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食的背後 黑心商家亂用食品添加劑

2021-01-08 99健康網

  吹彈可破的蝦仁、鮮嫩多汁的牛肉、「上乘食材熬製」的高湯……當你大快朵頤之時,能想到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少是靠各類添加劑「調」出來的嗎?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五花八門的添加劑成為眾多餐館調味攬客的利器。不少美食的背後都存在濫用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等問題,有損消費者健康。還有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工業原料。

  幾毛錢達到熬製幾小時口感

  一些家庭主婦發現,如果使用從菜市場購買的新鮮食材烹調,卻往往很難做出餐廳類似的口感、色澤和味道。業內人士稱,廚藝並不是導致口感和味道懸殊的關鍵,真實原因是一些飯館、餐廳靠添加劑增色、提香的「潛規則」。

  一些商販和餐館廚師透露,要使飯館烹炒的食物色香味俱全,使用相應的添加劑就能輕鬆實現。比如,使用名為日落黃的添加劑,只要在滷水中加上小半勺,就讓燒雞、豬頭肉等滷肉油光發亮、黃裡透紅;號稱是牛骨熬煉、整雞燉製的純正肉湯,其實很多都是使用類似牛肉精等包含大量食品添加劑的複合調味料,加入開水製成。

  記者採訪發現,無論是豬骨膏、牛肉精、一滴香等調味品,還是檸檬黃、發泡劑等添加劑,最大特點就是價格便宜、使用方便。一整瓶1千克的飄香劑或一大包號稱豬骨熬製的肉骨粉,售價才三四十元,一包肉骨粉就能做成幾百甚至上千鍋的火鍋或高湯。算下來,每次使用成本只有幾毛錢,就能達到「熬製數小時」的口感效果。

  業內流傳「無肉不亞硝」的說法

  根據《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等規定,相關物質要被納入食品添加劑範疇,必須獲得衛生部門批准,同時其生產工藝、使用範圍、使用量均必須遵循相應標準。而記者採訪發現,一些食品添加劑在使用過程中,超範圍濫用的現象較為突出。此外,一些未納入食品添加劑範圍的物質,也常用於食品生產加工,給消費者帶來嚴重的健康隱患。

  2015年初,山東省食藥監局就公布,8種食品檢測不合格,其中多是蔬菜製品、醬醃製品、豆腐等,多為食品添加劑超量添加的問題。比如,在野山椒、老虎菜、芝麻辣絲、豆腐等產品中都檢出苯甲酸、山梨酸超標。據介紹,這兩種添加劑均屬於防腐類添加劑,一些餐飲商販或企業為延長食品保質期,往往過量加入食品添加劑。

  俗稱「工業鹽」的亞硝酸鈉,在食品添加劑使用範圍中僅限於醃臘肉製品類,並對肉製品和燻煮火腿中的殘留量進行了嚴格限定。然而,不少餐館經營者和肉品加工商,為使肉熟後顏色鮮亮,口感滑嫩,且延長保質期,往往違規添加使用。

  記者採訪了解到,包括亞硝酸鈉在內的亞硝酸鹽,以往在餐飲肉製品中使用較為普遍,在業內甚至流傳「無肉不亞硝」的說法,但亞硝酸鈉具有較強毒性和致癌性。

  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雙氧水、硼砂等對人體嚴重有害的化工原料,時常出現在豬腸、牛百葉等食品的加工環節中。廣西食品餐飲行業人士李偉向記者透露,使用雙氧水或硼砂浸泡肥腸等豬牛內臟,既能洗掉這些內臟的異味,更有彈性,還有很好的膨脹效果。一般肥腸或百葉浸泡後,一斤能增重半斤到1斤,「能泡一大盆內臟的雙氧水,1斤才花6塊錢,你說這划算不?」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術總監馬志英說,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應該是「非必要不使用」,更不能用於掩蓋食品腐敗變質。而在我國的餐飲行業,為了賣相、口味、成本、甚至摻假等目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明顯已經過頭,非法添加問題也十分突出。

  對人體有害的7種常見食品添加劑

  在購買各種加工食品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添加劑的成分,了解添加劑的特點,這樣才能避免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劑損害健康。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有哪些呢?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有哪些特點呢?

