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內抑鬱症或成致殘主要因素!而廣泛社交能有效遏制這一情況

2021-01-09 騰訊網

萬籟俱寂,燈火輝煌。

祥和寂靜的夜晚總能撫平內心浮躁,但不能安慰抑鬱症患者的心。他們悲觀,對事物沒有興趣,白天戴著微笑的面具假裝開心,但晚上蜷縮在自己心中的黑暗世界裡,無法拯救自己……

2030年,抑鬱症將成為首要致殘誘因!

抑鬱症現在佔領了無數人的身體,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約有3億人症遭受抑鬱症的折磨,約佔人口的4.3%,比十年前增長了18.4%。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世界上有12%的疾病是因心理問題引起,有46%的疾病都與抑鬱症相關!如果人類不採取幹預措施,等到2030年,抑鬱症將會成為致殘的最大誘因!

抑鬱症是常見的心理問題,抑鬱症的主要症狀是基於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和診斷標準(CCMD-3.2006年)的抑鬱症診斷標準主要有以下9個。

(1)失去興趣,沒有愉快感

(2)能量減退或疲勞感和難以集中

(3)精神運動性遲緩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內疚。

(5)聯想困難或者自覺思考能力下降

(6)反覆出現想死的想法,有自殺、自傷行為。

(7)失眠、早期覺醒、睡眠過多等睡眠障礙

8)食慾下降或體重明顯減輕

(9)性慾減退。

只要同時滿足心境下降和上述任四種症狀,抑鬱症發作持續兩周以上,就有可能被診斷為抑鬱症。

抑鬱症不是常見的情緒波動,也不是對日常生活問題的短期情緒反應。 抑鬱症很可能發展成嚴重的健康問題,特別是病程長,達到中度或重度抑鬱時,抑鬱症患者可能長期遭受痛苦,其工作、學習和家庭生活受到影響。 最壞的情況是抑鬱症患者有可能通過自殺結束這種痛苦。

專家警告說,到2030年,抑鬱症患者的人數將超過所有心血管病患者的總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障礙的誘因。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28.7萬人死於自殺,其中有63%存在精神障礙問題,40%患有抑鬱症。世界許多名人因梵谷、海明威、三毛、張國榮、喬任梁等抑鬱症自殺。

社交能預防抑鬱症

抑鬱症的發病原因現在醫療界尚不清楚,但與社會環境的關係不可或缺。 根據最近發表在《美國精神病學》上的研究,通過參加「社會交流」,具有預防抑鬱症的作用。

研究者以10萬人為對象,考察了睡眠、飲食、運動、社會互動等抑鬱症的風險因素。 根據最後的分析,與朋友或家人頻繁交流、和他人交往頻率等舉措,預防抑鬱症的效果最為明顯,而這種影響效果對抑鬱症高危人群同樣有作用。

社交恐懼和抑鬱症就像孿生姐妹,但抑鬱症的人害怕見到人,害怕與人交流,很難長期擺脫自己的感情。 社交恐懼的人長期在人際關係方面避免後退,因此感到更痛苦的不安,誘發抑鬱症的概率很高。

所以,要預防抑鬱症,就參加社交活動,和人說話,打開自己的內心世界,解放心中的「黑狗」吧。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不要想著要證明給想看,真實地表達你的感受,就夠了,哪怕要和人吵架。

除了積極社交能有效抑制抑鬱症之外,心諾即眠睡眠儀對治療失眠、焦慮、抑鬱和更年期症狀很有效果,它採用CES療法,主要是通過以特殊設計波形和頻率的微電流彌散性刺激大腦邊緣系統,影響和改善異常的腦電波,並刺激大腦分泌一系列能夠調節情緒和改善疾病的神經質和激素,如內腓肽、5-HT、乙醯膽鹼等,能夠有效地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等疾病。

