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數據顯示43%患者曾有過淋巴瘤誤診經歷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白皮書數據顯示43%患者曾有過淋巴瘤誤診經歷

2019-09-22 01:58:12來源:工人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於曉

2019年09月22日 01:58 來源:工人日報

參與互動 

  《2019淋巴瘤患者生存狀況白皮書》發布
  43%患者曾有過誤診經歷

  本報訊 時逢第16個「世界淋巴瘤日」之際,由北京病痛挑戰公益基金會、「淋巴瘤之家」 患友組織發起的《2019年淋巴瘤患者生存狀況白皮書》發布。

  白皮書數據顯示,參與調研的患者中,約43%患者曾有過誤診經歷,51%的患者輾轉多家醫院後方得以確診。患者從初次診斷到最終確定所患亞型,平均耗費時長為2.5個月,而一些亞型患者確診所需等待時間更為漫長。同時,調研表明,大部分患者為了確診,需奔赴北上廣等醫療資源集中的大城市。

  「淋巴瘤之家」創始人顧洪飛介紹:「我們時常遇到患者全家奔走多個醫院、省市就醫的例子,他們在體力、財力與心理上面臨巨大壓力。幫助公眾全面了解淋巴瘤,給予患者更多理解與關注。」

  事實上,「淋巴瘤家族」中多個亞型的發病率極低,在國際上均屬於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罕見病」範疇。由於分類分型複雜,病例少,加之治療方案的選擇有限,這給臨床的診斷和治療帶來了極大挑戰,許多罕見亞型的患者面臨著疾病反覆發作、耐藥後無藥可用、經濟負擔沉重的多重困境。

  從患者對生命質量的自估評分上看,淋巴瘤整體的生命質量平均值為67.54,但華氏、慢淋、套淋等亞型患者的生命質量評分明顯低於平均值。而在治療方面,數據顯示,現有療法仍無法很好滿足患者的需要,多數患者迫切渴望用上療效更好、可負擔的新藥。

  顧洪飛介紹:「在腫瘤與罕見病之間,有個交集叫『罕見腫瘤』,它兼具了兩種分類的特點——對患者生命的危害程度大,同時由於疾病罕見,往往治療手段和用藥的選擇非常有限。」

  隨著醫學技術與臨床研究的進步,這一困境有望取得突破。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朱軍教授認為:「實際上,淋巴瘤有希望成為『一擊即中』的腫瘤,如果患者能及時得到診斷、有效的治療,病情可能在極大程度上得到很好的控制。如今,新藥不斷湧現,尤其是本土創新藥的發展,能讓更多的患者從中獲益,這是最讓我興奮和期盼的事。」

  白皮書顯示,2018年,淋巴瘤患者年度醫療支出約為其家庭年收入的2.33倍,54%患者的年收入低於3萬,而27.4%的患者則沒有任何收入。參與調研的患者中,僅有17%患者表示可以承受患病帶來的醫療支出。

  對此,北京協和醫院張抒揚教授表示:「如今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力求滿足腫瘤患者用藥問題,特別是讓更多罕見病患者用上『救命藥』,相信這將極大改善患者健康狀況。也希望我國的醫藥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為研發用得起的創新藥而努力。」(笑陽)