  1、甜蜜素:升高血壓

  攝入過量的甜蜜素對人體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有學者發現,甜蜜素雖然本身不能被人體代謝吸收,但被腸內細菌降解為環已胺後,反而會引起血壓的升高。國家規定每千克的果蔬汁中含甜蜜素不能超過0.25克,在日常生活中,蜜餞、陳皮、話梅、楊梅幹、罐頭、糕點及各種清涼飲料中都含有甜蜜素。

  解決方法:注意看食品配料表中甜蜜素的含量;一天喝含甜蜜素的飲料不宜超過300毫升;常吃杏仁、黑巧克力、花生、三文魚、胡桃等食物,則有助於防止血壓升高。

  2、日落黃:引起脫髮

  含日落黃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引起過敏、腹瀉等症狀。大部分醬鹹菜都含有日落黃,有學者就發現,如果長期食用醬鹹菜等含有日落黃的食品,其毒素會沉積於腎臟,對人體的頭皮組織、毛囊細胞造成損害,首先出現的症狀是脫髮。我國規定每千克醬鹹菜中日落黃的含量不超過300毫克。

  解決方法:由於日落黃是溶於水的,所以,可將醬鹹菜用約40℃的溫開水浸泡2分鐘以上再食用,這可以清食品添加劑的危害及解決之道。除其部分的色素。

  3、鹹味香精:升高血糖

  我國鹹味香精的生產量和消費量都已經進入了世界前列。目前流行的仿生食品一般是用豆腐、魔芋、澱粉等原料,通過添加鹹味香精等原料,模仿肉的口感和口味做成的。如素火腿、素雞、素鴨、素魚等。但有學者就發現,鹹味香精經高溫加熱後會,具有升高血糖,誘發炎症和動脈粥樣硬化等危害。日常生活中,除了各種仿生食品,各種肉類罐頭、膨化食品、方便麵等等食品都含有鹹味香精。

  解決方法:將新鮮蔬果榨汁250毫升加1克薑黃粉,與仿生食品一起食用,可促進鹹味香精的分解,並對減輕胰島素抵抗和預防糖尿病有一定的功效。

  4、阿斯巴甜甜味劑:導致記憶力減退

  一般米醋中都含有阿斯巴甜甜味劑,以改善米醋口感。有學者發現,阿斯巴甜加熱後會分解成甲醛、乙酸和二酮哌嗪,這些分解物會損傷大腦細胞,長期攝入易造成記憶力減退。還有,阿斯巴甜進入人體後,會被迅速代謝為天門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兩種胺基酸而被吸收。所以,苯丙氨酸尿症患者不能食用。

  解決方法:米醋最好涼拌食用,不宜燉、炒食。

  5、甘氨酸:引起結石病

  食品防腐劑是一把「雙刃劍」,也有可能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一定的麻煩。大家經常食用的花生醬就含有甘氨酸防腐劑,而有學者研究發現,甘氨酸會增加腎臟和尿中的鈣、草酸、尿酸等成分,如不及時排出,易導致腎臟結石和輸尿管結石。

  解決方法:少吃菠菜、竹筍、酸菜等含大量草酸的食物,適當減少瘦肉、雞蛋的攝入,應多喝水。

  6、穀氨酸鈉:造成聽力下降

  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穀氨酸鈉,食用過多可能出現中毒症狀。因為穀氨酸鈉在120℃的溫度下會形成焦化穀氨酸鈉,後者具有一定的毒性,是致癌物質。日常生活中,雞精、甜麵醬、豆瓣醬等調味品中含有穀氨酸鈉,起到提鮮的作用。但有學者還發現,人們大量食用含穀氨酸鈉調味品時,會造成人體缺鋅。而人的耳蝸內含鋅量最高的,缺鋅首先影響到耳蝸的功能,會引起聽力下降。

  解決方法:對於加入味精的「半成品」配菜的烹飪,以蒸、煮為妥;每天食用調味料不宜超過6克;平時多食用牡蠣、瘦肉、豆製品、花生、蘋果、茄子、南瓜等含鋅豐富的食物。

  7、六偏磷酸鈉:引起骨質疏鬆

  六偏磷酸鈉主要作用是改善食品的色、香、味,調整食品的營養構成,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但是六偏磷酸鈉中會有微量的重金屬如砷、鉛等,砷會引起以皮膚色素脫失、著色、角化及癌變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食品級的六偏磷酸鈉還有一定含量的氟化物,低濃度的氟化物會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鈣質減少,導致骨質硬化和骨質疏鬆。日常生活中,豆醬、燻肉、配置醬油、果蔬罐頭等常含有六偏磷酸鈉。

  解決方法:可常食用一些含鈣高的食物,如牛奶和豆腐,或海帶、紫菜、髮菜、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物。同時,不宜長期使用含氟牙膏。

  延伸閱讀:怎樣避免食品添加劑的傷害?

