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智
農村公路的建設,事關脫貧攻堅大局,以及民眾出行的基本需求,四川省農村公路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3月4日,記者從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獲悉,衛星遙感技術已經被應用於全省農村公路通暢情況,以便於發現問題,制定計劃、暢通農村公路。
目前,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正在對農村公路「暢返不暢」的排查正在進行,工作人員在辦公室,就能「看」到全省各地的農村公路現狀。
成都蒲江五會村村組路網
「我們這是使用衛星遙感技術,對全省鄉鎮和建制村公路通暢情況進行覆核。」廳公路局負責這項工作的技術人員說。
衛星遙感技術,是利用俗稱「天眼」的遙感衛星拍攝所得的照片,和既有農村公路進行比對。
衛星圖片可讓農村公路纖毫畢現,從路網規劃和選線,到道路建設進程監控和路面狀況材質分辨,都能勝任。
因此,通過比對,可精準發現農村公路現狀,比如有無斷頭路、路面有無破損等。
廣元蒼溪永寧農村公路
四川農村公路總裡程已近30萬公裡,「傳統手段是人到現場核查,有的農村公路在導航上都找不到。」廳公路局規劃處負責人介紹,工作人員到現場核查,費時費力不說,還難以很精準。
2018年,四川首次嘗試在公路管理領域應用衛星遙感技術,是全國較早採用該技術的省之一。
省級交通運輸部門利用高解析度遙感影像數據,對全省所有鄉鎮和建制村的通暢情況開展全面核查,建立起未通暢和「暢返不暢」鄉鎮和建制村臺帳。
經過核查,受損道路無所遁形,為加快整治,交通運輸部、省級部門先後下達了3700餘公裡的「暢返不暢」整治計劃。
2019年底,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再次組織開展了新一輪衛星遙感核查,發現還有個別通鄉通村硬化路路面破損,主要分布在「三州」地區。
「利用2018年建立的幾張『地圖』和新的衛星圖片,我們正在對所有鄉鎮和建制村通暢情況再次進行覆核。」上述負責人說,通過分析,鎖定重點區域、關鍵區域,併到現場進行抽查,「確保應整治項目全覆蓋。」
據悉,對核查發現路面破損的,交通運輸部門將建立項目清單,明確處治措施、時間節點、責任單位、責任人等,打表計時、掛圖作戰。
按照目標節點,新排查發現的破損路段,力爭今年3月底前全面開工整治,國家驗收前全面完成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