笑陽

相關焦點

  • 《2019淋巴瘤患者生存狀況白皮書》:5年生存率僅為38.3%
    5年生存率約為38.3%……   約43%患者曾有過誤診經歷……  年度醫療支出約為其家庭年收入的2.33倍……  時逢第16個「世界淋巴瘤日」之際,近日,由北京病痛挑戰公益基金會、「淋巴瘤之家」 患友組織發起,百濟神州支持的《2019年淋巴瘤患者生存狀況白皮書》(
  • 自閉症患兒的誤診經歷:精力旺盛被診為多動症
    雙胞胎精力旺盛被誤診為多動症,2歲孩子被診斷為智力發育遲緩,錯過黃金恢復訓練期……一項數據顯示,因為兒童自閉症的臨床診斷標準並不容易掌握,專業人士很少,超半數的自閉症患兒都曾有過誤診經歷。  溫州市區一家康復中心,一名自閉症患兒正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
  • ​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研究進展_淋巴瘤...
    雖然多數患者臨床過程具侵襲性,但骨髓受累少見,僅有個別報導。目前尚未有EB病毒、HHV-8病毒感染陽性的報導,僅有1例存在HIV病毒感染。CD30多表達於活化的B或T細胞、霍奇金淋巴瘤相關的R-S細胞和間變大細胞淋巴瘤(ALCL)腫瘤細胞上。相關研究證實了ALK融合蛋白和CD30間存在生理性聯繫,但至少目前尚未證明CD30對ALK融合蛋白功能有促進作用。很有可能CD30僅僅只是ALCL的一個診斷性標記,而在導致ALK陽性ALCL和DLBCL的形成過程中,CD30和ALK融合蛋白之間沒有非常重要的功能相關性。
  • 歐盟批准武田抗癌藥Adcetris用於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幹細胞移植後的...
    當前,自體幹細胞移植(ASCT)是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一線化療失敗後的標準護理,但高達50%的患者接受ASCT治療後會經歷病情復發,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案。通過Adcetris對殘餘疾病進行早期根除,將為這類患者預防病情復發提供最大的機會。
  • Yescarta治療高危淋巴瘤試驗數據:完全緩解率超70%
    近日,CAR-T療法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作為一線療法,治療高危大B細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臨床試驗數據揭曉。結果顯示:單次注射Yescarta後,有85%的患者獲得了臨床緩解,其中74%的患者完全緩解。
  • Yescarta治療高危淋巴瘤試驗數據:完全緩解率超70%
    近日,CAR-T療法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作為一線療法,治療高危大B細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臨床試驗數據揭曉。結果顯示:單次注射Yescarta後,有85%的患者獲得了臨床緩解,其中74%的患者完全緩解。這是CAR-T療法作為一線療法取得的首個積極臨床結果。
  • 【2017 ASH】重磅公布:Yescarta治療淋巴瘤最新隨訪數據,彰顯療效...
    其中包括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原發縱隔B細胞淋巴瘤(PMBCL)、高級B細胞淋巴瘤和轉化型濾泡淋巴瘤(TFL)引起的DLBCL,但不適用於治療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患者。>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項臨床試驗還提供了關於為什麼有些患者在接受CAR-T治療後復發或無應答的一些線索,研究人員在分析復發患者治療前後的腫瘤組織後發現,三分之一的患者的癌細胞上不存在CD19蛋白。
  • Br J Haematol:一例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竟然...
    一名61歲患有嚴重腎病和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四個月之後,體內的大部分腫瘤竟消失了。《英國血液學雜誌》近日發表了這篇病例報導。這名61歲患者患有嚴重的腎病,曾在3年前接受過一次腎臟移植,但不幸失敗,此後一直長期依賴透析治療。在住院接受治療期間,他又被發現患有晚期霍奇金淋巴瘤且已轉移,CT檢查顯示他的身體各處都有活躍的癌細胞。
  • 關注|世界淋巴瘤日: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質量,淋巴瘤規範化診療...
    9月15日是第17個世界淋巴瘤日。當天,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感謝有你」世界淋巴瘤日患教活動,為淋巴瘤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並發放了科普折頁。現場,該院啟動了淋巴瘤全程化管理項目,旨在對患者進行全程化人文管理,提高治療依從性,建立並推行淋巴瘤規範化診療,使患者最大程度獲益。
  • 疾病科普與規範治療雙管齊下 2020「世界淋巴瘤日」患者關愛活動在...
    、患者的治療經歷與未被滿足的需求、新藥研發方向等話題深入交流,傾聽患者的心聲,普及淋巴瘤規範化治療與長期管理理念,幫助患者實現長生存、提高生活品質。淋巴瘤邁向慢病化管理,希望與挑戰並存淋巴瘤是一種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也是近年來我國和世界範圍內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超過9萬例淋巴瘤患者。在生活方式改變、環境因素、人口結構變化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近年來,淋巴瘤發病率快速升高。