相關焦點

  • 中國有多少抑鬱症患者?結果令人深思
    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報告中指出:如果保持這一趨勢,不考慮社會經濟水平、國家信仰文化等因素的影響,2030年抑鬱症患者人數將超過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總和,成為致殘的第一大誘因。那麼到底什麼是抑鬱症?
  • 焦慮和抑鬱症同時存在或會讓大腦尺寸變得更大?多篇文章揭秘抑鬱症...
    但當抑鬱症與焦慮症搭配時,大腦的這一區域就會明顯變大。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超過1萬名參與者進行研究揭示了抑鬱症和焦慮症對機體大腦容量的影響效應。研究結果表明,抑鬱症或會對海馬體產生一種明顯的影響--海馬體是大腦中與記憶和學習能力相關的重要區域。
  • 全球精神病致殘人數超癌症,醫院、研究所攜手致力攻克腦疾病
    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說明,在全球範圍內抑鬱症對人類的致殘比例已佔到總數的近20%,首次超過癌症排名第一。在歐美發達國家,患有各種程度精神類疾病的人佔到了接近四分之一。如何遏制這種困擾人類健康的精神疾病?
  • 036期抑鬱症研究簡報|抗炎藥治療重度抑鬱症的功效和安全性
    對全腦fMRI數據,使用機器學習方法進行模型選擇,探索獎賞的預期和消耗情況,以識別與MDD(MDD-Placebo與HC-Placebo)和多巴胺能增強(MDD-Amisulpride與MDD-Placebo)相關的特徵。
  • 抗抑鬱藥物重要靶點分子結構發布 其作用機理有助研發更有效的新藥
  • 社交媒體會導致抑鬱症嗎?關鍵在於「時間」,30分鐘是一道坎
    目前已經大量研究表明,社交媒體與抑鬱、孤獨、多動、睡眠質量差和焦慮有關,我之前也寫過幾篇有關於社交媒體導致抑鬱症的文章。然而,目前這些研究結論都僅局限於社交媒體與抑鬱症「有關」的關係而不是「因果關係」,換言之,社交媒體並不一定會導致抑鬱症。30分鐘為最佳時間。
  • 007期|抑鬱症研究簡報:抑鬱症嚴重程度與這兩腦區體積密切相關
    跟BrainNews 一起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眾籌| 一年時間,100篇,我們一起總結抑鬱症的研究進展免費分享給所有人第007期1 標題:雙向研究中大規模證據表明低度外周炎症與重度抑鬱症中大腦結構性改變有關聯
  • APP開發手冊:小王子,抑鬱症治療助手
    本篇文章是一款抑鬱症治療產品小王子的開發手冊,其中包含了背景調查、用戶調研、競品分析,產品主要的功能架構和基本高保真原型等,供大家參考。有廣泛的證據表明認知療法或認知行為治療是治療輕至中度抑鬱的有效方法。已有證據證明它治療成年和青少年的抑鬱症有效。現已證明讀認知行為治療的書(讀書療法)和計算機版的認知行為治療對成年和青少年抑鬱症有效。人際關係療法(IPT)是一種短程心理治療,一般12 至 16 周為一個療程。它是為了治療抑鬱症特別開發出來的,重點在於校正社交和家庭困難。
  • 艾爾建美容針BOTOX或能有效治療抑鬱症
    12月29日訊  BOTOX(保妥適)是艾爾建的重要產品之一,其主要成分就是「大名鼎鼎」的肉毒桿菌素。這個產品可是眾多美女明星的最愛,因為其具有除皺與瘦臉的神奇功效。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位「美容界的寵兒」還可以治療抑鬱。一項由德國研究者發起的II期臨床試驗顯示,單次給予Botox在治療抑鬱的有效性上不輸於其它抗抑鬱藥物。
  • 抑鬱症是一種需要專業治療的大腦疾病
    文化差異和一系列危險因素都與抑鬱症的形成有關。但在所有文化中,抑鬱症的症狀和表現都是相同的。世界範圍內,一些確定的危險因素導致一些人比其他人更易患抑鬱症。(1)性別。通常女性患抑鬱症的風險是男性的2到3倍。(2)經濟條件差或者說貧困。(3)社會地位低,例如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4)遺傳因素。
  • VR會是拯救2.64億抑鬱症患者的超人嗎?
    當心理治療也可以發揮抗抑鬱的效果;當藥物治療已經成為重要的治療手段;當物理治療特別是VR(虛擬實境)技術能讓患者感受到理解和陪伴的溫暖……希望有一天,抑鬱症患者能坦然地說「不開心不是我矯情,我只是生病了。」
