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籟俱寂,燈火輝煌。
祥和寂靜的夜晚總能撫平內心浮躁,但不能安慰抑鬱症患者的心。他們悲觀,對事物沒有興趣,白天戴著微笑的面具假裝開心,但晚上蜷縮在自己心中的黑暗世界裡,無法拯救自己……
2030年,抑鬱症將成為首要致殘誘因!
抑鬱症現在佔領了無數人的身體,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約有3億人症遭受抑鬱症的折磨,約佔人口的4.3%,比十年前增長了18.4%。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世界上有12%的疾病是因心理問題引起,有46%的疾病都與抑鬱症相關!如果人類不採取幹預措施,等到2030年,抑鬱症將會成為致殘的最大誘因!
抑鬱症是常見的心理問題,抑鬱症的主要症狀是基於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和診斷標準(CCMD-3.2006年)的抑鬱症診斷標準主要有以下9個。
(1)失去興趣,沒有愉快感
(2)能量減退或疲勞感和難以集中
(3)精神運動性遲緩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內疚。
(5)聯想困難或者自覺思考能力下降
(6)反覆出現想死的想法,有自殺、自傷行為。
(7)失眠、早期覺醒、睡眠過多等睡眠障礙
8)食慾下降或體重明顯減輕
(9)性慾減退。
只要同時滿足心境下降和上述任四種症狀,抑鬱症發作持續兩周以上,就有可能被診斷為抑鬱症。
抑鬱症不是常見的情緒波動,也不是對日常生活問題的短期情緒反應。 抑鬱症很可能發展成嚴重的健康問題,特別是病程長,達到中度或重度抑鬱時,抑鬱症患者可能長期遭受痛苦,其工作、學習和家庭生活受到影響。 最壞的情況是抑鬱症患者有可能通過自殺結束這種痛苦。
專家警告說,到2030年,抑鬱症患者的人數將超過所有心血管病患者的總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障礙的誘因。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有63%存在精神障礙問題,40%患有抑鬱症。世界許多名人因梵谷、海明威、三毛、張國榮、喬任梁等抑鬱症自殺。
社交能預防抑鬱症
抑鬱症的發病原因現在醫療界尚不清楚,但與社會環境的關係不可或缺。 根據最近發表在《美國精神病學》上的研究,通過參加「社會交流」,具有預防抑鬱症的作用。
研究者以10萬人為對象,考察了睡眠、飲食、運動、社會互動等抑鬱症的風險因素。 根據最後的分析,與朋友或家人頻繁交流、和他人交往頻率等舉措,預防抑鬱症的效果最為明顯,而這種影響效果對抑鬱症高危人群同樣有作用。
社交恐懼和抑鬱症就像孿生姐妹,但抑鬱症的人害怕見到人,害怕與人交流,很難長期擺脫自己的感情。 社交恐懼的人長期在人際關係方面避免後退,因此感到更痛苦的不安,誘發抑鬱症的概率很高。
所以,要預防抑鬱症,就參加社交活動,和人說話,打開自己的內心世界,解放心中的「黑狗」吧。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不要想著要證明給想看,真實地表達你的感受,就夠了,哪怕要和人吵架。
除了積極社交能有效抑制抑鬱症之外,心諾即眠睡眠儀對治療失眠、焦慮、抑鬱和更年期症狀很有效果,它採用CES療法,主要是通過以特殊設計波形和頻率的微電流彌散性刺激大腦邊緣系統,影響和改善異常的腦電波,並刺激大腦分泌一系列能夠調節情緒和改善疾病的神經質和激素,如內腓肽、5-HT、乙醯膽鹼等,能夠有效地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