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發生近40年來最嚴重旱災 稱並非氣候變遷原因

2020-11-27 環球網

環球網實習記者薛珊珊報導,俄羅斯今夏天氣異常炎熱,俄總統氣候問題顧問亞歷山大·別德裡茨基透露,今年發生的旱災是40年來未曾發生過的。

據俄新社7月13日消息,異常酷熱的天氣至今已經困擾俄羅斯14個地區,包括韃靼斯坦共和國、巴什科爾託斯坦共和國、奧倫堡州、薩拉託夫州以及薩馬拉州。俄羅斯中部地區將近900萬公頃農作物絕收,一些農業從業人員表示,由於歉收他們無法償還貸款。

報導稱,別德裡茨基表示:「俄羅斯從1972年以來沒有發生過這麼嚴重旱災。但關於旱災是全球氣候變遷的後果這種說法,還是不正確的。為了弄清局勢需要對氣候進行廣泛和長期的觀察。」

1975年俄羅斯曾經發生嚴重旱災,一些主要農業區受災。當年俄羅斯穀物的收成同比減產30%,達到7240萬噸(穀物加工後重量),而1974的產量為10510萬噸。

相關焦點

  •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天道與人文·二、古今氣候變遷考》4竺可楨論著選載中國古代哲學家和文學家如沈括(1030—1094)、劉獻廷(1648—1695)對於中國歷史時期的氣候無常,早有懷疑。
  • 中國5000年來氣候變遷與王朝興衰的規律
    竺可楨曾研究了中國近5000年來的氣候變化,發現有多次變化,溫度較高為溫暖期,溫度較低為寒冷期。 「雖然在過去兩千多年,我國大多數朝代的垮塌與低溫區間的對應現象並非一種偶然的巧合,但我們不能就此斷言,朝代的興衰完全就是氣候變化造成的。」劉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認為,影響歷史進程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氣候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由於封建王朝自身政治上的腐敗,加之低溫導致的糧食歉收、造成飢餓,最後可能引發農民起義和戰爭,導致朝代更迭。
  • 歐洲北美氣候變遷原因有新說
    新華社莫斯科3月4日電記者欒海報導俄羅斯科學院專家卡爾瑙霍夫等人提出,北大西洋兩股主要洋流的漫長周期性變化,是導致歷史上歐洲和北美地區若干次氣候冷暖變遷的主要原因,而且這種氣候變遷還有可能會持續下去。
  • 五大原因使2012成為氣候變化關注年
    美國Triple Pundit網站近日刊登文章回顧和反思2012年,稱氣候變化在過去一年中備受關注,主要基於以下五大原因:  第五、2012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 氣候變遷加劇 過去6年史上最熱
    隨著創紀錄的氣溫丶嚴重的乾旱與加速暖化的海洋都證明全球碳排放量仍持續上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再次呼籲全球努力達到碳中和。他也疾呼,疫情有疫苗,但暖化沒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2月2日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發表與地球的狀況有關的演說,並在演說中提到氣候變遷帶來的嚴重威脅。
  • 全球氣候變異圖景出爐 過去兩千年最嚴重變暖事件就發生在最近
    全球氣候變異圖景出爐 過去兩千年最嚴重變暖事件就發生在最近 原標題:   換句話說,過去兩千年最嚴重的變暖事件就發生在最近!  更嚴重的是,目前的氣候變化速度,業已超過了部分動物物種可適應的速度,它們「跟不上」了。  評估公元元年以來的氣候變化  過去兩千年的氣候變異一直是爭論的焦點。
  • 氣候變遷
    地球上各種自然現象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氣候的變遷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氣候變遷經歷的是大跨度的地質歷史時期,科學家通過研究歷史氣象記錄、古文獻記載、考古實物、地質地貌現象以及理論推測來再現歷史上發生的氣候變遷。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水災、旱災、地形與氣候、截彎取直)
    >02例題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水、旱災害尤其突出,對我國人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極大危害。(1)概括我國水、旱災害的分布及發生頻次的特點。(2)長江中下遊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災最嚴重的地區,從氣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長江中下遊平原和江南丘陵,為了減少水災的影響,分別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 什麼是氣候變化 - 專題 -中國天氣網
