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等於吃病毒、細菌!家中4大健康隱患,你家可能就有!

2020-11-25 濟寧新聞網

春季天氣回暖,非常適合細菌、病毒等的繁殖。如果不注意飲食、環境衛生,就很容易讓病菌有機可乘,威脅人體健康。生活中常見的健康隱患有哪些呢?趕緊看一下吧,說不定你家就有哦。

1、食物存儲不當,容易受汙染

你家的蔬果等食物是怎樣儲存的?是買回家直接扔廚房,還是隨便塞進冰箱?當心食物存儲不當,不僅流失營養,還易招來病菌。

直接放廚房?有些家庭的廚房油煙比較重,其中還可能含有苯並芘等致癌物,就算是開了油煙機,也未必能將其完全排出屋外。如果直接將買回來的食物裸露著放在廚房,這些致癌物就可能散落甚至滲透到食物當中,危害人體健康。

【建議】如果習慣將菜放廚房,建議套上保鮮袋或裝進帶蓋子的容器中。

隨便塞進冰箱?冰箱有一定的保鮮作用,但不是「萬能保險箱」,如果食物放不對,也可能引發健康問題。

全球衛生理事協會曾調查發現:冰箱是家裡第二髒的地方,僅次於浴室密封膠。普通細菌在冰箱的低溫環境下無法存活,但一些嗜冷菌可以,如李斯特菌、副溶血弧菌等。

冰箱長時間沒清洗,這些細菌就可能大量存在。如果將食物隨便塞進冰箱,很容易造成交叉汙染,人體食用後,就可能引發感染。案例中的男子,就是感染了副溶血弧菌。

【建議】用冰箱儲存食物,應該遵循以下3個原則:

①熟上生下。無論是冷藏室還是冷凍室,都應該將能直接食用的放上層,需要加熱的放下層。

②最多7成滿。冰箱最多放7成滿,以利於冷空氣流通,確保溫度達標。

③定期清潔冰箱。每2~3個月徹底清潔一次冰箱,但不建議用消毒液等清洗冰箱,以免造成二次汙染。

2、食物清洗不當,農殘可能更嚴重

食物的清洗也是花樣百出,濃鹽水浸泡果蔬去農殘、流水衝肉類除細菌等等,這些方法究竟對還是不對呢?

濃鹽水浸泡,去農殘?對於受農藥汙染較重的葉類蔬菜(如:油菜)、茄果類蔬菜(如:番茄)、嫩莢類蔬菜(如:豆角),很多人都會用濃鹽水浸泡一段時間,據說能去除農藥殘留,究竟是不是這樣呢?

濃鹽水確實可以促使蟲卵等脫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溶解農藥殘留。但鹽會降低水的清潔能力,如果鹽的濃度過高,還會形成滲透壓,導致溶解在水中的農藥進入蔬果中,適得其反。長時間浸泡果蔬,還會導致部分水溶性營養素流失,如:維生素C、維生素B等。

【建議】去皮、焯水1~2分鐘都是不錯的去農殘方法;不適用這兩種方法的果蔬,也可用少量小蘇打浸泡幾分鐘,再用流水衝洗。

蔬菜先切後洗,更乾淨?蔬菜先切後洗,會加大蔬菜與水的接觸面積,導致更多的水溶性營養素流失;同時,還會增加蔬菜表皮農藥汙染的機會,引起健康風險。

【建議】蔬菜先洗後切。對於帶蒂的蔬菜,如辣椒、番茄等,應先衝洗再摘除蒂部,以免蒂部的病原微生物等進入蔬菜內,造成汙染。

3、自製食品,可能暗藏健康風險

食品安全問題不斷,外購食品高油高鹽、餐廳食品又懷疑衛生問題、外賣食品也會擔心外送人員「偷吃」。很多人選擇自製食品,於是買回各種食材在家裡DIY。豆漿機、酸奶機、麵包機、蛋糕機、烘焙爐一股腦兒購置齊全,他們普遍認為自製食品更安全。

但事實上目前常見的發酵類自製食品,包括自製醃菜、葡萄酒甚至酸奶等,均存在不同安全隱患。不了解操作工藝和流程、盲目自製食品,比工業食品安全風險更大。一定要小心其中的健康隱患。

