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治療糖尿病新希望!首次讓人胰腺中的α細胞和γ細胞產生和...

2020-11-28 生物谷

2019年2月19日訊/

生物谷

BIOON/---生物學教科書告訴我們,成體細胞類型在分化時獲得的身份保持固定不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UNIGE)的研究人員首次通過誘導產生非胰島素(non-insulin,除胰島素之外的激素)的人胰腺細胞在改變它們的功能後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產生胰島素,證實人類細胞的適應能力比以前認為的要大得多。而且,這種可塑性並不是人體胰腺細胞所獨有的。相關研究結果於2019年2月13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iabetes relief in mice by glucose-sensing insulin-secreting human α-cells」。

圖片來自Pedro Herrera , UNIGE。

人類胰腺含有幾種類型的內分泌細胞(α、β、δ、ε和Υ),它們產生不同的激素來調節血糖水平。這些細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較小的稱為胰島的細胞簇。當在沒有功能性β細胞的情況下,血糖水平不再得到控制時,

糖尿病

就產生了。日內瓦大學醫學院的Pedro Herrera教授及其團隊已在小鼠身上證實了胰腺能夠通過一種自發性改變其他胰腺細胞的身份的機制來再生新的產生胰島素的細胞。但是人類是否也如此呢?是否有可能人為地促進這種轉變呢?

從一種激素到另一種激素:一種長期的變化

為了探索人體細胞是否具有這種適應能力,Herrera團隊使用來自

糖尿病

供者和非

糖尿病

供者的胰島。他們首先對不同細胞類型進行分類,著重研究了其中的兩種:α細胞(產生胰高血糖素的細胞)和Υ細胞(產生胰多肽的細胞)。Herrera 解釋道,「我們將我們獲得的細胞分成兩組:在一組細胞中,我們僅引入一種螢光細胞示蹤劑,在另一組細胞中,我們添加了表達β細胞特異性胰島素轉錄因子的基因。」

這些研究人員隨後用一種細胞類型一次重建「假胰島(pseudo-islet)」,以便準確研究它們的行為。論文第一作者、日內瓦大學醫學院

遺傳

醫學系研究員Kenichiro Furuyama說,「我們首次觀察到細胞聚集在一起甚至形成單型假胰島,促進與胰島素產生相關的某些基因表達,就像這些非β細胞自然地檢測胰島中其他類型的細胞不存在一樣。然而,為了讓這些細胞開始產生胰島素,我們不得不人工地促進一到兩個關鍵的β細胞基因表達。」在這項實驗開始一周後,30%的α細胞在葡萄糖刺激下產生並分泌胰島素。在相同的處理下,Υ細胞在葡萄糖刺激下更有效和更多地產生並分泌胰島素。

在接下來的實驗中,這些研究人員將這些經過基因修飾的人α細胞產生的單型假胰島移植到

糖尿病

小鼠體內。Herrera高興地說道,「人體細胞經證實是非常有效的。這些小鼠恢復了!正如預期的那樣,當移除這些人體細胞移植物後,它們再次患上糖尿病。我們利用來自糖尿病供者和非糖尿病供者的細胞獲得了相同的結果,這就表明這種可塑性不會受到這種疾病的破壞。此外,它能夠長期地起作用:在移植6個月後,這些經過基因修飾的假胰島持續分泌人胰島素來應對較高的葡萄糖水平。」

對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更具抵抗力的細胞

對這些經過基因修飾後變成胰島素產生細胞(即產生胰島素的細胞)的細胞的詳細分析結果表明它們保持接近於α細胞的細胞身份。

自身免疫

性糖尿病(即1型糖尿病)的特徵在於患者免疫系統破壞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鑑於這些經過基因修飾的α細胞不同於β細胞,這些研究人員隨後想知道這些α細胞是否也會受到

自身免疫

反應的破壞。為了測試它們的抵抗力,他們將這些α細胞與來自1型糖尿病患者的T細胞共培養。他們發現這些經過基因修飾的α細胞引發了較弱的免疫反應,因此它們相比於天然的β細胞更不容易遭受破壞。」

如今,胰腺移植(通過移植整個胰腺或者優選地僅移植胰島)是在非常嚴重的糖尿病患者中進行的,這是一種侵入性較小的方法。這種技術非常有效,但有它的局限性:與任何移植一樣,它與免疫抑制治療聯合進行。即便如此,這些移植的細胞在幾年後就消失了。

Herrera強調道,「使用人體這種內在的再生能力的想法在這項研究中是有意義的。然而,在根據我們的發現開發相應的治療方法之前,還存在著許多障礙。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藥物或基因療法---在不影響其他細胞類型的情況下,刺激患者自身胰腺內相關細胞的這種身份變化。」這條路將是漫長的而又艱巨的。(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Kenichiro Furuyama et al. Diabetes relief in mice by glucosesensing insulin-secreting human α-cells.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0942-8.