  (1)選擇知名企業、大廠家生產加工的食品。

  (2)注意觀察食品外包裝上的成分。

  (3)不過多食用醃製品和燻製品。

  (4)不過分追求食品的色、香、味,特別是飲料、冰糕等便宜的休閒食品。

  (5)多選擇低度加工的食品。正常情況下加工度越高越細,添加劑越多。

(責任編輯:陳加勇)

相關焦點

  • 關於食品添加劑,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只要聽到「食品添加劑」,不少人肯定會下意識默默皺眉,快要達到「談添加劑色變」的程度。也會下意識地看看自己手中拿著的預包裝食品,數一數包裝袋上,到底有幾種添加劑。那麼,食品添加劑真的有那麼可怕嗎?食品添加劑是什麼?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 食品添加劑就是安全的?5種食品添加劑,與癌症有著密切的關係
    大多數人對於食品添加劑比較熟悉,隨著食品行業的發展,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有了食品添加劑的參與,食品也變得色香味俱全。即使是不起眼的食品,在食品添加劑的作用下,也會搖身一變,讓您看了也有怦然心動的感覺。
  • 食品添加劑致癌?
    每當這樣的食品廣告出現時,我們總能發現這樣打著「無添加」噱頭的產品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以至於這類產品的價格都要比其他同類型產品更高。 人們傾向於認為,無添加產品更加健康。一些非法添加劑的曝光也讓「食品添加劑」這個名詞幾乎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瘟神,唯恐避之不及。 購買食物時,經常可以在食品包裝上看到各種「添加劑」的名稱。
  • 冰淇淋陷食品添加劑傳聞 冰淇淋:我不是恐怖分子
    而臺灣梅花冰棒,也成為許多大陸遊客進島必嘗美食……香甜的冰淇淋一直是美好夏日生活的點綴。不過,這兩天網絡上卻把冰淇淋說成了「恐怖分子」。6月4日,隨著某機構發布一則「食品添加劑查詢軟體」上線的新聞,「冰淇淋是個移動的食品添加劑倉庫,吃多了會導致健康問題」成為各大媒體熱炒的話題。冰淇淋裡的添加劑真的有這麼恐怖嗎?本報「食事求是」記者進行了調查。
  • 你知道食品包裝上「零添加」背後的真相嗎?
    你知道食品包裝上「零添加」背後的真相嗎?一直以來,許多消費者認為「食品越是保持原汁原味、純天然,就越安全健康」。因此,越來越多的商家熱衷於宣傳「零添加」,大力推廣自家原汁原味的食品。不過,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辦法》明確規定,食品中不能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標識。這是為什麼呢?
  • 被蒙冤這麼多年,你真的了解食品添加劑嗎?
    食品添加劑與現代食品業的發展緊密相關,一個國家的食品安全技術和經濟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通過食品添加劑研究應用水平來衡量,合理合法地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傷害。但近些年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卻將人們帶入對食品添加劑認識的誤區,使人們對食品添加劑聞風喪膽。·三聚氰胺?蘇丹紅?塑化劑?這些不是食品添加劑!
  • 從禁用明礬開始嚴管食品添加劑
    膨化食品中,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相關報導見A12版)   食品添加劑的濫用,在我國食品安全事件中無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事實證明,很多食品添加劑根本就沒有必要添加,比如之前曝光的大米添加劑,毫無必要卻被國家標準允許添加;還有很多食品添加劑可以有更好的替代品,不至於對人體產生潛在危害,比如這次被禁用的明礬。
  • 專家揭秘食品添加劑真相:不超量超範圍使用就安全
    「食品添加劑在中國被『妖魔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替非法添加物背了黑鍋。」孫寶國說,比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其實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非法添加物。但因為後果極其嚴重,所以提到食品添加劑,很多人都會聯想到三聚氰胺。」  孫寶國表示,不僅是消費者,甚至我國一些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都不知道什麼是食品添加劑,這是不應該的。
  • 學姐來了|食品添加劑——不必談之色變
    導語:食品添加劑是什麼?有什麼作用?食用安全嗎?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有哪些?本期專欄學姐帶你深入了解食品添加劑。根據2014 年 12 月國家衛計委(現衛健委)頒布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以下簡稱標準)中的定義,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 《寄生蟲》裡提到的「古早味蛋糕」,真實反映出人們對食品工業的偏見
    為什麼蛋糕預拌粉裡不可以含有食品添加劑?像乳化劑和膨鬆劑之類的食品添加劑,在烘焙工業中非常常見,和食用油一樣,它們有助於改善產品質構和穩定性,讓蛋糕更加好吃。有一些食品添加劑,甚至是家庭烘焙都很常見,比如小蘇打,泡打粉,這些都是「膨鬆劑」。家裡那麼常見,放到店裡就不給用了?
  • 人工合成甜味劑用途的食品添加劑有9種,安全性靠譜嗎?