盤點那些可能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自製食品

1、自製醃菜、醃肉

風險:亞硝酸鹽

食品在醃製的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劇毒物質,成人攝入0.2~0.5克就會中毒,攝入3克就會導致死亡。

亞硝酸鹽還是一種致癌物質,長期食用會誘發食管癌。此外,亞硝酸鹽還會與食物中的胺類發生反應,生成強致癌物亞硝胺。

只有醃製了20天以上的酸菜,亞硝酸鹽含量才會降到很低,才可安全食用。

2、自製紅酒

風險:甲醇

由於植物細胞壁中含有果膠,在發酵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甲醇,工業化生產葡萄酒時,一般會通過前處理、改良菌種和改善工藝等方法來降低甲醇含量。而家庭自釀葡萄酒時,很多人並不知道怎麼樣來操作,不知道如何能減少甲醇的產生。所以如果家裡沒有儀器,不能確保降低甲醇的量,建議還是不要在家自行製作葡萄酒。

3、自製花生油

風險:黃麴黴菌、原油中含有害物質

我們常用的榨油原料花生、大豆等都很容易被黃麴黴菌汙染,發黴產生強致癌物黃麴黴毒素,威脅人體健康。工業榨油時大部分的黃麴黴毒素會在精煉的高溫過程中被消除,而自榨油沒有這一過程,黃麴黴毒素含量就很容易超標。而由榨油機壓榨得到的油,稱為「原油」,俗稱「毛油」或者「粗油」。我國標準規定,未經精煉的植物原油不能直接食用,只能作為成品油原料。原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的混合物,俗稱中性油。除中性油外,原油中還含有非甘油酯物質,統稱雜質。由於雜質多,自榨油容易酸敗變質,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也會被氧化破壞;同時,自榨油氧化產物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

4、自製酵素

風險:雜菌汙染

自製酵素時,經過發酵後,水果自身的營養不僅會遭破壞,而且病菌可能也會插一腳。在自製的簡易條件下,不能對細菌的種類進行選擇,得到的酵素成分也不能確定。水果表面的微生物組成多樣,在發酵過程中,極易受到雜菌(如黴菌)汙染,如果滅菌不徹底,雜菌很可能在裡面生長,從而產生有毒物質。飲用這樣的水果酵素,反而會增加健康風險。

5、自製酸奶

風險:雜菌汙染

一般人在家庭環境中自製酸奶,很難保證嚴格的殺菌條件,即使將牛奶煮沸,把製備酸奶的相關器皿全部在開水中消毒,在操作過程中也難免受到其他雜菌的汙染。這樣做成的自製酸奶不僅不會更健康,反而還對健康造成威脅。

