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T4 降低就開始甲狀腺素代替治療?這類患者千萬別誤診!

2020-11-23 騰訊網

1

你是否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病例?

NO.1 感染科會診

男性,56 歲,因「左側頰部疼痛 5 天,發熱 1 天」入院。入院後發現血糖明顯升高,目前診斷:2 型糖尿病,左頰部感染性病變。

甲狀腺功能: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T3 0.80 nmol/L (0.89 ~ 2.44),總甲狀腺素 T4 103.27 nmol/L (62.68 ~ 150.68),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FT3 2.59 pmol/L (2.63 ~ 5.70),游離甲狀腺素 FT4 15.93 pmol/L(9.01 ~ 19.05),促甲狀腺激素 TSH 0.76 mIU/L (0.35 ~ 4.94)。甲狀腺抗體陰性。

NO.2 血液科會診

女性,75 歲,因「發現尿蛋白 7 年餘,免疫球蛋白增高 2 年餘」入院。目前診斷:漿細胞增多,粒細胞缺乏,膜性腎病(V)期,腎性貧血,高血壓。

甲狀腺功能: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T3 0.62 nmol/L ,總甲狀腺素 T4 33.13 nmol/L ,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FT3 2.2 pmol/L ,游離甲狀腺素 FT4 8.93 pmol/L ,促甲狀腺激素 TSH 1.26 mIU/L 。甲狀腺抗體陰性。

NO.3 ICU

男性,44 歲,「腦出血術後 1 月餘」, 目前昏迷狀態。目前診斷:腦出血,高血壓病 3 級(高危),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腦梗死 。

甲狀腺功能: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T3 0.63 nmol/L ,總甲狀腺素 T4 45.16 nmol/L ,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FT3 2.29 pmol/L ,游離甲狀腺素 FT4 10.06 pmol/L,促甲狀腺激素 TSH 0.09 mIU/L 。甲狀腺抗體陰性。

02

這些病例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類似以上病例的甲狀腺功能的化驗單,幾乎會遍布各個科室。

僅 T3 降低「如 NO.1 病例 」不難診斷,但經常會出現 T3 、T4 二項減低「如 NO.2 病例」或 T3 、T4 、TSH 三項都降低「如 NO.3 病例」,後二者這類患者多來自血液科、重症監護室等。

這樣的甲功化驗單,貌似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甚至有些非專科醫生已經給與「左甲狀腺素片」替代,但此類病人往往並非真正的甲減,補充甲狀腺素之後非但不能使病情緩解,相反,甚至會導致原發病的病情加重。

這類甲狀腺功能異常大多數是「非甲狀腺疾病症候群」

03

非甲狀腺疾病症候群(NTIS)

「非甲狀腺疾病症候群『NTIS』/ 正常甲狀腺病態症候群 『ESS』」:指急、慢性非甲狀腺疾病對正常甲狀腺的功能參數的影響,甲狀腺本身沒有病變的一組症候群。

過去認為這是機體代償反應,而甲狀腺功能是正常的,所以叫正常甲狀腺病態症候群。

但在嚴重疾病狀態下,嚴重降低 T4 濃度伴隨病死率增加,也有人認為是代償不良,因此現在更趨向於採用不帶主觀色彩的用詞:非甲狀腺疾病症候群。

NTIS / ESS 的甲狀腺功能異常包括低 T3 症候群、低 T3 和 T4 症候群、高 T4 症候群。其中最常見的是低 T3 症候群。

04

哪些原因會導致「低 T3 症候群」?

「急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惡性腫瘤、慢性退行性疾病、慢性疾病如肝硬化、腎功能不全、糖尿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血液病、結締組織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精神性疾病等。

「嚴重創傷、麻醉、外科手術後」等。

「藥物」如普萘洛爾、丙硫氧嘧嘧啶、糖皮質激素類、含碘造影劑等均可致甲狀腺激素水平改變。

「年齡、營養狀態」也是影響因素,新生兒、老年人及厭食、營養不良、飢餓、蛋白質缺乏者更易發生。

05

低 T3 的發病機制是什麼?

目前,有關其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可能與以下機制有關

(▲▼上下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 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功能障礙」

疾病狀態下多種原因會導致機體的應激反應,從而導致下丘腦一垂體一甲狀腺軸的改變。

為了維持危重症患者基本生理功能,機體會釋放一些甲狀腺激素抑制物質 (如兒茶酚胺、糖皮質激素等),在抑制 TSH 釋放的同時抑制外周組織將 T4 轉化為 T3,出現低 T3 症候群。

嚴重時對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的反應能力亦明顯受抑。

「外周甲狀腺激素代謝障礙」

在各種危重疾病中,5' - 單脫碘酶(5' - MDI)活性受抑或含量下降,從而導致外周組織中 T4 轉化為 T3 減少,致使血清 T3 濃度下降。

T4 的內環脫碘酶被激活,T4 轉換為血清反 T3 (rT3)增加,同時 5' - MDI 活性受抑制或含量下降使血清 rT3 代謝分解亦減少,故而血清 rT3 濃度升高。

