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鄧巴數之七:暴力的壟斷

2021-01-09 大象公會

文|輝格

國家的建立,是否是個人自願讓渡權利的結果?

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一些社會契約論所宣稱的讓渡契約,其實是國家所建立的和平秩序長期持續的結果,而不是原因。這些近代政治倫理原則顯然不存在於前國家社會中。

事實上,沒有自願交出的權利,只有在威脅和恐懼之下基於利益考慮所達成的均衡。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將國家定義為一種壟斷暴力的實體,它宣稱在其領地內,只有它自己或經它允許,才能合法的使用暴力。

馬克斯·韋伯,德國政治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

這一定義被政治學家普遍採納,它確實抓住了國家的核心特徵。武裝組織建立後,還需進一步壟斷暴力,這是私人武裝組織向國家轉變過程中的關鍵一步。假如一個社會始終沒有任何組織能做到這一點,它便處於無政府狀態,任何人都可以對其他人使用暴力。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轉變,是出於利益最大化的需要。由於活動範圍總是受限於地理、交通和生態條件,武裝組織往往只能從十分有限的一群受害者那裡漁利,而且還要面臨其它競爭對手。

如果要最大程度獲利,武裝組織就需要在其勢力範圍內壟斷暴力,排除競爭者,從而將公地私有化,變成專屬領地,並建立納貢保護關係,定期收取保護費。

而國家就起源於武裝組織暴力壟斷的合法化之中。

暴力壟斷的合法化

儘管我們很難追溯國家起源之前的這段發展,但從那些於各種原因而陷入無政府狀態的社會中,可以看到這一模式反覆出現,其中被研究最多的一個例子,是西西里黑手黨。

▍MAFIA,意為黑手黨,源於19世紀中葉義大利的西西里島

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人推行的土地改革逐漸瓦解了原有的封建體系,特別是長子繼承制的廢除,導致貴族的大地產不斷分割。經過兩代人後,西西里的土地主數量從兩千增加到了兩萬,和土地貴族相比,這些小地產主既無能力也無意願保留他們的私人武裝以維持地方秩序。

1860年的加裡波第革命給了西西里本已脆弱不堪的社會秩序以致命一擊,一時盜賊蜂起,但混亂並未持續太久,一種新型組織很快扮演起地方秩序維護者的角色。

▍1900年西西里島有黑手黨活動的城鎮(紅點標示),多集中在西部

它通常由一位權勢人物(主要是早先替貴族打理地產的管家)網羅數十位追隨者,組成恩主-門客關係,向當地土地主和商戶勒索保護費,同時替他們防範盜賊,擺平爭端,以及對抗政府管制和逃避關稅。

明確領地邊界並在邊界內實施壟斷,是每個黑手黨的頭號訴求。領地之爭也是各黑手黨組織之間時而發生火併的主要原因。

最常見的領地紛爭,發生在一個家族為執行其保護任務而需要進入另一家族領地打擊盜賊時,或者當某家族首領身亡,其舊「客戶」安全信心動搖,轉而向其他家族尋求保護時。為了減少領地糾紛,各黑手党家族還組成了被稱為「委員會」的協調機構。

黑手黨的壟斷暴力有著重要的制度含義,它迫使壟斷者不得不扮演起糾紛裁決者的角色,同時禁止針對其客戶的同態復仇和自我執行等傳統自力救濟措施,一切糾紛必須提交保護者裁決後才可實施矯正行動。

▍電影《教父》講述了上世紀四十年代在美國的幾大黑手党家族間的矛盾爭鬥

這樣,保護組織便承擔起一種不同於傳統部落社會的司法職能,它不同於傳統部落社會常見的司法機制,後者通常沒有強制性,其約束力往往來自熟人社會的道德壓力。

對暴力的壟斷不僅表現為抵禦外部攻擊和壓制內部衝突,也體現在對對外攻擊行動的約束上,只有符合組織外交策略的對外攻擊才會被允許。那個人人都是戰士,誰都可以自由組隊、自主選擇對象發起攻擊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結果,無論出於裁決糾紛的需要,還是約束行動的需要,保護組織必須向群體成員施加一套行為規範,它將部分取代原先由自發協調所形成的社會習俗。

