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自動駕駛研究新成果:把傳感器收集的數據轉成3D測繪圖

2021-01-20 澎湃新聞
蘋果自動駕駛研究新成果:把傳感器收集的數據轉成3D測繪圖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承天蒙 綜合報導

2017-11-24 07:41 來源:澎湃新聞

近日,蘋果公司發表了一篇新的人工智慧論文,號稱找到了彌補目前自動駕駛汽車中,光學雷達傳感器(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測繪技術不足的辦法。

論文中介紹的系統被稱為VoxelNet,它能夠把光學雷達傳感器收集的原始數據轉化成3D測繪圖,還能在測繪圖中辨識出包括汽車、自行車和行人等在內的物體,讓駕駛更安全。

科技網站TheVerge在11月22日的報導中介紹,光學雷達傳感器被認為是自動駕駛系統的眼睛,它通過向四周物體發射雷射,從而對周圍的環境進行3D建模。這種方法比一般的照相攝像頭能包含更多深度信息,卻只能創造出小片的測繪圖,這導致只要有物體擋住雷射,就無法看到更大區域的圖像,這個缺陷令它不適合安全自動駕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以往工程師的做法是,使用多個獨立系統,首先將3D光學雷達傳感器數據劃分成多個有用區域,然後分辨各區域中都是什麼。蘋果的VoxelNet系統則將以上這些流程全部併入一個神經網絡,令系統處理更加高效。蘋果的論文中稱,與多個競爭對手的系統表現相比,自己系統的表現可以輕鬆勝出。

VoxelNet處理生成的3D測繪圖像中,能夠分辨出行人、自行車和汽車等物體。如圖所示,黃框中是行人、藍框中是自行車、綠框中是汽車。

這種系統除了可以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還能應用於管家機器人、AR、VR等多種人工智慧設備。

據彭博社2016年10月的報導,蘋果公司曾經試圖研發過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代號Titan。但隨後更改了自己的目標,不研發自動駕駛汽車,只研發自治系統(autonomous systems),這樣可以用自己的軟體系統和汽車製造商合作。2017年6月,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確認了蘋果正在研發自治系統的消息。