「甲狀腺激素結合蛋白的改變」

甲狀腺球蛋白(TBG)水平下降,甲狀腺激素與之結合亦減少。重症疾病時的應激狀態抑制肝產生 TBG,影響甲狀腺激素與 TBG 的結合,使甲狀腺激素濃度下降。

另外,T3 受體的改變,TNF、IL - 6 等細胞因子的參與及硒的缺乏等可能都參與了低 T3 症候群的發生。

06

低 T3 有什麼臨床表現?

「臨床症狀」

NTIS 是機體對急性應激情況,慢性重症疾病所出現血清 T3 或 T4 水平低下,rT3 水平增高,多數患者的 TSH 是正常的,這是機體的適應性變化。

一般 NTIS 無明顯的臨床症狀,主要是原發病的臨床表現及甲狀腺功能檢查的指標變化。

「指標變化」

血清 TT3、FT3 降低,TT4、FT4 正常,TSH 正常,rT3 升高。

重症疾病可出現低 T4 症候群,甲狀腺功能檢查可出現血清 TT4、FT4 降低,同時 TT3、FT3 也降低, TSH 正常或降低,rT3 可升高。即形成低 T3 - T4 症候群。

07

該如何診斷低 T3 ?

主要根據原發病的臨床表現、嚴重程度、實驗室檢查及甲狀腺激素變化的動態觀察來確定。

若患者存在相關的病因,血清 TT3、FT3 降低,rT3 升高,血清 TT4、FT4 及 TSH 正常或略低,同時排除原發性或繼發性甲減後,即可診斷低 T3 症候群或低 T3 - T4 症候群。

08

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那該如何鑑別?

「原發性甲減」鑑別:二者鑑別比較簡單。

低 T3 症候群血清 TT3、FT3 降低,TT4、FT4 正常或降低,TSH 正常或略低,rT3 升高。約 12% 的 NTIS 患者的 TSH 在正常以上,不足 3% 的患者的 TSH 在 20 mIU/L。

原發性甲減 T3、 T4 降低,但 rT3 正常,TSH 往往明顯升高,在 25 ~ 30 mIU/L 以上。

原發性甲減患者的 T4 比 T3 下降得早,幅度也更大,而低 T3 症候群時 T4 和 T3 的變化規律恰好與之相反,這一點也有助於鑑別。

「繼發性甲減」鑑別:部分低 T3 症候群會出現如 NO.3 病例的結果:T3、 T4、 TSH 均降低,此時需與繼發性甲減鑑別。

繼發性由垂體病變引起,往往有多種垂體內分泌細胞受損,除 TSH 降低外,腦垂體的其他相關激素,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ACTH),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 黃體生成素『LH』」等分泌減少,血皮質醇水平相應降低。

垂體 MR 可有垂體腫瘤、壞死、空泡蝶鞍等異常影像學表現。

低 T3 症候群 ACTH、FSH 、LH 均正常,血皮質醇水平正常或升高,更重要的是 rT3 正常,垂體 MR 正常,同時有原發疾病的症狀體徵。

NO.3 病例根據內分泌會診建議完善了性激素、皮質醇、ACTH,結果顯示正常,進步驗證了低 T3 症候群的診斷。

09

低 T3 該如何治療?

是否需要甲狀腺激素治療目前仍存在爭議。

通常認為低 T3 症候群是機體的自我反饋保護機制,有利於機體通過減慢代謝、節約耗能。

待基礎疾病恢復後,甲狀腺功能會逐漸恢復,給予外源性甲狀腺激素治療並不能降低病死率,且可能引起醫源性甲亢,破壞這種適應性變化,對機體不利,故無需補充外源性甲狀腺激素,積極治療原發病是根本。

近年來也有一些研究認為 NTIS 狀態反映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對外周損害反應的減弱,並由此引起了自身穩態的失衡。因此需要應用外源性甲狀腺激素的積極幹預。

10

進階攻略

NTIS 預後取決於原發病,T3 的下降程度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以及預後有關,T3 水平可隨原發病的惡化而更趨向低下,隨其緩解而回升。

T4 的下降程度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明顯相關,並可作為預測疾病預後的指標之一。

因此,我們也可以通過對重症病人監測甲功水平來協助判斷患者的預後。

低 T3 症候群與甲減的處理不同,故鑑別診斷至關重要,需要結合病史、查體及甲狀腺功能結果綜合判斷。

若重症患者合併甲減,未給予及時診治,將造成嚴重後果,甚至發展成粘液水腫昏迷。

如果誤將低 T3 症候群診為甲減而給予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會導致機體代謝率增加,引起耗氧量增加,同樣導致疾病惡化。