  • 你以為抑鬱症只是情緒出問題?最新研究:抑鬱症還會讓人「頭大」
    抑鬱症是全球範圍內最普遍和致殘率最高的精神疾病,約4.4%的人飽受抑鬱症的折磨1。圖1: 抑鬱症導致過早死亡、致殘的比例直到現在仍有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是性格缺陷導致,認為憑藉意志就能戰勝疾病,卻忽視了精神疾病源於大腦功能異常這個事實。抑鬱症的危害,首當其衝就是對大腦的影響。
  • 抑鬱症很難纏?教你4招,親測有效,快試試!
    如果這還不夠,那麼仍然還有更多選擇,例如,醫生可能建議使用腦刺激技術,例如電擊療法或經顱磁刺激術。 如果患有雙相障礙,根據症狀和病史,醫生可能開具抗抑鬱藥,也可能不開,情緒穩定藥物或者某些抗精神病藥物也能幫助治療這種疾病。
  • 全球3.1億人患有抑鬱症!幹細胞能不能治療這種疾病?
    在今年的世界精神衛生日,《抑鬱症並不遙遠,笑容可能只是他們的偽裝》一文引發了很多人的注意。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
  • 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 也不是精神病"
    「大概這就是抑鬱症吧,一件小事,就能摧毀所有情緒。」辛拉說。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已有超過3億抑鬱症患者,近十年來增速達到18%。其中,中國就有5400萬患者。  胡三紅醫生的接診情況也印證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結果。胡醫生介紹,僅在上個月,他接診的抑鬱症患者就有150人左右。  而更令人擔憂的,是抑鬱症帶來的潛在損傷。據世衛組織的報告,目前抑鬱症已被列為致殘的首要因素之一。
  • 12個有關抑鬱症的驚人事實: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看起來不一樣?
    抑鬱症常常被認為只是簡單的悲傷情緒。但是實際上,它是一種複雜的情況。關於抑鬱、抑鬱症和抑鬱症治療的一些事實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什麼是抑鬱症呢?醫生們根據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中的標準來診斷抑鬱症。
  • 心理、社會、生理原因或成為抑鬱症成因最重要3點
    在《中國抑鬱症流行病學和年疾病負擔》的報告中,在中國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已超過3%,抑鬱症患者中接近一半47%會致殘,抑鬱症會使人損失超過6個健康壽命年。那麼究竟為何一個人好好的就會患上抑鬱症呢?很多人表示,肯定是壓力大和太窮導致。但事實情況是,好多抑鬱症不僅不缺錢,反而非常富有。
  • 腸道菌群的改變可能是導致抑鬱症的因素之一。
    作為最常見的精神疾病,抑鬱症已影響了全球超過 3 億人。了解抑鬱症的發病機制對於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但是,由於病徵類型多樣,抑鬱症的病理學成因至今仍沒有定論。
  • 科研人員在抑鬱症功能基因組學領域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中新網昆明4月2日電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網站2日發布消息,該研究所羅雄劍課題組在抑鬱症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鑑別到34個打斷與轉錄因子結合的抑鬱症風險遺傳變異,並研究了這些功能遺傳變異調控靶基因的潛在機制。
  • 他與一隻章魚親密作伴,在風暴海灣潛水十年,只為對抗抑鬱症
    抑鬱症,是個令人談之色變的疾病。作為全球第四大疾病,抑鬱症讓全球3.4億人飽受痛苦,約佔全球人口的4.3%,這一數字還有逐年上升趨勢,並開始出現患者低齡化的現象。海洋於是,他聽從內心的召喚,來到南非西海岸的大西洋海草叢林中潛水,這一潛,就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