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薦的書籍是《去你的,小情緒: 擺脫負面情緒的9個習慣》,作者古川武士,書中通過的9個正向思考習慣來改善你的負面情緒。
實用性不錯,而且寫的很細緻,推薦閱讀。
1
接納原本的自己
客觀對自己進行自我評價,不放大缺點,不低估優點,客觀地發掘自己的閃光點!
有些事情失敗了也不要過分自責,說到底,僅僅是行動和方法上的失敗,要區分對待、辯證思考。不要陷入自我否定或自我貶低。
接納多樣的自己:從不同的角度,把自己的特質寫下來:生活中的、關係中的、工作中的的自己,都是什麼樣子的,寫下來,然後接納他們。
放鬆過於緊箍的自我原則,寬容對待自己:
心理學中將驅動自己、不得不做的5件事闡述為著名的「5個驅力」。
①要完美(我應該時刻追求完美);
②討好他人(我不可以讓對方失望);
③要更努力(我絕不可以懈怠);
④要趕快(我要儘快);
⑤要堅強(我應該變得更強)。
寫出工作和生活中自己身上起作用的原則。每一項以10分為滿分,通過計算看看你能得多少分。
選擇那些得分較高、讓自己產生壓力的原則,嘗試用新詞彙代替原來的措辭,例如用「……比較好」代替「應該……」。
描繪出自己的理想形象,不要考慮「能不能做到」,而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關鍵點是什麼。思考自己做什麼時,心情最雀躍。
每天回顧自己的收穫並記在日記中,記錄時,先不要反省,養成從積極視角回顧的習慣。
回顧、反省這一天時,關鍵是要提出具有行動指向的問題,問自己「接下來怎樣努力」。
2
改變自己的看法而非別人
學習和模擬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維問題,考慮自己、對方和第三方等角度,不同視角下做出的解釋有什麼不同,接受你們之間的差異。
在人際關係中容易感到壓力的人大多不擅長寬恕。然而,寬恕對方,自身壓力就會減輕,人際關係也會趨向好轉。為了我們自己,養成寬恕對方的習慣吧。
通過適當的自我主張,劃出界線,創造舒適的人際關係。
當遇見討厭的人,先試著找到好的地方感謝他,然後陳述剛才發生的事實,以及你因此產生的感受,誠懇地提出建議、希望下次對方怎樣做,會得到怎樣的好處。至少,你可以讓對方清楚你的界線。
3
徹底地具體化
寫下自己的負面情緒,把可能產生的原因一一具體列出,思考解決對策,制定行動計劃,將注意力集中到能夠解決問題的行動上。
將事實和你對事實的解讀區分出來,養成思考的習慣,判斷哪些是事實,哪些是你的過度解讀。
採用數值衡量,將不確定的不安感,變得更具體、可應對。將不安的因素用數值來衡量,把解決困難的進度也用數值衡量,你能夠明確感覺到數值的變化,困難解決的程度,以及接下來要做的事
莫名感到不安和擔心時,嘗試具體寫出產生不安的主要原因。
4
從各種視角來看待問題
從轉換身份的角度:當自己情緒不穩定的時候,試著站在第三方的立場來解說自己所處的狀況。
你還可以假裝你是你的朋友,給朋友出謀劃策.
想想自己的偶像是遇到這種事情會如何處理?通過電影或書籍了解偉人的生平逸事,將其活用為自我激勵的工具。
用俯瞰時間長軸的方法:想像這件事發生10分鐘後、10個月後、10年後,你會怎麼樣?它還算個事兒嗎?
通過不同的維度評判:這件事最好的狀態、最差的狀態、現在現實的狀態,用三級跳的方式預測未來
5
專注於能做的事
三步走:
1)寫下要達成目標,需要做的事情
2)分別寫下能做得到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
3)只做能做得到的事情
提前預想可能會發生的結果,分別想好每種結果的3個預案,然後就接受它們
總是想而不去做的人,加強行動力的方式是:寫下最想做的事,寫下還沒有做的「藉口清單」,一一反駁,清除障礙
覺得事情特別困難,很難動身去做,可以降低行動壁壘,比如論文寫不出,可以跟自己說:就瞎寫5分鐘,寫出什麼算什麼;5分鐘之後發現還可以再寫15分鐘,15分鐘之後發現標題章節都出來了……
如果一個辦法行不通,就嘗試新的方法,任何事情,都可以有3個以上的方案
6 接受命運
區分什麼是可控的,什麼是不可控的。將可控的事情付諸行動,將不可控的事情接納結果。
設想最糟糕的情況,並且想像如果真那樣了能怎麼辦,甚至可以提前設想對策並且努力
把考驗視為命運,從中尋找希望
7
放棄完美主義
把願望數值化,從「一定要……」變成「做到x分就好了」
允許自己有例外:盤點自己的原則標準,放寬原則,設定例外
改變非黑即白的評判標準,制定百分比制的彈性標準
用PDCA標準設置限定:避免為了完成目標無限制加班
克服對失敗的恐懼:提前準備;增加失敗的經驗
8
看事物積極的一面
把失敗變成寶貴財富:給這次經歷打分;得分的內容是什麼?如果再做一次希望多少分?打算如何填補差值?
每天找出3個人感謝,感謝要及時表達
9
活在當下
「一日即一生」
訓練自己每次只專注做一件事
訓練自己暫時遺忘
給擔心限定時間,並且設置行動的DDL
必要時,進行「信息絕食」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