相關焦點

  • 女性凸顯6個表現,意味TSH值(促甲狀腺素)偏高了!要特殊治療嗎
    有很多患者他的t3,t4是正常的,但是TSH還處於一個輕微異常的階段。這種情況我們就要高度考慮患者有沒有這種甲狀腺功能紊亂的跡象,因此正常人的TSH大家一定要知道是0.5到4之間,這個指標是非常準確的。注意:女性出現6種情況,意味著促甲狀腺素偏高了!
  • CT、核磁檢查結果正常 87%患者首診被誤診 你不知道的一種疼痛
    「臨床中這類患者確實很多,並且誤診率居高不下。由於醫患普遍缺乏對該跨學科疾病的認識,患者反覆奔走於各個科室卻不能獲得對症治療,不但疼痛持續,甚至常常因誤診而加重病情,個人經濟負擔和社會負擔沉重。」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纖維肌痛患者首診誤診率達到87%。患者常常耗費兩年以上的時間、平均就診於3.7個醫生才能被確診,甚至有的患者用了10年的時間才能得以確診。一項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對目前我國風溼病專科醫師對纖維肌痛認知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僅約1/3的醫師知道1990年美國風溼協會(ACR)制定的纖維肌痛的診斷標準,其他的如治療、發病機理等方面的知曉率更低。
  • 甲功檢查,發現甲狀腺血清促甲狀腺素偏高,怎麼回事?
    甲亢患者的心率多數增快,安靜時心率常常超過90次/分,老年患者可以表現快速房顫。甲亢患者皮膚潮熱,手細顫,不少患者還表現眼瞼水腫、瞼裂增寬,雙眼少瞬目,球結膜充血水腫。嚴重患者可以表現突眼、眼球活動受限,甚至眼瞼閉合不全。一些較嚴重的甲亢患者表現下肢脛(脛骨)前黏液性水腫,脛骨前皮膚增粗、變厚、粗糙,呈橘皮狀,汗毛增粗,類似象皮腿,治療頗為困難。
  • 大鼠甲狀腺素(T4)Elisa試劑盒說明書
    大鼠甲狀腺素(T4)定量檢測試劑盒(ELISA)【大鼠甲狀腺素(T4)Elisa試劑盒試劑盒用途】定量檢測大鼠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中甲狀腺素(T4)的含量。【大鼠甲狀腺素(T4)Elisa試劑盒檢測原理】本試劑盒採用雙抗體兩步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將標準品、待測樣本加入到預先包被大鼠甲狀腺素(T4)單克隆抗體透明酶標包被板中,溫育足夠時間後,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成分,再加入酶標工作液,溫育足夠時間後,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成分。
  • 專家筆談:妊娠期低甲狀腺素血症的新認識
    單純性低甲狀腺素血症則表現為甲狀腺自身抗體陰性,但T4水平低於參考值範圍。臨床實踐中,這類疾病多見於妊娠期婦女。由於其對妊娠結局及胎兒均可能造成不良影響,故本病逐漸引起內分泌科、婦產科醫師的重視。雖然單純低甲狀腺素血症增加不良妊娠結局和後代神經智力發育損害的研究很多,但結論尚不統一,所以,目前不常規推薦對低甲狀腺素血症採取左旋T4治療。然而,部分研究者仍然強調,單純低甲狀腺素血症應該積極治療,這樣可能對妊娠結局及胎兒神經精神系統的發育有益。
  • 醫生提醒:這類「藥材」千萬別拿來煲湯了!
    不過,醫生提醒:這類「藥材」千萬別拿來煲靚湯!5年毒死42人!雲南5年毒死42人!今年9月13日,雲南瑞麗發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14人先後出現腹痛、嘔吐、腹瀉、臉麻等症狀,相繼到醫院就診。最終,1人因搶救無效死亡,9人病情危重。經調查,疑似因食用「草烏」導致中毒。
  • 這類疾病尤其偏愛產後女性,有這些小症狀的一定要重視了!
    產後甲狀腺炎,別看這名字挺陌生,它可是產後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平均每十個產婦裡面就會有一個。它會讓「甲狀腺激素」坐上過山車,一會兒高(甲亢),一會兒低(甲減),再一會兒呦呵,又變正常了。這「過山車」一樣的甲狀腺激素水平波動,會導致情緒及精神心理異常,因此常常被誤診為產後抑鬱。
  • JAMA研究 | 英國學者持不同意見,左甲狀腺素對心梗後左室功能...
    但相關臨床指南指出當前缺乏高質量的證據對甲減患者,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甲減患者提出可靠的疾病管理建議。治療急性心梗患者的亞臨床甲減是否安全,是否對急性心肌梗死後左室(LV)功能有預後益處,目前也尚不清楚。ThyrAMI2(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甲狀腺素)試驗是一項評價左甲狀腺素治療對急性心梗死和亞臨床甲減患者左室功能影響的研究。
