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被蛇咬傷的人數超過20萬,死亡或致殘人數在10%以上。抗蛇毒血清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是治療毒蛇咬傷的唯一特效藥物。
記者 | 謝欣
毒蛇猛於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17年9月發布的報導,全世界每年大約有540萬人被蛇咬傷,其中270萬人是為毒蛇咬傷,死亡人數則高達8.1-13.8萬人,造成截肢和其他永久性殘疾的人數更是死亡人數的3倍左右。
在近日由上海醫藥行業協會主辦的「抗蛇毒血清臨床應用研討會」上,相關專家介紹,目前國內每年被蛇咬傷的人數超過20萬,死亡或致殘人數在10%以上。
廣西醫科大學蛇傷救治中心主任、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李其斌教授表示,被毒蛇咬傷後,如何及時、合理、規範使用抗蛇毒血清是治療的關鍵。
一般來說在被毒蛇咬傷後,應當立即排除和破壞傷口局部毒液,排出已吸收毒素,明確毒蛇種類後儘快使用抗蛇毒血清,治療各種合發症。
抗蛇毒血清是免疫對抗一種或多種蛇毒的從動物血漿中提取出來的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片段,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是治療毒蛇咬傷的唯一特效藥物,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目錄,可以有效降低毒蛇咬傷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抗蛇毒血清以蛇毒作為抗原免疫動物,動物受到抗原刺激後產生一系列的免疫反應,進而產生抗體,該原理下產生的抗體能與抗原(蛇毒)特異性結合,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使蛇毒失去毒性作用。抗蛇毒血清(抗體)還對蛇毒有導向性,隨血液流動能清除血液中游離蛇毒,以及把與組織結合不牢固的蛇毒轉移出來清除掉。
毒蛇品種多,毒素也不大相同,毒蛇毒素目前可分為四大類:神經毒類(如金環蛇、銀環蛇、海蛇)、血液循環毒類(五步蛇、蝰蛇、竹葉青、烙鐵頭)、細胞毒素(眼鏡蛇)、混合毒類(蝮蛇、眼鏡王蛇)。此外毒蛇的分布具有特殊的地域性,不同地區的毒蛇種類和毒性具有較大差異, 必須使用適當種類的抗蛇毒血清,在使用效價相應的單價精製抗蛇毒血清進行治療,才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不過據了解,由於各種蛇毒,特別是同科(之間具有共同抗原的存在,不同蛇毒和抗蛇毒血清之間可以出現一些明顯的交叉中和反應。正因為交叉中和反應的存在,有時會出現異種抗蛇毒血清比同種抗蛇毒血清更好的療效的情況。
目前在國內抗蛇毒血清僅有上海賽倫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一家生產,主要產品包括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銀環蛇毒血清和抗眼鏡蛇毒血清。目前賽倫生物也已申報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賽倫生物的營收分別為8882.6萬元、1.22億元和1.51億元,歸母扣非淨利潤分別為634.26萬元、3235.99萬元和4024.74萬元。
根據2018年賽倫生物抗蛇毒血清產品銷量8.21萬支,按一般每位患者需使用2支左右來估算的話,每年僅不足5萬名毒蛇咬傷患者得到了抗蛇毒血清的治療,覆蓋率尚不足18%,其覆蓋率尚有較大提升空間,
賽倫生物此前已完成了升級改造,並設立了服務熱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原黨委書記、感染科專家張永信教授建議,對於像賽倫生物這樣的公司和產品,應給與政策支持,包括產品進入基藥醫保、國家儲備、新產品註冊審批快速通道等,以造福更多蛇傷患者。同時,也建議生產企業研製各抗蛇毒血清產品的定量使用診斷試劑盒,方便臨床醫生根據患者被咬傷實際,定量使用血清,更精準地治療患者。
而據了解,目前抗蛇毒血清產品的研發也在積極推進中。一方面是在品種上更加豐富,研發更高效價的抗蛇毒血清,另一方面是在純度上進行優化,並降低副作用;此外,基因工程也是抗蛇毒藥物研發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