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肺纖維化影像識別,一文搞定!│以影識病

2020-12-08 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被定義為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進行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炎的特定表現,主要發生於老年人,僅限於肺部,並與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的組織病理學和/或放射學表現有關。IPF特點是呼吸困難和肺功能逐漸惡化,預後不良。大多數患者死於呼吸衰竭。平均生存期約為4年。


根據美國胸科協會(ATS),歐洲呼吸學會(ERS),日本呼吸學會(JRS)和拉丁美洲胸科學會(ALAT)發布的IPF診斷和管理循證指南,診斷標準如下: 


 ➢排除所有已知間質性肺病(ILD)病因,包括其他特發性間質性肺炎和與環境暴露,藥物或全身性疾病相關的ILD。


➢未接受外科肺活檢的患者,高解析度計算機斷層掃描(HRCT)為UIP表現形式。


➢接受外科肺活檢的患者,HRCT和手術肺活檢符合特定的類型。 


下圖為肺纖維化的影像學表現。                                        


圖1 晚期肺纖維化HRCT表現,網狀不透明伴蜂窩,胸膜下佔優勢 


肺活檢證實此診斷,但組織學不同區域的表現變化顯著(即該組織學特徵是疾病時間和空間分布的異質性)。正常肺區域與肺泡壁嚴重增厚的區域相鄰並不罕見。支氣管鏡或經皮肺活檢難以解釋。首選的方法是開胸肺活檢和電視輔助胸腔鏡肺活檢。


 IPF通常影響50-70歲的患者。報告病例中男性佔多數,男女比例為2:1。臨床特徵包括進行性勞力性呼吸困難;如胸部X片所示,存在間質浸潤;以及在肺功能測試中氣體交換受限和受損的生理證據。 


通常用皮質類固醇,其他免疫抑制劑或兩者同時治療患者。


首選檢查


IPF是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肺部生理學和影像學結果做出的診斷。診斷是排除之一。由於有重要的治療影響,必須首先排除非特發性病因。排除非特發性病因後,對IPF患者的進一步檢查會發現影像學異常和肺功能受限。


 胸部平片通常是對疑似間質性肺疾病患者的首次檢查。然而,常規射線檢查發現具有高度非特異性。


 高解析度計算機斷層掃描(HRCT)掃描比普通X線更能表現肺實質潛在的異常。  研究表明,對於一些患者,使用HRCT可避免外科肺活檢。Raghu等將聯合HRCT與臨床評估診斷的準確性與外科肺活檢組織學的準確性進行了比較。聯合HRCT的臨床評估對IPF敏感度為60%,特異性為97%。但是,儘管HRCT可以避免60%的患者進行組織診斷,但仍有40%的患者需要進行外科肺活檢。 開放肺活檢仍是標準。在具有免疫力的患者中,皮質類固醇治療通常在活檢後進行,因此獲益相對較低。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組織學確認後治療方法會發生很大變化,但死亡率很高。因此,僅在診斷可能改變治療的患者及預後合理的患者,才應進行開放肺活檢。

放射性同位素~(67)鎵掃描可能顯示出間質纖維化,並可顯示早期的變化。具有治療益處,但為非特異性,不會消除對肺活檢的需要。


放射影像檢查


X線表現隨疾病的不同階段而不同。在疾病早期,最常見的影像學改變是小的(1-2mm)不規則不透明的間質陰影,大約在75%的患者中可見。小的、圓狀陰影較少見,在20%的患者中可見。該發現常被稱為網狀陰影。偶爾觀察到間隔線。(見圖2)


圖2 雙肺下葉不透明,肺體積可能輕度降低


外周增強也是常見特徵,但與普通胸部X線片相比,在CT掃描中更容易鑑別。另一個常見的表現是模糊,磨玻璃影,呈瀰漫性或斑片狀。多達60%的患者可見體積減少和隔膜升高。可能伴有基底段盤狀肺不張。