  • 多位明星因淋巴癌去世 壓力大易誘發淋巴瘤
    她曾自述「五年來拼了命的拍戲掙錢無數次熬夜、累得腰椎間盤突出仍大冬天泡在冰水裡、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她也曾感嘆「千萬別認為年輕就消耗自己的生命」……兩個月前,徐婷發微博講述了自己的病情,並貼出了自己的檢查報告。9月7日,她肺部嚴重感染,高燒40度不退,醫院做肺部插管,並宣布「不行了」。不久後,徐婷的妹妹發微博宣布了徐婷離世的消息。
  • 西安楊森罕見病新藥上市 助力淋巴瘤患者對抗病魔
    「西安楊森一直致力於以創新的產品滿足中國患者的需求。我們深知『患者在等待』,所以不斷為加速新藥進入中國而努力,以期讓急需幫助的患者獲得這種治療。」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總裁Asgar Rangoonwala指出,該創新藥物的上市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方案。
  • 兩例中醫治療有效的淋巴瘤患者的醫案
    患者否認B肝病史。脈沉細略數,舌苔厚膩。患者因為頸部淋巴腫大發現淋巴瘤,患者排斥西醫治療,未進行任何西醫治療,要求純中醫治療。考慮患者需要工作,煎藥不方便,故開了些中成藥。效不更方,囑患者暫時繼續原方案治療,秋涼後再來北京複診。病例二姜某,男,1944年生,科研工作者。常住地:甘肅蘭州。2018年3月9日初診,淋巴瘤。1988年前因為工作關係接觸過苯,接觸時間約兩個月。後來多數時間在辦公室工作。2017年8月份因為乏力低燒食慾不佳,11月份確診為淋巴瘤。患者的弟弟曾患胃癌。
  •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靶向藥物治療進展_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_非霍奇金...
    隨著對DLBCL異質性和分子機制的研究加深,誕生了許多新型的分子靶向藥物,並且皂期研究顯示臨床獲益。2012年有學者首次提出未來有可能不再需要傳統化療即能治癒淋巴瘤。2013年第55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報導了多項關於靶向治療DLBCL的最新臨床試驗,結果令人鼓舞。
  • 最強大腦參賽選手淋巴瘤去世 淋巴瘤早期症狀有哪些
    8月19日,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組透露,節目第一季選手楊萬裡,因患淋巴瘤於8月7日去世,年僅31歲。在《最強大腦》中,楊萬裡曾因在五天之內清楚記憶101隻外形相似的斑點狗而聞名。楊萬裡曾在節目中說過,希望能夠證明自己來過這世界,卻在一年後因為淋巴瘤而離開人世。而最近上映的電影《滾蛋吧!
  • 淋巴瘤早期表現如同感冒 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
    淋巴瘤早期症狀與很多常見感冒等「小毛病」非常類似,一些早期信號特別值得重視。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頸部、腋窩或腹股溝出現淋巴核無痛腫脹。如果在一個月內出現上半身淋巴結無疼痛腫大;渾身發冷、體溫不正常(尤其是夜間高燒);體重下降、沒有胃口、沒有力氣、咳嗽、呼吸困難、皮膚發癢、扁桃體腫大、頭疼等,需警惕患上淋巴瘤的可能性。而且惡性淋巴瘤表現比較隱秘,不易被察覺,因此檢查不全面容易誤診。
  • 多發性骨髓瘤,容易誤診的「螃蟹病」
    說到血液惡性腫瘤,可能大家比較熟悉的是白血病和淋巴瘤等。其實除了這兩種疾病以外,還有一種疾病的發病率也非常高,在我國約為1.4/10萬,僅次於淋巴瘤已升至血液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它就是多發性骨髓瘤。
  • 診斷CLIPPERS症候群難度大,9張圖表幫您避免誤診丨臨床必備
    該病於2010年首次報導,其特徵性表現是對類固醇有反應的後腦點狀和曲線狀增強病灶[1]。自首次報導以來,其他不少疾病如髓磷脂少突膠質細胞糖蛋白(MOG)抗體相關疾病、中樞神經系統原發性血管炎(PACNS)、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病(PCNSL)等均可能會模仿CLIPPERS的臨床和影像學特徵。本文接下來對可能在影像上呈現CLIPPERS特徵並為此誤診的疾病進行簡單介紹。
  • 患者自述:8個月,我從淋巴瘤晚期做回健康人
    我決心和醫生配合,誓要和淋巴瘤鬥到底。分型結果顯示,我患上的是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已是IV期,雖然是糟糕的晚期,但醫生告訴我,只要積極配合針對性地治療方案,只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和預後的。很快,我開始接受化療,化療過程現在想來雖然痛苦,但也總算也能熬過。
  • 濾泡性淋巴瘤患者還能活多久?
    1、首先需要告訴大家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只要是知道自己患病後好好地配合醫生進行治療,至少還可以再活5年時間,希望患者心態一定要擺正,好好配合醫生進行治療,還有大家必須多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發熱、盜汗、消瘦、瘙癢等全身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早點接受治療是可以延長患者生存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