總的來說,防範這些「天然毒素」,需要在食物的製作保存中遵循科學指導下的衛生操作,不要以為「自製的食品就安全」。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向細菌說「NO」,做病毒終結者!飛利浦空氣淨化消毒機守護全家好空氣
    大眾耳熟能詳的「氣溶膠」也將裹挾這些看不見的「病菌威脅」飄蕩在我們的居室中,家中的老人,尤其是兒童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襲。而隨著家人進出,也將攜帶外界環境的多種細菌和病菌進入到居室內,使得本來汙染較多的冬季室內空氣變得越加嚴峻複雜。 秋冬至汙染增 健康呼吸如何守護? 交叉傳染,通風不佳,促使各種流感,呼吸道疾病、流行性傳染病在冬季紛紛登場。
  • 央視曝光:家中細菌的主要傳播者竟然是它!你家如今還在用?
    不知道各位穿衣搭配時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將衣服從洗衣機裡洗出來之後,穿在身上就莫名其妙的感覺痒痒的,然後就像是有小針一樣刺癢刺癢的。很多人感覺啊,可能是換季了,自己皮膚比較敏感,就不怎麼放在心上。但是有這種想法就錯了!導致身上長痘刺癢的原因都不是這個,真正的背後黑手可能是它!各位常看央視的節目嗎?央視有一欄節目叫做《是真的嗎?》
  • 央視證實:它是家中細菌主要聚集地,比馬桶還髒,你還在用?
    央視曾經在一欄節目中曝光,家中洗衣機內部的細菌含量,可能是馬桶的N多倍,同時也是我們家中各種細菌的主要聚集地和傳播途徑!現在冬天,衣服又大又厚又重,洗衣機的使用頻率也會越來越高,所以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健康還是為了家人的健康,洗衣機內的問題一定要重視起來。
  • 病毒和細菌有何區別?醫生:病毒比細菌更可怕,3個理由讓你明白
    病毒和細菌都是能讓人生病的一種微生物,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都習慣將病毒和細菌放在一起說,而這兩者確實都是可以讓人們生病的東西,但醫生也跟我們說,病毒要比細菌可怕得多,大家也需要搞清楚病毒和細菌到底有什麼區別!醫生:病毒和細菌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說病毒比細菌更可怕,3個理由讓你明白。
  • 打噴嚏的飛沫中有多少細菌病毒,正常人也有嗎?
    我們身體有一個應激保護性的反射系統,就像手指接觸到燙或者冰的東西時會猛地縮手一樣,呼吸系統裡也有類似的應激反應,那就是噴嚏,生活中也比較常見.。那麼打噴嚏的飛沫中有多少細菌病毒,正常人也有嗎? 打噴嚏是怎麼形成的?
  • 蟲子對我們生活造成哪些隱患
    由此可見,家裡的害蟲威脅還遠遠沒有達到徹底的消除;    那麼,我們家中最常見的蟲子有哪些呢?這些害蟲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都會有哪些隱患?白威蟲控告訴您;  1、打不死的小強:蟑螂歷經幾億年的繁殖,生命力極強,家中發現一隻蟑螂,好吧,大意吧!
  • 失眠造成的4大健康隱患,不可輕視!
    失眠造成的4大健康隱患1、失眠會導致代謝發生紊亂長期失眠會造成大腦皮層的功能出現紊亂的情況,並且身體裡面的脂肪以及糖分代謝功能也會出現下降的趨勢。可以有效的預防細菌以及病毒的侵害,如果說長期處於失眠狀態,就會直接抑制這種因子的產生,從而造成人體的免疫能力下降。
  • 央視曝光:家中細菌的主要傳播途徑竟然是它,你家是否也在用?
    身上經常感覺到痒痒,或者長痘,你可能會以為是自己吃壞了什麼東西或者是身上被摸到什麼。但大部分原因都不是因為這些,導致你渾身長痘痒痒的罪魁禍首,極有可能是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央視的一欄節目:《是真的嗎?》,這個欄目中有一期節目就專門為大家拆開了使用了兩年的洗衣機為大家證實!真的太髒了!
  • 發燒了,醫生如何判斷感染源是細菌還是病毒?兩步走保證確診無誤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有過感冒發燒的經歷,到了醫院後醫生會叫我們去做一個血常規檢查,很多人對此不解:一個小小的「感冒」需要多此一舉嗎?雖然血常規檢查就是扎一針,抽點血,不過其背後的功勞可是不小。
  • 人人害怕的黃麴黴毒素,可能藏在廚房裡,檢查一下你家有沒有?
    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黴變的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原因就是存在黃麴黴菌,而這種細菌會代謝出一種物質——黃麴黴素,這種物質的可怕之處在於毒性很強,強到什麼地步?這麼說吧,大家一定從電視上聽說過砒霜,只要吃0.1克就會死人。
  • 洗衣機右下角有個開關,只要一打開,細菌髒水流出來,你知道嗎?
    我家中的洗衣機用了快兩年了,最近洗衣機內總是有一股子味兒,有時候洗好的衣服上也會有「怪味」,這讓我很是鬱悶,難道是我家裡哪出了問題?前幾天在單位跟同事閒聊,說起洗衣機,我就把我家的情況跟同事說了一下,同事拍著我說「你是不是傻」,我當時就蒙了,我怎麼就傻了?