胸膜疾病不是IPF的典型表現。此症狀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例如石棉肺,類風溼性肺病或系統性狼瘡。已有少數患者報告有氣胸,縱隔氣腫或兩者兼有。這些情況與肺實質大皰有關。


 隨著肺泡炎發展為纖維化,細紋變得粗大,並出現小(2 mm)的囊腫。這些小囊腫聚集,直徑增加至5-7mm。它們表現為蜂窩肺內的環狀不透明影。隨著纖維化加重,蜂窩狀囊腫更大,蜂窩變粗,體積進一步損失。在晚期,影像學證據顯示肺動脈高壓。


可信度


放射影像學與疾病的階段,組織學,呼吸系統症狀,呼吸功能檢查或預後無關。


 在大多數IPF患者中,胸部X線表現異常。早期甚至在症狀發展之前,X線片常表現出網狀影。胸部X線檢查一般是IPF患者的首項檢查。隨後進行生理檢測和HRCT掃描。 


對於彌散功能異常的有症狀患者,胸部X線檢查結果可能正常。對於其他患者,在出現臨床症狀之前,影像學表現通常異常。大多數IPF患者的HRCT掃描結果均異常。 


CT檢查


對於IPF患者,HRCT掃描結果可預測結局並指導治療。與胸部X線相比,HRCT可顯提高IPF的診斷準確性。訓練有素的觀察者進行HRCT時,據報導診斷的準確性約為90%。使用HRCT,所有IPF病例中1/3出現漏診; 在大約2/3的病例中可對IPF做出可靠的診斷。在HRCT上,晚期肺部疾病的特徵是蜂窩,典型分布中無磨玻璃影。HRCT這些表現,可幫助自信地做出診斷。從而避免患者接受侵入性診斷(如肺活檢)。在疾病進展期,掃描顯示磨玻璃影。與終末期不可逆的疾病不同,疾病活動期以活動性肺泡炎為特徵,可能是可逆的,並可能可以接受治療。 


圖3 高解析度CT(HRCT)顯示肺衰減增加,肺結構扭曲變形


圖4 高解析度CT(HRCT)顯示肺間質增厚和某些區域磨玻璃影,導致肺結構扭曲變形。無明顯蜂窩


 在HRCT上,IPF常見特徵是周邊斑片狀,胸膜下和雙側基底網狀影。主要分布在後部。通常與牽引性支氣管擴張和胸膜下蜂窩有關。 


已有證據表明,在IPF中,肺泡塌陷可能先於肺纖維化,可能有助於早期診斷。磨玻璃影相對罕見。通常會發展為更常見的網狀影和蜂窩。據報導,HRCT掃描顯示90%的IPF患者呈蜂窩狀。在沒有蜂窩的情況下,網狀和磨玻璃密度程度可對IPF做預測診斷。60歲以上患者IPF的可能性超過80%,其中三分之一具有網狀密度。  


對於疑似IPF病例中,胸部HRCT超過30%的磨玻璃影,應考慮其他診斷。替代診斷包括脫屑性間質性肺炎,特發性閉塞性細支氣管炎伴機化性肺炎,呼吸性細支氣管炎相關的間質性肺病,超敏性肺炎和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 