    武木亞冰期中的最後一次冰期大約在1萬年前結束,自此以後總的趨勢是氣候變暖,但其間至少發生過四次寒冷時期,即距今8000-9000年前,公元前5000-1500年,公元前1000一公元100年及公元1550-1850年,但每次寒冷時期降溫不過1-2℃,而寒冷時期之後又是暖期,不過最後兩次寒冷期較前強烈,氣候已明顯比4000年或7000年前的所謂最適宜期(或黃金時代)寒冷。
  • 氣溫創新高 俄羅斯今年為近130年來最熱的一年
    氣溫創新高 俄羅斯今年為近130年來最熱的一年 2019-12-31 08:58: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由於氣候變遷推升全球氣溫,俄羅斯氣象局長富蘭德30日表示,今年是俄羅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 氣溫創新高 俄羅斯今年為近130年來最熱一年
    中新網12月3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由於氣候變遷推升全球氣溫,俄羅斯氣象局長富蘭德30日表示,今年是俄羅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資料圖:兩名俄羅斯民眾站在白雪覆蓋的紅場上,其中一人用手機拍攝雪景。
  • 地球上的氣候經歷了多次冷暖乾濕的變遷 有人類歷史以來總體變冷
    地球上的氣候從長期看是不穩定的,具有連續波動的性質。只有一系列波動長期向一個方向變化,並使自然地理環境其他因素發生改變時,才算是氣候變遷。比如較長時期的氣候演變,各種時間尺度的氣候演變,如地質時期氣候演變、歷史氣候演變和現代氣候變化等。由於氣候觀測記錄年代短,研究氣候變遷,經常使用各種代用資料,從各個方面尋找線索,復原過去各時期的氣候。
  • 氣候與歷史的回望猜想
    在內部分配不公的社會,底層民眾群體性飢餓必然引發一連串的農民起義,直至推翻舊王朝;而在社會產出嚴重不足,內部戰爭無法解決群體溫飽的情況下,族群整體外遷,與其他民族發生衝突便成了必然。作者縱觀人類近4000年以來的歷史,每次氣候惡化的時間段基本都與人類社會的動蕩期相吻合,並且在歐洲和亞洲呈現出基本相同的趨勢。
  • 澳洲即將進入200年來最乾旱時期,或持續20年!
    氣象專家警告:澳洲從明年起將會進入一場歷時20年的大乾旱!這場乾旱,可能是20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在過去50-100年間,兩者的軌道越來越相近,終於在明年會出現同步,也就是兩顆行星距離最接近的時刻。兩者的引力將會對地球氣候產生影響。而具體到對澳洲的影響,便是減少降水。
  •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最嚴重的地震,旱災和瘟疫
    中國自然災害的歷史記錄與中國文明歷史記錄並存,如公元前年,黃帝時期發生的地裂;世界最早期的地震記錄是公元前年舜帝時期「夏冰、地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 中國自然災害以洪澇、地震、乾旱、颱風、嚴寒、饑荒和瘟疫最為嚴重,自公元前年到年,死亡人數過萬的就有近次,如~年,山西、河南、河北和山東同時特大旱災,約萬人死亡。
  • 乾旱=旱災?你out了!
    經歷了連日的高溫,被太陽炙烤的大地也是饑渴難耐了,對於乾旱和旱災你又了解多少呢,小編匯總了相關小知識,快跟著小編的腳步來了解下吧!
  • 美氣象專家稱俄氣候武器製造卡特裡娜颶風(圖)
    >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據史蒂文斯稱,從前蘇聯時代開始,俄羅斯軍方科學家就開始秘密研製一種「氣候武器」,它可以對地球上的氣候造成巨大的傷害性影響。沈志珍編譯  美曾被指控制造氣候武器  事實上,美國氣象學家不是惟一一個指責其他國家使用「颶風武器」的人,美國自己也曾受到過相似指控。早在2002年,當歐洲遭受洪水襲擊後,一些歐洲政治家譴責「美國軍方」製造了這場洪災,目的是為了破壞歐盟經濟。
  • 操控氣候,永無洪災與旱災的黑科技
    現在的天氣越來越反常了,有些地方狂風暴雨、洪水泛濫,有些地方卻乾旱很久很久,難道人類就真的不能控制氣候?這好像屬於神的能力,但人類是可以控制天氣的。 一個地方的氣候,不會永遠乾旱,或一直下雨。不然那個地方早成了沙漠,或海洋。
  • 《中國科學》:氣候冷暖變遷關乎歷史朝代興衰
    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過去兩千多年的氣候冷暖變遷,與我國歷史上一些朝代的興衰更迭存在對應關係,大多數朝代的垮塌都是發生在氣候變冷的低溫區間。在溫度曲線圖上,這一時期的溫度大部分都處於過去2485年來的平均溫度值(2.07攝氏度)以下。由於氣候寒冷,晉朝時期的草場、牧地已延伸到黃河以南區域,農業用地也在往南退縮,整個中國西北部處於乾冷氣候中。其中公元348年至366年間達到了過去2485年間寒冷的頂點,年平均溫度僅為1.62攝氏度。
  • 俄媒:2016年氣溫反常與厄爾尼諾現象的增強有關
    (原標題:俄媒:2016年氣溫反常與厄爾尼諾現象的增強有關)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