相關焦點

  • 重編程人類α和γ胰島細胞可緩解小鼠糖尿病
    Herrera教授及其同事證明來自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供體的人類胰島α和γ細胞在經過重編程之後可以產生響應葡萄糖的胰島素。該研究結果以Diabetes relief in mice by glucosesensing insulin-secreting human α-cells為題以長文形式發表在Nature雜誌上。
  • 用ES細胞和iPS細胞製造胰腺 旨在發現糖尿病的新療法
    用ES細胞和iPS細胞製造胰腺 旨在發現糖尿病的新療法 - 日本東工大粂昭教授專訪,分泌胰島素的胰腺β細胞可以在試管中製造和移植。而胰島素是胰腺胰島中β細胞分泌的激素,因此,糖尿病是β細胞功能障礙的原因。目前,胰島素注射、胰腺和胰島移植作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常常被應用於危重患者。然而,供體不足是移植的一個嚴重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預期是在試管中製造和移植β細胞的再生醫學。
  • 導致1型糖尿病的胰腺細胞也出現在健康人群中
    科學家們知道,危險的T細胞生活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中,但一項新研究表明,它們也居住在健康個體的胰腺中。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新的染色技術來顯示這些細胞在人體組織樣本中的聚集位置。他們感到驚訝的是,即使是健康人的組織,在胰腺中也能大量顯示這些細胞。有什麼不同?
  • 幹細胞治療:帶你了解日本治療糖尿病有什麼新方法
    海外醫療界中,日本醫療可以排名前幾,今天多睦健康來給大家講一講海外醫療治療糖尿病的新希望:日本幹細胞療法。 糖尿病對於人類而言,是一種可有效控制,但終究無法治癒的疾病。美國和加拿大多個研究點正在開展PEC-Direct植入物的1/2期臨床試驗,並且已經完成了隊列2中的第一例移植治療。 今年,該團隊研發的另一款產品PEC-Encap也取得了進展。與PEC-Direct不同的是,PEC-Encap在具有免疫保護的裝置中遞送胰腺祖細胞,用於治療所有需要胰島素的I型和II型糖尿病患者。
  • 科學家如何靶向作用胰島組織/細胞來有效治療人類糖尿病?
    除了進行完整的胰腺移植以外,目前治療糖尿病唯一的方法就是進行胰島細胞移植,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這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儘管成千上萬名患者都成功接受了供體的胰島細胞,如果更多的細胞在最初的遷移和運輸過程中能存活下來,那麼患者機體中胰島細胞的存活率和有效的移植率將會大大提高。而研究人員所開發的新技術正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 維持β細胞身份和功能性成熟:糖尿病幹預新機制
    2012年Accili團隊首次提出了β細胞去分化是糖尿病發病機制中的關鍵因素:研究團隊在長期代謝壓力的Foxo1敲除小鼠上觀察到,β細胞特異性轉錄因子Pdx1、MafA、Nkx6.1及Glut2表達下降,β細胞回到了幼稚不成熟的細胞狀態(表達胚胎期的轉錄因子Ngn3、Oct4等),並可向其他內分泌細胞類型如α細胞轉化[7]。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
    造成這種缺乏的原因是蘭格漢斯β的細胞被破壞或停止工作。 然後,由於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只能是這個β細胞,所以通過繼續施用胰島素本身來消除胰島素缺乏,或者通過移植產生和分泌胰島素而不是β細胞或β細胞的細胞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想法是自然流動的。從幹細胞中產生變成β細胞的細胞並將其移植到患者體內的治療方法要建立幹細胞的安全性、製備細胞的效率等標準(標準化)。
  • 新技術或能將幹細胞分化為胰島β細胞 糖尿病細胞替代療法有望開發
    眾所周知,Ⅰ型糖尿病發生的發生,主要是由於自身免疫性損傷所誘發的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的缺失會導致。臨床上胰島細胞移植或能潛在治療Ⅰ型糖尿病,但供體的胰腺卻非常稀少;因此,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等機構科學家們的這一發現,是糖尿病邁向細胞替代治療的重要一步。
  • 新冠病毒可能令健康人患糖尿病 新冠病毒會破壞人體產生胰島素細胞
    新冠病毒可能令健康人患糖尿病,科學家建糖尿病監測資料庫越來越多的學術研究和新冠患者的臨床證據表明,新冠病毒病毒會破壞人體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從而令健康人患上糖尿病。資料圖劉平/攝圖文無關對於大多數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身體的免疫細胞開始破壞胰腺中的細胞,也就是負責產生激素胰島素的細胞,這個過程通常是突然的。
  • 【科技前瞻】Nature子刊:幹細胞可分化為胰島細胞並助力糖尿病治療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一類代謝疾病。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高居世界首位,成年人患病率超過11%。
  • Cell論文詳解在SARS-CoV-2感染和細胞因子休克症候群中,TNF-α和...
    COVID-19、細胞因子和炎症細胞死亡COVID-19是由SARS-CoV-2冠狀病毒引起的。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這種病毒感染已造成120多萬人死亡,另有數百萬人患病。這種病毒感染的特點是血液中多種細胞因子水平升高。這些小分子蛋白主要由免疫細胞分泌,以確保產生限制這種病毒的快速反應。一些細胞因子也會引發炎症。
