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林業局考察雅長保護區蘭科植物科學保育工作

2021-01-21 瀟湘晨報

考察蘭花繁育中心

考察蘭花科普園

2020年12月28日,湖南省林業局總工程師王明旭率隊到雅長保護區考察蘭科植物科學保育工作。

王明旭考察了保護區蘭花種質資源基因園、繁育實驗中心、蘭花科普園,詳細了解了保護區綜合建設、資源保護、蘭花科學保育等情況。他說,雅長保護區不僅蘭科植物資源豐富,而且在蘭科植物科學保育等工作上取得很大成就,有許多好經驗好做法,值得學習借鑑。希望湖南、廣西兩省區能進一步加強蘭科植物科學保育工作交流合作。

自治區林業局保護地處、雅長保護區管理中心相關領導陪同考察。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知丨珍稀蘭科植物貴州地寶蘭
    7月初,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苗圃裡一株引種時未定名的地生蘭科植物悄然開放。
  • 「江門」恩平七星坑保護區發現大量珍稀瀕危野生蘭花
    12月下旬,廣東恩平七星坑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科研宣教科工作人員深入林區進行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發現大量珍稀瀕危野生蘭科植物——長莖羊耳蒜。恩平七星自然坑保護區生長的長莖羊耳蒜長莖羊耳蒜被納入《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保護範圍,並列為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據資料顯示,長莖羊耳蒜為蘭科羊耳蒜屬附生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和藥用價值,假鱗莖具有清熱解毒、止咳、接骨等功效。
  • 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蘭科植物新種
    近日,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內開展巡護工作時發現了保護區原來沒有記錄到的蘭科植物——長鬚闊蕊蘭。此次在保護區內發現長鬚闊蕊蘭,使保護區原記載的蘭科植物增加為59屬186種。 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
  • 靈石驢友李昌順在靈石發現我國特有的珍稀瀕蘭科植物
    【騎跡】單人夜行牛角安 【學習】6月7日8日和苦丁老師一起學植物 靈石野生植物花卉(一) 【驢記】15年7.26峽石溝穿越 尋找傳說中的大花杓蘭 近日記者獲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驚現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
  • 野生植物保護|雲南:野生蘭科植物的王國
    雲南堪稱野生蘭科植物的王國。這種少有的蘭科植物,僅在西藏、雲南、廣西有記載,呈間斷分布。各種蘭科植物遍布雲南。,分別有蘭科植物481種、425種,幾乎囊括了全省所有野生蘭花種類。大花萬代蘭是常見的長在菩提樹上的蘭花種類。有的樹林中,大花萬代蘭、扇唇指甲蘭、兜唇石斛、掌唇蘭等生長在不同種類、不同海拔的古老大樹上,形成自然的「空中花園」。高黎貢山的蘭科植物包括90個中國特有種和30個高黎貢山特有種。分布最廣的是石豆蘭屬植物。許多種類石豆蘭花朵絢麗多彩,如蘚葉捲瓣蘭、大葉捲瓣蘭等。有些石豆蘭花朵小巧玲瓏,如二色大苞蘭、墨脫石豆蘭。
  • 湖南省林業局召開華南虎野化放歸論證座談會
    12月11日,湖南省林業局在壺瓶山自然保護區召開華南虎野化放歸論證座談會,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長清出席會議並講話。省林業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王明旭,技術支撐專家組成員,局相關處室、局直單位負責人,長沙市、衡陽市、常德市林業局負責人,以及石門縣政府、長沙生態動物園、湖南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有關負責人參加座談會。胡長清指出,華南虎野化放歸工作是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項重要舉措,有關地區和部門要高度重視,穩妥推進。要明確目標,堅定信心,大膽邁出第一步。
  • 海南日報數字報-鸚哥嶺保護區發現兩個植物新種
    通過標本鑑定,這兩個植物新種成為海南植物家族名單上的新成員,豐富了海南的植物多樣性。  這兩個新種,是在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高峰村委會道銀村附近發現的,該村子位於鸚哥嶺保護區範圍內,因此這兩種植物也分別以「鸚哥嶺」和「道銀」命名。
  • 科考視頻:2019伊洛瓦底江流域科學考察(六)/劉勝祥/難忘的科學考察歲月16/20200606
    在結束騰衝至瑞麗的考察後,科考隊一路向東北方向邁進,經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龍陵縣,繞了一圈又回到了保山,盼來了期待已久的高黎貢山之行。
  • 「國際蘭科植物基因組重大項目」成果解開「達爾文的困惑」
    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攝  以國家蘭科中心劉仲健教授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將「深圳擬蘭」作為突破口,通過對「深圳擬蘭」進行全基因組測序以及小蘭嶼蝴蝶蘭、鐵皮石斛進行全基因組重測序,並結合其它蘭科植物的轉錄組及基因功能分析,揭示了蘭花的起源及其花部器官發育、生長習性以及多樣性形成的分子機制和演化路徑,解開了困擾人類百餘年的蘭花進化之謎。
