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完的咖啡粉餅有積水是什麼原因

2021-01-09 EHS咖啡西點培訓學校

萃取完的咖啡粉餅有積水是什麼原因?

咖啡萃取以後的粉餅很溼,很大概率是因為咖啡粉的粉量或衝煮頭洩壓通道的問題,但如果萃取出來的咖啡味道沒有問題,則問題不大。

一、衝煮頭洩壓通道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通道和管道太久沒有清洗或者清洗不夠乾淨,咖啡渣長期積壓導致管道排水或排壓功能損壞,才會在每次萃取完咖啡後,咖啡餅積水太多。

解決辦法:清潔衝煮頭和管道,每日清潔乾淨衝煮頭,定期使用咖啡機清潔劑清洗。

二、 咖啡粉粉量

一般而言,當你填壓完咖啡粉後,衝煮頭注水加壓,咖啡粉餅在接觸到熱水之後還有一些膨脹,如果粉量剛剛好,萃取時就會膨脹並且靠近分水網;停止萃取時,咖啡機就能夠通過洩壓閥吸回多餘的水份,讓粉餅不致於太過潮溼。

如果咖啡粉量少,萃取過程中咖啡粉膨脹的程度就會不夠,粉餅與分水網之間的空隙過大,就會出現積水的狀況。

如果咖啡粉量過多,填壓完畢的粉餅容易過厚、過密,觸碰到衝煮頭上的分水網(特別是有些衝煮頭的分水網中間還有一顆螺絲)容易開裂變形,再加上吸水膨脹的話,萃取流速會變得很不穩定。

影響濃縮咖啡萃取的複雜因素中,有粉水比、研磨度、壓力、水溫等等。

但大原則方向當然是追求一個「緩慢且流暢」的萃取過程,達到一個比較平衡在安全範圍裡的咖啡風味。在保證機器清潔過關情況下,這些都不是決定咖啡萃取的唯一決定因素,粉餅」漂亮」不代表Espresso好喝,粉餅「積水」也不代表Espresso不好喝。

