享,藝術家蔣鵬奕在今年5月,於香格納北京舉辦的藝術家分享和對談「毀滅的多重視覺演繹」中的精彩內容,以便幫助大家更好地走進藝術家的創作世界。在蔣鵬奕的早期創作中,《萬物歸塵》系列和《不被註冊的城市》系列都悲哀地將城市未來想像成一片廢墟,以此反思現代文明進程。整個創作過程分為兩部分,首先藝術家會拍攝一個環境作為背景,然後利用PS手法在背景中添加破敗的都市建築,亦或者將另一張拍攝建築群落的照片疊加進去。蔣鵬奕說:「我大概為這兩個系列花費了四年時間。
  • 綜合素質評價: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
    在過程性評價內容的確立過程中,也貫穿了對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設計,各門學科的學科素養階梯培養目標越來越清晰。在「評價宜粗不宜細」的評價原則和「要什麼就評價什麼」的評價理念指導下,學校教師還對評價的平時記錄方式進行開發、創造,如運用評價記錄卡、課程實施調控記錄表,督促和記錄課程的實施。
  • 溫和的力量——對於高考作文題,援疆教師潛海龍這樣說
    溫和的力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如果說,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目是命題者與考生之間一場潛在的對話的話,這是一個溫和的開場白,是一份直抵內心的溫暖——人是有個性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潛質,也都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期望,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坐標。
  • 學而思牽手北大,網友:機構的「好未來」,還是學生的「好未來」
    學而思登堂入室攜手北大近日,北京大學與好未來教育集團(學而思教育科技)舉行人才戰略合作籤約授牌儀式。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陳徵微,好未來教育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白雲峰等出席儀式。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自己的2個學生除了在他那兒上課外,同時也在另一位老師那裡上課。白雲峰覺得自己已經這麼厲害了,誰還會比他更厲害呢?於是,他以學生家長的身份去進行「暗訪」。但自稱「工作人員」的張邦鑫攔住了他,並對他說:「你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 加強培養新聞專業學生的對話能力
    但是,由於中國社會發展、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迅猛變化的現實,新聞傳播教育相應的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其目的是,要培養更加適應時代的政治信念堅定、專業基礎深厚、業務能力突出的新一代新聞傳播工作者。這其中,一個重要任務是,更加有效地培養他們的與社會對話的能力。開展"對話教育"的研究、培養出具有較強對話能力的畢業生,應該成為新聞教育界、學界高度關心、積極探討的一個課題。
  • 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溫州啟幕
    「寓見未來」科學交響三部曲從科藝交融、跨界碰撞和使者人生三個維度,寓科學、見世界、言未來,奏響了一曲屬於科學世界的未來交響樂。現場還展示了「天問」的聲音設計方案,在聲音創作中,將深厚歷史背景的多元文化的各種音樂與自然世界中的聲音賦予當代意義,帶著當下的情感、思考和科學理念,向一切未知發出疑問。
  • 「走進科技,創造未來」峨眉山羅目鎮小激發學生科學興趣
    中國網12月1日訊(張英)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營造濃鬱的科學氛圍,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近日,峨眉山市羅目鎮小學舉辦了主題為「走進科技,創造未來」的科技節活動。此後,各班學生安靜、有序地參觀了此次科技節中科學幻想畫、科技小製作、科技手抄報的優秀作品。 「科技是夢想的舞臺,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學會了創造,展示了才能,體驗了成功。」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期待科技節的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照亮孩子們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