庫克在訪問中稱,「我們把自治系統看作是所有人工智慧應用之母,它可能是我們正在研發的最難的人工智慧項目之一。」他還補充道,「我們把它看作是至關重要的核心技術。」

不過,蘋果的這項新系統在有的自動駕駛工程師看來,並不算是特別重大的突破。The Verge採訪了自動駕駛視覺系統專家、荷蘭工程師Roland Meertens。Meertens介紹,為了繞過光學雷達傳感器的缺陷,其他公司也在研發不同方法:「比如特斯拉,就根本不使用光學雷達傳感器,但特斯拉的汽車非常擅長沿著車道行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蘋果,自動駕駛,光達傳感器,測繪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地圖與定位技術產業
    國內外主要高精度地圖廠商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如下:數據來源:億歐美國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對於自動駕駛所必須的高精度地圖,美國自動駕駛相關企業很早就開始了布局與研發。其中的參與者除了有諸如Mapbox這樣的傳統導航地圖企業,還有Waymo、Uber、Mobileye等公司,福特也在參與自動駕駛地圖的測繪與研發中。
  • 分支機構 | 《測繪學報》專刊徵稿函 | 「面向自動駕駛的場景快速...
    ——測繪遙感能為自動駕駛做什麼?」自動駕駛被譽為全球未來十大科技發展方向之一,已成為國際研究前沿和熱點,我國多部委提出將自動駕駛提升至國家發展戰略層面。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包括場景感知、高精度定位、駕駛決策,創刊於1843年的《The Economist》認為:自動駕駛=傳感器+高精度道路地圖,因此,高精度道路地圖成為自動駕駛的核心關鍵技術支撐。
  • 哪種類型的傳感器才能實現真正自動駕駛?
    胡薇 發表於 2018-10-04 09:19:00 根據當前主要汽車廠商和眾多第三方供應商所進行的研究,業界似乎已經達成某種共識,即自動駕駛汽車需要應用多種類型的傳感器,以感知並測繪車輛周圍的環境。
  • 英偉達發布自動駕駛模擬仿真系統 可收集無人駕駛數據
    據路透社報導,英偉達Nvidia公司發布了一款自動駕駛模擬仿真系統,通過雲計算能力來模擬無人駕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所遇到的突發情況,收集相關數據。近日,Uber無人駕駛汽車交通肇事致死案件在業內引了激烈的討論,關於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深度】詳解自動駕駛汽車三大主流傳感器主要功能
    研究也表明,人們對自動駕駛汽車的看法和態度截然不同。 毫無疑問,自動駕駛是一項複雜而有爭議的技術。要了解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重要的是弄清楚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哪種類型的自動駕駛車輛傳感器可以幫助它們行駛,並識別道路上的物體以防止發生車禍。接下來工採網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自動駕駛汽車中的傳感器技術解決方案。
  • 自動駕駛傳感器種類及布置方案
    自動駕駛汽車通過傳感器來感知環境,傳感器就如同汽車的眼睛。而傳感器又分為好多種,比如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等。如下圖是各種傳感器安裝位置的示意圖由於自動駕駛路線的不同,實現的自動駕駛等級不同,部署的傳感器種類略有差異,其中最為明顯的特徵是雷射雷達,由於雷射雷達的高成本和穩定性問題,以雷射雷達為主要感知單元的自動駕駛技術距離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各大車企為了自動駕駛領域搶佔先機,選擇以攝像頭為主要感知器件的自動駕駛路線,尤其是傳統車企
  • 特斯拉不贊成傳感器融合,自動駕駛汽車怎麼辦?
    傳感器的發展速度和水平決定了未來自動駕駛(AD)的進展快慢,這話並不過分。沒有傳感器,自動駕駛汽車就不可能實現。傳感器可以使汽車看到和感知道路上的一切,並收集安全駕駛所需的信息,通過中央處理器為汽車控制裝置發送適當的指令,如轉向、加速和制動;聯網傳感器收集的實際路徑、交通堵塞和道路障礙物信息,可以在聯網汽車之間共享;地圖信息的處理和分析可以構建從A點到B點的路線。
  • 中國自動駕駛發展報告2020(上): 感知篇——浪潮已至
    自動駕駛系統最終是為了取代人工,如果將其類比人的話,如下圖所示:感知層相當於人的五官,感知周圍的環境,搜集數據傳輸到決策層;決策層相當於人的大腦,處理感知層傳輸的數據,輸出相應的操作指令給執行層;執行層相當於人的四肢,執行大腦給出的指令。
  • 蘋果專利:研發自動駕駛 VR 乘坐系統,帶來沉浸式乘車體驗
    我們同時看到有專利非常詳細地探討了用於自動駕駛汽車平時顯示系統的先進手勢操控系統。今天美國專利及商標局公布了一項蘋果專利。它可能永遠都不會出現在市場上,但這確實很酷。蘋果指出,這一 VR 系統可以應用於「一輛所有人都是乘客的『自動駕駛』汽車」。VR 系統或許可以令自動駕駛汽車變得更安全,更小,和成本更低。
  • 特斯拉收集車輛數據:發力無人駕駛技術