  • 被誤診了20年,這個甲亢病人其實是甲減
    而甲亢和甲減這對「雙胞胎兄弟」總是讓臨床醫生倍感頭疼。在CSE 2020會議上,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滕曉春教授就從一個誤診了20年的甲亢病例,為在線的內分泌醫生詳細剖析了難治性甲減的臨床思維。為了方便臨床醫生參考記憶,滕曉春教授還貼心地歸納了診療流程圖,下拉到文末就可以看到啦!
  • RA患者千萬要小心骨折,這兩種治療方法缺一不可
    圖6 兩個治療組股骨頸、髖部及腰椎(L1-4)骨密度在基線時和3年後比較但是,不論b/tsDMARDs還是csDMARDs治療組,聯合抗骨質疏鬆治療後對骨密度均有保護作用。抗骨質疏鬆治療聯合b/tsDMARDs治療組能使RA患者骨密度獲益最大。
  • 人甲狀腺素(T4)ELISA試劑盒使用說明書
    人甲狀腺素(T4)ELISA試劑盒使用說明書本試劑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試劑盒用於測定人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中甲狀腺素(T4)的含量。實驗原理:  本試劑盒應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標本中人甲狀腺素(T4)水平。
  • 質子治療:被譽為癌症患者的福音,能代替化療嗎?
    說起癌症的治療方式,化療是最常見的一種。不過在很多人看來得了癌症基本上就是絕症了,雖然可以治,但一次次的治療,花費也會變多,患者自身也要承受痛苦,到最後,也不過是心理安慰而已,還可能會人財兩空。對於確診就是晚期的癌症患者來說,有些患者還會選擇放棄治療,因為覺得難以逆轉了。
  • 英美媒體統計:這10個疾病醫生都很容易誤診,你遇到過?
    內分泌科主任張永文介紹說,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在早期的時候,幾乎沒有特別的症狀。但會出現精神不振、貪睡、記憶力下降、不明原因的浮腫或是體重增加,很多患者在發病初期會把這些問題歸咎於亞健康而延誤治療,如長期不治療,甲減的危害會進一步增加,如抑鬱、心率降低、血脂紊亂、便秘、育齡期女性甚至會有不孕的風險。
  • 白皮書數據顯示43%患者曾有過淋巴瘤誤診經歷
    》發布  43%患者曾有過誤診經歷  本報訊 時逢第16個「世界淋巴瘤日」之際,由北京病痛挑戰公益基金會、「淋巴瘤之家」 患友組織發起的《2019年淋巴瘤患者生存狀況白皮書》發布。  白皮書數據顯示,參與調研的患者中,約43%患者曾有過誤診經歷,51%的患者輾轉多家醫院後方得以確診。患者從初次診斷到最終確定所患亞型,平均耗費時長為2.5個月,而一些亞型患者確診所需等待時間更為漫長。同時,調研表明,大部分患者為了確診,需奔赴北上廣等醫療資源集中的大城市。
  • 別誤診了!這些癇樣發作並不是癲癇!
    最終,這例患者被診斷為運動誘發性運動障礙(Paroxysmal Kinesigenit Dyskinesia,PKD),給予奧卡西平150mg bid治療後,患者症狀得到控制,發作明顯減少,最終消失,並且長期維持治療,隨訪結局較好。
  • 甲減患者真要注意了!這些藥物和優甲樂...
    優甲樂叫做左旋甲狀腺素鈉片,它是用來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常用的一個藥物。很多患有甲狀腺疾病的人都會過多過少的服用一些優甲樂。由於在臨床中廣泛應用,難免會與其他藥物產生配伍禁忌,因此需要格外注意。那麼優甲樂應該怎麼吃呢?服用優甲樂期間要注意哪些藥物的相互影響呢?且聽專家武維平為大家詳細介紹。
  • 致孕婦:吃藥≠胎兒畸形,但這10種常用藥千萬別踩雷
    總體說來,孕期用藥原則為: 這10類常見疾病孕期高發,究竟應該如何用藥? 今天我們一次性說清~ Q1 肺炎、咽炎等細菌感染: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抗生素 1.
  • 兩成盲腸癌患者被誤診為闌尾炎 鑑別留意大便是否帶血
    專家表示,因盲腸癌早期沒有特殊症狀,約有20%左右的患者易被誤診為闌尾炎。  初診是闌尾炎再診斷卻成盲腸癌  章先生是一名退休教師,今年已經72歲。去年10月至今年3月以來,他拉便出現帶血現象,並於3月26日到附近小醫院治療。醫生王某替他坐診,在做完簡單的檢查後,他告知章先生是闌尾炎,要求他動手術,切掉闌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