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的現狀和痛點

2020-12-05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聲明:本文為火石創造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網站、公眾號等轉載需經授權。

我國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發展開始向備案制過渡,這意味著從監管層面對試驗要求的進一步提高,而藥品臨床試驗機構(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在臨床試驗的規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作用。

一、我國臨床試驗機構(GCP)建設歷程和現狀

隨著近30年的藥品監管和臨床試驗的發展,我國藥品GCP機構建立了特有的GCP資格認定製度,在幫助提高新藥研發和註冊上市效率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圖1  我國臨床試驗發展歷程

截至2019年3月中旬,全國共有經過資格認定的藥物臨床試驗機構646家,其中廣東、北京、江蘇、上海和山東是擁有臨床試驗機構數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總計約佔全國的40%,與人口分布、經濟發展水平和醫療衛生資源成正相關分布。

圖2  我國GCP機構區域分布

二、GCP機構向備案制過渡,臨床試驗「默許制」落地

2017年5月,CFDA(現NMPA)發布了《關於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改革臨床試驗管理的相關政策》(徵求意見稿),將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定改為備案管理。這是臨床試驗經過30年發展和經驗積累之後,為適應行業需求快速發展而適時作出的改變。然而,取消資質認定和簡化監管流程並不意味降低臨床試驗要求,而是直接對臨床試驗項目質量進行全過程的監管,機構資質不再是門檻,但對試驗機構和參與方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8年1月1日起便開始實施  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備案管理,而藥品臨床試驗的備案制仍未落地。

同時,隨著中國以第八個監管機構成員國的身份加入了人用藥品註冊技術要求國際協調會議(  ICH  ),接軌ICH-GCP的「寬進嚴出」,我國臨床試驗的監管的模式也更加傾向於降低準入門檻、加強過程監管。

2018年7月,NMPA發布《關於調整藥物臨床試驗審評審批程序的公告》,對藥物臨床試驗審評審批的有關事項作出調整,即:在我國申報藥物臨床試驗的,自申請受理並繳費之日起60日內,申請人未收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否定或質疑意見的,可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藥物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制」的實行,能有效改善原來提交申請可能等待很長時間的情況,有利於加快審批速度,提高企業進行新藥創製研發的積極性,加快新藥的研發和上市。

圖3  認證制與備案制流程對比

截至2019年3月中旬,CDE「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專欄已公示臨床試驗備案  462條  ,其中國產藥品和進口藥品分別佔57%和26%;新藥申請和仿製藥申請分別佔85%和15%。

圖4  CDE「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公示備案情況

三、國內臨床試驗機構的主要模式

GCP機構作為其隸屬醫院的業務部門之一,其對內職能是協調醫院各有關部門(臨床科室、行政、財務部門和倫理委員會等)開展臨床研究,主持制訂臨床試驗方案、實施臨床試驗項目、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和安全監查等;對外職能則是負責洽談和承接臨床試驗項目,招募受試者、配合併接受監管部門核查、申辦者或CRO稽查等。

GCP機構與藥企、院校科研機構或CRO機構等共建合作關係,有助於提高臨床研究水平和綜合能力。當前,國內GCP機構主要有5種模式:

1.傳統GCP機構模式

GCP機構為醫院院長直接領導下的獨立業務部門,人事、行政和財務管理均隸屬於醫院。GCP機構工作人員全職從事臨床試驗工作,機構主任多由醫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長兼任。

2.科研處與GCP機構共管模式

GCP機構的財務隸屬醫院,而在行政上歸科研處管理,在業務上類似於ARO機構(AcademicResearchOrganization,ARO)。機構工作人員多為本院醫護人員兼職,機構辦公室主任為醫院負責人或科研處主管等。

3.藥劑科與GCP機構共管模式

GCP機構在行政上掛靠醫院藥劑科,並行存在,但無隸屬關係。I期臨床試驗工作人員為全職人員,機構辦公室主任同時負責院內兩大核心業務科室(藥劑科和GCP機構)。

4.部分獨立運營模式

GCP機構工作人員由醫院醫護人員、CRO和臨床試驗監管機構(SMO)人員共同組成。雖然GCP機構仍屬於醫院業務科室,但有一定運營獨立性。GCP機構統一管理和協調資源,支持院內醫生開展臨床研究(II~IV期臨床試驗),包括提供管理人員、臨床試驗設施等。此外,GCP機構單獨管理I期病房(PIU),承接新藥早期臨床試驗。

5.企業合作運營模式

GCP機構模式仍隸屬醫院,行政管理和工作人員為醫院正式編制。但GCP機構與藥企形成相對固定的戰略合作關係。

四、當前我國臨床試驗機構管理的痛點

在臨床試驗機構和研究人員水平低下、監管力量欠缺的情況下,臨床試驗機構的資格認定對保證我國臨床試驗質量、提升臨床試驗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而備案制的出臺意味著我國臨床試驗水平、機構管理水平和監管水平已經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然而,當前的臨床試驗機構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質量控制、試驗藥物管理和體系文件制定及管理等環節。

1.內部質量控制環節薄弱:

(1)未制定內部臨床試驗質量檢查計劃,未按要求實施內部質控管理;(2)質量控制執行不到位,如對發現的問題沒有實施閉環跟蹤,無相應的質控反饋、整改等記錄信息;(3)質控相關記錄不規範,如檢查記錄表中無檢查結果,未按規定的項目內容填寫,對所發現的問題記錄不全、描述不清和無人員籤字等。

2.試驗藥物管理不規範:

(1)試驗藥物儲存條件不符合要求,如無低溫保存設備;(2)試驗藥物運輸過程中,無溫度記錄;(3)試驗藥物使用發放記錄及回收記錄不完整,如無發藥日期,未體現藥物批號、數量、有效期等信息,無藥物管理員籤名;(4)藥物接收、發放、使用、回收數量不吻合,且無相應說明;(5)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對專業組臨床試驗用藥管理缺乏有效監督等。

3.管理制度、SOP更新和實踐脫節:

部分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對管理制度和SOP的制定與完善工作不夠重視,主要表現為僅注重迎接檢查,沒有把體系建設與臨床試驗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在相關制度及SOP的制定、完善過程中機械地照搬照抄,相關制度及SOP長期未進行更新,導致體系文件與自身實際情況相脫節,可操作性不強。

五、小結

2015年以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連同其他監管部門,密集出臺了多項改革和管理措施,臨床試驗機構向備案制的轉變,正是「增效率、重監管」目標和態勢的重要體現。而作為臨床試驗機構的管理主體,機構需要進一步加強軟硬體的投入、管理制度和標準操作規程的建設、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以及臨床試驗的質量控制和物管理等,不斷強化藥物臨床試驗水平。

(責任編輯:老薑)