  • Nat Mater:糖尿病治療新希望!開發出一種更好地包埋胰島細胞的可...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藥物晶體能夠顯著改善被包埋的胰島細胞的性能,他們正在利用這一點開發一種潛在地治療1型糖尿病的方法。這些晶體還可能應用於各種其他的可植入醫療設備,比如起搏器、支架或傳感器。晶體藥物Anderson實驗室是眾多致力於包埋胰島細胞並將它們移植到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研究團隊之一,他們希望這些細胞能夠取代這些患者體內失去功能的胰腺細胞,並消除每日注射胰島素的需要。纖維化是這種方法的主要障礙,這是因為瘢痕組織能夠阻止胰島細胞獲取氧氣和營養物。
  • Nature | 微生物膽酸代謝產物調節腸道RORγ + 調節性T細胞穩態
    Dennis Kasper,該課題組的研究重點是微生物群在免疫系統發育、成熟和調節中的調控作用。    人體腸道微生物群編碼的代謝流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生物活性分子與宿主之間不斷產生相互作用。因此,作者在本篇文章研究中發現飲食和微生物因素都能夠影響腸道BA池的組成,且可以調控結腸中的一類表達轉錄因子RoRγ的FOXP3+調節性T細胞(Treg)的群體水平。
  • Nat Mater:糖尿病治療新希望!開發出一種更好地包埋胰島細胞的可植入設備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藥物晶體能夠顯著改善被包埋的胰島細胞的性能,他們正在利用這一點開發一種潛在地治療1型糖尿病的方法。這些晶體還可能應用於各種其他的可植入醫療設備,比如起搏器、支架或傳感器。晶體藥物Anderson實驗室是眾多致力於包埋胰島細胞並將它們移植到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研究團隊之一,他們希望這些細胞能夠取代這些患者體內失去功能的胰腺細胞,並消除每日注射胰島素的需要。纖維化是這種方法的主要障礙,這是因為瘢痕組織能夠阻止胰島細胞獲取氧氣和營養物。
  • 利用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抗擊糖尿病大有可為
    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Gan Kim Yong)對不加控制的慢性疾病的潛在後果保持警惕,宣布了一場「抗擊糖尿病的戰爭」,呼籲全國共同努力,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和更好地控制疾病症狀。阻止糖尿病浪潮(sugar tide)儘管表現為簡單疾病,但糖尿病實際上有多種形式。I型糖尿病的發生是由於自身免疫反應破壞了位於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即β細胞。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胰島功能衰竭新臨床成果(中科西部細胞研究院)
    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等疾病的危險性增高顯著增加,目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已經對我國的人民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日益嚴重的影響。胰島功能受損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特徵之一,但目前還極度缺乏有效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受損的藥物。研究表明,胰島β細胞去分化是胰島功能受損的重要機制,也可能是β細胞在糖尿病狀態下的一種適應性表現。
  • 首次鑑定出小鼠胰島成體幹細胞,治癒1型糖尿病值得期待
    撰文:步步先生來源:幹細胞者說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曾藝課題組,首次發現並鑑定了小鼠胰島中的成體幹細胞,隨後建立了胰島類器官培養和長期擴增的體系。研究結果發表在《 Cell 》雜誌上,治癒1型糖尿病值得期待。
  • 「修復」人體葡萄糖傳感器:播種糖尿病治療的新希望!
    多扎格列艾汀單藥或聯合二甲雙胍,帶來了治療糖尿病的希望之光。這一大獎的獲得,充分肯定了Franz Matschinsky教授提出的關於「調控人類胰島細胞和其他組織中的葡萄糖激酶(GK),可糾正2型糖尿病中的代謝缺陷」的理論。
  • 《細胞》雜誌發表重磅結果:這對藥物組合是治療新冠的殺手鐧
    這項初步的研究結果如此重要和振奮人心,以至於作者之一的Thirumala-Devi Kanneganti博士對媒體這樣激動的表示:「我在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從來沒有如此激動過!因為這項成果可以挽救生命!我真的希望,明天開始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新冠患者!」
  • 「快訊」日本從iPS細胞中高效製作胰腺細胞,期待治療糖尿病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的長船健二教授(再生醫學)等人的研究表明,開發了從人工多能幹細胞( iPS細胞)中高效製作相當於胰臟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前階段的細胞的方法,期待應用於因胰臟β細胞數量減少而發病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方法。