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家庭作業就是對學生的一種懲罰

2021-01-09 騰訊網

文/手是水手的手

每當看到孩子放學回到家裡寫作業,其實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很多時候都要吃飯了,他還沒有寫好,其實孩子的心情我是能夠理解的,當初自己還在上學的時候,每天放學之後都有寫不完的家庭作業,每個星期天也有星期作業,暑假的時候有暑假作業,寒假的時候有寒假作業,總是無時無刻都在學習當中。

多想在離開學校之後好好的玩一玩,不去想學習的事情,不過顯然是不可能的,現在更是想都別想,不寫到半夜就不出了。

很多時候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家庭作業,每次考試的時候成績還是可以的。如果沒有那麼多的作業,心情是輕鬆愉快的,有一個愉快的在學校裡上課,應該對學習是有益的,所謂快樂學習嘛。

多年以後才知道,原來家庭作業其實是一種懲罰,是一個叫羅伯特納維利斯的義大利老師發明的,他在1905年發明家庭作業,是作為懲罰學生的一種手段。

我倒是覺每天應該有隨堂測試,及格的學生是不需要有家庭作業的,不及格的可以作為懲罰,回去之後再寫作業。

每個人的想法看法都是不一樣的,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到底是誰發明的家庭作業,就是這個人!
    家庭作業是一個叫羅伯特·納維利斯的義大利老師,在1905年發明的作為懲罰學生的一種手段。 幾十年後, 家庭作業在全球流傳出來。於是,基本上各國都有了家庭作業……世界各地老師紛紛效仿這位義大利老師 ,開始給學生們布置家庭作業。 這不布置不要緊,一布置可好 ,學生學習突然變好了,於是 他們加倍加倍再加倍······童鞋們的苦日子開始了。
  • 家庭作業究竟是誰發明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家庭作業是份痛苦的回憶。昏暗的燈光下,一摞摞厚厚的各科作業,苦做幾小時含著淚寫,寫不好身邊父母手裡握著的衣架即將發力……對於學渣來說,家庭作業實在是太恐怖了!那麼家庭作業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 家庭作業創始人!羅伯特納維利斯!
    蟋蟀2.學生的家庭作業,是一個叫羅伯特納維利斯的義大利老師發明的,他在1905年發明家庭作業,是作為懲罰學生的一種手段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因為老師給孩子留家庭作業,除了鞏固課堂知識點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批改的過程中了解孩子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二次鞏固複習。作業全給家長批改了,家長是重視了教育,了解了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是老師了解嗎?不批改作業怎麼知道學生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哪些地方需要加強?作為教育工作者,難道老師不應該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嗎?
  • 你討厭的家庭作業做完了嗎?
    家庭作業,已經被列為「嚴重影響家庭幸福指數,影響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子女關係的十大元兇」之首,更有新聞報導過,因為輔導孩子做作業,被氣到心梗而進院做手術的家長。 家庭作業這令人咬牙切齒的存在,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 數學課學生寫英語作業,作業被沒收了。家長舉報教師對不對?
    這學生家長太無理取鬧了吧?!2020年12月29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對應當給予學生教育懲戒的情況作了規定——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範、具有危險性、侵犯權益等情形時施行教育懲戒。
  • 他發明家庭作業!有位爸爸氣到心梗!哪些是長假最讓...
    還有改變了世界學生的命運的一件事:羅伯特發明了家庭作業!!!在羅伯特發明家庭作業之前,世界上的學生們基本就沒有體會過在家裡做作業的辛苦。最多就是在父母要求的時候,練練字或朗讀一下課文。而羅伯特本來也是一位慈祥的老師,對學生呵護備至。但大家應該也有所體會,越是脾氣好的老師,越管不住學生。天天看著班裡的熊孩子胡鬧,羅伯特是心力交瘁。因為羅伯特性格溫和,所以也不願體罰學生。但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了懲治一些熊孩子,他發明了家庭作業。在布置了幾次家庭作業後,羅伯特發現效果奇佳。不僅上課搗亂的學生少了,而且他們的成績還提高了。
  • 家長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布置額外的作業?
    1905年,義大利人羅伯特·納維利斯為了懲罰自己的學生,發明了家庭作業!如今,作業已經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減負力度的逐年加大,學校的作業從量上來說確實已經大幅度減少,從形式上來說也趨於多樣化。
  • 小學生家庭作業,學生仿寫詞彙:親親我我摟摟抱抱!老師:流氓!