  • 廣東首個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南嶺基地啟動建設
    4月22日,由廣東省林業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韶關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廣東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南嶺基地開園儀式在韶關林場舉行,這標誌著廣東珍稀瀕危植物保育「一中心三基地」項目全面啟動。 為加強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廣東省林業局聯合多個單位啟動實施廣東珍稀植物保育「一中心三基地」建設項目,通過自然保護地體系對野生植物實施就地保護的基礎上
  •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
    3月25日,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召開,國內相關部門領導、專家、企業代表、新聞媒體等40餘人參加了會議。植物所憲春研究員當選為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主席。植物所副所長葛頌代表掛靠單位講話。
  • 野生植物保護|保護蘭科植物遺傳多樣性
    蘭科植物的瀕危原因包括內在因素和外界因素。內在因素主要與蘭科植物的繁殖生物學特性、居群生物學特點等有關。蘭科植物由於種子非常微小,無法貯存養分,且其萌發階段所需營養依賴菌根真菌提供,所以,在自然條件下種子萌發率極低。
  • 地貌驚險景色壯觀,野生蘭科植物豐富——走近黃猄洞天坑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野生蘭科植物特別豐富,據探險隊所言,現時已經發現44屬130種,這片與世隔絕的土壤還生長著全球最大的野生居群莎葉蘭和大香莢蘭
  • 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分別在深圳仙湖植物園、貴州省植物園和安徽大學成立分中心
    Botanical Garden4月28日,「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華東)」授牌儀式在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舉行,溫放博士代表「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與世界苦苣苔協會代表團一行6人等來賓參加了授牌儀式,授牌儀式由生命科學學院陳彥副院長主持,張保衛副院長以及安徽大學生命科學院的師生代表參加了相關活動。
  • 珍稀蘭科植物遭遇危機,如何拯救?
    這個問題不僅是準公務員需要考慮的問題,保護珍貴的蘭科植物,延續物種多樣性,與每一個人類息息相關。 我國作為世界上蘭科植物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目前有記載的中國蘭科植物共計200屬1723種,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自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野生蘭科植物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約90種蘭科植物瀕危等級為極危。
  • 禁止亂採濫挖 保護蘭科植物遺傳多樣性
    蘭科植物的瀕危機制 物種的瀕危機制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問題,是對瀕危物種進行有效保護和持續利用的必要前提。 蘭科植物的瀕危原因包括內在因素和外界因素。 內在因素主要與蘭科植物的繁殖生物學特性、居群生物學特點等有關。
  • 隆化縣發現國際蘭科重點保護植物二葉舌唇蘭
    和合承德網訊(記者王曉丹,通訊員王仰發、梁悅軍)記者從隆化縣茅荊壩林場場長座談會上了解到,黑熊谷景區工作人員日前在巡山時發現了國際蘭科重點保護植物二葉舌唇蘭,它集觀賞與藥用於一身,成為林海中難得的珍寶。  據介紹,發現的二葉舌唇蘭花序為總狀花序,花為白色帶綠色,花形較大,非常美觀。
  • 蘭科植物莖的特徵是什麼?
    蘭科植物莖的特徵是什麼?蘭科植物的莖是肉質的,形狀各異,有圓柱狀(如鐵皮石斛)、紡錘形(如鼓槌石斛)以及多節棍棒狀(如腫節石斛)等:更為多見的是,由莖變態而成的種種形狀的假鱗莖。
  • 蘭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分離及形態學鑑定
    【研究背景】蘭科植物俗稱蘭花,在我國約有2000年的栽培歷史,是重要的觀賞花卉和藥用植物。隨著花卉產業和天然藥物產業的迅速發展,蘭科植物作為一種重要的植物資源,日益顯示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和開發潛力,人們對蘭科植物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長,天然蘭花資源日見匱乏。目前,許多蘭科植物已成為珍稀瀕危植物。因此,蘭科植物的大規模擴繁已成為蘭花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途徑。在自然條件下,蘭科植物大都與真菌共生。組培技術的應用實現了蘭科植物的工業化育苗,但是,蘭科植物組培苗移栽後成活率低,生長緩慢,開花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