    這些軟體可以幫助特斯拉收集更多數據,使得其在自動駕駛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同時,特斯拉還利用汽車的傳感器來收集駕駛人如何駕駛汽車的數據。特斯拉收集車輛數據:發力無人駕駛技術(圖片來自於popularmechanics)   特斯拉Autopilot項目總監斯特林•安德森表示,這項功能是特斯拉在純無人駕駛或半自駕技術處於領先地位的最重要的原因
  • 駕駛模擬器之LGSVL篇:一個高保真的自動駕駛模擬器
    摘要在真正的自動駕駛車輛上測試自動駕駛算法是非常昂貴的,許多研究和開發人員不一定有足夠的資金購買真正的汽車和相應的傳感器。儘管有一些免費的開源的自動駕駛系統,比如Autoware和Apollo,但是與它們一起使用的開源模擬器的選擇是有限的。本文介紹了一種高保真度自動駕駛模擬器LGSVL。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11月第一周) | 小馬智行與一汽合作量產自動駕駛...
    ●AionLX迎來OTA升級增百度CarLife功能●豐田基於亞馬遜雲服務數據湖在中國上線●沃爾沃自動駕駛子公司Zenseact中國首秀●小馬智行與一汽合作量產自動駕駛系統●小馬智行獲2.67億美元新融資,估值53億●哪吒U迎來最新OTA升級優化功能●新石器和TüV萊茵合作自動駕駛軟硬體等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我國測繪資質管理制度要求高精度地圖的數據採集、編輯加工和生產製作需要由有導航電子地圖測試資質的單位承擔,目前國內只有20家企業獲得測繪資質,嚴格的測繪資質審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精度地圖的製作。另外,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需要實時更新,根據《地圖管理條例》,我國實行地圖審核機制,向社會公開發布的導航電子地圖應當報送審核,實時更新的問題與傳統審圖機制也相衝突。
  • 軍事技術民用化,MIT 林肯實驗室探地雷達被創業公司用於自動駕駛
    美國國家實驗室所進行的研究通常是高度機密的,而且專門用於解決國家安全問題。但鑄劍為犁的事偶爾也會發生。比如,一家名為 WaveSense 的初創公司希望將 MIT 林肯實驗室開發一項技術用於自動駕駛,而這項技術最初是用於探測地雷和易爆物的。
  • 蘋果地圖憋大招!經過新一輪數據採集,重建後的它會顛覆果粉想像嗎...
    蘋果通過使用iPhones收集的第一手數據(隱私優先)以及自己的車隊使用傳感器和相機拍攝來完成地圖數據搜集。新產品將在下一個iOS 12測試版中推出舊金山和海灣地區地圖,秋季將覆蓋北加利福尼亞州。iOS的每個版本最終都會獲得更新的地圖,並且將獲取道路和建築的及時更新,視覺更豐富(具體取決於具體環境),並具有更詳細的地面材質、樹葉、遊泳池、人行道等等。
  • LIDAR : 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傳感器
    ,即第一個自動駕駛計程車。大衛·霍爾的發明現在在史密森學會中被認為是實現自動駕駛的根本性突破。除非…視覺傳感器主導的自動駕駛汽車那裡有很多創業公司並沒有使用雷射雷達傳感器,僅使用視覺傳感器(也許是雷達)來解決自動駕駛汽車的問題
  • 蘇州相城區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福特開放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
    據Momenta發布的聲明,雙方依據一項戰略合作協議,將致力於開發豐田的自動地圖生成平臺(AMP)。據悉,Momenta的高精地圖基於視覺方案,結合深度學習的感知技術和視覺建圖定位技術(SLAM),可實現自動化的高精地圖建圖,相對精度可達10cm級別。在數據豐富度上,Momenta的地圖不僅包括如交通牌、路杆、車道線、紅綠燈、道路標識等幾何要素,也包括道路級、車道級別的語義連接關係和語義信息。
  • 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仍被低估的價值窪地
    中海達(300177.SZ):北鬥衛星導航定位行業龍頭,受益國土測繪和自動駕駛新需求作為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產業龍頭,中海達以北鬥+精準定位裝備為基礎做延伸,公司將先後受益於國土測繪需求爆發、自動駕駛全面普及浪潮等產業鏈新需求。公司在自動駕駛方向重點布局高精度地圖測繪和量產車用衛慣組合導航。
  • ``特斯拉與其他人''誰將贏得2021年自動駕駛的Radar戰爭?
    在2019年,特斯拉通過特斯拉自動駕駛日揭曉了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方向。當時,Radar和高精度地圖(HD地圖)與Waymo和Ford等其他公司的自動駕駛技術存在很大差異。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沒有使用雷射雷達來準確測量周圍的車輛和物體。而且它不會根據從Radar接收到的數據創建高清地圖。
  • 特斯拉公布自動駕駛數據:累計超過30億英裡
    4月22日,特斯拉AI負責人Andrej Karpathy在新的演示文稿中發布了有關Autopilot及其功能的大量新數據。 與大多數從事自動駕駛的汽車製造商和科技公司不同,特斯拉不僅依靠內部測試車隊或模擬測試來收集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