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對稱性、電子自旋與分子手性

2021-02-15 兩句三年且一吟

我對前線軌道理論用於解釋不對稱反應時的軌道對稱性之說一直存在困惑。以已二烯為例,前線軌道理論在討論電環化反應中產物出現不對稱性,是如下圖這麼處理的。

 

即,無論是加熱時的基態反應還是光照下的激發態反應,產物的手性都取決於HOMO軌道的對稱性。圖中表示p軌道的兩瓣,假設陰影代表電子所在,那麼陰影只能與陰影疊加成鍵,空白也只能與空白疊加,這決定著反應是通過對旋還是順旋發生,產物是何種手性。

 

從字面上看,上述反應的結果是不對稱(產物的手性不對稱),起因卻是對稱,對稱是不對稱他媽,這個…這個…有點好比石頭縫裡蹦出來只猴子

 

我學習有機化學時,教材選的是惲魁宏版,這是我比較推崇的四個版本之一,另三個分別是刑其毅、胡宏紋、徐積功版。這些版本對前線軌道理論的介紹都放在周環反應一章。而由於用前線軌道理論解釋周環反應中的立體選擇性時,涉及光對分子的激發,書中又都預先介紹了分子的激發態及激發態電子的自旋和多重態特性。

 

自旋是電子除電荷特性之外的另一種內稟屬性。它不僅是結構化學的重要內容,也在凝聚態物理學中被用於解釋磁電阻、超導等現象,尤其是巨磁阻效應的發現,自旋電子學應運而生,其在自旋器件及信息存儲上的應用頗受關注。

 

回到正題。對於前線軌道理論,除了「對稱是不對稱他媽」之外,我的困惑還在於,在談及電子由HOMO向LUMO激發產生新的HOMO時,明明都已經提到自旋了,前線軌道理論解釋手性產生的機制時,為啥又只討論電子的成鍵功能,卻迴避了其自旋特性及對成鍵過程的影響?

 

這裡鬥膽對第一張圖做個處理,將陰影設為自旋向上的電子,空白設為自旋向下的電子,那麼己二烯的電子排布及成鍵情況如下圖所示,

 

其特徵為:

    1)從圖形看,其中ψ1-ψ4,與圖1相比,正好倒置調換了

    2)自旋相反、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電子間可以成鍵,在分子鏈平面的一側,相鄰電子自旋反平行(不對稱的電子)越多,分子越穩定

    3)將相鄰自旋相反的電子用綠線連結起來,綠線越長越不穩定;綠線與分子鏈交點越多,越不穩定

    4)加熱或光照反應時,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布居疊加才能成鍵。據此得出的對旋和順旋,與之前的前線軌道理論處理結果一致