文武並用的治國方針

從西西里黑手黨的歷史中可以看出,政治學家用於識別一個國家的那些元素,已逐一就緒了:一個職業化的統治團隊,一塊邊界明確的領地,對暴力的壟斷,常規化的財政來源,向社會成員施加一套行為規範,具有強制執行力的司法系統。從霍布斯自然狀態中,巨人利維坦正森然浮現。

▍託馬斯·霍布斯的著作《利維坦》,「利維坦」原為《舊約》中記載的一種怪獸,用來比喻強勢的國家

國家的誕生改變了社會結構的發展方向和節奏,將大型社會的組織從社會關係協調問題轉變成了政治組織和控制經營問題。

統治團隊無須與被統治的各群體保持熟人關係,只須通過定期徵收賦稅、裁決糾紛和懲罰叛逆來反覆宣示統治權。在文官系統建立起來之後,核心權力集團甚至無須與下層官僚保持熟人關係,只須確保他們既可履行職責又不掌握武力即可。

▍美國文官委員會機構圖,1883-1978

只要能組建起一個緊密合作且擁有壓倒性武力的統治團隊,便可通過徵服既有的、已略具規模的定居社會而創建大型國家。

在15世紀以前,秘魯高原從未有過比酋邦更大的政治實體,每個酋邦約幾萬人。印加帝國的創建者只用了數十年時間,甚至在沒有車馬和文字的條件下,便逐個徵服了這些酋邦,建立了一個擁有上百萬平方公裡領土、上千萬臣民的帝國。

▍印加帝國位置圖,印加帝國的特別之處在於南北綿延近5000公裡,而東西最寬間隔只有500公裡,其間族群眾多且各異

在有了更強大的武器、更好的交通和通信工具、基於文字的更高效管理與控制手段之後,徵服將更迅速,統治也更有效。

伴隨著每一次重大技術和組織創新,就會有一輪大型國家創建運動,秦滅六國從長平之戰算起也只用了40年,最後決戰只花了10年。成吉思汗家族在三代之內就徵服了大半個文明世界。如此快速而大跨度的徵服,說明徵服者根本不需要和被徵服者有文化同質性,而這是以往維繫社會的必要紐帶。

▍秦統一六國後的書同文

士人與大社會

大型國家在廣闊領地中所建立的和平秩序,將眾多小社會連結成了大社會,儘管佔人口多數(常有90%左右)的農民仍生活在村鎮莊園等小型熟人社會,但和平條件下變得更繁榮的分工和貿易,也孕育了許多更具流動性的專業階層:武士、文官、行商、工匠、藝人等。

士人階層的興起意味著對舊有社區邊界和家族結構的突破,他們不僅在各社群之間建立了交流網絡和聯繫紐帶,也創造了一種全國範圍的共同文化和通用語。

▍孔子周遊列國路線圖,突破了舊有的社區邊界和家族結構

春秋戰國時期「士」階層的興起演示了這一效果,士最初源自那些在宗法制下難有出頭機會的諸侯幼子們。

因為長子繼承制,幼支小宗的地位隨世代更替而不斷跌落,特別是當土地充分開發、領地擴張也達到極限之後,次級分封無法繼續,小宗子弟為維持其社會地位,必須發展某種專業技能,以求服務於某位領主。