  • 提醒:4種食物,寄生蟲可能超標,少碰為妙!看看有你愛吃的嗎?
    提醒:4種食物,寄生蟲可能超標,少碰為妙!看看有你愛吃的嗎?其實患有的一些疾病,和平時的飲食是有著很大關係的,畢竟「病從口入」,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以下4種食物裡或許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如果長期吃下去會危及到我們的健康,不要忽視了。提醒:4種食物,或含寄生蟲超標,少碰為妙!看看有你愛吃的嗎?
  • 央視曝光:家中細菌的主要傳播地竟然是它!你家還在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明明是洗乾淨的衣服,穿在身上會感到很刺癢,看看皮膚上,卻什麼現象都沒有,很多人都覺得莫名其妙,覺得有可能是衣服材質的問題,也不會很放在心上。其實,出現刺癢的問題,並不是衣服材質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最大的可能就是它!不知道大家喜歡看央視財經頻道的《是真的嗎?》這個節目不?這個節目都是證實一些我們平常所看到的一些現象。
  • 我可能沒上過生物課,病毒和細菌竟有這麼多不同
    其實,雖然都是可能讓人體生病的病原體,細菌和病毒,無論是從它們自身來說,還是從致病原理、治療方式來說,都大不相同。Part.1、雖然都很小,但細菌往往比病毒大得多病毒和細菌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的詞語,但它們的差異可不少。首先,它們的大小有差別。
  • 家中洗衣機用久了?用它泡一泡,細菌汙垢全消失了,超實用!
    那麼經常用洗衣機洗衣服的你,有洗過洗衣機嗎?有些常識的都知道,家中洗衣機用久了,不僅會在縫隙中堆積了很多汙垢,並且還滋生了很多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細菌。尤其是南方家庭使用非常頻繁的洗衣機,由於環境比較潮溼比較熱,每次打開洗衣機都有一股黴味,甚至連洗出來的衣服都味兒的不行。不明原因的你,甚至以為是洗衣粉出了問題,還在頻繁地更換洗衣粉或洗衣液。
  • 帶孩子了解病毒、細菌、微生物
    大家要去探索病菌是怎樣讓人生病的,人的身體又是怎樣恢復健康的。小到一滴海水中可能有兩千萬個!數量多到比地球中的總人口還要多!有圓有扁,形態各異,有的讓人生病的,有的卻讓我們保持健康,有的能把牛奶變成酸奶,把石頭變成土壤,每天做著很多很多…特別了不起的事!它們就是——微生物。
  • 毛蛋真的「健康」嗎?這種毛蛋千萬不要吃,全身不是寄生蟲就是細菌
    說到毛蛋,相信你身邊肯定有一些人喜歡好吃這些東西。在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有次看到一口平底大煎鍋上放了好多毛蛋,很多人圍在鍋的四周在津津有味的吃著毛蛋,對於他們來說,這個毛蛋真是美味的很。看著還帶著毛帶著頭的蛋,對於我來說怎麼能下去了口。有的人說,這個營養價值可高了絕對的滋補,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就今天來了解一下。
  • 20%的癌症都是由細菌、病毒引起的!警惕這5類病毒,別讓它們成為...
    2、對於老百姓來說,可以每年做一次體檢,項目包括肝功能、B肝五項等,這些項目有助於及早發現肝臟是否被病毒感染。2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宮頸癌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的女性比沒有感染的女性得宮頸癌的可能性明顯增加,但這並不是說感染了HPV就等於得了宮頸癌,上百種HPV病毒中,可能引起宮頸癌的只有13種高危型和5種中危型。
  • 隔夜的水、菜、茶和肉,哪個能吃,哪個不能吃?醫生告訴你答案
    大部分人迫於生計,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安靜的吃一頓飯。反而在晚上,在大部分人都下班的情況下,夜晚便是成為了休閒娛樂的時間,也就擁有了大把可以揮霍的時間,並且一般在這個時間段,家人都是比較齊全的,而且做飯菜的時間也及其充裕,人多,飯菜也就做得多,那麼無法避免的,肯定會有吃不完的情況,那麼就會出現剩菜剩飯的情況。有人覺得把剩菜剩飯扔掉是很可惜的,所以會把它存放在冰箱裡。
  • 吃一口等於6個塑膠袋,3物撤離餐桌,消化科:胃病或會知難而退!
    正常情況下,幽門螺桿菌會被胃外的胃黏膜阻塞,但由於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保護胃部,導致胃黏膜受損,幽門螺桿菌容易侵入胃部,危害胃的健康。醫生提醒:這3物吃一口等於吃6個塑膠袋,撤離餐桌!1、剩飯剩菜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是平時都很節約,所以經常有些剩飯剩菜捨不得直接丟掉,但是這種食物很容易滋生很多細菌和病毒,因此,如果你不想被幽門螺桿菌感染,最好儘快把剩菜丟掉,因為這可能有助於減少對胃的損害,胃病也會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