    ,也有美食達人在家自己動手製作的低糖美食。不管是哪一種低糖食品,要達到降低食物熱量的目的,都用得著一類特殊食品添加劑「代糖甜味劑」。目前,我國允許使用的代糖甜味劑(甜味添加劑)共有20種,其中,9種為人工合成甜味劑,甜度最高可達蔗糖(白糖)的2萬倍。面對這麼多的代糖甜味劑特別是人工合成的化學甜味劑,廣大消費者不禁要問:吃進含有甜味劑的代糖食品,身體的安全健康有保障嗎?
  • 這幾類食品添加劑 別再給孩子吃了
    >這幾類食品添加劑 別再給孩子吃了2019-07-03 14:46:5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各種化學食品添加劑,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劑等等,娃總吃這些對健康可不利啊。但是很多媽咪都不懂看配料表,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食品添加劑這件事兒。  ▎食品添加劑,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美國兒科學會(AAP)發布的一項聲明提醒,一些食品添加劑會干擾兒童的荷爾蒙,影響生長和發育,有些還可能增加兒童肥胖的風險。
  • 海口部分小學周邊「五毛食品」泛濫 添加劑嚴重超標
    並對其他一些商家所銷售的「五毛食品」責令下架,暫停銷售。  現場食藥監執法人員告訴記者,「我們會督促商家提供這些產品的營業執照、許可證和檢驗報告單,如果商家在規定時間內補齊相關證明,扣押的食品將原封不動退還,補不齊的食品有必要的話將送檢,如不合格將銷毀。」
  • 亞硝酸鹽是合法食品添加劑
    □記者 劉永生    受訪專家:艾志錄,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近幾年來,三聚氰胺、塑化劑等事件使食品添加劑成為過街老鼠,人們「談劑色變」。其實,很多人對食品添加劑存在著一種錯誤的認識,即把非法添加物等同於食品添加劑。
  • 食品添加劑的限制性特點(下)
    因為食品添加劑畢竟是食品正常的生產工藝中外加進入食品中的物質, 如果能夠通過改進食品加工工藝等達到保持正常的生產工藝順利進行、保證食品品質的目的, 就儘量不要使用食品添加劑。    8.帶入限制    食品添加劑的帶入是指某種食品添加劑不是直接加入到食品中,而是隨著其他含有該種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原(配)料帶入到最終食品。    帶入原則是食品添加劑使用原則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只有同時符合以下4個條件才適用帶入原則。
  • 常用的食品添加劑種類
    目前,中國商品分類中的食品添加劑種類共有35類,包括增味劑、消泡劑、膨鬆劑、著色劑、防腐劑等,含添加劑的食品達萬種以上。其中,《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和衛生部公告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分為23類,共2400多種,制定了國家或行業質量標準的有364種。
  •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應用介紹
    為規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國際上先後組織成立了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和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CCFA),集中研究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問題,制定食品添加劑相關標準和檢測方法,對食品添加劑進行安全性比較,從而促使食品添加劑逐步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總體原則遵循肯定列表制,只有列入目錄中的物質才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 食品添加劑調查:一塊麵包裡近40種添加劑(圖)
    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那些賞心悅目、香氣怡人、爽口滑嫩的佳餚並非出自純天然,它們都額外地添加了許多的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加工食品種類,換句話說,每個人,只要吃了加工食品,就在一定程度上攝入了形形色色的添加劑。  不知有沒有人算過這樣的一筆帳,一天中,我們會攝入多少種添加劑呢?
  • 硼砂有毒,有人還用作「食品添加劑」,如何識別含硼砂的食物?
    殊不知,有些不法商販為了滿足大家對「嚼勁」的追求,有意在加工食品時加入了一種所謂的「食品添加劑」。這種「食品添加劑」其實就是一種化工原料,即大名鼎鼎的硼砂。硼砂是一種礦物,因為含硼元素,可以作為化肥使用,能夠提高小麥等農作物的產量,還能增加葡萄等水果品種的含糖量。硼砂在化工行業的應用也很廣泛,主要用於殺蟲劑、除草劑、消毒劑、防腐劑和洗滌劑等的生產。
  • 黑心商家會給西瓜打針增甜?專家:謠言
    家庭常用的保鮮膜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具有一定的透氣性和透溼度,能調節所包裹食物周圍的氧氣、二氧化碳和水分含量,起到給食品保鮮的作用。給切開的西瓜表面覆上保鮮膜能很好地保持水分,並能阻隔環境中的灰塵和細菌,放在冰箱保存時還能防止串味兒和交叉汙染。所以說,西瓜切開後用保鮮膜覆蓋後存放是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