    5)手性產物的不對稱符合自旋不對稱(反平行)要求,是物理規律的結果。不對稱他媽是不對稱。

相關焦點

  • 利用電子自旋進行手性拆分
    不對稱合成通常是底物分子中的非手性單元通過反應試劑以不等量地生成立體異構產物的途徑轉化為手性單元,其中反應試劑可以是手性化學試劑、手性催化劑、手性溶劑或物理因素。其中,磁性對合成手性分子的影響卻並沒有太多相關研究。在自然界中多數物理狀態下,電子的自旋是消旋的,即自旋向上和向下的電子等量存在。
  • 實現利用人造分子馬達,操縱電子自旋!
    人工分子開關和機器在過去幾十年裡經歷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從旋轉過程中手性開關的角度來看,人工分子馬達具有很高的吸引力。現在研究人員製造了一種電子自旋過濾裝置,它可以通過光輻照或熱處理來改變自旋極化方向。這一結果有利於納米分子開關運動所產生固態功能的發展。
  • 中科院半導體所在隱藏自旋軌道耦合研究中取得進展
    自旋軌道耦合效應是自旋電晶體、自旋軌道量子比特、自旋軌道扭矩、手性磁子學、冷原子系統、狄拉克材料、馬約納費米子、拓撲絕緣體、自旋霍爾效應和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等凝聚態熱門研究領域中的核心物理。自旋軌道耦合效應導致能帶自旋劈裂,主要分為體反演不對稱性引起的Dresselhaus效應和結構反演不對稱性引起的Rashba效應兩類。
  • JPCL熱點評述 | 手性光電材料
    手性現象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中。手性材料在光電子學和自旋電子學領域具有非常大的潛力。根據Neumann-Curie原則,手性材料由於自身的結構對稱性破缺,具有一些本徵的特殊性質:圓二色性、線偏光偏轉、倍頻、壓電、熱釋電、鐵電和拓撲量子性能[1]等。
  • 電磁手性:從基本原理到手性光學
    目前,手性光學的應用方向主要有:1) 手性結構中的非線性效應,如二次諧波產生(SHG),作為結構對稱性的極其靈敏的探針,使我們能夠區分手性和各向異性效應。圖2 物體和光的手性量化參數光不具有傳統的手性,其手性來自旋轉的電場和磁場。同時光還可以攜帶軌道角動量(OAM),從而在波前形成螺旋形幾何形狀。光攜帶的手性量可以用手性參數表示,例如,自旋密度通量、光學螺旋通量以及軌道和自旋角動量。物體的手性則可量化為手性參數(κ)和手性極化張量(αc)。1.
  • 保持自旋的手性光子晶體鏡
    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新型的平面手性鏡子,這種鏡子對相反自旋態的光具有接近單位反射率的對比度。傳統的鏡子,如金屬鏡和介電鏡,在反射時使光的自旋翻轉。然而,所報導的手性結構具有自旋保持性,即所選擇的螺旋度經反射後保持不變。 自旋保持鏡可以在量子信息處理、量子光學、原子和分子物理以及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基礎研究中找到潛在的應用。
  • 量子物理學:捕獲裡德堡分子自旋動力學的新理論模型
    然而,大多數研究這些分子的研究僅關注於不涉及量子自旋的情況,因為裡德堡分子的多體性質使得分析其自旋動力學特別具有挑戰性。在最近的理論研究中,東京大學,中國科學院,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結合了新方法的方法,能夠捕獲裡德堡電子自旋動力學和原子的軌道運動之間的相互作用。高斯ansatz的雜質去耦轉換。
  • 分子計算:分子自旋電子學的一大步
    每個分子都可以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定位,並通過施加正、負電壓切換狀態。自旋電子學與傳統電子學有很大差異。前者利用電子的自旋特性來進行傳感、信息存儲、傳輸和處理。與傳統半導體器件相比,基於自旋電子學的設備具有非易失性、超高處理速度、電力消耗較低和集成密度更高等特點。
  • 負自旋軌道耦合是什麼鬼?
    自旋軌道耦合(SOC)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材料的電子結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性質。那麼什麼是SOC呢?直觀地說,就是電子在繞原子核轉動的時候,站在電子的角度看,它感受到的電場一直在發生變化,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磁場與電子的自旋相互作用,這就是自旋軌道耦合。
  • 軌道電子學向前一步:自旋與軌道態的捆綁被打破
    現代材料中電子一般具有很強的自旋軌道耦合,如果改變電子的自旋態,其軌道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最近,一個國際團隊在量子材料釹鍶錳氧(NSMO)實現了自旋與軌道態的「獨立」變化。這項成果或將對新一代邏輯和存儲設備的研發開闢新道路。
  • 分子自旋電子器件:用分子進行計算