—END—

文|行肖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網站、公眾號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在痛苦中抉擇
    自1997年起,我跟著顧牛範教授從事精神科臨床藥理學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工作,當時主要開展進口藥物註冊臨床試驗。1990-2000年期間,全球範圍內有較多新型的精神類藥物出現,國外企業紛紛到中國來做臨床試驗,2000年之後,我大量地接觸進口藥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也更了解了GCP和ICH-GCP,培養了自己的國際化臨床研究理念,那是我成長最快的階段。
  • 雲享數據互聯互通,藥物臨床試驗將告別「職業受試者」
    「職業受試者」是全球臨床試驗痛點問題,他們頻繁、違規參加臨床試驗,不僅影響試驗質量,更可能影響個人健康。為此,不少組織紛紛建立受試者資料庫,然而資料庫之間的互不聯通,並不能有效識別和規避「職業受試者」。
  • 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Ⅰ期病房揭牌 第一個正式BE臨床試驗項目啟動
    在北京中關村玖泰藥物臨床試驗技術創新聯盟曹彩秘書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梁茂植教授、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王伯穎處長、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董勇副主任、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雍尚紅處長和相關大型藥企負責人以及醫院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和臨床科室代表的見證下,醫院藥物臨床試驗工作正式啟動。
  • 陝西省藥監局GCP檢查組對西安市中心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進行...
    人受陝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委託,按照《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管理規定》相關要求,對市中心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進行為期兩日的備案現場檢查。會議由黨米禪副處長主持,瞿健蓬處長首先致辭,表明了此次現場監督檢查的目的和重要意義,介紹了我省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發展的現狀,希望通過本次檢查,提升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倫理委員會、各專業組的GCP管理意識,提高管理和實施臨床試驗的水平,充分發揮優勢專業特色,積極推進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的規範化發展,為我省新藥的研發作出貢獻。
  • 新版GCP施行,阿里健康「碼上放心」助力新冠藥物臨床試驗
    2020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簡稱:GCP)正式開始施行。新版GCP鼓勵創新,要求臨床試驗機構的信息化系統應通過可靠的系統驗證,保證試驗數據的完整、準確、可靠,從源頭上保證新藥的質量可控。事實上,我國科研團隊近期在科技部立項「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方案中,就已引入了「碼上放心」追溯系統,首次實現臨床試驗用藥物的全鏈路追溯,有效保證試驗結果完整性、加速臨床試驗進度。
  • 規範藥物臨床試驗各方論道臨床研究能力提升
    其中在婦產科藥物臨床試驗規範化及倫理審查技術學習班中,論壇邀請了活躍一線的藥物臨床試驗專家進行深入探討,分析和解決藥物臨床試驗中的疑難問題。張清:藥物臨床試驗監管新趨勢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清研究員為大家解讀了藥物臨床試驗監管新趨勢。
  • 2019年國內抗體藥物市場和臨床研究現狀
    圖1 2018年全球藥品銷售Top10數據來源:各公司財報二、我國抗體藥物市場發展現狀分析(一)抗體藥物市場廣闊聚焦國內,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中國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近年來我國抗體藥物飛速發展,在治療各類惡性腫瘤疾病中潛力無限。(二)抗體藥物市場發展迅速國內抗體藥物起步較晚,但我國腫瘤的發病和死亡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國內對抗體藥物的需求巨大。
  • 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市中心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進行監督檢查
    為加強全省藥物臨床試驗管理工作,加快提升藥物臨床研究水平,12月18日,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專家組由山東省腫瘤醫院臨床藥物研究部劉志芳主任擔任組長,一行4人到市中心醫院進行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監督檢查。醫院執行院長、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主任李良出席,並介紹了醫院建設發展情況;院長助理、藥物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陳登國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了匯報會。醫院藥學部主任、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主任司繼剛匯報了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建設和倫理委員會工作情況。
  • 我省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機構首次備案後監督檢查
    遼寧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持續開展對新備案的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的首次監督檢查。檢查抽調系統內檢查員及臨床專家組成檢查組,對新備案機構組織管理機構建設情況、倫理委員會建設情況、專業組建設情況、運行管理能力等進行現場檢查,按照檢查標準進行評價。
  • 桂林市人民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接受自治區專家首次督查
    近日,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檢查組一行5人由組長黃雪梅帶隊,對桂林市人民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進行為期三天的現場督查,這是該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成功後迎來的首次「區檢」。在聽取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藥物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及肝膽外科、婦科、腫瘤科、腎病學、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神經外科、免疫學、甲狀腺乳腺血管外科等九個備案專業的工作匯報後,檢查專家分組按照《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管理規定》、《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及《新增備案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監督檢查工作方案》要求,對該院的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倫理委員會、超聲、影像、檢驗、心腦電圖、病理等臨床輔助科室和九個備案專業進行了現場檢查
  •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生殖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通過備案檢查...
    12月18日,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檢查組一行三人蒞臨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生殖醫院(南昌市生殖醫院),展開了為期一天的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首次監督檢查。醫院院長、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主任陳勝輝,副院長、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副主任楊麗娟,副院長姚文亮,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敏,機構管理人員及備案專業生殖健康與不孕科、泌尿外科的研究團隊全體人員參加監督檢查。 本次監督檢查分工作匯報、現場檢查、提問訪談、查閱資料等四部分進行。
  • CRC:新藥臨床試驗催生的新行業
    CRC行業在日本相對成熟,北京醫院與湘雅醫院、佑安醫院等臨床試驗機構組團對日本CRC行業詳細調查以後,對比我國CRC現狀,邀請政府相關管理部門、臨床試驗機構、CRO和SMO( 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機構等業內人士,於2016年3月27日在京召開了第一屆CRC行業研討會議。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直接抗病毒藥物臨床試驗設計和評價考慮要點
    為滿足臨床急需,我國對DAA的臨床研究和上市申請給予了積極鼓勵的政策,使一大批原研DAA快速在我國進口上市,有效解決了此類藥物的可及性問題。對於DAA類藥物的臨床研究,國際上隨著臨床治療標準和供給的變化,新藥臨床研究的思路和要求也在發生變化。2017年11月美國FDA發布新的慢性C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藥物臨床開發指南,對新藥臨床研究提出了要求。
  • 湖南省腫瘤醫院藥物臨床試驗量值位居全國第11名
    紅網時刻1月4日訊(通訊員 曾帆)近日,全國GCP機構藥物臨床試驗量值排行榜放榜,在總榜上,湖南省腫瘤醫院位列第11位,位居省內第一。我國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作為藥物臨床試驗的實施現場,對新藥研發的助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西安市中醫醫院圓滿舉辦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項目建設啟動會暨GCP...
    為貫徹落實《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做好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工作的通知》、《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管理規定》,積極推進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建設工作,嚴格遵守執行2020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2020年9月26日至27日,由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主辦,西安市中醫醫院承辦,華創一諾醫療科技
  • ...醫院圓滿舉辦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項目建設啟動會暨GCP培訓會
    為貫徹落實《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做好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工作的通知》、《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管理規定》,積極推進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建設工作,嚴格遵守執行2020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2020年9月26日至27日,由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主辦,西安市中醫醫院承辦,華創一諾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協辦的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發布
    ◆◆ ◆ 7月14日,CDE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的通告(2020年第13號),旨在規範我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藥物臨床試驗,提供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該指導原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試行)公布
    一、基本原則(一)受試者保護原則藥物臨床試驗應優先保護受試者的權利和利益,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以下簡稱GCP)和國際人用藥品註冊技術協調會(ICH)發布的相關技術指南,在符合相應要求的臨床試驗機構實施。
  • 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出爐,受試者可無理由退出臨床試驗
    今天,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其中明確規定,研究人員不得採用強迫、利誘等不正當的方式影響受試者參加或者繼續臨床試驗。同時,受試者可以無理由退出臨床試驗。該規範將於今年7月1日起施行。
  • 恩澤醫療與臺灣佳生、浙江華海達成戰略合作,共建I期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
    嘉賓參觀中心設計規劃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肩負著保障藥品可及、安全、有效的光榮使命,藥品臨床研究、療效研究,是藥品上市的最重要一關。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工作推進過程中,生物等效性試驗資源嚴重短缺是目前較為主要的阻力,恩澤醫療中心(集團)作為台州市內唯一一家有資質的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支持下,與有研究經驗、實力強的海內外CRO優勢互補,建立起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