武人是最早分化出的專業階層。逐漸的,眾多其他專業技能也在發展,於是有了文士、謀士、策士、術士、方士……,最終形成所謂諸子百家。

得益於貴族之間廣泛的姻親關係,士人都能在各國找到接待和庇護者,有能力周遊列國尋找效力機會。

這一階層變得極具流動性,到戰國時,他們已在各國取代世襲公卿的地位,也正是在此期間,該階層創造並代表了華夏共同文化和民族認同。

▍諸子百家

如此,至少對於精英階層,他們所面對並且感知到的,儼然已是個六合四海、布履星羅、輪運輻集、熙熙攘攘的大社會了。

相關焦點

  • 鄧巴數·社交·八卦和午餐
    當一個團隊人數在鄧巴數以內的時候,每個人都認識彼此,且知道彼此的關係。這樣的團體可以基於「情誼」合作共贏。團體規模一旦超越鄧巴數上限,就必須籍以規則、法律等強制性規範,來維持穩定性和凝聚力了。鄧巴數並沒有一個精確的取值,不過一般認為它處於100到230之間,人們通常取150。
  • 超越鄧巴數之四:婚姻粘結劑
    這個圈子將帶給其成員眾多優勢:從事甚至壟斷跨群體的長距離貿易,在衝突中獲得權勢姻親的襄助,影響聯盟關係使其有利於自己。經過代代相襲,權勢強弱不再只是個人境遇的差別,而成了固有地位,權勢者逐漸固化成一個貴族階層。 和族長聯盟一樣,權勢姻親聯盟也可將若干群體連結為一個政治共同體,但效果更好。由於血緣隨代際更替而逐漸疏遠,單系群不可避免處於持續的分支裂變之中。
  • 超越鄧巴數之五:青春的躁動
    要知道,剛剛經歷了成年禮的新戰士,大多處於好鬥而危險的青春期,正是製造騷亂和挑戰權威最積極的叛逆階段,青春期躁動帶來的高犯罪率也是每個現代社會面臨的一大麻煩,歐美的大量犯罪學研究都顯示,在所有社會中,15-19歲總是暴力犯罪率最高的年齡段,而且遠遠高於其他年齡段。
  • 用複雜網絡和群體智慧理解鄧巴數
    對蜘蛛猿的研究,能夠加深對群體智慧的理解,蜘蛛猿的策略,和金融市場中的買賣規律其間可能有類似之處。而關於集體智慧的研究,會關注群體的多樣性,以及群體中每個個體犯錯誤的成本,會如何影響群體智慧的湧現。四、活下去最關鍵不貪小便宜的進化論解釋通過對群體智慧的研究,結合博弈論,可以回答鄧巴數研究作為純理論,所無法回答的問題:人類社會在何種情況下,才能超越鄧巴數限制,形成更多人組成的社交網絡。而這又會引出另一篇來自聖塔菲的,關於風險環境下如何決策的研究。
  • 用複雜網絡和群體智慧理解鄧巴數
    對蜘蛛猿的研究,能夠加深對群體智慧的理解,蜘蛛猿的策略,和金融市場中的買賣規律其間可能有類似之處。而關於集體智慧的研究,會關注群體的多樣性,以及群體中每個個體犯錯誤的成本,會如何影響群體智慧的湧現。四、活下去最關鍵不貪小便宜的進化論解釋通過對群體智慧的研究,結合博弈論,可以回答鄧巴數研究作為純理論,所無法回答的問題:人類社會在何種情況下,才能超越鄧巴數限制,形成更多人組成的社交網絡。
  • 遊戲心理學研究:關於鄧巴數法則在遊戲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文/法師貓不凡關於鄧巴數法則鄧巴數法則又被稱為150定律、150法則、鄧巴數字、鄧巴數定律等名稱。該法則由人類學家羅賓·鄧巴在上世紀90年代所提出。他通過對猿猴的智力,以及社交網絡中大量的數據統計,最終推斷並得出了該結論。
  • 鄧巴數:團隊發展遇到瓶頸,如何應對生存危機?
    雖然通訊錄裡躺著長長的號碼清單,能聯繫的卻少之又少。無論是在網絡中還是現實中,人們維持友情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制的。即使在網絡上對話變得如此方便,如果你要和你的所有好友都進行一次溝通對話,也要花很多時間。
  • 鄧巴數是對的:150人的網絡是最優的
    根據美國陸軍的最新研究,著名的鄧巴數理論是成立的,即不超過150個成員的網絡對於有效的信息交換是最佳的。 「這是解決當今複雜世界中競爭和衝突的新方法的開端。」陸軍研究辦公室高級科學家布魯斯·韋斯特博士說。
  • 探秘麻城暴力史——評羅威廉著《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
    他為此翻閱了從1530年到1997年的七部麻城地方縣誌,希望藉此對中國農村社會歷史上的暴力現象提供一個宏觀的理解,探索中國農村社會暴力萌生的原因。 羅威廉認為,麻城的暴力史並非中國社會暴力史的典型案例。其在歷史上不絕如縷的原因有三:一個是地理位置。麻城位於大別山南麓,有若干穿越高山的要隘,可謂是四戰之地。一旦發生戰爭,過境的軍隊等武裝組織就會給麻城帶來動蕩。
  • 神奇的鄧巴數告訴你,你為什麼經營不好社群?