    背景自旋電子器件(Spintronics)與傳統電子器件截然不同,它利用電子自旋來感測、存儲、輸運和處理信息。與傳統半導體器件相比,其潛在優勢在於非易失性、數據處理速度更高、耗電量更少、集成密度更高。基於磁振子的自旋電晶體(圖片來源:L.
  • 自旋軌道轉矩
    並且,由於Edelstein 效應根源上來自於界面電子感受到的外電場,所以人們可以通過外加電壓調節「外電場」的大小,進而人為調控Rashba 場的大小,實現調控Rashba 自旋軌道耦合的強度。這種自旋軌道耦合的可調控性,在自旋電子學和量子計算領域有著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同時也為自旋器件的實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 物理所預言矽烯中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從電子能帶結構上來說,拓撲絕緣的體電子態是有能隙的絕緣態;而它的表面(對三維體系)或者邊緣(對二維體系)電子態則是零能隙有手性的金屬態。這類拓撲絕緣態由材料的強自旋軌道耦合引起,具有時間反演對稱性。拓撲絕緣體的重要性在於存在由時間反演不變對稱性所保護的表面態。並且該表面態是由能帶結構的內在拓撲性質所決定,不容易受到缺陷、雜質等外界環境的影響。
  • 美觀察到原子「自旋對稱性」的首個直接證據
    原標題:美觀察到原子「自旋對稱性」的首個直接證據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丹)就像擁有完美對稱性的鑽石就是大放異彩的寶石一樣,量子世界現在也有了科學價值很高的對稱性體現。美國實驗天體物理聯合研究所(JILA)的理論學家安娜·瑪麗亞·雷伊和實驗學者葉軍(音譯)觀察到了原子的磁性性質——原子核自旋存在對稱性的首個直接證據。
  • 中國科學家觀測到新型手性費米子
    手性是指一個物體與其鏡像不能重合的現象,就像我們的左手和右手。在相對論物理中,手性是指無質量粒子的自旋和動量方向平行或者反平行。外爾費米子就是一種具有手性的粒子,描述它的哈密頓量 H(k)=σ⃗ ⋅k⃗ H(k)=σ→⋅k→ 其中 σ⃗ σ→ 和 k⃗ k→分別代表自旋和動量。
  • 二維鐵磁體中自旋手性漲落的研究
    拓撲材料橫跨凝聚態物理領域多種體系,其中挫折磁體和手性磁體中非共面自旋結構可以形成自旋手性,在實空間內產生一個有效磁場,使得電子的行動軌跡發生偏轉,從而導致拓撲霍爾效應。由於拓撲霍爾效應和非共面自旋結構之間的密切聯繫,拓撲霍爾輸運測量被用作檢測非傳統磁序的有力手段。事實上,拓撲霍爾效應長久以來和手性磁體或異質結中的斯格明子相聯繫在一起。
  • 科學家發現手性晶體表現出奇異的量子效應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某些類型的晶體具有不對稱性,如生物「手性」,稱為手性晶體,可能含有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現的電子。現在,通過使用晶體的群論,Hasan的團隊已經確定手性晶體能夠容納新形式的Weyl費米子 - 這些電子的共同表現就像它們是無質量的 - 他們稱之為「手性費米子」。團隊應用這些對手性晶體的想法,並發現其電子,光學和拓撲行為的意外結果,提示「拓撲手性晶體」的名稱。研究人員進一步驚訝地發現這些拓撲手性晶體可以表現出獨特的現象,如大費米弧和電子自旋這些集體表現得像磁單極子。
  • 物理所等在實驗中觀測到新型手性費米子
    手性是指一個物體與其鏡像不能重合的現象,就像我們的左手和右手。在相對論物理中,手性是指無質量粒子的自旋和動量方向平行或者反平行。狄拉克點和三重簡併點都可以看成是一對手性相反的外爾點的疊加,手性相互抵消,所以狄拉克費米子和三重簡併費米子都沒有手性。但可以通過外加條件破缺對稱性,比如外加磁場,將它們退簡併成手性的外爾費米子。狄拉克半金屬和三重簡併點半金屬中表現出的許多物理性質,例如手性反常導致的負磁阻效應和表面態費米弧,本質上都是來源於手性的外爾費米子。
  • 自旋電子學Nature:反鐵磁氧化鐵中的可調長程自旋輸運
    【引言】   自旋電子學是基於自旋輸運的新興科學技術。所謂自旋其實是電子的內稟角動量,與質量、電荷一樣是電子自身固有性質。電子自旋輸運被認為與傳統電子器件中電子電荷輸運相類似,也可作為載體用於信息傳輸,根據自旋轉移這一特性設計開發的新型電子器件可有望作為現有電子器件的升級替代產品。類似於電流,通過自旋霍爾效應電子發生特定的偏轉,從而產生自旋流(Spin current)。自旋流作為自旋信息傳輸的核心,是發展基於自旋計算器件的關鍵。
  • 新型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狄拉克點
    然而,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考慮自旋軌道耦合 (SOC) 的情況下,這些二維材料的 Dirac 點都會打開一定的能隙  (gap)。因此,在嚴格意義上這些材料實際上都是絕緣態,這些二維的 Dirac 點都被 SOC 所破壞了。那麼自然就會有一個問題:在二維體系,是否存在自旋軌道耦合打不開的 Dirac 點呢?今天小編給大家推介一個近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