已有研究證明,HRCT測量肺動脈大小可作為IPF預後指標。在一項針對98名IPF患者的研究中,通過胸部HRCT測量肺動脈和升主動脈直徑,並計算了肺動脈:升主動脈直徑(PA:A)。與PA:A>1的患者相比,PA:A≤1的患者有更高的死亡或移植風險(P<0.001)。在未經調整和調整後的結果分析中,PA:A>1也是預測結局的獨立因子(HR 3.99,P <0.001,和HR 3.35,P = 0.002)。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maginghttps://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363273-overview#showall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氣胸、胸腔積液,胸膜疾病影像學有這些特點,一文整理! │以影識病
    氣胸、胸腔積液,胸膜疾病影像學有這些特點,一文整理!│以影識病 2020-09-14 來源:醫脈通
  • 這些好發於肺底部疾病的影像學特徵,一文匯總!│以影識病
    一 四種類型肺炎的特徵 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即非特異性肺纖維化)、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 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脫屑性間質性肺炎的特徵見表1,圖1~圖3。
  • 關於特發性肺纖維化的影像學,這5個問題你掌握了嗎?│臨床必備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病因不明的、慢性、進行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炎的一種特殊類型,全世界約有300萬人受其影響。IPF的特徵是呼吸困難和肺功能逐漸惡化。預後差,平均生存期約為4年。新的藥物治療可能會減慢疾病進展,早期診斷和開始治療很重要。你對IPF的影像學有多少了解?通過以下5個問題快速檢測吧!
  • 海思科特發性肺纖維化創新藥獲批臨床試驗
    原標題:海思科特發性肺纖維化創新藥獲批臨床試驗   12月2日,海思科
  • INMARK試驗結果表明,尼達尼布可有效減緩特發性肺纖維化疾病進展...
    INMARK®試驗是首個在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患者中使用抗纖維化治療(尼達尼布),研究生物標記物預測值的的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即使在肺功能保持良好的早期IPF患者中,接受尼達尼布和安慰劑治療12周後,兩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下降值也存在顯著差異。
  • 肺纖維化與間質性肺炎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肺纖維化」是「瀰漫性間質性肺疾病」即「間質性肺疾病」的簡稱。肺纖維化是一大組瀰漫性肺實質疾病群,病理特徵是肺泡壁(包括呼吸性細支氣管)瀰漫性慢性炎症和間質纖維化,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其常見類型,佔所有肺纖維化的65%。
  • 直擊ILD論壇現場,專家聚焦特發性肺纖維化診治新進展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特發性間質性肺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肺部疾病,其特點是出現進展的、不可逆的肺實質纖維化,導致肺功能進行性下降。組織學和高解析度CT(HRCT)表現為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患者因肺部組織呈蜂巢狀,被形象地稱為「蜂窩肺」。
  • Science子刊:白介素-11是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治療靶點
    2019年10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種進行性肺纖維化疾病,侵襲性肺肌纖維母細胞分泌膠原蛋白,破壞肺的完整性。
  • 肺泡蛋白沉積症的影像識別,一文搞定!│以影識病
    (約佔1.5%) 影像學檢查 >>>> 胸片 PAP的胸片可發現肺雙側對稱的磨玻璃影,以肺門或基底為主,通常呈模糊的結節狀,並可能伴有線狀或網狀陰影(圖1.2.3)。
  • 輕鬆讀懂肺炎實變的影像學徵象│以影識病
    肺實變中發現有「支氣管氣影」,則可排除阻塞性肺不張及胸腔積液。因為只有支氣管還通氣,支氣管外包繞已實變的肺才可能形成充氣的支氣管像。然而,沒有此影像也不一定就能否定實變的存在。 本文為出版社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科普:幹細胞移植修復肺纖維化研究進展