    這就是「鄧巴數」,即150定律(Rule Of 150)。 鄧巴數是由哈佛大學人類學家 羅賓鄧巴(Robin Dunbar)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的。 金字塔模型顯示實際上比鄧巴數還更少,僅僅是123人內部圈子。 在社交中,也是在被鄧巴數影響。或許你微信裡面儲存的朋友有幾百上千或更多,但真正能在微信上聊一聊的能有多少?可能都不到150人。 微信教父張小龍,也是鄧巴數的信奉者,因此微信,特別是微信群的很多設置規則都有鄧巴數的影子。
  • 伍國:評羅威廉《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世紀的暴力史》
    Rowe 2007年剛由史丹福大學出版的《紅雨:一個中國縣份七世紀的暴力》(Crimson Rain: Seven Centuries of Violence in a Chinese County)則從地方史,民俗,大眾文化等多個角度透視了暴力這一中國政治文化中的持久現象。事實上,政治和社會暴力幾乎貫穿了整個中國歷史,但暴力本身似乎一直沒有被單獨作為一個研究對象。
  • 美國壟斷被徹底打破,全球165個國家中,北鬥導航精度超越GPS
    北鬥系統實現全球組網,美國壟斷被徹底打破今天主要介紹的就是我國的北鬥系統,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導航系統中最具知名度、且功能最全面的就是美國的GPS,它的存在幾乎已經在該領域形成壟斷,無論是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還是多個歐洲國家共同研發的伽利略導航系統都無法撼動其地位,正因如此,美國隨時都可以用關係GPS信號為藉口威脅其他國家
  • 超越時空的七張餅
    如果給我一個機會,向那時的我推薦一些優秀的科學讀物,恐怕我不會想起任何艱澀難懂的研究專著,也不會有語焉不詳的流行雜誌,抑或人云亦云的行外科普,而首先想到的就是推薦加來道雄的《超越時空》。 「如果外表和本質是同一回事,那麼科學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作者在本書的第一頁中這樣寫到。
  • 何漢威評《紅雨》:暴力在中國大眾文化中有合法性嗎?
    >[美]羅威廉著;李裡峰等譯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紅雨:一個中國縣域七個世紀的暴力史》作者羅威廉對湖北省可說情有獨鍾:二十多年前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他對該省大城市漢口的近代歷史詳加探究,撰成巨著兩冊,分別於1984及1989年問世。
  • 城市裡的暴力事件,為什麼總是無法徹底消滅?
    這一連串的暴力陰影,首先提出了一個古老的「人性是善是惡」之問:施暴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原始衝動嗎?或換一個問法,是否每個人都有對他人施暴的天性?荷蘭生物學家弗朗斯·德瓦爾回答「是」。是的,施暴就是人性的一面。他還稱之為「人類的普遍基因」。只不過在這位生物學家看來,基因庫中不只有暴力,還有善良的天使,還有合作、共情和愛。
  • 天琴二號傳來新進展,中美德有望站同一起跑線,打破壟斷甚至超越
    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厚澤表示,在下一代重力衛星的研發中,中國已經進入第一梯隊,與美德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如若「天琴二號」衛星順利推進的話,將讓中國航天在重力衛星技術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打破西方的技術壟斷,實現技術自主,甚至領先西方。
  • 中國有沒有已經壟斷世界的技術?
    要說中國有沒有已經壟斷世界的技術?我覺得現在還是沒有,為什麼我要這樣說呢?因為的確現在的中國,已經很發達,已經很先進,已經在世界上成為前幾的超級大國。但是這樣還不夠,是的,還不夠。中國是經濟大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們很多方面不足。很多方面卓越。但是還沒有到壟斷的地步,當然要是說有,大家不知道,那我無話可說。
  • 鄧巴數,新皮質,社會動物.
    數:9長鼻猴: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