相關焦點

  • 濃縮咖啡濃度與萃取率實驗 咖啡機衝煮頭與粉餅間隙的關係
    ▲點擊關注 | 專注烘焙7周年更多精品咖啡豆請加私人微信號kaixinguoguo0925導讀濃縮咖啡製作作為咖啡師的核心技能,萃取濃縮咖啡中的粉量參數一般取決於粉碗的大小,例如18克粉碗會裝17到19克粉左右的粉量,最近前街門店在調整濃縮咖啡的時候入手了一個較大的粉碗
  • 咖啡萃取與什麼有關?萃取實操分享!
    我們首先來分析意式萃取狀態。在開始萃取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是「滴」出來的咖啡液,可以認為是研磨度太細阻擋了水的通過,咖啡排氣旺盛+研磨過細正是萃取前段不正常的原因。 關於咖啡液狀態,到了萃取的中段,左邊的導流口總算流出水柱了,而右邊依然是滴落狀態,而且看2邊流出的咖啡液顏色差異很大,尤其是右邊顏色很深,這裡說明了粉餅內部不均勻,原因有2——1:布粉不均,右半部的咖啡粉比左半部多,壓實後密度更高導致2邊萃取不均;2:
  • 濃縮咖啡怎麼做|濃縮咖啡的三個組成部分布粉、壓粉、萃取細節
    導讀濃縮咖啡是意式咖啡的根基,對於咖啡師來說,萃取濃縮咖啡是最基礎的技能同時也是最難掌握的技能。原因在於微小的細節都能影響一杯濃縮咖啡的品質。本期就分享一下製作Espresso時要注意的細節。前街咖啡細節1:接粉前擦乾粉碗從衝煮頭上取下咖啡手柄,咖啡手柄會殘留水漬,接粉的時候,在粉碗壁的水分浸溼咖啡粉,導致萃取時會萃取不均勻。
  • 咖啡熱讀 | 低壓萃取為什麼更好?
    這個人名叫 Michael Cameron,來自www.strivefortone.com網站,他向我展示了低壓萃取法(LPE)。在自己嘗試之後,我承認這種方法的確會讓咖啡的口味更加均衡,且品質的穩定性非常高。
  • 萃取前,如何確定咖啡的最佳粉量和萃取比例?
    如果出於某種原因,你想要一個特定的TDS和EY組合,例如1.4%的TDS和22%的EY,那麼只有一個比率可以產生這對數字。這也意味著,你需要相應的調整使用不同的萃取比例與不同的研磨刻度。 在其它條件都一樣的狀況下,兩臺磨豆機的研磨度分別調整到相同的萃取率,相同的濃度,在咖啡杯裡的表現也會不一樣,這也是對磨豆機做粒徑分析的重要性。
  • 咖啡知識│咖啡萃取裡的「通道效應」
    之前,一個微信朋友問:「哥,啥叫通道效應?」
  • 如何萃取濃縮咖啡萃取參數注意事項 意式手柄溫度對咖啡風味影響
    如何成為一名咖啡師,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想過這個問題。那麼成為一名咖啡師需要什麼樣的技能呢?其中最基本的無疑是萃取濃縮咖啡,濃縮咖啡作為意式咖啡的基礎,萃取一杯合格的濃縮咖啡是每個咖啡師其中一個核心技能。
  • 水溫&預浸泡對意式咖啡萃取的變量影響
    不同水溫&有無預浸泡萃取下對萃取流速的影響 2. 不同水溫&有無預浸泡萃取下對咖啡濃度TDS的影響 3. 不同水溫&有無預浸泡萃取下對咖啡萃取率的影響 4.
  • 影響意式濃縮咖啡品質好壞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調整濃縮咖啡萃取
    這是因為在做濃縮的時候並不像做手衝一樣可以有足夠的空間讓咖啡排氣。如果咖啡豆過於新鮮,排氣比較旺盛,很容易會產生通道效應,會導致做出來的濃縮不穩定哦~有了合適的咖啡豆了,那麼我們就需要看看濃縮的研磨度啦!這個基本上是每天都要做的——調磨豆機器。意式咖啡的研磨度並不是單單定在某一個刻度上就可以了,那什麼時候要調整研磨度呢?
  • 什麼是「通道效應」?如何避免通道效應產生?造成通道效應的原因
    當咖啡粉層的密度不均勻的情況下,水就會向密度相對較小的部位進行突破,水就會從裂縫裡快速流走,造成萃取不足。造成通道效應的原因1、咖啡烘焙過於新鮮一般意式咖啡豆的烘焙度會比較深,養豆期的時間會較長,在養豆期的時候咖啡豆含的二氧化碳等氣體多。
  • 咖啡衝煮實驗室 | 預熱/冰凍粉碗對濃縮咖啡味道有什麼影響?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 哥倫比亞花月夜咖啡|手衝咖啡金杯萃取分辨咖啡萃取不足萃取過度
    【什麼是SCA金杯萃取理論】是在製作手衝過程中將「TDS(濃度比)」控制在1.15-1.45%之間,「萃取率」要達到18-22%就被認為是在金杯萃取範圍。當然我們說金杯萃取這個範圍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覺得好喝,但大部分人會覺得這個區間裡的咖啡是好喝的。
  • 咖啡萃取參數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手衝咖啡需要各種參數和比例,才能確保萃取出來咖啡的味道。那麼這些參數究竟是起到怎樣的作用?今天,我們就從物理角度,來解釋一下萃取參數的組成部分。咖啡萃取的定義將熱水注入咖啡粉,就能夠把咖啡粉所含的成分溶入熱水中,這樣的過程稱作萃取。滴濾法、法壓壺、虹吸壺看起來方法不同,但其實他們萃取的原理是一樣的。
  • 意式濃縮咖啡粉碗預熱或冰凍有何區別?雪莉耶加雪菲拼配意式咖啡
    導讀有關注咖啡師大賽的小夥伴們應該對16年世界冠軍吳澤霖不陌生,印象最深刻莫過於冰凍手柄的操作,這對於當年來說可是非常新穎的一項操作。雖然展演中吳澤霖有解釋這麼做到原因,但我們還是來親身實驗一下,來看看到底冰凍或者預熱對咖啡味道的影響是什麼吧。
  • 影響金杯咖啡萃取濃度因素 影響手衝萃取的原因 手衝咖啡粉水比例
    咖啡豆有30%的物質是可溶的,但不是將這30%的可溶物全都萃取出來就是最好,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所定義的金杯萃取率是在18-22%,即10g咖啡粉萃取1.8-2.2g出來,而滴濾咖啡的TDS濃度大約在1.2-1.45%之間,即萃取的18-22%咖啡物質佔整杯咖啡的比例是1.2-1.45%
  • 覺得摩卡壺煮的咖啡像中藥,是不是你對它有誤解?
    摩卡壺可以算是義大利家家戶戶都必備的製作咖啡的器具之一了,我們熟知的品牌大鼻子老頭「比樂蒂」就是義大利的。不僅僅是義大利人愛用它,歐洲人其實也都很喜歡使用摩卡壺進行萃取咖啡。義大利人喝咖啡跟國內喝豆漿一樣,屬於非常常見的飲品。他們除了在咖啡館喝「espresso」之外,幾乎每家都會有摩卡壺,而且往往都不止一個:因為還會有不同大小,便於適用於不同的場景。
  • 咖啡萃取原理&萃取方式
    磨粉的粗細,決定了萃取咖啡的方式。        細粉由於最易萃出精華,因此所需時間最短,一般就是用90攝氏度水快速衝過後立即萃取,用的是意式機和摩卡壺。        中度研磨的話,通常都是家庭自己喝的,要預熱咖啡杯和咖啡壺,令到咖啡香氣更突出,一般就是85攝氏度到90攝氏度水溫,以手衝壺、滴漏壺和虹吸壺為主。
  • 如何使用咖啡濃度&萃取率的關係衝咖啡?
    如何衝泡一杯好喝的咖啡? 「好喝的咖啡」有一個標準萃取率和濃度的論點:金杯理論(Gold Cup),這個論點認為 「 好喝的咖啡 」 必須同時符合兩項條件: 1.萃取率介於 18%~22%之間。
  • 如何萃取咖啡的成分?
    ▲ 什麼是萃取? 將研磨後的咖啡粉倒入熱水中並把咖啡的精華物質提取出來的過程稱為「萃取」。 咖啡萃取的步驟 書籍《你不懂咖啡》中關於冰滴咖啡的萃取原理描述: 將咖啡粉表面的成分轉移到水中,這些成分轉移的速度與其本身的濃度有關。如果咖啡粉表面成分的濃度高而水中的咖啡成分濃度低,成分轉移的速度就快。
  • 第一次去咖啡店喝咖啡,需要注意什麼?有什麼咖啡推薦嗎?
    第一次去咖啡店需要注意什麼?雖然說現在咖啡的普及程度在國內越來越高,但是還是有一種比較根深蒂固的觀點是:咖啡都比較高級。可以理解,因為畢竟咖啡是個舶來品,在中國紮根的時間遠遠不如一些傳統飲品來的長,比如茶,導致大家對咖啡的了解不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