    幹細胞因在特定條件下可誘導分化為肺細胞,具有「歸巢」、分化、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參與調節免疫反應等作用,是細胞代替治療肺纖維化最具有價值的間充質幹細胞,為肺纖維化的修復提供了新的選擇。傳統方法修復肺纖維化效果欠佳在我國,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診斷後的平均生存期僅2.8年,死亡率高於大多數腫瘤,被稱為一種「類腫瘤疾病」。
  • 14種肺部影像學徵象,快速了解!│以影識病
    代表實質纖維化改變的最終階段和肺結構的完全破壞。蜂窩樣變化傾向於影響肺實質基底和外周。 鑑別診斷:蜂窩擴大時,高度提示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其他纖維病理改變,如慢性過敏性肺炎(CHP)、結節病的纖維化階段(IV期)和肺炎也會出現蜂窩;但是,這些病例囊狀病變範圍明顯較小,病變灶非典型分布(更多分布於肺中部或尖部)。
  • 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IPF)的西醫治療
    有研究表明糖皮質激素在IPF 的早期發揮其抗炎作用,從而抑制炎症細胞的聚集,但當炎症水平趨於穩定後,則無法發揮改善肺纖維化的作用。2.抗氧化治療N-乙醯半胱氨酸具有化痰和抗氧化的作用,能減少肺組織的損傷,延緩肺功能下降。
  • 別把間質肺(ILD)當絕症!
    間質性肺疾病(ILD)是一組主要累及肺間質、肺泡和肺泡周圍組織,以瀰漫性肺實質、肺泡炎症和間質纖維化為病理基本,以漸進勞力性呼吸困難、限制性通氣障礙、彌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為臨床表現及影像為雙肺瀰漫性陰影特徵的異質性疾病群。
  • 新冠肺炎最大受累臟器是肺,肺纖維化可能是後遺症之一,應加強隨訪...
    在臨床中,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約佔間質性肺病的20%,中位生存期僅2~5年,因此,了解從肺損傷發生直至形成纖維化的過程中,機體發生的病理生理改變尤為重要。目前認為,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一種慢性炎症反應過程,所有階段都伴隨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反應,並與其不良預後有關。初始或重複性損傷發生在肺泡上皮細胞(AEC),其排列在大部分肺泡表面。
  • 冬蟲夏草菌絲體提取物有效改善肺纖維化,治療...
    肺纖維化是以成纖維細胞增殖及大量細胞外基質聚集並伴炎症損傷、組織結構破壞為特徵的一大類肺疾病的終末期改變,也就是正常的肺泡組織被損壞後經過異常修復導致結構異常(疤痕形成)。絕大部分肺纖維化病人病因不明(特發性),這組疾病稱為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IP),是間質性肺病中一大類。
  • 義大利醫學博士談幹細胞在肺纖維化的前沿應用
    肺纖維化(Pulmonary fibrosis)是以成纖維細胞增殖及大量細胞外基質聚集並伴炎症損傷、組織結構破壞為特徵的一大類肺疾病的終末期改變,也就是正常的肺泡組織被損壞後經過異常修復導致結構異常(疤痕形成)。
  • 得了特發性肺纖維化平均只能活2至3年?聽聽權威專家解讀
    它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組疾病,包括200多種急性和慢性肺部疾病,是胸部影像學表現為雙肺多發陰影的病變的統稱,又稱為瀰漫性實質性肺疾病。由於病因複雜,發病隱匿,往往症狀嚴重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其中特發性肺纖維化被普遍認為只能「活2至3年」。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特別是中西結合的運用,這個病到底能不能治?生存期能否延長?
  • 趙巖教授:關注間質性肺炎的進行性纖維化表型
    間質性肺炎(ILD)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肺間質炎性和纖維化疾病,主要包括已知病因的ILD、特發性ILD、肉芽腫性ILD以及其他少見的ILD。肺纖維化(PF)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纖維化性肺疾病,可致肺功能出現不可逆轉的減退。
  • 上海藥物所等研發用於診斷肺纖維化的小分子螢光探針
    近日,國際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李佳課題組和浙江大學李新課題組合作開展的利用小分子螢光探針進行肺纖維化診斷的研究成果。該研究首次開發出一種可用於無創、無放射性診斷肺纖維化的一氧化氮螢光探針PNO1,為肺纖維化的早期診斷以及藥物的篩選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新方式。肺纖維化是由多種誘因引起的肺部炎症,肺泡持續性損傷,胞外基質反覆破壞、修復、重建並過度沉積,最終導致肺組織結構改變、功能喪失的一類疾病。絕大部分肺纖維化患者病因不明,被稱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