    現在的學生接觸新東西的機會和方式越來越多,他們能夠學到的新東西也越來越多,而且也越來越方便!這也就避免不了一些不好的汙穢的東西也被學生接觸和模仿。當學生接觸到這些後覺得新奇就接受了,而且也覺得好玩,所以很多超前的成人的詞彙什麼的經常會在作業和試卷中出現!導致老師看了也不好意思!
  • 石獅教育新規:控制學生作業總量,禁止家長批改作業……
    控制小學學生作業總量,不得布置簡單重複和懲罰性的作業,不得布置由家長完成的作業,禁止教師要求家長批改孩子作業。日前,石獅市教育局下發相關通知,要求各小學要認真貫徹上級有關精神,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及其家長負擔。
  • 小學生家庭作業:老師我快要累死了,好想發明一個可以寫作業的!
    這道題這個學生錯了三個,有兩個拼音因為印刷錯誤,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還在課堂上講了要改正過來後再做,但是這個學生完全沒有修改!我們來看看這個學生是怎麼做的。第一個問題「旱災」,這個學生的答案是「漢子」,這就是典型的粗心大意導致的出錯。第二個問題「圖騰」,這個學生因為課堂上沒有聽講,所以老師要求修改的這個學生並沒有修改,所以出錯是肯定的!
  • 班主任總結:那些經常戴耳機寫作業的學生,通常是這4類
    他是準高一新生,這幾天臨近開學,經常自己坐在房間裡寫作業。聽起來這孩子已經很主動地學習了,但是他父母還是看不下去,因為他寫作業時總是戴耳機聽音樂。表弟覺得自己並沒有錯,聽音樂讓他精神振奮,但他父母一直堅持認為聽音樂影響學習效率,雙方僵持不下。相信因為寫作業時能不能戴耳機這件事導致家庭矛盾的情況並不少見,今天,咱們就來從源頭找起,看看為什麼那麼多孩子喜歡戴耳機寫作業。
  • 昆明9萬學生全城找鼠婦做實驗?網友:布置作業不能一窩蜂
    這是《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第一節的《生物與環境的關係》一課的內容,老師把這項作業當成了一堂體驗課,並提示學生捕捉的時候要注意衛生。「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是啥蟲子,非常的疑惑,有的家長在群裡就說是我們小時候叫的那種米湯蟲。」
  • 老師讓學生們寫作業,還給他們放音樂,這樣的教學方式你認同嗎
    當然也不是我們真心想給學生留堂,而是想通過留堂寫作業的方式,多給孩子們一些學習的空間,也讓家長省點心,畢竟期末輔導寫作業的強度,要比日常輔導寫作業激烈多了。既然是學習困難戶,那麼老師在輔導過程中,也會身心俱疲。不好好寫作業,不專心,打擾其他同學寫作業……這些毛病,老師該怎處理呢?
  • 「22名學生選修作業抄襲得零分」引熱議,如此「以儆效尤」該不該?
    上學期,蘇湛通過網上搜索比對,發現有學生的作業涉嫌大段抄襲,甚至是整篇照搬,並給出了確鑿證據。最終,22名學生得了零分,蘇湛表示發這封郵件就是要強調「此分不可改」。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了多位學生、教師,他們針對該事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 為何當下「作業綁架」等教育現象,成為了鮮明的「時代特色」?
    關於作業,其實還有許多「民間故事」,什麼「寫作業寫到凌晨一兩點寫到哭」啊,什麼「陪寫作業陪到腦梗住院」啊,什麼「父親陪寫作業怒撕課本」啊……如今,還有「陪寫作業陪到父妻大打出手、丈夫入刑妻離子散」的。劇情沒有最離奇,只有更「狗血」!這或許只有在我們這個時代才有的怪事情。應試教育,家庭焦慮,作業綁架……真是當下這個時代一個鮮明的「特色」!
  • 「最懶小學生造句」火了,老師批作業卻沒法反駁,無奈給了全勾
    「最懶小學生造句」火了,老師批作業卻沒法反駁,無奈給了全勾每個人在上學的時候,最繞不開的一個坎就是寫作業了。一提起那段寫作業的「青蔥歲月」,相信很多人都是一把辛酸淚。但最終思量再三,老師還是給學生打了一個對號,算是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吧。小學生因造句太簡單,被人認為是敷衍。說到底,不過是因為對學習不感興趣才會隨意應付罷了。因此,家長要知道怎樣做,才可以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 學生作業賞析系列1 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的關係(一)
    這次家庭實驗作業的主題是: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的關係。請先賞析學生A的作業:
  • 輔導孩子做作業,家長的反應折射了當代的家庭教育……
    當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家裡就出現了一種打仗的狀態,在外人看來,這家庭又在吵架了,其實注意聽,卻是孩子和媽媽的聲音我不會做 這是孩子的聲音這麼簡單都不會做,你上課幹嘛去了 這是大人的聲音寫個作業拖拖拉拉,一下子寫完了不就好了嗎 這又是大人的聲音
  • 付彪:讓孩子「觸摸春天」是新春最好的作業
    據魯老師介紹,自己的初衷很簡單:「陽春三月是踏青的好時光,周末時間,孩子們不必窩在家中做作業,相反,他們應當走進大自然,感受春日的暖陽,去觀察、去發掘萬物復甦的生機。」老師的舉動,不僅樂壞了班裡的小朋友,家長們也紛紛點讚。(3月14日《成都商報》)童年是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